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7)
- 2023(26)
- 2022(19)
- 2021(27)
- 2020(22)
- 2019(64)
- 2018(55)
- 2017(58)
- 2016(32)
- 2015(42)
- 2014(34)
- 2013(43)
- 2012(35)
- 2011(29)
- 2010(39)
- 2009(34)
- 2008(26)
- 2007(23)
- 2006(13)
- 2005(17)
- 学科
- 济(118)
- 经济(118)
- 中国(82)
- 业(78)
- 企(61)
- 企业(61)
- 学(57)
- 农(47)
- 管理(47)
- 教育(46)
- 农业(45)
- 现代(45)
- 业经(40)
- 研究(37)
- 技术(34)
- 策(26)
- 理论(25)
- 书馆(24)
- 图书(24)
- 图书馆(24)
- 生(24)
- 发(23)
- 建设(23)
- 发展(22)
- 展(22)
- 研究生(22)
- 农业经济(21)
- 体(19)
- 划(19)
- 农业技术(18)
- 机构
- 大学(421)
- 学院(348)
- 研究(205)
- 济(204)
- 经济(203)
- 管理(155)
- 中国(146)
- 理学(135)
- 理学院(132)
- 管理学(129)
- 管理学院(127)
- 科学(101)
- 京(96)
- 农(89)
- 所(84)
- 研究所(78)
- 教育(77)
- 财(76)
- 农业(72)
- 北京(72)
- 科学院(66)
- 师范(65)
- 范(65)
- 院(63)
- 江(62)
- 财经(62)
- 经(61)
- 中心(60)
- 业大(58)
- 社会(58)
共检索到78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李国新
人的一生有许多遗憾。对我而言,恐怕要成为终生遗憾之一的事情,发生在2013年7月29日。当日上午,我收到倪晓建师兄的短信,告朱天俊先生因病入住北医三院治疗。下午,我和爱人匆匆赶往北医三院探望。在北医三院急诊重症病房区,见到了在这里值守的先生女婿(我们习惯上称为"小石")。重症病房区门卫管理非常严格,我们和小石一起和门卫好说歹说,最终还是没被允许进入病房。不过当时据小石介绍,先生入住三院后,经过两天的紧急治疗,已经度过了危险期,病情已有好转,正在联系转入普通病房。由于当天下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刘良伟
余绪缨教授离世已十年有余,但作为我国老一辈会计学家、会计教育家、中外会计交流的使者以及注重立身与为学之道的学界典范,他始终常驻人心,不曾被人遗忘。余教授一生学贯中西、卓然有成,在30多部专著、教材和译著及150多篇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中汇聚了许多对我国会计学术发展具有深远影响的学术思想,其中最重要的学术遗产是他对管理会计理论的突破创新,一系列富有开拓性的成果为填补我国在这一领域的空白做出了重要贡献,成就了他作为我国现代管理会计学科的开拓者和奠基人的重要地位。他历经10年艰辛,建立起适合我国不同层次需要的管理会计教材体系,培养博士、博士后近50名,其中包括我国第一名外籍博士研究生。他的"文章千古事""甘坐冷板凳""敢于讲真话"的学术品格是其留给我们的一笔宝贵财富。为了更好地缅怀和纪念这位会计大师,我们邀请了数位余教授的学生或追忆往昔或品评余教授的文章,共同感受他"发白未懈青云志""无求无愧在杏坛"的大师风范。
关键词:
经济效益 余绪缨 会计思想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汪青松
教师是人类文明的传承者,其神圣使命是对学生传道授业解惑。教学理念不同,对教师"传道授业解惑"有不同理解,但这并不改变"传道授业解惑"作为教师的责任,关键是要提升教师传道授业解惑能力。
关键词:
科学 人文 融合 传道 授业 解惑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叶坦
2011年7月8日15时45分,我们敬爱的吴承明老师走完了他坎坷而光辉的一生驾鹤西归,享年94岁。他的离去是经济学界和经济史学界无法估量的损失,也是我永远的痛!自1985年始聆先生教诲,到1993年至今同住一栋居民楼,20多年来先生之为人治学耳濡目染,先生的音容笑貌犹在眼前……。一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毛晖 胡洪曙
梁尚敏教授今年已届九十高龄,在其近五十年的教学科研生涯中,梁教授从未停止过对财政改革问题的思考。本文简要归纳了梁教授在财政学研究中的主要贡献。首先,他立足国情,提出了财政分配的"五论"、"五化"理论,深入探讨了社会主义财政运行机制的改革。其次,他主张实行综合财政改革,强调预算外资金的综合治理和非税收入的规范管理,具有相当的前瞻性。另外,他在深入基层调研的基础上,开创了梯级财源建设理论,并在财经实践中得到成功应用。除此之外,他与时俱进,探索财政宏观调控体系的构建,明确指出应合理把握调控力度,正视并增强财政承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毛晖 胡洪曙
