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846)
- 2023(5420)
- 2022(4461)
- 2021(4008)
- 2020(3325)
- 2019(7016)
- 2018(6655)
- 2017(12221)
- 2016(6654)
- 2015(6961)
- 2014(6554)
- 2013(6403)
- 2012(5606)
- 2011(4996)
- 2010(4704)
- 2009(4277)
- 2008(4095)
- 2007(3386)
- 2006(2837)
- 2005(2344)
- 学科
- 济(24043)
- 经济(24004)
- 业(19698)
- 管理(19318)
- 企(15091)
- 企业(15091)
- 方法(12011)
- 数学(10977)
- 数学方法(10915)
- 农(7457)
- 财(7441)
- 贸(6521)
- 贸易(6520)
- 易(6379)
- 中国(6343)
- 业经(5692)
- 学(5617)
- 农业(5250)
- 务(4827)
- 财务(4826)
- 财务管理(4822)
- 制(4719)
- 企业财务(4619)
- 技术(4568)
- 环境(4387)
- 产业(3844)
- 划(3760)
- 银(3759)
- 银行(3728)
- 地方(3584)
- 机构
- 大学(94008)
- 学院(93111)
- 济(38357)
- 经济(37762)
- 管理(36617)
- 理学(33145)
- 理学院(32721)
- 管理学(32158)
- 管理学院(32003)
- 研究(31534)
- 农(23388)
- 中国(22688)
- 科学(21659)
- 业大(19340)
- 农业(18891)
- 京(18758)
- 所(16410)
- 财(15791)
- 研究所(15456)
- 中心(14434)
- 财经(13408)
- 农业大学(13164)
- 经(12422)
- 江(12340)
- 经济学(11938)
- 北京(11191)
- 院(11141)
- 经济学院(11044)
- 经济管理(10712)
- 范(10567)
- 基金
- 项目(71959)
- 科学(56455)
- 基金(54227)
- 家(50476)
- 国家(50040)
- 研究(45424)
- 科学基金(42209)
- 社会(31223)
- 社会科(29690)
- 社会科学(29682)
- 基金项目(29598)
- 自然(29428)
- 自然科(28811)
- 自然科学(28798)
- 自然科学基金(28336)
- 省(27707)
- 划(24181)
- 资助(20849)
- 教育(20281)
- 重点(16333)
- 编号(15967)
- 创(15498)
- 部(15462)
- 计划(15432)
- 发(14818)
- 科研(14637)
- 创新(14526)
- 业(13941)
- 国家社会(13689)
- 科技(13437)
共检索到12186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韩保庆 王胜今
文章在已有研究基础上分析照料孙子女的时间对中国中老年人健康的有利和不利影响特征。由于随着照料孙子女时间的增加,照料孙子女对中老年人健康有利影响的增加速度在逐渐降低,对中老年人健康不利影响的增加速度反在逐渐增加,照料孙子女对中老年人健康的总影响呈现出先有利后不利的倒U型关系。文章使用2015年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的截面数据对理论进行了实证检验,无论是总体样本回归结果,还是分样本回归结果都表明随着照料孙子女时间的增加,中老年人健康自评变差的概率先下降后上升。通过比较中国中老年人实际照料孙子女时间和最优照料时间以及与不照料孙子女无差异照料时间,发现中国中老年人在照料孙子女时间方面存在过度照料。
关键词:
孙子女 过度照料 中老年人 健康自评
[期刊] 中国农村观察
[作者]
吴培材
本文基于2013年和2015年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数据,分析了隔代抚养对城乡中老年人身心健康的影响及作用路径,并利用倾向得分匹配估计、分样本估计和隔代抚养强度分析等方法进行了稳健性检验。研究发现,过去一年内照料孙子女的经历对城乡中老年人的身心健康有积极影响,且对女性中老年人和农村中老年人影响更大;隔代抚养对中老年人健康的影响主要通过增加中老年人的社会交际、锻炼次数和从子女处获得的净转移支付来实现。在老龄化愈来愈严重的背景下,有效利用中老年人力资源,充分发挥中老年人的积极作用,有助于中国实现积极老龄化。
关键词:
隔代抚养 抑郁 身体功能障碍 代际支持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周晶 韩央迪 Weiyu Mao Yura Lee Iris Chi
本文利用"安徽省老年人生活状况"纵贯数据进行路径分析,研究照料孙子女的经历对农村老年人生理健康的影响,并且讨论了成年子女提供的代际支持在其影响路径中的作用。研究发现,相比于未曾照料过孙子女的农村老年人,提供持续性隔代照料的农村老年人的自陈健康状况和日常生活自理能力更好,而曾经提供过隔代照料的农村老年人也有更好的自陈健康状况。同时,对于提供持续性隔代照料的农村老年人而言,情感支持在照料经历对其自陈健康状况的影响路径中发挥了一定的中介作用,即能否从其成年子女处获得情感支持影响了他们的自陈健康状况。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陈光燕 司伟
