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941)
2023(16552)
2022(14358)
2021(13242)
2020(11278)
2019(25593)
2018(25472)
2017(49163)
2016(26543)
2015(29697)
2014(29378)
2013(29056)
2012(26589)
2011(24092)
2010(24536)
2009(22945)
2008(22132)
2007(19697)
2006(17545)
2005(15742)
作者
(75570)
(63108)
(62865)
(59684)
(40292)
(30225)
(28299)
(24542)
(23867)
(22557)
(21483)
(21340)
(20322)
(20099)
(19506)
(19364)
(18662)
(18146)
(18032)
(17979)
(15855)
(15483)
(15116)
(14419)
(14163)
(14077)
(13954)
(13791)
(12734)
(12265)
学科
(121897)
经济(121760)
管理(84576)
(77413)
(66657)
企业(66657)
方法(50218)
数学(43488)
数学方法(42904)
中国(29071)
(29007)
(27031)
业经(25933)
地方(25857)
(24242)
(23584)
技术(21038)
理论(18951)
农业(18286)
(17669)
(17656)
贸易(17654)
(17625)
银行(17579)
财务(17578)
财务管理(17545)
(17542)
环境(17504)
(17226)
金融(17223)
机构
大学(379710)
学院(377963)
(159550)
经济(156266)
管理(150656)
理学(130084)
理学院(128646)
研究(127490)
管理学(126315)
管理学院(125612)
中国(95227)
(80287)
科学(76121)
(74364)
(63296)
财经(58566)
研究所(57086)
中心(56870)
(56008)
(55363)
业大(53234)
(53055)
北京(50907)
经济学(48719)
(48330)
师范(47937)
(46079)
(44887)
经济学院(43450)
财经大学(43369)
基金
项目(253370)
科学(200801)
研究(186827)
基金(184642)
(159765)
国家(158459)
科学基金(137357)
社会(119739)
社会科(113627)
社会科学(113598)
(99347)
基金项目(97288)
自然(88084)
自然科(86061)
自然科学(86046)
教育(85871)
自然科学基金(84482)
(82573)
资助(76202)
编号(75038)
成果(61266)
重点(56574)
(55896)
(55739)
(53890)
课题(52223)
创新(51464)
国家社会(49427)
(48749)
教育部(48612)
期刊
(181393)
经济(181393)
研究(116853)
中国(75116)
管理(59510)
(57748)
学报(55888)
科学(52509)
(50291)
大学(43126)
教育(41686)
学学(40664)
技术(34713)
农业(34344)
(33542)
金融(33542)
经济研究(29715)
财经(29473)
业经(27221)
(25276)
问题(22610)
技术经济(20778)
科技(18967)
统计(18274)
理论(18257)
(17857)
图书(17695)
(17133)
现代(17117)
实践(16274)
共检索到56754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李学林  陈晓一  刘碧辉  
转型为创新驱动型经济增长方式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创新本质上是一个创造性破坏的过程,预期的垄断利润和市场自由进入的竞争压力促进了创新。创新驱动型经济增长方式的运行机制是:熊比特创新中的创造性破坏能够提高生产效率,创新积累性和创新外部性产生创新的正反馈,在此基础上产生持续的经济增长。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李学林  陈晓一  刘碧辉  
转型为创新驱动型经济增长方式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创新本质上是一个创造性破坏的过程,预期的垄断利润和市场自由进入的竞争压力促进了创新。创新驱动型经济增长方式的运行机制是:熊比特创新中的创造性破坏能够提高生产效率,创新积累性和创新外部性产生创新的正反馈,在此基础上产生持续的经济增长。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程思怡  陈姿  
自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确立实现经济增长方式根本性转变的方针以来,福建在转变增长方式方面虽取得了不少成效,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都有显著提高,但总体上依然没有转变“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难循环、低效率”的粗放型增长方式。相关制约和提高生产方式改进的因素必须予以高度重视和认真研讨。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周天勇  
转变增长方式、制度创新与提高经济效率中共中央党校周天勇国民经济从粗放型增长转向集约型增长,关键在于提高国民经济运行的效率。必须通过宏观和微观的体制改革和制度创新来规范各经济主体的行为,刺激其劳动、智能、技能、技术和资本等要素的供给,调动其节约资源和谋...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王宝安  