梁尚敏教授今年已届九十高龄,在其近五十年的教学科研生涯中,梁教授从未停止过对财政改革问题的思考。本文简要归纳了梁教授在财政学研究中的主要贡献。首先,他立足国情,提出了财政分配的"五论"、"五化"理论,深入探讨了社会主义财政运行机制的改革。其次,他主张实行综合财政改革,强调预算外资金的综合治理和非税收入的规范管理,具有相当的前瞻性。另外,他在深入基层调研的基础上,开创了梯级财源建设理论,并在财经实践中得到成功应用。除此之外,他与时俱进,探索财政宏观调控体系的构建,明确指出应合理把握调控力度,正视并增强财政承受能力等。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王化成 尹美群
他是"会计管理学派"的重要奠基人,拓宽了会计学的边界范围;他最早提倡研究价值链会计,将会计由一个企业延伸至整个价值链;他最先提出社会会计,将会计从微观引入宏观;他就是我国著名会计学家阎达五教授。一、倾尽丹心,奉献祖国会计教育事业阎达五教授1929年12月3日出生于山西省祁县知识分子家庭,早年在西安读中学,勤奋好学。1947年,考入北平私立华北文法学院法律系和经济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严纯华
阐述了研究生导师的概念与内涵,从课程学习、科学研究、交流合作、学术规范、心理健康等方面探讨了怎样当好研究生导师,认为"立德"和"守正"是导师和研究生的共同责任。
关键词:
研究生 导师 研究生教育建卡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陈良华
<正>北京工商大学有我美好回忆,而著名会计学家张以宽老师则是我一生最难忘怀的导师。2023年9月25日凌晨,恩师张以宽教授不幸辞世,思念绵绵不绝。下面从点点滴滴追思恩师生前为事与为人。一、慈父严师,治学严谨我是张以宽老师的硕士生,1989—1992年期间,在北京工商大学(原北京商学院)就读会计学硕士研究生。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高峰 张仁德 陈瑞华
2004年8月4日凌晨,惊闻魏埙教授去世的噩耗,不胜悲痛。无论是作为同事,还是作为学生,我们都难以接受这样一个残酷的现实。在学术界和教育界,魏埙教授是一位才华横溢、德高望重的经济学家,一位无限忠诚的教育家,一位深受学生爱戴的老人,一位为我国经济学理论和教育事业做出卓越贡献的大师。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方延明
随着我国研究生招生规模的扩大,研究生培养质量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南京大学为新上岗的博士生导师进行岗前培训,不失为一种好的做法。本文是四位博士生导师的经验之谈,涉及育人思想、做学问的方法以及学术品格,读后给人以深刻启发。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本刊编辑部
在全国防控新冠肺炎疫情的关键时期,为响应教育部"停课不停教,停课不停学"的要求,助力战"疫"期间广大学子相关课程的学习,由全国会计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全国金融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教育部工商管理类学科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发起,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财政金融学院、国家
关键词:
互联网公益 传道授业 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郭元晞
我国著名经济学家林凌于2018年5月25日19时05分在成都逝世,享年93岁。林凌是改革先驱,学术泰斗。他是首届国家经济体制改革委员会唯一的兼职委员,他两次获得孙冶方经济学奖,他被认为是国家智囊,他被评选为建国60年来影响中国经济建设的100位经济学家之一,为我国的改革开放事业做出了卓越的贡献。他曾获得"五一"劳动奖章和多次被评为优秀共产党员。他求真、务实、奋进、严谨、坚定、敏锐、豁达、大度。他的人格魅力和大家风范,影响了后来者,也带出了一批立志致力于改革和民族振兴、国家富强的人。他给我们留下了无尽的思念和许多宝贵的精神财富。
关键词:
改革 先驱 泰斗 缅怀 林凌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左兵 雷洪德
在我国著名教育家、哲学家、书法家涂又光先生逝世两周年之际,中国高等教育学会高等教育学专业委员会、华中科技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院、岭南师范学院于2014年12月5-6日在湛江联合举办了"涂又光先生教育思想研讨会"。来自武汉、北京、上海、兰州、重庆、南宁、广州、深圳等地高校和科研院所的近30名专家学者参加了研讨会,这是国内研究涂又光先生学术精神与教育思想的一次学术盛会。一、缅怀和领略大师风采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