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065)
- 2023(13240)
- 2022(11402)
- 2021(10557)
- 2020(8674)
- 2019(19905)
- 2018(20035)
- 2017(37957)
- 2016(20617)
- 2015(23273)
- 2014(23412)
- 2013(23268)
- 2012(21650)
- 2011(19645)
- 2010(19647)
- 2009(17728)
- 2008(17137)
- 2007(15110)
- 2006(13418)
- 2005(12003)
- 学科
- 济(88648)
- 经济(88565)
- 管理(59285)
- 业(58662)
- 企(47359)
- 企业(47359)
- 方法(35804)
- 数学(30462)
- 数学方法(30142)
- 中国(25956)
- 农(24349)
- 地方(23694)
- 业经(20735)
- 技术(19194)
- 学(18745)
- 财(18111)
- 农业(16924)
- 贸(15487)
- 贸易(15474)
- 易(14932)
- 环境(14573)
- 制(14334)
- 理论(14254)
- 和(14184)
- 银(13726)
- 银行(13682)
- 融(13395)
- 金融(13394)
- 行(13192)
- 发(13118)
- 机构
- 大学(294495)
- 学院(294381)
- 管理(117638)
- 济(116080)
- 经济(113432)
- 研究(102646)
- 理学(101179)
- 理学院(100012)
- 管理学(98384)
- 管理学院(97852)
- 中国(75371)
- 科学(64629)
- 京(64590)
- 所(52153)
- 财(50678)
- 农(49005)
- 研究所(47454)
- 中心(45971)
- 业大(44849)
- 江(43632)
- 北京(41475)
- 范(40944)
- 师范(40554)
- 财经(40271)
- 农业(38102)
- 院(37402)
- 经(36573)
- 州(36093)
- 技术(33520)
- 经济学(33276)
- 基金
- 项目(200972)
- 科学(157455)
- 研究(148874)
- 基金(143231)
- 家(124554)
- 国家(123455)
- 科学基金(105703)
- 社会(91748)
- 社会科(86926)
- 社会科学(86904)
- 省(79958)
- 基金项目(76637)
- 自然(68363)
- 教育(67812)
- 划(66871)
- 自然科(66739)
- 自然科学(66726)
- 自然科学基金(65520)
- 编号(61717)
- 资助(58589)
- 成果(49809)
- 发(46953)
- 重点(44937)
- 部(43477)
- 课题(42949)
- 创(42377)
- 创新(39469)
- 科研(37827)
- 项目编号(37662)
- 发展(37466)
- 期刊
- 济(133114)
- 经济(133114)
- 研究(89202)
- 中国(60637)
- 学报(45960)
- 农(45322)
- 管理(44300)
- 科学(43443)
- 教育(37890)
- 财(35895)
- 大学(34544)
- 农业(32292)
- 学学(32241)
- 技术(29003)
- 融(25548)
- 金融(25548)
- 业经(23087)
- 经济研究(20528)
- 财经(18729)
- 图书(17738)
- 问题(17008)
- 业(16478)
- 科技(16298)
- 技术经济(15944)
- 经(15905)
- 理论(14811)
- 现代(13795)
- 实践(13706)
- 践(13706)
- 坛(13338)
共检索到44164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苏小军 熊兴耀 谭兴和 刘明月
世界能源安全正面临挑战.清洁的可再生能源生物质燃料乙醇的发展越来越被重视.从生产原料、酶与微生物、技术和工艺等方面,概述了燃料乙醇发酵技术的研究进展,并展望了今后的研究方向.
