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581)
2023(4014)
2022(3294)
2021(3351)
2020(2679)
2019(6398)
2018(6119)
2017(10944)
2016(5707)
2015(6942)
2014(6537)
2013(6678)
2012(6408)
2011(6116)
2010(6054)
2009(5685)
2008(5494)
2007(4553)
2006(4113)
2005(4017)
作者
(15724)
(13254)
(13226)
(12781)
(8389)
(6217)
(5864)
(5275)
(5209)
(4728)
(4539)
(4399)
(4328)
(4251)
(4248)
(4096)
(3973)
(3844)
(3713)
(3460)
(3426)
(3102)
(3089)
(3028)
(3004)
(2897)
(2850)
(2649)
(2621)
(2618)
学科
(29127)
经济(29097)
方法(12886)
管理(12752)
中国(12591)
数学(12002)
数学方法(11967)
(10896)
(8559)
贸易(8552)
(8473)
(7292)
企业(7292)
(6522)
关系(5409)
教育(5258)
(5172)
(5130)
(5087)
(4972)
(4702)
银行(4702)
(4649)
(4581)
(4468)
金融(4468)
环境(4373)
业经(4219)
出口(4158)
出口贸易(4158)
机构
大学(90434)
学院(85086)
(47082)
经济(46583)
研究(37699)
中国(30094)
管理(29798)
理学(25341)
理学院(24999)
管理学(24793)
管理学院(24612)
(20554)
科学(19895)
(19258)
(18657)
研究所(17111)
经济学(16811)
财经(15754)
中心(15477)
经济学院(15134)
(14788)
北京(14049)
(13079)
(12200)
师范(12148)
科学院(12055)
财经大学(11974)
(11128)
社会(11108)
研究中心(10948)
基金
项目(54650)
科学(44498)
基金(43109)
研究(41654)
(37907)
国家(37663)
科学基金(31557)
社会(29829)
社会科(28406)
社会科学(28403)
基金项目(21540)
教育(18890)
资助(18350)
自然(17814)
自然科(17447)
自然科学(17442)
自然科学基金(17190)
中国(16152)
(15993)
(15359)
编号(14745)
(14566)
国家社会(14258)
成果(13261)
教育部(12967)
重点(12617)
(11961)
人文(11725)
重大(11419)
大学(11390)
期刊
(48851)
经济(48851)
研究(32700)
中国(20180)
(13417)
科学(13252)
学报(12381)
管理(11973)
教育(10869)
(10206)
大学(10123)
经济研究(9594)
学学(9050)
财经(8973)
(8716)
世界(8549)
(8258)
金融(8258)
国际(8081)
(7951)
农业(7526)
问题(6863)
技术(6009)
(5439)
业经(4659)
图书(4473)
技术经济(4471)
(4132)
论坛(4132)
统计(4129)
共检索到13886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林凌  
2005年5月17日,成都市科技界隆重集会纪念爱因斯坦逝世50周年暨狭义相对论发表100周年,本刊主编、博士生导师、著名经济学家林凌研究员在会上发表重要讲话,他强调指出:纪念爱因斯坦,不仅是要表达对他的卓越的科学成就的崇敬,更为重要的是要把他的理论创新和思想贡献在21世纪发扬光大。现将林凌研究员的讲话刊登如下,以飨读者。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王荣德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王荣德  
本文从八个方面对著名物理学家爱因斯坦的教育思想进行了梳理和阐述:(1)兴趣和爱好是最好的老师;(2)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3)发展独立思考和独立判断能力;(4)讨论是学习的好形式;(5)鼓励学生去实际行动;(6)循序渐进、博采众长;(7)要把为社会服务看作是人生的最高目的;(8)学校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和谐的人。作者进而阐明了研究爱因斯坦的教育思想给我们当今教育的启示。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封志明  
20世纪是科技革命的世纪。生态学、经济学、地球科学与环境科学等相关学科的蓬勃发展、资源综合考察与研究工作的广泛开展和人口、资源、环境与发展问题的日益突出 ,为资源科学的发生、发展奠定了思想背景和科学基础。 2 0世纪的资源科学思想经历了 2 0世纪早期的“取之不尽、用之不竭”人本位资源无限史观、2 0世纪中期的“资源有限论”及其论战向 2 0世纪末期的资源持续利用史观的转变 ,与此同时 ,资源科学综合研究领域日益拓展 ,资源科学的学科体系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和完善。可以预期 ,2 1世纪将是一个以资源持续利用为特征的可持续发展时代 ,资源科学研究的重点将转向资源可持续利用与社会经济协调发展 ,并...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张国定  
