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890)
2023(2887)
2022(2203)
2021(2369)
2020(1737)
2019(4064)
2018(4156)
2017(5809)
2016(4380)
2015(4977)
2014(5139)
2013(4155)
2012(3982)
2011(3759)
2010(4125)
2009(3335)
2008(3218)
2007(2970)
2006(2825)
2005(2562)
作者
(8990)
(7241)
(7175)
(7145)
(4614)
(3597)
(3489)
(3068)
(2823)
(2787)
(2529)
(2446)
(2446)
(2368)
(2366)
(2273)
(2248)
(2197)
(2190)
(2159)
(2130)
(1900)
(1845)
(1769)
(1711)
(1694)
(1676)
(1610)
(1530)
(1516)
学科
教育(18596)
中国(9425)
理论(5948)
教学(5484)
(5374)
经济(5366)
管理(4539)
(4475)
(3536)
(3505)
政治(3488)
思想(3465)
发展(3419)
(3297)
(3224)
研究(3184)
改革(3143)
高等(3049)
思想政治(3037)
政治教育(3037)
治教(3037)
德育(3010)
(2847)
教育改革(2779)
技术(2630)
学校(2584)
(2464)
学法(2440)
教学法(2440)
(2295)
机构
大学(52299)
学院(47147)
教育(25715)
研究(20917)
(18545)
师范(18509)
师范大学(15591)
(13080)
科学(11463)
(10715)
职业(10668)
(10313)
经济(10184)
教育学(9994)
管理(9637)
技术(9557)
北京(9461)
中国(9326)
(9145)
研究所(9098)
理学(8134)
中心(8012)
理学院(7882)
管理学(7524)
(7518)
管理学院(7394)
教育学院(7343)
职业技术(7273)
(6784)
(6233)
基金
研究(27956)
项目(26700)
科学(22519)
教育(22131)
基金(15277)
成果(15072)
社会(14922)
编号(14563)
课题(13661)
社会科(13614)
社会科学(13611)
(12352)
(12249)
(12204)
国家(11936)
(11644)
规划(9747)
科学基金(9347)
(8935)
项目编号(8534)
(8310)
研究成果(8248)
年度(8020)
(7876)
重点(7773)
(7646)
(7615)
阶段(7598)
教育部(7554)
(7261)
期刊
教育(44524)
研究(26630)
中国(22282)
(12955)
经济(12955)
职业(10742)
技术(8168)
技术教育(6986)
职业技术(6986)
职业技术教育(6986)
大学(5424)
学报(5339)
高等(5202)
(4838)
成人(4689)
成人教育(4689)
高等教育(4642)
(4579)
论坛(4579)
科学(4386)
(3961)
(3945)
职教(3623)
发展(3612)
(3612)
比较(3460)
学学(3220)
管理(3064)
教研(2881)
高教(2881)
共检索到8804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黄蓉生  
近年来,爱国主义教育受到高校的普遍重视,对营造校园健康的文化氛围,增强大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发挥了积极作用。但在教育过程中也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影响了教育的效果。本文作者从实际出发,提出了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在当前应特别注意贴近客观现实,以适应教育对象的思维特点、思想实际和他们所处的社会环境的问题,并对之展开了论述。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檀传宝  
<正>爱国主义教育在经验上看似乎是天经地义的事业。但爱国主义教育在政治学、教育学意义上都是不容易完成的任务。从政治学意义上说,在民族国家存在还有其历史合理性的前提下,无论是国家虚无主义或是对国家特定形态的非批判性崇拜显然都是不可取的。但是,要处理好公民与国家的关系,国家与社区、族群的关系,以及本国与世界的关系,又绝非政治生活中的易事。以国家认同为焦点,公民既要理性认识国家及其与世界的关系,也要辩证理解国家与族群、社区的关系。换言之,只有在
关键词: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闫闯  郑航  
社群主义立基于共同体,重视共善责任,主张国家优先于个人而存在,强调社群、集体及文化等对个人存在的影响。个体归属一定的政治社群,文化认同是国家认同的根基,成员资格是国家认同的前提,是社群主义国家认同观的主要特征。社群主义崇尚爱国主义教育,将爱国视为公民教育不可或缺的美德,期望通过积极参与实践的教育方式,培养公民的爱国行为和爱国情操。不仅如此,社群主义还始终坚持一种拒绝中立形式、理智的爱国主义教育观。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王婉怡  
一直以来,爱国主义教育的实现途径主要有这么几种:一是在课堂中听教师讲述革命烈士的先进事迹;二是参观革命博物馆、烈士陵园等后建设的综合性纪念馆;三是拜读书籍或观看影视作品,以自主性学习为主要表现方式;四是开展红色旅游。在这几种途径中,开展红色旅游是推进爱国主义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比较好的形式之一。通过参与红色旅游的教育,可以使更多的革命前辈和先烈们可歌可泣的事迹被广大青年学生所熟知,可以使我们更好地继承革命传统精神,抵制腐朽的