近年来我国经济增长方式虽然有所转变,但由于受传统经济增长观念和体制性机制性因素的影响,转变的总体效果不理想,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仍在延续,在某些领域经济增长方式不但没有实现转变,甚至还有恶化趋势。因此,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着力推进体制改革和机制创新,才能从根本上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王一鸣  
中国经济增长方式表现出两个最典型的特征:一是经济增长高度依赖低成本资源和生产要素的高强度投入;二是经济增长高度依赖投资和出口拉动。从各方面因素和条件判断,传统经济增长方式已经难以为继。加快推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从根本上取决于体制创新,关犍在于增进市场配置资源的功能。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杨书剑  
投资制创新与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杨书剑中共中央十四届五中全会决议明确指出:“实现‘九五’和2010年的奋斗目标,关键是实行两个具有全局意义的根本性转变,一是经济体制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二是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促进...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李义平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杨淼  雷家骕  
基于熊彼特的创新周期诠释经济周期理论,本文对科技创新驱动经济增长景气的机理开展研究。运用OECD科技统计数据和合成指数方法构造五国科技创新景气指数(TCI),用其代表科技创新周期;运用GDP增长率数据构造GDP增长率换算指数(ECI),用其代表经济周期;对两个指数在中、短周期内的因果关系、时差关系、波动特征进行统计检验分析,验证熊彼特的创新周期诠释经济周期理论在中、短周期内的现实存在性,为下一步构造"基于景气状态的科技创新驱动经济增长指数"奠定坚实的数理基础。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陈俊杰  钟昌标  
基于1987-2017年中国省际面板数据,运用SYS-GMM模型研究异质型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在区分高级与基本人力资本基础上,基于招生率和收入维度,从全局和阶段差异视角剖析异质型人力资本对经济提速的机制演进。研究发现:全局而言,两种测度下基础和高级人力资本各自以数量及创新方式驱动经济增长,并呈现以数量驱动为主,数量、创新双驱动的增长模式;从演进视角看,两种测度均表明,高级人力资本创新驱动是新常态阶段经济增长的核心动力,但相比旧常态阶段,基础人力资本数量驱动日趋弱化并呈异质性;进一步研究表明,产业结构、城镇化及开放程度均对创新驱动有不同程度激励效应,而城镇化是挤出数量驱动的主要推手。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唐未兵  傅元海  王展祥  
技术进步是技术创新或技术引进的结果,并表现为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但是技术创新或技术引进提高全要素生产率仅是技术创新或技术引进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必要条件,而非充分条件。理论上,由于技术引进依赖、技术创新的机会成本和逆向溢出等因素的影响,技术创新对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作用是不确定的;受技术差距、消化吸收能力等因素的影响,技术引进对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作用较为复杂。本文利用我国1996—2011年28个省区数据,运用动态面板广义矩(GMM)进行估计发现:技术创新与经济增长集约化水平负相关,外资技术溢出和模仿效应有利于经济增长集约化水平的提升。因此,在进一步的扩大对外开放中,要继续坚持通过利用外资引进...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邓小清,白晨曦  
浅议技术创新与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邓小清国家经贸委技术与装备司白晨曦清华大学建筑学院一、技术创新是经济增长的不竭动力技术创新是一种以市场为导向,以提高国际竞争力为目标,从新产品或新工艺设想产生,经过技术获取(研究、开发或引进技术)、工程化、商业化生产到...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王柏轩   严良  
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关键在于推动企业的技术创新活动 ,以技术创新为内在机制的发展模式是促进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的有效途径。本文主要探讨了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意义、技术创新与经济增长的关系 ,以及通过企业技术创新 ,促进集约型经济增长的途径。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雷宇  赵晓丽  
科技兴则民族兴,科技强则国家强。科技创新既是经济持续增长的动力,又是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根本途径。提高我国国民经济增长水平,科技创新是重要因素。以提高科学技术水平和实施科技创新为手段,实现我国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