杨叔子继承萨顿的新人文主义思想,从中华文化这一特定的人文与历史视角出发,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人文科学观。杨叔子的人文科学观从整体观、变化观与本质观这三个方面,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文化哲理和人文精神,既有鲜明的个性特征又有深刻的现实意义。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刘海燕  常桐善  
从2010年开始,斯坦福大学对其本来就已经非常卓越的本科教育开展了本世纪的首次研讨和审核,目的是总结经验、探索改革和完善之路,使本科教育适应当今高等教育多元化和全球化快速发展的特征。经过两年的研究,斯坦福大学于2012年出台了具有重要影响的《斯坦福大学本科教育研究报告》,拉开了新一轮本科教育改革的序幕。本文对斯坦福大学此次改革过程、改革理念以及实施方案进行了梳理,将斯坦福大学此次改革的特征总结为四方面:首次倡导和实施"适应性"学习,重塑本科教育目标;通识教育从基于"学科"模式向基于"能力"模式转变;整合学生大学就读经历,从课程学习走入现实生活;给学生创造更多的自由学习机会,从"有限选择"到"多...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金维才  
20世纪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面对道德衰落和德育式微,从他的关系本位的人学理论出发,提出培养和谐发展的人以建立和谐美好的人际关系,主张在关系中进行德育。这些观点对于21世纪道德教育,仍具有现实意义。德育应基于关系、通过关系、为了关系而展开,应尊重个人、尊重差异、尊重个性。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张楚廷  
人文科学,无论是较之自然科学,还是社会科学,都是最悠久、最重要、最具引领作用的科学。无论从教育的历史与现实,教育的实际与理论,教育的使命与功能,还是教育学自身,都说明教育学属于人文科学。以人为出发点,又以关于人的哲学为理论基础,并归结到人自身的发展,这就是教育学,这也正是教育学属于人文科学之缘由所在。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满忠坤  
学科归属问题是教育学的一个基本理论问题,关乎教育学作为独立学科存在的合理性,规约着学科构建的有效性。研究对象的特殊性是划分学科类型的根本依据,确证教育学研究对象的特殊性是厘清教育学学科归属的前提和依据。教育学不仅不应归为社会科学,而且归为人文社会科学的提法也不妥当。以"人的培养"为核心的"精神世界"和"意义世界"是教育学独特的研究对象,它规约了教育学是基于理解和认同的人文科学属性。确证教育学的人文科学归属,旨在强调教育研究的价值涉入和"主体赋予性",有助于警醒教育研究中的"科学主义"、"文化虚无主义"等方
[期刊] 阿拉伯世界研究  [作者] 成飞  
21世纪以来,基于大众的非暴力抵抗运动已经演变为巴勒斯坦对以色列斗争的潜在战略趋势,其以2002年民间反对修建隔离墙为起点,发展至今可划分为"反隔离墙运动"与"反占领运动"两个阶段。巴勒斯坦非暴力抵抗运动以战略实用型的非暴力学说为指导,主要以约旦河西岸地区为活动空间,通过抗议和说服、不合作与直接干预等方式,践行反占领、求生存的对以斗争。但在当前巴以双边关系的框架内,以色列社会从公众到官方都缺乏应有的建设性回应,而巴勒斯坦地理空间的破碎、政治和社会领域的分裂与竞争以及强有力领导角色的缺失,致使非暴力抵抗运动面临社会动员与凝聚力严重不足等问题和挑战。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李岚清  
中国走向21世纪国务院副总理李岚清中国的改革开放已经16年了。16年来,在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指导下,中国经济快速增长,已成为世界上经济增长速度最快的国家之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正在建立、新的经济运行机制正在逐步形成,人民生活水平不断...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李岚清  
中国的改革开放已经16年了。16年来,在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指导下,中国经济快速增长,已成为世界上经济增长速度最快的国家之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正在建立,新的经济运行机制正在逐步形成;对外开放成果显著;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中国社会经济发展前景光明,随着时间的推移,将会取得更大进展,将对世界的进步与发展作出愈来愈大的贡献。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邓楠  
《中国21世纪议程》可看作是一个按国际规范制定的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规划,是在中国政府的直接领导和联合国开发计划署的密切合作与援助下编制的。1992年6月联合国环境与发展会议结束不久,中国政府就决定由国家计划委员会和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牵头,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1984年12月,中国政府批准在中国知识技术最密集的京津地区划出33平方公里的土地,给以特别优惠政策,创建以现代工业为主、以利用外资为主、以出口创汇为主的外向型工业经济特区——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