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547)
2023(3896)
2022(3221)
2021(3230)
2020(2664)
2019(6095)
2018(6403)
2017(9758)
2016(6833)
2015(7860)
2014(8183)
2013(7288)
2012(6987)
2011(6610)
2010(7273)
2009(6795)
2008(6769)
2007(6684)
2006(6387)
2005(6075)
作者
(18081)
(14837)
(14544)
(14452)
(9517)
(7300)
(6947)
(6030)
(5695)
(5664)
(5234)
(5078)
(4995)
(4879)
(4870)
(4771)
(4529)
(4480)
(4472)
(4365)
(4230)
(3771)
(3639)
(3630)
(3609)
(3518)
(3447)
(3364)
(3041)
(3016)
学科
教育(20175)
(18287)
经济(18257)
管理(13846)
中国(12586)
(10997)
(9568)
企业(9568)
理论(9388)
(8785)
教学(6876)
方法(6718)
(5612)
(5377)
(5096)
数学(4807)
(4666)
数学方法(4515)
研究(4424)
发展(4119)
思想(4042)
政治(4041)
(3995)
(3940)
业经(3923)
(3910)
银行(3907)
(3882)
(3808)
技术(3765)
机构
大学(99282)
学院(91767)
研究(35617)
教育(29171)
(26670)
经济(25602)
(25102)
师范(25033)
管理(24956)
(23986)
中国(22565)
科学(20750)
师范大学(20607)
理学(19545)
理学院(19150)
(18458)
管理学(18445)
(18237)
管理学院(18224)
北京(16690)
(16477)
研究所(16121)
中心(15428)
(14413)
技术(13872)
职业(13532)
(12376)
财经(12067)
教育学(11230)
(10931)
基金
项目(47010)
研究(42874)
科学(37739)
基金(29532)
教育(28990)
(24347)
国家(23948)
社会(23618)
成果(22018)
社会科(21847)
社会科学(21839)
编号(20739)
科学基金(19380)
(19193)
(18791)
课题(18486)
(16189)
基金项目(13242)
规划(13110)
资助(12998)
项目编号(12592)
(12274)
重点(12227)
(12204)
研究成果(11725)
(11723)
教育部(11170)
(11159)
(11125)
阶段(11103)
期刊
教育(50583)
研究(44298)
(37226)
经济(37226)
中国(31304)
(14167)
学报(13847)
技术(12586)
职业(11976)
大学(11837)
科学(11073)
管理(10230)
(9795)
学学(8898)
(8459)
金融(8459)
图书(8361)
财经(7659)
技术教育(7613)
职业技术(7613)
职业技术教育(7613)
(7006)
论坛(7006)
(6696)
书馆(6544)
图书馆(6544)
高等(6092)
农业(6031)
(5814)
成人(5397)
共检索到16996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温静  王树荫  
新时代加强和改进爱国主义教育要满足民众亲和需求、重塑国家形象标识、澄清思想观念误区;要遵循认知规律、彰显民族底蕴、凸显爱国主题;要强化法律权威、延续道德传统、倡导政治理念;要尊重教育本质的实践性,保障教育过程的完整性,实现教育评价的科学性。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王丽荣  
中日两国由于受社会本位、整体主义以及国家主义的东方伦理的影响,两国都具有爱国主义教育的历史和传统。但是两国的爱国教育思想还是有其各自民族的特色和差异。例如两国爱国教育的抽象性和具体性的不同;两国爱国教育的由远至近与由近至远的不同;更重要的是两国的爱国教育与民族危机的关系的差异,即日本的爱国教育的两面性,一方面既与振兴民族、富国强兵思想相关联,另一方面更显示出其强烈的军国主义的侵略性特征。中国的爱国主义教育则往往是与救亡图存、摆脱被侵略奴役的悲惨命运相关联。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王丽荣  
中日两国由于受社会本位、整体主义以及国家主义的东方伦理的影响,两国都具有爱国心教育的历史和传统。但是两国的爱国主义教育思想还是有其各自民族的特色和差异。例如,两国爱国主义教育的抽象性和具体性的不同;两国爱国主义教育的由远至近与由近至远的不同;更重要的是两国的爱国教育与民族危机的关系的差异,即日本的爱国主义教育的两面性,一方面既与振兴民族、富国强兵思想相关联,另一方面更显示出其强烈的军国主义的侵略性特征。中国的爱国主义教育则往往是与救亡图存、摆脱被侵略奴役的悲惨命运相关联。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周正鸣  
关于研究生爱国主义教育的思考周正鸣军事院校的研究生作为承上启下的跨世纪的高层次专门人才,是未来国防科学事业的骨干力量。他们是否具有深厚的爱国情感、强烈的责任意识和自觉的奉献精神,成为德才兼备的合格人才,直接影响国防现代化的进程和军队科技事业的兴衰。坚...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范高社  
爱国主义教育是新形势下高校加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主要内容和重要环节。关于爱国主义的定义,以前一般引用列宁的论述"爱国主义是由于千百年各自的祖国彼此隔离而形成的一种极其深厚的感情。"目前学术界普遍认为这一论述并不是对爱国主义概念的界定,而是对爱国情感的界定。揭示爱国主义的本质既是理论问题,又是进行社会主义道德教育实践问题的前提;爱国主义既是伦理学的概念,亦属于政治学的范畴。对其加以科学阐释,不仅可以解决