中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对参保群体的健康和医疗费用具有直接影响,但其是否存在明显的“溢出效应”却较少被讨论。利用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数据,本文分析了新农合对农村中老年人照料孙子女的影响及这种影响的作用渠道。研究结果表明,参加新农合显著提高了农村中老年人照料孙子女的概率,增加了其照料孙子女的强度。进一步分析显示,新农合在促进农村中老年人照料孙子女上呈现出明显的异质性,主要表现为:新农合对农村男性、中年人照料孙子女概率和强度的影响比对女性和老年人的影响更加显著。此外,作用渠道的分析表明:新农合之所以能够促进农村中老年人对孙子女的隔代照料,主要是新农合的“健康效应”和“财富效应”起了决定性作用,即新农合通过改善农村中老年人健康水平和财富水平进而间接带动了照料孙子女概率和强度的增加。也就是说,新农合在对参保农村中老年人产生健康和医疗费用方面直接影响的同时,也带来了明显的“溢出效应”;溢出效应的存在不但减轻了农村家庭的抚育负担,更提高了农村儿童的福利水平。
关键词:
新农合 中老年人 照料孙子女 溢出效应
[期刊] 中国经济问题
[作者]
何庆红 谭远发 谢鹏鑫
随着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快,关注中老年人精神层面的"主观幸福感"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使用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CHARLS)2011年和2013年数据,基于代际交换、角色强化和角色冲突理论,探讨了照料孙子女对祖辈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及其内在机制。结果发现,照料孙子女显著提升了祖辈的幸福感,享受天伦之乐;影响程度因年龄、性别和居住地而异,其中对60岁以下祖辈幸福感的促进效应非常显著,对60岁及以上的促进效应减小甚至变为抑制效应。机制分析表明,照料孙子女通过经济支持、情感慰藉和社会交往间接影响祖辈幸福感。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王萍 常超群 潘霜 李逸明
利用跨越18年的7期专项追踪数据,考察照料未成年孙子女对农村老年人生理健康及心理福祉发展的影响。结果显示,“低/高强度照料”“照料且与子女同住/不同住”与“不照料变为照料”显著提升了老年人行为能力的发展,而“一直不照料”与“照料变为不照料”则相反;“高强度照料”“照料且与子女同住”与“一直照料”显著提升了其健康自评的发展,而“一直不照料”则相反;“一直照料”显著提升了其生活满意度的发展,而“一直不照料”则相反;“低/高强度照料”与“照料且与子女同住/不同住”显著降低了其抑郁的发展,而“一直不照料”与“照料变为不照料”则相反。结果反映了低龄老年人适度隔代照料有益于其生理健康及心理福祉的发展,揭示了这一影响根源在于其自身年迈的父母角色与其作为隔代照料者的“父母”角色之间的和谐发展。
[期刊] 经济学(季刊)
[作者]
李琴 雷晓燕 赵耀辉
本文选择高血压作为健康测度变量,运用CHNS四期追踪数据,探讨了健康对农村和城市的中老年人劳动供给的影响。由于疾病可能存在的内生性,本文用患高血压之前的钠盐摄入量作为工具变量。我们发现患高血压对城市中老年人劳动供给有明显的影响,但对农村人没有显著的影响。而且我们发现,城市的效果几乎全部来自较低教育程度的蓝领工人,这可能主要是因为拥有养老保障的体力劳动者容易在高血压影响下产生退休意愿,而这个现象在同样是以体力劳动为主的农村劳动力中并不存在。
关键词:
健康 劳动供给 社会保障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田艳芳
利用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浙江和甘肃两省的预调查数据,分析了两省45岁及以上人群的健康状况对其劳动参与的影响。考虑到健康和劳动参与的联立性以及健康状况的内生性问题,建立了健康和劳动参与的联立方程,使用二阶段估计方法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健康状况对45岁以上中老年人的劳动参与有显著的正影响;劳动参与不仅无损于健康状况,反而有利于健康,说明存在理由内生性。因此,在老龄化压力日益增大的当今社会,要保持劳动力市场中有足够的老年劳动力供给,加强健康保健服务、加大对卫生部门的投入十分必要。
关键词:
自评健康 劳动参与 内生性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朱婉芬
劳动供给水平是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而健康状况是决定劳动供给水平的关键因素之一。本文基于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CHARLS)2013年基线调查数据,采用stata分析软件,运用最小二乘法(OLS)和Probit模型对数据样本进行分析,研究健康状况对劳动供给的影响,结果表明总体上健康状况对中老年人劳动供给水平产生显著的影响,不同福利保障水平下健康对劳动供给的影响在不同群体内存在差异,健康对参加城职保群体劳动供给的影响最小;对参加城乡居保群体的影响最大,健康状况的下降会减少其劳动供给时间;但对于没有参保的群体而言,健康状况的下降并没有显著减少其劳动供给时间。此外,性别、年龄、收入和户口等变量也会对劳动供给产生影响。
[期刊]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作者]
汪连杰
