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722)
2023(9897)
2022(8749)
2021(8268)
2020(6879)
2019(15892)
2018(16035)
2017(30874)
2016(16753)
2015(18957)
2014(18924)
2013(18811)
2012(17098)
2011(15269)
2010(14953)
2009(13449)
2008(12836)
2007(10943)
2006(9501)
2005(8027)
作者
(48945)
(40582)
(40184)
(38192)
(25713)
(19450)
(18216)
(16157)
(15291)
(14339)
(13971)
(13567)
(12728)
(12697)
(12457)
(12203)
(12180)
(12106)
(11481)
(11409)
(10182)
(9785)
(9664)
(9136)
(8987)
(8973)
(8934)
(8852)
(8065)
(8039)
学科
(65768)
经济(65701)
管理(49571)
(48648)
(40610)
企业(40610)
方法(32304)
数学(27907)
数学方法(27611)
(18003)
技术(16338)
(15982)
中国(15587)
(14693)
业经(14648)
地方(13465)
农业(12480)
理论(11479)
(11267)
贸易(11263)
环境(10991)
(10981)
(10931)
(9709)
(9656)
财务(9592)
财务管理(9578)
(9332)
技术管理(9189)
教育(9135)
机构
大学(237035)
学院(235515)
管理(99146)
(89235)
经济(87039)
理学(86791)
理学院(85859)
管理学(84462)
管理学院(84053)
研究(76631)
中国(54430)
(50805)
科学(50153)
(39041)
业大(38625)
(38196)
(37379)
研究所(35311)
中心(34560)
(32465)
北京(32013)
(31535)
师范(31274)
财经(30958)
农业(30709)
(28259)
(28146)
(26894)
技术(26298)
师范大学(25490)
基金
项目(170416)
科学(133714)
研究(124233)
基金(123141)
(107716)
国家(106838)
科学基金(91856)
社会(76155)
社会科(72165)
社会科学(72144)
基金项目(66947)
(66919)
自然(61421)
自然科(59936)
自然科学(59925)
自然科学基金(58853)
(56480)
教育(56337)
编号(51294)
资助(49916)
成果(40047)
重点(37760)
(37138)
(36069)
(35981)
课题(34507)
创新(33617)
科研(32547)
教育部(31531)
大学(31400)
期刊
(93442)
经济(93442)
研究(65622)
中国(42897)
学报(38272)
科学(36572)
管理(34619)
(34616)
大学(28465)
教育(26864)
学学(26775)
(26328)
农业(24934)
技术(22989)
业经(15734)
(14856)
金融(14856)
科技(14013)
经济研究(13987)
图书(13948)
财经(13925)
技术经济(13003)
(12829)
理论(12196)
问题(12097)
资源(11732)
(11699)
实践(11493)
(11493)
情报(10888)
共检索到32752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汪洪清  谢永生  
根据多年实测资料,燕山东段山区正常年份以及丰水年份坡耕地小区坡面径流模数一般为1000~1500m3/hm2,土壤侵蚀模数一般为25~50t/hm2,分别高出荒坡约10倍和100倍。为此,研究设计并实施了由水土保持技术、作物增产技术和生态经济沟建设技术组成的坡耕地整治综合技术体系,并进行了其中主要技术的连续试验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姜达炳  樊丹  甘小泽  张光远  
阐述了三峡库区耕地构成和开展针对性研究的目的与意义,三峡库区水土流失的严重危害。试图通过种植不同的生物篱笆,探求治理三峡库区水土流失的有效途径。选择了7种不同的生物篱笆,设立小区试验研究生物埂对治理坡耕地水土流失的机理,分析其水土流失构成机理与成因,提出了三峡库区减少水土流失,防止农业面源污染的对策与措施。通过试验得出以下结论:应用生物埂技术可以保持水土,主要是减少土壤中养分的主要载体<0.02mm大小的泥砂颗粒的流失,从而有效地保护了生态环境,增大库区环境容量。实施生物埂技术可以创建缓坡梯田,金荞麦、百喜草等是适合库区实际的生物埂植物。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杨晓芬  吴发启  马波  农淦  王林华  
