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444)
- 2023(3470)
- 2022(2945)
- 2021(2704)
- 2020(2373)
- 2019(5217)
- 2018(5365)
- 2017(9360)
- 2016(5754)
- 2015(6507)
- 2014(6731)
- 2013(6160)
- 2012(5875)
- 2011(5273)
- 2010(5208)
- 2009(4739)
- 2008(4399)
- 2007(4066)
- 2006(3481)
- 2005(3112)
- 学科
- 济(15846)
- 经济(15817)
- 管理(12854)
- 业(10296)
- 企(8021)
- 企业(8021)
- 学(7264)
- 方法(6252)
- 制(5704)
- 中国(5696)
- 体(5429)
- 数学(5369)
- 数学方法(5296)
- 财(5238)
- 农(5116)
- 银(3881)
- 银行(3828)
- 理论(3816)
- 融(3758)
- 金融(3751)
- 行(3714)
- 地方(3642)
- 教育(3261)
- 体制(3256)
- 业经(3165)
- 农业(3139)
- 水产(2733)
- 务(2555)
- 财务(2533)
- 财务管理(2526)
- 机构
- 学院(76415)
- 大学(76141)
- 研究(32020)
- 农(24629)
- 科学(24412)
- 济(23816)
- 经济(23094)
- 中国(22331)
- 管理(21869)
- 农业(19947)
- 所(18965)
- 业大(18207)
- 理学(18176)
- 理学院(17884)
- 研究所(17618)
- 京(17457)
- 管理学(17264)
- 管理学院(17138)
- 中心(13911)
- 省(13531)
- 江(13398)
- 室(12957)
- 技术(12934)
- 农业大学(12680)
- 财(12369)
- 院(11981)
- 实验(11713)
- 实验室(11336)
- 业(11102)
- 重点(10704)
- 基金
- 项目(55091)
- 科学(40580)
- 基金(37555)
- 家(36220)
- 国家(35939)
- 研究(35014)
- 科学基金(28022)
- 省(24022)
- 自然(20183)
- 划(20143)
- 自然科(19714)
- 基金项目(19713)
- 自然科学(19702)
- 自然科学基金(19332)
- 社会(18939)
- 社会科(17779)
- 社会科学(17776)
- 教育(16492)
- 资助(15418)
- 计划(13507)
- 编号(13485)
- 重点(13225)
- 科技(13063)
- 发(11933)
- 成果(11656)
- 创(11520)
- 科研(11259)
- 课题(11135)
- 体(11094)
- 创新(10878)
共检索到12000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程丽莉 苏淑钗 秦岭 刘建立 尹伟伦
该文以燕山板栗嫩叶为材料,利用改良的CTAB法提取高质量的总DNA,通过优化了酶切连接、预扩增、选择性扩增等试验条件,得到了清晰的板栗AFLP指纹图谱.研究结果表明①应用经过改良的CTAB法可获得用于构建板栗AFLP体系的高质量DNA;②单独酶切和单独酶连体系比酶切酶连共体系效果更好,确定了板栗基因组DNAAFLP分子标记反应体系;③在所分析的9种引物组合中EAAC+M-CAA、E-AAC+M-CAT和E-AGT+M-CAT3个引物均获得较好的多态性.其中以E-AGT+M-CAT引物对组合的扩增条带信号强度一致性好,条带分布均匀,得到了稳定、清晰、分辨率较高的指纹谱带.
