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739)
- 2023(4055)
- 2022(3271)
- 2021(3340)
- 2020(2538)
- 2019(6204)
- 2018(6652)
- 2017(10249)
- 2016(6697)
- 2015(7661)
- 2014(7700)
- 2013(6332)
- 2012(5740)
- 2011(5209)
- 2010(5693)
- 2009(4904)
- 2008(5011)
- 2007(4218)
- 2006(4012)
- 2005(3705)
- 学科
- 济(13275)
- 经济(13238)
- 管理(11626)
- 教育(10395)
- 教学(9406)
- 中国(8241)
- 业(7830)
- 理论(7786)
- 制(7004)
- 企(6558)
- 企业(6558)
- 学法(6209)
- 教学法(6209)
- 体(5541)
- 农(5414)
- 学理(5105)
- 学理论(5105)
- 体制(4674)
- 地方(4246)
- 财(4152)
- 业经(4101)
- 研究(4091)
- 银(3452)
- 银行(3443)
- 政治(3381)
- 融(3376)
- 金融(3376)
- 行(3367)
- 学校(3348)
- 思想(3297)
- 机构
- 大学(73728)
- 学院(70455)
- 研究(29017)
- 济(21567)
- 京(20764)
- 经济(20760)
- 中国(20224)
- 管理(19675)
- 科学(16726)
- 教育(16049)
- 理学(15402)
- 理学院(15063)
- 范(14985)
- 师范(14869)
- 北京(14841)
- 管理学(14521)
- 所(14412)
- 管理学院(14367)
- 江(13490)
- 研究所(12791)
- 财(12679)
- 技术(12324)
- 中心(12315)
- 师范大学(11945)
- 职业(11866)
- 农(11544)
- 院(11032)
- 州(10332)
- 业大(9973)
- 省(8751)
共检索到13515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肖朗 费迎晓
燕京大学新闻学系为中国新闻事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自1924年燕大新闻学系创设以后,为适应新的社会形势和学系自身发展的需求,其人才培养目标经历了从“德才兼备的新闻从业人员”到“有创见及改革能力的领袖人才”的转变,在课程设置方面也作了相应调整和改革,促进了人才培养模式与目标的统一,也推动了专业教育和通识教育的协调发展。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傅刚斌
本文根据对高等教育和国家政策的理解,遵循个人发展从自然人到职业人再到社会人的系统性规律,结合当代大学生应具备的基本素质,将人才培养目标设计为3个目标源和7个目标域,为学院确立具体目标点提供明确的方向。
关键词:
人才培养 目标源 目标域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陈珏
为了满足"技术+管理"复合型人才培养目标,土地资源管理专业的实践教学需要不断完善、创新。在总结不同高校实践教学中存在问题的基础上,从"点—平面—立体"三方面提出了"技术+管理"复合型人才实践教学要求。实践教学创新体系包括"融会贯通"式实践教学目标、"任务导向型"实践教学内容、"N+3+1"实践教学形式和多样化实践教学成果。最后,"技术+管理"复合型人才实践教学目标的实现还需要"府校"+"校院"+"校企"实践基地建设,任务驱动教学法和项目教学法的引入,专兼结合的师资队伍建设等多项保障措施。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匡旭峰 汪磊 盛钢
近年来,我国法学本科教育确立了应用型法律人才的培养目标,这一目标要求学生具备更多的法律实践技能,为了达到这一目标,加强法学实践教学改革,构建法学实践教学体系实有必要。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张凤都
在对我国高校人才培养目标现状梳理的基础上,探讨人才培养目标制定中的不利因素,引入大学生就业胜任模型理论,提出高校人才培养目标改革的对策建议:强调第一课堂效能;强化知识技能维度要素;加强与社会互动,培养行为胜任特征维度要素;全面培养创新型人才,重视元胜任特征要素的培育;发展多元德育宣传途径,培育价值、品质与特质维度要素;明确人才培养定位,提高毕业生就业吻合度。
关键词:
人才培养目标 就业 胜任特征模型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郄海霞
高校人才培养目标的改革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的先导,它推动着中国高等学校人才培养类型、模式、规格的多元化发展。经过改革开放30年的不断调整,我国高等学校的人才培养目标渐趋合理和完善,它们融合在中国高等教育教学改革进程中,既受改革的影响,又影响着改革的进程,逐步从单纯的政治目标转向学术目标和经济目标,进而转向多元目标,为中国高等教育的健康发展提供了持续前进的指南。
关键词:
改革开放 人才培养目标 专门化 多样化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汤杰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经历了从"实用人才""应用性人才",到"高技能人才",再到"技术技能人才"的过程。反思人才培养目标厘定的争议史,可以探讨人才培养属性、人才培养体系、人才培养程度,以进一步明确今后高职人才培养定位。培养目标的核心框架应为:注重"立德树人",凸显职业教育的"教育性"目标;加强一体化设计,厘清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下各阶段、各层次的培养目标;明确"准入水平",厘清不同培养主体的培养目标。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刘王锁 马青 孙步峰
在园林及相关企业人才需求问卷调查和电话回访毕业生的基础上,以本学院为例,分析了企业用人标准和人才需求规律及毕业生的反馈建议。为了更好地解决实现园林技术专业人才培养规格与企业人才需求的对接问题,文章提出了加强职业素养课程、强化动手操作能力、加大实践教学和提升综合能力等人才培养目标改革策略。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张洁
基于对高等数学是我国高等教育中最核心的重要课程的认知,着重分析了高等数学的基本教学现状,并探讨了产生这种教学现状的主要原因,最后提出了通过具体教学改革而达成培养合作型人才的目标。
关键词:
合作型 高等数学 教学改革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衷敬高
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发展的决定》指出:“实施素质教育必须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和时代精神,必须端正教育思想、转变教育观念,面向全体学生,加强学生思想道德教育,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奠定基础。”多年来,在深圳这块改革开放最前沿的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郭明顺
大学理念是大学文化中的核心要素,决定着大学的使命和发展目标。我国大学当前本科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存在偏差,即工具人成为现代大学的培养目标、受教育者的个性需求没有得到重视、不同院校之间的培养目标一致。要以具有鲜明道德意识、人格健全的社会人,具有持续学习发展能力的学习人,具有宽厚专业背景的技术人作为本科人才的基本特征。构建适应现代大学理念的本科人才培养目标体系,将追求高深学问与服务社会协调统一起来,实现自由教育与专业教育的有机融合,通过人才培养目标多样化实现社会需求与个人发展的和谐共赢。
关键词:
大学理念 本科人才 培养目标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王伟廉
当下中国乃至世界的高教界最为关心的问题之一就是大学的人才培养质量和创新问题。而提高质量和培养创新型人才在一定意义上讲属于同一个问题。作为人才培养过程来讲,只有把这个问题具体化为人才培养目标并逐级加以落实的时候,质量、创新才有真正的保障,这也是实际
[期刊] 上海立信会计学院学报
[作者]
刘永泽 翟胜宝
结合30年来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变迁规律与近年来国外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的变动趋势,对于在新形势下如何深入理解复合型人才培养目标予以具体阐释;并探讨了我国会计教育的未来发展方向及研究重点,提出了新形势下培养会计专业人才的对策,希望促进我国现阶段及未来一段时期内会计专业教育教学的发展。
关键词:
会计专业 培养目标 对策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蔡显军 陈清蓉 温素彬 王敬勇
数智经济时代,会计正从"核算反映"向"智能决策"转型,高校会计人才培养面临新机遇和新挑战。文章基于新文科改革背景分析会计人才培养问题并提出具体解决方案。通过实地调研深度剖析典型案例发现智能会计人才培养存在目标定位不清晰、课程体系不完善、师资建设困难、教材建设滞后、教学手段落后与产教融合薄弱等问题,运用案例分析方法提出坚持会计根本、强化智能会计实践训练、环抱行业与产业、推进标准与规范建设等改进方案。从"智师""智课"与"智融"三个实践维度分析南京审计大学会计学院智能会计专业教学改革的成功案例,为其他学校提供借鉴。文章建议:在微观层面,学院应加强教师培养,完善配套教学设施;在宏观层面,教育主管部门应当加强制度建设,营造有利于专业改革的政策环境,加快新文科建设进程。
关键词:
新文科 智能会计 人才培养 教学改革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赵莹雪
文章剖析了我国旅游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主要问题,包括人才培养目标不明确、课程设置欠合理、教学安排缺乏弹性和教学方式与评价形式单一等,并总结前期专业建设成果,构建了基于4H培养目标的"旺季顶岗,三阶递进"人才培养模式,通过改革人才培养目标定位、改革专业核心课程教学体系、改革学期制授课形式、改革教学方式与评价形式等方式,对加强人才培养的职业性、实践性和开放性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4H培养目标 人才培养模式 旅游管理专业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