【目的】研究10°坡耕地上玉米的防蚀作用,为评价农作物的水土保持功能提供参考。【方法】采用人工模拟降雨的方法,以裸地为对照,分析了10°坡耕地上不同生育期(幼苗期、拔节初期、拔节中期、抽雄前期和抽雄后期)玉米完整植株及其根系对坡面产流产沙量和过程的影响。【结果】在幼苗期、拔节初期、拔节中期、抽雄前期和抽雄后期,整株玉米和仅保留根系玉米的径流模数和侵蚀模数均呈逐渐降低的趋势;在玉米的同一生育阶段,径流模数和侵蚀模数均表现为裸地最高,只保留根系玉米次之,整株玉米最小。在产流产沙过程中,与裸地相比,整株玉米和只保留根系玉米均可有效地延迟产流产沙时刻、峰值出现的时刻以及平和产流和产沙过程,但只保留根系...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晓霞  李占斌  李鹏  
通过野外实地调查结合室内分析,研究了陕北黄土高原坡耕地土壤养分分布特征。结果表明:坡耕地土壤有机碳、速效磷、速效钾含量均值分别为13.33g·kg-1,4.69mg·kg-1和76.01mg·kg-1。在0~40cm范围土层内,土壤有机碳、速效磷、速效钾含量均表现为表层含量最高,随着剖面深度的增加,养分含量越来越小。坡耕地中的有机质与速效钾含量中等,速效磷的含量总体偏低。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朱青  王兆骞  尹迪信  
对旱坡地水土保持的截流沟措施、横坡种植措施和植物篱措施进行效益研究,结果表明:在裸露耕地上,水土流失十分严重,地表径流达到4 044.4m3/hm2.a、土壤流失高达172.4 t/hm2.a,以此速率流失土壤,其耕层(15 cm)约在12年后,将被冲刷殆尽。截流沟措施与横坡种植措施相比,可减少地表径流702.6m3/hm2.a和土壤流失19.2 t/hm2.a;但其占地面积大,农作物产量低,收益小。植物篱种植措施与横坡种植相比可减少地表径流345.3m3/hm2.a;土壤流失21.0 t/hm2.a。虽然植物篱占据耕地面积,但并不影响农作物产量。植物篱种植下的耕层土壤的酸碱度和质地得到改善,...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贺金红  廖允成  胡兵辉  程天矫  
退耕还林(草)是改善黄土高原生态环境的重要措施。粮食安全问题作为实施退耕还林(草)的基础背景,成为黄土高原生态经济增长能否产生正效应的拐点。文章分析了黄土高原退耕还林(草)的生态经济效应,认为该区实施退耕还林(草)过程中存在生态与经济效益的不协调,不仅严重制约着当地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也给黄河中下游地区造成了一系列隐患。针对如何实施好退耕还林(草)这项工程,提出了从当地经济发展的目标和基本区情出发,实施退耕还林(草)工程中生态与经济效益协调化的运行策略。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董捷  
本文从坡耕地与林地价值差异入手 ,认识和界定耕地与林地的价值 ,运用经济学理论分析评价退耕土地的前后价值变化 ,探讨退耕还林工程产生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 ,为国家制定退耕还林政策提供一些建议。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张莉  张青峰  赵龙山  王健  吴发启  
【目的】探讨微尺度下(2 cm×2 cm)地表糙度在侵蚀过程中的空间异质性规律,为进一步理解和定量化描述地表糙度与土壤侵蚀的相互耦合关系奠定基础,并为黄土高原坡耕地水土流失的治理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方法】以黄土高原不同耕作措施条件下(4种常见的农业耕作措施:人工锄耕、人工掏挖、等高耕作、直线坡(对照)的坡耕地为研究对象,通过室内人工模拟降雨实验,利用激光扫描仪获取地表糙度数据,运用地统计学和分形维数方法对地表糙度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变异性进行研究。【结果】基本统计特征分析表明,黄土坡耕地地表糙度在整体上的分布较均匀,具有较弱的空间变异特征。半方差函数分析表明,黄土坡耕地地表糙度均表现出中等以上的...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潘艳华  郭玉蓉  段宗颜  鲁耀  胡万里  王应学  陈拾华  杜彩艳  