关键词:
板栗 DNA提取 AFLP遗传标记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明军 张启翔 晏小兰 邱丽娟
采用改进的SDS DNA提取方法从梅花的嫩叶和老叶中提取获得总DNA .所得DNA样品的OD2 6 0 OD2 80 值在1 7~ 1 9之间 ,琼脂糖凝胶上主带清晰、较少降解、样品纯度高、蛋白去除干净且得率高 .该体系对原提取程序作了多处简化 ,使操作简便、快捷、高效 ,适合于梅花DNA提取 ,所提取的DNA样品不含PCR反应抑制剂及其他酶反应抑制剂 ,可被限制性内切酶MseⅠ和EcoRⅠ完全酶切 ,适合AFLP PCR反应应用 ,得到清晰的指纹式样 .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焦浈 孙营 李娜 秦广雍
以禾本科作物小麦为出发材料,通过优化AFLP选择性扩增步骤的4个限制性因素:Mg2+浓度、dNTP浓度、引物浓度和预扩产物稀释倍数,确立AFLP最佳反应体系为:预扩增产物稀释20倍吸取2μL做为选择性扩增模板,混合1.5 mmol/L MgCl2,0.2 mmol/L dNTPs,0.4μmol/L选扩引物1、U Ex Taq进行选择性扩增。应用该体系分析水稻和玉米两大类禾本科作物基因组DNA样品,同样取得理想结果,扩增出清晰可辨且适量的电泳条带。该技术体系为AFLP分子标记技术在禾本科作物遗传分析中的广泛应用奠定了基础。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张馨方 张树航 李颖 郭燕 王广鹏 王英杰
为筛选板栗叶片中的功能性物质,利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LC-MS)对4个板栗品种的成熟叶片进行了检测,结合ChemicalBook、化源网、相关药典及Web of Science数据库筛选出功能性物质,并对重点关注的18种次生代谢物在不同品种间的含量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板栗叶片中共检测到673种次生代谢物,包括黄酮、酚酸、生物碱、鞣质、萜类、木质素和香豆素等。PCA和聚类分析表明,燕山早丰和燕奎品种的次生代谢组学轮廓差异较小;对分类贡献率较大的次生代谢物是根皮素、香蜂草苷、柳匍匐次苷、熊果苷、肉桂酸、没食子儿茶素、原花青素B1等,表明代谢组差异可作为区分不同板栗品种的一种重要依据。筛选出功能性次生代谢物共202种,包括51种酚酸、24种生物碱、83种黄酮类、21种萜类、14种木质素和香豆素以及9种鞣质,其中原儿茶酸、山楂酸、熊果酸、鞣花酸、绿原酸、扁蓄苷、山柰酚-7-O-葡萄糖苷、槲皮素、绣线菊苷、紫云英苷、甜菜红苷、银锻苷、香蜂草苷、白麻苷等活性物质在叶片中含量较高,为板栗叶片的资源化利用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
板栗 叶片 次生代谢物 功能性物质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孙小兵 郭素娟
以迁西板栗主栽品种‘燕山早丰’为试材,采集其成龄树上当年抽生营养枝的茎段为外植体,研究了取样时期、基本培养基种类及植物生长调节剂组合对板栗不定芽诱导的影响,并采用L9(34)正交试验设计对增殖培养基进行筛选。结果表明:(1)外植体最佳取材时间为新梢旺盛生长期到半木质化期,即5月初至6月上旬;(2)不定芽诱导最佳基本培养基为MS,采用正交试验设计筛选出最佳激素组合为6-BA2.0 mg/L+IBA0.1 mg/L,诱导率达80%以上;(3)最佳增殖培养基为GD+ZT2.0 mg·L-1+NAA0.1 mg·L-1,增殖系数可达3.24。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郑世群 刘金福 吴则焰 洪伟 徐道炜 何中声
以不同种源水松叶片为材料,应用改良CTAB法提取水松基因组DNA,并对ISSR-PCR反应体系进行优化.结果表明:利用改良CTAB法提取的水松基因组DNA产量高、质量好,符合ISSR分析要求.通过正交试验设计,探讨不同浓度DNA模板、引物、dNPT、Taq DNA聚合酶对水松ISSR-PCR反应体系的影响.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冯莹 赖钟雄
以石斛兰叶片为材料,建立了叶片外植体的离体再生体系.结果表明:KC+4 mg·L-16-BA+1 mg·L-1NAA是石斛兰叶片诱导原球茎的最佳培养基,诱导率为11.99%;原球茎适宜的增殖培养基为KC+2 mg·L-16-BA+0.5 mg·L-1NAA,增殖倍数达到8.02;分化培养基为1/2 MS+0.5 mg·L-16-BA;最佳的壮苗生根培养基为1/2 MS+1 mg·L-1NAA,最佳移栽基质为棕树皮,成活率达到93.33%.