[期刊] 图书馆建设  [作者] 朱红叶  
高校图书馆是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机构。一个世纪以来,我国高校图书馆爱国主义教育成果显著,但当前也存在"六多六少"问题,制约、阻碍着教育的深化。在21世纪中华民族致力于实现伟大复兴的时代进程中,高校图书馆可从思想建设、队伍建设、制度建设、媒介建设、内容建设方面加强和改进爱国主义教育工作,为培育一批又一批民族脊梁、实现民族复兴做出新贡献。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檀传宝  
<正>爱国主义教育在经验上看似乎是天经地义的事业。但爱国主义教育在政治学、教育学意义上都是不容易完成的任务。从政治学意义上说,在民族国家存在还有其历史合理性的前提下,无论是国家虚无主义或是对国家特定形态的非批判性崇拜显然都是不可取的。但是,要处理好公民与国家的关系,国家与社区、族群的关系,以及本国与世界的关系,又绝非政治生活中的易事。以国家认同为焦点,公民既要理性认识国家及其与世界的关系,也要辩证理解国家与族群、社区的关系。换言之,只有在
关键词: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杨向荣  王粲  
爱国主义是当代大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选择。高校应本着有理、有利、有节的原则将大学生的爱国热情转化为真正的爱国行为。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郑振锋  
全球化时代加强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具有非常重要的战略意义,在大学爱国主义教育中,国家利益观教育应当成为其中心任务之一。在中国进一步扩大开放、加速融入全球化的进程中,国家利益观教育、爱国主义教育都面临严峻的挑战,必须教育学生确立科学的国家利益观,并以之引领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方向,努力培育民族精神,增强民族凝聚力,巩固和加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期刊]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贾怀勤  
爱国主义作为意识形态,它明确了现存国家政权的政治合法性,使它得到社会大多数成员的承认、尊重、支持。它是一面旗帜,是各族人民团结凝聚、共同奋斗的精神支柱。国家是一个最大的社会共同体,对内超越了不同阶段、阶层、民族、种族等社会集团的局部利益,对外则代表本国的主权和利益。在现代错综复杂的社会条件下,唯有爱国主义才能最大限度地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社会力量,找到在种种利益冲突中大家都可以接受的某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闫闯  郑航  
社群主义立基于共同体,重视共善责任,主张国家优先于个人而存在,强调社群、集体及文化等对个人存在的影响。个体归属一定的政治社群,文化认同是国家认同的根基,成员资格是国家认同的前提,是社群主义国家认同观的主要特征。社群主义崇尚爱国主义教育,将爱国视为公民教育不可或缺的美德,期望通过积极参与实践的教育方式,培养公民的爱国行为和爱国情操。不仅如此,社群主义还始终坚持一种拒绝中立形式、理智的爱国主义教育观。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王婉怡  
一直以来,爱国主义教育的实现途径主要有这么几种:一是在课堂中听教师讲述革命烈士的先进事迹;二是参观革命博物馆、烈士陵园等后建设的综合性纪念馆;三是拜读书籍或观看影视作品,以自主性学习为主要表现方式;四是开展红色旅游。在这几种途径中,开展红色旅游是推进爱国主义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比较好的形式之一。通过参与红色旅游的教育,可以使更多的革命前辈和先烈们可歌可泣的事迹被广大青年学生所熟知,可以使我们更好地继承革命传统精神,抵制腐朽的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姜晓燕  
在出现意识形态真空、社会道德退化的情况下,俄罗斯政府制定了国家爱国主义教育政策,力图以此为基础形成共同的民族意识,重振俄罗斯。该举措得到社会的普遍认同,爱国主义教育得以重返俄罗斯中小学校,这与深刻影响俄罗斯民族性格的"村社意识"有着直接关系。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曾令辉  
把握爱国主义教育的本质,使其体现时代性、针对性的特征,增强教育的实效性,是当前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课题。文章对爱国主义的科学内涵、爱国主义教育的本质及整体性、针对性等问题进行了反思,并对创新爱国主义教育模式的问题进行了探讨。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曾绍军  
中国近代著名的爱国教育家张伯苓,以"爱国是培养人才第一要义""爱国心是民族凝聚力的基础""有爱国之心,兼有爱国之力"等为内容,以深化国情教育、培育爱国能力、强调自我教育为做法的爱国教育机制,对高校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培养学生成才报国的自动力等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价值。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