关键词:
能源 燃料乙醇 发酵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阮奇城 祁建民 胡开辉 曹秀华 林国荣 王典
红麻秸秆含纤维素42.31%、半纤维素22.58%、木质素23.79%.分别采用热水和3%硫酸、1.5%烧碱溶液对红麻秸秆进行预处理(121℃,60 min),通过纤维素酶催化水解,红麻秸秆平均纤维素转化率分别达到12.23%、25.62%和85.34%,说明碱性预处理比较适合.以10 g碱处理红麻秸秆样品为底物的同步糖化发酵试验表明,当发酵168 h后,乙醇浓度达到26.06 mg.mL-1,乙醇产率达到理论产率的76.71%.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刘仲齐
以自然界广泛存在的纤维素、淀粉等大分子物质为原料, 利用物理化学途径和生物途径可以将其转化成具有多种工业用途的生物乙醇。微生物发酵工程和转基因技术的研究进展给生物乙醇的开发利用研究注入了新的活力。转基因菌系的改良和利用可以使生物乙醇的转化效率比传统工艺提高几十倍。本文对酸解技术、酶解技术和酶解工艺在生物乙醇转化领域取得的进展进行了简要的综述
关键词:
生物乙醇 转化技术 遗传工程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伍小松
2008年5月18日,由湖南农业大学熊兴耀教授主持完成的"薯类酒精发酵工艺与燃料乙醇新产品开发研究"技术成果鉴定会在长沙召开。会议由湖南省科学技术厅组织并主持。项目协作单位湖南龙山县金山实业有限责任公司和湖南长江生物能源有限公司等单位负责人,省科技厅农村处、成果处有关领导,湖南农业大学副校长符少辉、校科技处负责人参加了会议。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刘兰杰 葛向阳 梁运祥
对1株热带假丝酵母Candida tropicalis在不同的发酵条件下发酵木糖产乙醇的特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溶氧浓度对乙醇的产量和产率有很大影响,适中的溶氧浓度有利于菌体生长和乙醇的积累;较高的起始菌体浓度和尿素添加量对乙醇的生产积累有促进作用;在碳源和氮源充足的情况下,延长发酵时间,乙醇的产量最高达到25.58 g/L的稳定状态,菌体生长也趋于平稳,浓度为6.54×108/mL。
关键词:
木糖 乙醇 热带假丝酵母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赵晓农 施琳 李晓明 王争荣 刘丹 马惠玲
【目的】研究微生物预处理途径制备苹果渣乙醇的特性,为纤维乙醇生产开拓新的廉价原料和低耗工艺提供技术支撑。【方法】以不同用量白腐菌(Trametes versicolor)或褐腐菌(Gloeophyllum trabeum)单菌预处理及其与黑曲霉(Aspergillus niger)复合的双菌预处理、半固态或液态配料对苹果渣进行不同的预处理,再分别采用2种黑曲霉菌株糖化,2种酵母和2种工艺发酵,测定不同步骤醪液的糖化产糖含量、总糖含量、乙醇生成量等。【结果】半固态条件下,0.8 mL白腐菌菌悬液单菌预处理的促进糖化效果最强,原料总糖含量提高70.8%。液态条件下,黑曲霉与白腐菌复合预处理促进苹果...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贺应龙 胡秋龙 苏小军 熊兴耀
为获得高效利用木糖生产乙醇的菌株,以木糖为唯一碳源,从腐败的落叶层土壤采样进行分离筛选,获得1株可发酵木糖生产乙醇的细菌,初步鉴定其为阴沟肠杆菌(Enterobacter cloacae),并对该菌株发酵木糖生产乙醇的工艺条件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在微氧、发酵温度35℃、接种量6%、初始pH值6.5的条件下,用该菌株发酵20 g/L木糖48 h的乙醇产量可达4.95 g/L,乙醇得率为其理论值的53.8%;将10 g/L木糖和10 g/L葡萄糖混合发酵48 h的乙醇产量达到4.41 g/L,乙醇得率为其理论值的45.5%,表明该菌株具有较强的同时发酵木糖和葡萄糖的能力。
关键词:
阴沟肠杆菌 木糖 发酵 乙醇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张维特 时旭 欧杰 李柏林 杨建强 胡翔 房建孟 何培民
以2008年我国沿海暴发的绿潮藻浒苔生物质为原材料,分析了海藻中的营养成分,探讨了温度、时间、酸度、料水比等因子对浒苔生物质硫酸水解的影响,通过4因素5水平正交实验,结果显示温度影响极为显著,其次为酸度、时间、料水比,最终确定水解优化组合条件为:温度90℃、时间70 min、硫酸浓度5.0%、料水比4.5%。通过液相色谱法检测水解液中的单糖成分,结果表明浒苔水解液中含有葡萄糖、木糖和鼠李糖,其摩尔比为1.71∶1.00∶1.29。同时确定了5种酵母菌(酵母菌1770、1766、啤酒酵母S1、酿酒酵母S2、酵母菌IwSc1)的生长曲线,在其进入稳定期时进行厌氧发酵,发酵完成后用气相色谱法检测最终...