关键词:
石斛兰 原球茎 增殖 分化 小苗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王同坤 于凤鸣 刘庆香
对7个品种的板栗叶片过氧化物酶研究结果表明,板栗不同品种叶片的过氧化物酶活性存在着差异,矮化型品种的过氧化物酶活性明显高于一般品种.所测品种叶片的过氧化物酶活性均与冠经、树高、干周、新梢长度呈负相关.因此,可以把叶片过氧化物酶活性作为矮化型板栗品种早期预选的生化指标.
关键词:
板栗 过氧化物酶活性 树体发育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杨伟聪 张晨星 赵汗青 刘欣茹 庞晓明 李颖岳
【目的】以四倍体酸枣组培苗为材料,优化其组织培养体系并构建适宜的四倍体酸枣叶片离体再生体系,为该种质的保存、推广以及利用奠定基础。【方法】本研究以秋水仙素加倍获得的酸枣同源四倍体种质为材料,设计试验,利用组织培养技术探索了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的种类、浓度对于四倍体酸枣的增殖、生根、不定芽再生的影响情况;并利用石蜡切片法对叶片不定芽再生过程进行了细胞学观察。【结果】(1)当四倍体酸枣以带顶芽的茎段作为外植体时,最佳增殖培养基为:1/2MS+6-BA 0.5 mg/L+IBA 0.2 mg/L+TDZ 0.5 mg/L+蔗糖30.0 g/L+琼脂5.9 g/L,适宜生根培养基为:1/2MS+IBA 0.8 mg/L+蔗糖30.0 g/L+琼脂5.9 g/L。生根苗经炼苗后移栽至大田,成活率可达93.33%。(2)诱导四倍体酸枣叶片离体再生不定芽的最佳培养基为WPM+TDZ 1.0 mg/L+IBA 0.3 mg/L+蔗糖30.0 g/L+琼脂5.9 g/L,在该培养基上叶片可通过直接再生途径再生出不定芽。(3)再生不定芽主要起源于叶脉维管束周围的薄壁细胞,在预培养8~12 d时,分生细胞的分裂能力最强且未出现分化现象。【结论】本研究优化了四倍体酸枣组培体系,并成功建立了四倍体酸枣叶片离体再生体系,同时对叶片不定芽的再生过程进行组织学研究,为酸枣多倍体培养体系完善以及后续多倍体种质的利用奠定了基础。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单丽丽 陆瑞菊 王亦菲 孙月芳 陆惠丽 黄剑华
以春兰为研究材料,对春兰基因组DNA的提取以及RAPD-PCR反应体系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在提取液中加入PVP和β-巯基乙醇去除酚类物质,采用高盐沉淀DNA和多次洗涤去除糖类,可以得到高质量春兰基因组DNA.电泳检测表明,所获得的DNA完整,无降解,完全可以满足RAPD等分子标记分析的需要.同时对春兰RAPD-PCR反应体系中各个影响因素进行了优化,建立了适合春兰RAPD分子标记的最佳反应体系,即20μL反应体系中含1UTaqDNA聚合酶,60μmol/LdNTPs,2.25mmol/LMg2+,1.0μmol/L引物,1.5ng/μL模板DNA.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时忠杰 杜阿朋 胡哲森 徐大平
采用盆栽控水试验测定了板栗幼苗叶片的生理生化指标,结果表明:在土壤水分胁迫下,随胁迫强度的增加,板栗叶片相对含水量和可溶性蛋白含量呈逐渐减小趋势;总叶绿素、叶绿素a、叶绿素b及类胡萝卜素含量呈下降趋势,但下降幅度不同;活性氧保护酶SOD、POD、CAT随胁迫程度的增强呈先降后增再降低的变化趋势,而ASP基本呈降低的变化趋势;O2-.产生速率呈先增再降后增加的变化趋势,而H2O2含量呈先增后降的变化趋势,其中中度胁迫时含量最大;MDA含量与质膜相对透性均随胁迫程度的增强而增大;SOD、CAT、ASP等保护酶可以作为板栗幼苗抗旱力强弱的评价指标。
关键词:
水分胁迫 板栗幼苗 活性氧化谢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李广会 郭素娟 邹锋 熊欢 吕文君