在云龙水库水源保护区16.5°坡耕地上,种植豆科、禾本科、菊科多年生牧草,替代传统的种植模式(玉米-小麦)。试验结果表明,种植牧草能有效降低水土及养分流失。种草模式下的径流及土壤流失量分别比习惯种植减少27.6%~35.8%及41.8%~54.6%,氮磷钾养分流失减少34.1%~41.3%,其中氮流失减少32.7%~39.4%,磷流失减少33.9%~39.2%。水土保持效果以种植禾本科牧草最好,菊科牧草稍差,豆科牧草居中。同时种植牧草还能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纯收益比习惯种植增加11.0%~15.0%,是水源保护区种植结构调整、水源保护及坡耕地综合治理的较好方式。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回莉君  沈波  
建国50年来,东北地区在耕地面积基本不变的条件下,粮食产量却增加了3 5倍,增产除种子、化肥、栽培技术等诸多因素外,综合治理水土流失,合理的保护和利用水土资源,是农业不断发展的关键措施之一。坡耕地作为主要粮食产区,水土流失较为严重。在不合理的土地耕作习俗下,成为下游河道泥沙的主要来源地。同时,水土流失使得坡耕地破碎、肥力减少、土层变薄,直接导致生产力下降。通过对典型区调查分析表明,坡耕地上的水土流失占坡耕地总面积的85%。解决坡耕地的水土流失是一项长期的工作,在理论和实践的基地上,探索出3°~5°的坡耕地修筑植物带方式,植物多为胡枝子、苜蓿、黄花菜等乡村品种,带宽主要考虑今后修筑梯田的田面要求...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万雪琴  胡庭兴  张健  李贤伟  宫渊波  
Public welfare forest is the most important model of vegetation restoration in the Conversion of farmland to forests in Sichuan Province. It can well represent and reflect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laws of vegetation restoration in hillside fields. Therefore an Alnus cremastogyne forest community dev...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华锦欣  王克勤  张香群  翟子宁  朱晓婷  
昆明松华坝水源区是水土流失重点防治区,也是面源污染来源地。针对昆明松华坝水源保护区坡耕地磷素的流失,本研究在水源区迤者小流域内坡耕地布设等高反坡阶,通过1a的野外标准径流小区定位观测,研究等高反坡阶减缓土壤磷含量流失的规律。结果表明:(1)等高反坡阶通过减少径流泥沙输出从而降低坡耕地土壤磷素的减少速率,其对地表径流的调控率在6.08%~63.35%,产沙调控率在20.10%~66.46%;(2)等高反坡阶措施具有明显的保水保土效应,使其较原状坡面全磷含量提高了22.22%,磷素含量与侵蚀量呈显著相关关系(P<0.05);(3)等高反坡阶处理对土壤速效磷的流失具有调控作用,雨季开始前两小区速效磷...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杨勤  刘永红  柯国华  何文铸  高强  
采用控制性定位试验,研究坡耕地麦玉薯三熟保护性耕作的水土保持效应。研究表明,采用垄作免耕、秸秆覆盖能有效减少水土流失,其中采用横坡垄作的水土保持效果最好,但周年产量显著下降;采用中带顺坡垄作方式在稳定周年产量的基础上可有效减少水土流失,其生态与经济效益最佳。研究还发现,降雨量和最大24h降雨量与径流量、土壤流失量显著相关,降雨量对径流量的影响大于最大24h降雨量,土壤流失量是受降雨量和最大24h降雨量共同作用的结果。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辛艳  王瑄  邱野  徐璐  刘宇  
为了确定辽宁省坡耕地在不同耕作模式下土壤养分流失的特征,采用6°坡耕地,选取大豆作为种植作物,在天然降雨条件下,采用顺垄、横垄、免耕、免耕秸秆覆盖等耕作模式进行组合试验,观测分析降雨后氮、磷养分流失的变化特征,并通过回归分析方法说明了降雨对各土壤养分流失浓度的影响。结果表明:传统耕作顺垄+平翻模式下,氮、磷流失浓度最高,总氮为24.2mg.L-1,总磷为2.013mg.L-1;免耕和免耕秸秆覆盖在顺垄布置下与传统平翻耕作相比,分别减少总氮流失30%和32%,减少总磷流失18%和30%;与顺垄耕作组合模式相比,横垄耕作组合有效地减少径流中的各种养分流失浓度,减少总氮流失35%,减少总磷流失35....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