关键词:
浒苔 乙醇 水解 发酵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刘娜 陈介南 赵星 张林 詹鹏 王芳 成希杰
以稀磷酸浸渍结合蒸汽爆破预处理的杨木屑为原料,研究了酶解时间,酶量,酶比对酸爆杨木酶解效果的影响,进行了同步糖化共发酵(SSCF)产乙醇的验证实验,并采用SEM,GC,GC/MS等方法进行了样品的表征。结果表明:预处理酸爆杨木有效的破坏了木质纤维结构,使半纤维素降解率达到80.5%。酸爆杨木酶解的最佳条件为酶量15 FPU/G底物,β-葡萄糖苷酶/滤纸酶的比值为1.796,酶解12 h,在此条件下,底物浓度为10%w/v酶解可得还原糖56.86 G/L,酶解糖化率70.49%。,经SSCF发酵72 h,得乙醇浓度30.03 G/L,乙醇得率可达81.68%。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王启现 李志强
乙醇作为发动机燃料由来已久,但直到近两年燃料乙醇产业才得以在全球迅猛发展,并对世界农产品市场格局和食物安全产生较大影响。产业崛起,科技先行。本文分析了世界范围内燃料乙醇产业发展的最新技术动态,指出了中国存在的主要差距和急需攻克的重点技术领域,这将有力推动国内燃料乙醇生产的规模化、产业化发展。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韩胜文 李志强
美国燃料乙醇在2006/07年度的产量为187.4亿L,由此产生了0.55亿t的玉米需求量,占玉米总产量的20.1%,预计到2010/11年度乙醇产量将增加到348.2亿L,对玉米需求达到0.88亿t。美国国内对玉米需求的增加将对玉米的出口进行挤压,同时大豆的种植面积将会减少,进而国际市场上大豆和玉米等农产品的进出口将产生深刻的变化。从目前中国玉米供需平衡上看,大豆的进口从2003年起每年都在2000万t以上,因此,一方面中国要做好应对世界市场价格变动的准备,另一方面升级传统农业,使其符合时代的要求。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付畅 吴方卫
论文测算了我国能源作物和农林废弃物等原料的燃料乙醇转化潜力,发现2015—2030年我国燃料乙醇的理论生产能力将从6 364×104t增长到1.18×108t,可行的产量水平将在1 387.9×104t以上。如果能实现这一产量,将在很大程度上缓解我国的石油供求矛盾。今后提高燃料乙醇生产能力的可行策略主要有以下方面:加强边际土地资源评估和开发,促进能源作物的规模化利用,通过利益引导加强秸秆能源化利用,延长林木采伐加工产业链,在农村地区发展沼气等新型能源替代薪柴。
关键词:
燃料乙醇 生产潜力 发展策略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王成军 赵继光
大力发展燃料乙醇工业可以有效地解决我国目前存在的石油危机和环境污染问题,并且可以创造大量的就业机会。通过趋势分析对我国未来一年的石油消费进行预测,可以看出如果2005年我国汽油消费量4100万吨全部掺和10%燃料乙醇计算,需要燃料乙醇约450万吨,可替代约380万吨汽油,占届时预计石油需求量的1.36%、石油净进口量的3.45%,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我国石油依存度过高的问题。
关键词:
燃料乙醇工业 石油消费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王明生 何钢 陈介南
以APMP木浆造纸污泥为生物质原料,采用酿酒酵母与重组大肠杆菌KO11组合,同步糖化共发酵生产燃料乙醇,并对其工艺条件进行优化。结果表明:最适反应条件为温度38℃,底物浓度50 g/L,混合菌接种量为6%(体积分数),纤维素酶用量25 FPU/g底物,酿酒酵母与重组大肠杆菌KO11接种比例1?1(细胞干质量初始浓度分别为1.0 g/L和0.3 g/L)。在此工艺条件下发酵72 h,乙醇产率可达0.115 g乙醇/g底物,发酵效率达到理论值的42.31%。扫描电镜分析显示造纸污泥经同步糖化共发酵后,纤维含量减少,纸浆纤维被降解成小块碎片。
关键词:
造纸污泥 纤维素酶 同步糖化共发酵 乙醇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路祺 孟永斌 徐蕾 张子东 刘英 张莹 祖元刚
以塔拉纤维剩余物酶解液为原料,采用固定化酵母发酵方式制备乙醇,通过单因素和正交优化试验进行工艺优化。结果表明:最优工艺条件为海藻酸钠与酵母质量比1:2.0、酵母用量1.5g、底物糖质量分数30%。各个因素对发酵制乙醇影响的顺序为海藻酸钠与酵母质量比>底物糖质量分数>酵母用量。最优工艺条件下,乙醇产率为76.74%,酶解液中底物糖利用率达到97.18%。考虑到乙醇产率和发酵成本,固定化酵母可以重复使用3次。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