[期刊]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贾怀勤  
爱国主义作为意识形态,它明确了现存国家政权的政治合法性,使它得到社会大多数成员的承认、尊重、支持。它是一面旗帜,是各族人民团结凝聚、共同奋斗的精神支柱。国家是一个最大的社会共同体,对内超越了不同阶段、阶层、民族、种族等社会集团的局部利益,对外则代表本国的主权和利益。在现代错综复杂的社会条件下,唯有爱国主义才能最大限度地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社会力量,找到在种种利益冲突中大家都可以接受的某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王丽荣  
中日两国由于受社会本位、整体主义以及国家主义的东方伦理的影响,两国都具有爱国主义教育的历史和传统。但是两国的爱国教育思想还是有其各自民族的特色和差异。例如两国爱国教育的抽象性和具体性的不同;两国爱国教育的由远至近与由近至远的不同;更重要的是两国的爱国教育与民族危机的关系的差异,即日本的爱国教育的两面性,一方面既与振兴民族、富国强兵思想相关联,另一方面更显示出其强烈的军国主义的侵略性特征。中国的爱国主义教育则往往是与救亡图存、摆脱被侵略奴役的悲惨命运相关联。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曾令辉  
把握爱国主义教育的本质,使其体现时代性、针对性的特征,增强教育的实效性,是当前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课题。文章对爱国主义的科学内涵、爱国主义教育的本质及整体性、针对性等问题进行了反思,并对创新爱国主义教育模式的问题进行了探讨。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姜晓燕  
在出现意识形态真空、社会道德退化的情况下,俄罗斯政府制定了国家爱国主义教育政策,力图以此为基础形成共同的民族意识,重振俄罗斯。该举措得到社会的普遍认同,爱国主义教育得以重返俄罗斯中小学校,这与深刻影响俄罗斯民族性格的"村社意识"有着直接关系。
[期刊] 图书情报知识  [作者] 谢凤余  
本文论述了高校图书馆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性及有利条件,探讨了高校图书馆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的多种形式。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曾绍军  
中国近代著名的爱国教育家张伯苓,以"爱国是培养人才第一要义""爱国心是民族凝聚力的基础""有爱国之心,兼有爱国之力"等为内容,以深化国情教育、培育爱国能力、强调自我教育为做法的爱国教育机制,对高校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培养学生成才报国的自动力等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价值。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李世辉  
任何国家开展爱国主义教育都需要一个内容载体,或侧重理论、或侧重文化、或侧重历史,或为以上几方面的融合。苏联解体以后,俄罗斯注重以卫国战争这段特殊的历史及形成的卫国战争精神为教育内容载体,对公民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其中,在这类内容载体的爱国主义教育活动中,俄罗斯高度重视发挥该国健在"二战"老兵的不可替代历史见证作用。俄罗斯围绕"二战"老兵开展的系列爱国主义教育活动及其形成的活动特点,对我国爱国主义教育工作的有效推进有重要借鉴意义。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王丽荣  
中日两国由于受社会本位、整体主义以及国家主义的东方伦理的影响,两国都具有爱国心教育的历史和传统。但是两国的爱国主义教育思想还是有其各自民族的特色和差异。例如,两国爱国主义教育的抽象性和具体性的不同;两国爱国主义教育的由远至近与由近至远的不同;更重要的是两国的爱国教育与民族危机的关系的差异,即日本的爱国主义教育的两面性,一方面既与振兴民族、富国强兵思想相关联,另一方面更显示出其强烈的军国主义的侵略性特征。中国的爱国主义教育则往往是与救亡图存、摆脱被侵略奴役的悲惨命运相关联。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温静  王树荫  
新时代加强和改进爱国主义教育要满足民众亲和需求、重塑国家形象标识、澄清思想观念误区;要遵循认知规律、彰显民族底蕴、凸显爱国主题;要强化法律权威、延续道德传统、倡导政治理念;要尊重教育本质的实践性,保障教育过程的完整性,实现教育评价的科学性。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陈洪涛  
本文探讨了美国爱国主义教育的内容和途径特色,认为美国在树立国民的自尊自信自豪感、培养好公民以及润物无声的渗透式教育等卓有成效的做法值得借鉴。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姚国华  
利用学术讲座提高爱国主义教育的思想品位姚国华爱国主义教育应当渐进地、和风细雨地把爱国主义思想导入人们的心灵深处,并持久地推动和影响社会文化的建设。尤其在大学里,如果爱国主义教育仅仅停留在铺陈感性材料、普及一般知识、制定规范仪式及提出空洞的口号上,而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