全面“三孩”背景下,中老年人隔代照料孙子女必将成为更加普遍的社会现象。基于2018年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CHARLS)数据,使用OLS模型、两阶段最小二乘法(2SLS)及倾向得分匹配法(PSM),系统探讨了隔代照料与中老年人身心健康之间的深层次关系。研究表明:(1)隔代照料有利于提高中老年人生理健康,并降低陷入抑郁情绪的概率,在控制内生性及稳健性检验后,研究结论依然成立;(2)照料强度与心理健康呈负相关关系,伴随照料强度的增加,中老年人陷入抑郁情绪的风险逐渐提高;(3)隔代照料对女性、中年(45~60岁)及农村中老年人身心健康的影响更加显著;(4)隔代照料通过增加代际经济支持、精神慰藉及扩大社会交往提升中老年人的身心健康。基于此,应该建立社会化、市场化托育服务体系,提高延迟退休、优化生育及女职工就业保护政策之间匹配度与衔接性,并实施面向家庭的婴幼儿照料支持政策。
关键词:
隔代照料 健康老龄化 生理健康 心理健康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王洪亮 朱星姝
文章使用2013和2015年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数据,采用Wagstaff指数和Erreygers指数测算中国中老年群体健康差异,并使用RIF-I-OLS分解方法从社会经济地位、人口学特征和生活环境3个方面对影响中老年健康及其差异的因素进行分析。结果显示,中老年群体的健康状况呈平稳上升趋势,收入、教育、性别、年龄、婚姻状况、家庭规模、睡眠时长和地区等因素对中老年群体健康及健康差异有重要影响,其中收入水平、受教育程度和睡眠时长的增加有利于健康状况的改善,但中老年健康水平存在显著地区和性别差异,发达地区、男性、已婚群体健康水平高于贫穷地区、女性、未婚群体。虽然中国富人的健康水平高于穷人,但这种健康差异在明显缩小,收入和睡眠时长既利于健康水平的提高,又利于健康差异的缩小,而受教育程度对健康差异的影响呈非线性特征。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赵梦晗 高伟杰
在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和健康中国战略的背景下,从个体经历的生育-就业生命历程的角度理解中老年人的健康差异有利于完善全方位全周期健康服务政策。使用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CHARLS)数据和序列分析方法,分性别构建个体的生育-就业生命历程轨迹类型,识别出两性共有的7种轨迹类型以及男性独有的“未婚未育、工作型”和女性独有的“1次生育、不工作型”轨迹。随着出生队列的推移,生育1次或2次的轨迹类型占比不断提高,生育3次及以上的轨迹类型占比不断下降,同时,更晚出生的女性中提早不工作的轨迹类型占比更高。分析不同类型生育-就业生命历程轨迹对中老年时期健康的影响发现,生育次数的增加仅对女性中老年时期的健康产生负面影响,提早不工作则对两性健康都不利。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张震
文章利用2002年在中国8个省份进行的父母-子女配对调查数据,应用联合方程模型,对这两种效应同时进行分析。分析结果显示,子女生活照料对老年人健康具有显著的选择效应和促进效应。在选择效应未被分离时,促进效应被严重误估。在分离选择效应以后,子女向老年人提供的生活照料的促进效应才得以凸现。
关键词:
自评健康 生活照料 不可观测的异质性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于翠婷 鲁万波 李丽
我国中老年人健康水平与代际经济支持之间存在相互促进作用,且代际经济支持是导致健康机会不平等的重要原因。控制政府可调控因素后,不同户籍、区域间中老年人健康机会不平等程度会缩小。因此,政府部门应不断为中老年人营造良好的客观环境,激发个体主观努力能动性,如从医疗保险、健身活动场所、服务类组织和工业污染源距离等方面改善健康机会不平等程度,进而减轻子女的养老负担。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陈菁 曹鑫志 刘书杰 陈迪
社会保障是应对人口老龄化的有效手段。在城乡分割的医疗保障制度背景下,为进一步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城乡医疗保险整合成为必然趋势。医疗保险改革冲击对个人健康的影响来说是较为复杂的,导致因果关系难以识别。本文在回顾城乡医疗保险一体化对农村中老年人健康的因果关系的基础上,进一步梳理了两者之间影响的路径并进行简要评述。在医疗保险改革背景下,理清两者之间的影响,对于改善农村中老年人健康状况和优化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政策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城乡医保整合对农村中老年人基层就诊行为的影响研究——基于健康差异的分析视角
贫困是否影响农村中老年人的精神健康——基于CHARLS数据的实证研究
认知社会资本对农村中老年人自评健康的影响——来自CFPS 2016的证据
贝叶斯网络挖掘健康对中老年人购买商业医疗保险的影响研究
相对剥夺对农村中老年人健康状况的影响——基于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数据的分析
空气污染与中老年人心理健康的关系研究
城乡居民医保整合与农村中老年人健康——基于CHARLS数据的经验研究
异质性医疗保险、自费医疗支出与中老年人健康水平
新农合、健康异质性与保健消费——基于我国农村留守中老年人的分析
我国中老年人健康需求实证研究——基于性别和城乡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