以板栗"3113"为试材,通过测定不同物候期结果枝叶片营养和土壤养分含量并进行逐步回归分析,研究了板栗对养分的需求特征,以期为板栗的营养诊断和科学平衡施肥提供依据。结果表明:(1)板栗对矿质元素的吸收有明显季节性,其中开花授粉期对N、P、K、Ca、B和果实膨大期对N、P、K、Ca需求量较大;果实发育期间板栗对Fe、Mn的吸收有持续增加的趋势;不同物候期板栗对Cu、Mg的吸收量变化较小;(2)7月中旬~8月中旬可作为营养诊断期,叶片主要矿质元素N、P、K、Ca、Mg、Mn、Fe、B、Cu的适宜含量分别为:(2.103±0.162)%、(0.131±0.016)%、(0.723±0.044)%、(...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郭素娟 武燕奇
【目的】比较河北省迁西地区10个板栗品种(系)叶片解剖结构及气孔特征,了解其水分适应机制,比较其抗旱性,为迁西地区筛选抗旱板栗品种(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大板红(DBH)、燕龙(YL)、紫晶(ZJ)、迁西早红(QXZH)、燕山短枝(YSDZ)、燕山早丰(YSZF)、紫珀(ZP)、燕奎(YK)、迁西晚红(QXWH)、迁西壮栗(QXZL)等10个板栗品种(系)为研究对象,通过石蜡切片法及指甲油印迹法,比较叶片厚度、上(下)表皮角质层厚度、上(下)表皮厚度、栅栏组织厚度、海绵组织厚度、栅海比、叶片栅栏组织结构紧密度、叶片海绵组织结构疏松度、气孔大小、气孔密度、气孔开口大小等15项指标,运用主成分分析及隶属函数法对10个供试品种(系)的抗旱性进行评价。【结果】10个板栗品种15项指标反映板栗抗旱性能力的顺序为:叶片海绵组织结构疏松度>栅栏组织厚度>栅海比>叶片栅栏组织结构紧密度>海绵组织厚度>叶片厚度>上表皮厚度>下表皮厚度>气孔开张宽度>气孔密度>气孔开张长度>气孔长度=下表皮角质层厚度>气孔宽度>上表皮角质层厚度。运用隶属函数值法,结合各指标所占权重对各品种(系)的抗旱性进行评价,得到10个板栗品种(系)抗旱性的顺序为:大板红>紫晶>燕龙>燕奎>燕山短枝>燕山早丰>紫珀>迁西晚红>迁西早红>迁西壮栗。经聚类分析,将10个板栗品种(系)分为3类:抗旱性强的有紫晶、大板红、燕龙、燕奎,抗旱性中等的有紫珀、燕山短枝、燕山早丰、迁西晚红,抗旱性弱的有迁西早红、迁西壮栗。【结论】叶片解剖结构指标能够较好地反映板栗的抗旱特性,可用于其抗旱性鉴定。10个板栗品种(系)中,紫晶、大板红、燕龙、燕奎抗旱性最强,可在迁西地区广泛种植。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苏梦云 胡小明 吴祖洪 应廷龙 周国璋
TDS调节剂对板栗叶片光合强度及其产物输出的影响苏梦云,胡小明,吴祖洪,应廷龙,周国璋关键词TDS调节剂,板栗,光合强度,光合产物输出TDS调节剂处理对板栗(CastaneamollissimaBl.)具有提高结果率和增加产量的作用[1,2],但对其...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李广会 郭素娟 谢鹏
以河北省迁西县不同林龄(8,12,20,30年生)板栗品种‘燕山早丰’Castanea mollissima‘Zaofeng’为试材,通过测定不同物候期结果枝叶片主要矿质元素的质量分数并进行差异分析,研究了不同林龄板栗需肥规律及树体营养差异,旨为不同林龄‘燕山早丰’的营养诊断和科学施肥提供参考。结果表明:①不同林龄板栗对养分的需求规律一致,其中开花授粉期对氮、磷、钾、钙和硼与果实膨大期对氮、磷、钾、钙需求量较大;果实发育期间板栗对铁和锰的需求有持续增加的趋势;不同物候期板栗对铜和锰的需求量变化较小。②与8年生和12年生板栗相比,20年生、30年生板栗由于长期养分大量输出导致树体营养镁亏损,对此...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