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464)
2023(12247)
2022(10715)
2021(9946)
2020(8361)
2019(19418)
2018(19184)
2017(37862)
2016(20233)
2015(22892)
2014(22513)
2013(22358)
2012(20405)
2011(18181)
2010(17949)
2009(16343)
2008(15902)
2007(13814)
2006(11920)
2005(10212)
作者
(56818)
(47071)
(46801)
(44642)
(30320)
(22450)
(21217)
(18458)
(17971)
(16721)
(16365)
(15725)
(14696)
(14673)
(14515)
(14334)
(13960)
(13950)
(13459)
(13370)
(11649)
(11367)
(11328)
(10594)
(10550)
(10442)
(10296)
(10278)
(9359)
(9204)
学科
(83505)
经济(83401)
管理(58951)
(58426)
(48209)
企业(48209)
方法(43682)
数学(38635)
数学方法(38290)
(21912)
中国(21356)
(21142)
业经(17273)
(16757)
地方(15060)
农业(14950)
(14939)
贸易(14934)
(14474)
(13942)
财务(13879)
财务管理(13852)
理论(13461)
企业财务(13208)
(12799)
(12753)
技术(12698)
环境(12147)
(11314)
金融(11313)
机构
大学(288449)
学院(284243)
管理(118254)
(115539)
经济(113229)
理学(104074)
理学院(102992)
管理学(101236)
管理学院(100725)
研究(90611)
中国(66031)
(60347)
科学(55323)
(52255)
(43805)
财经(43448)
业大(41511)
(41289)
中心(41175)
研究所(40144)
(39761)
(38928)
北京(38077)
(37285)
师范(36974)
经济学(35456)
(33232)
财经大学(32793)
经济学院(32293)
农业(32264)
基金
项目(201854)
科学(159938)
基金(148903)
研究(148408)
(129268)
国家(127939)
科学基金(110889)
社会(94698)
社会科(89791)
社会科学(89767)
基金项目(79094)
(76893)
自然(72403)
自然科(70715)
自然科学(70701)
自然科学基金(69445)
教育(68311)
(65138)
资助(62335)
编号(60016)
成果(48114)
(45462)
重点(44258)
(41725)
(41559)
课题(40307)
教育部(39636)
国家社会(39071)
人文(38935)
科研(38889)
期刊
(117349)
经济(117349)
研究(82476)
中国(49166)
学报(43477)
管理(41700)
科学(40164)
(38203)
(36170)
大学(33376)
学学(31305)
教育(30632)
农业(25543)
技术(23547)
(21558)
金融(21558)
财经(20962)
经济研究(19346)
业经(18870)
(17703)
图书(15525)
问题(15257)
理论(14922)
技术经济(13867)
实践(13765)
(13765)
科技(13472)
(13251)
统计(12866)
商业(12411)
共检索到39830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邢朝国   周群英  
以家政工涨工资为切入点,讨论雇佣双方如何对照料劳动的价值进行评估和定价。研究发现,中介公司和雇佣双方的社交网络是家政工涨工资的重要装置,前者为涨工资提供了市场惯例,后者将抽象的、概念化的市场转变成经验的、可感知的市场,为雇佣双方评估照料劳动的量和质提供了地方化市场信息和参照对象。对照料劳动价值的评价形式包括照料劳动工作量、照料劳动技能和照料劳动态度。此外,照料劳动的价值评估和定价不仅嵌入雇佣关系结构中,而且会反过来影响雇佣关系建构。作为被雇佣一方,家政工虽然拥有强烈的劳动变现动机,但她们往往采用间接的、非正式化的方式表达涨工资诉求,避免涨工资这一经济行为对雇佣关系产生冲击。雇主涨工资决策也并不是简单地遵循照料劳动价值评估“值不值”逻辑,而是呈现出强烈的“心安”逻辑,即雇主通过涨工资经济行为来构建稳定、安全的照料劳动关系,达到“涨薪留好”“涨薪避坏”的目的。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顾严  
劳动收入比重不断下降,是近年来我国初次分配中的突出问题。它制约着劳动者生活水平的提高,限制了广大居民的消费能力,进而影响到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及改革发展成果由全体人民共享的程度。由于工资收入是劳动者收入最主要的组成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郝轶  王寨华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飞速发展以及社会结构的不断优化升级,新的生活需求带来新的就业增长点,家政服务行业呈现春意盎然的景象。但由于立法相对滞后,导致家政服务关系中的很多法律关系不明确,家政工人的权益得不到有效的法律保障。因此,我国必须先从立法角度维护家政工人的权益,确认家政工人的法律地位,并完善市场监管、保险、诉讼等救济路径保障其权利。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弓秀云  秦富  
本文利用1990—2001年我国四川省沐川县、安徽省金寨县480户农户的数据,采用Translog函数和C-D生产函数对样本林业主产区农户在林业、种植业、畜牧业和非农业的影子工资进行估算,并利用Heckman两阶段模型分析了影子工资、影子收入、户主年龄、户主受教育程度、家庭负担等因素对农户劳动供给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样本林业主产区农户的影子工资与劳动供给时间存在负向关系,闲暇对于农户家庭中男性和女性来说是劣质品;农户家庭劳动供给的联合决策特征非常明显;农户家庭劳动力存在主次之分,该结论对于说明农户家庭内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封进  韩旭  
本文将退休制度、家庭照料和劳动参与放在一个统一的分析框架中,通过考察制度退休对家庭照料和劳动参与的影响,对中国改革退休年龄的政策进行评析。参保职工办理退休后工作机会减少、养老金这一非劳动收入提高,个人在家庭内提供照料的可能性增加,参与劳动力市场的可能性下降。本文采用中国健康与养老跟踪调查数据中处于退休年龄前后的样本,利用双变量二元选择模型的分析结果表明,参保女性在办理退休手续(制度退休)后,照料概率提高34个百分点,劳动参与概率下降40个百分点;随着受教育程度的提高,退休对照料和劳动参与的边际效应减小。男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封进  韩旭  
本文将退休制度、家庭照料和劳动参与放在一个统一的分析框架中,通过考察制度退休对家庭照料和劳动参与的影响,对中国改革退休年龄的政策进行评析。参保职工办理退休后工作机会减少、养老金这一非劳动收入提高,个人在家庭内提供照料的可能性增加,参与劳动力市场的可能性下降。本文采用中国健康与养老跟踪调查数据中处于退休年龄前后的样本,利用双变量二元选择模型的分析结果表明,参保女性在办理退休手续(制度退休)后,照料概率提高34个百分点,劳动参与概率下降40个百分点;随着受教育程度的提高,退休对照料和劳动参与的边际效应减小。男性在制度退休后,照料概率增加13个百分点,劳动参与概率降低47个百分点。在其他条件相同时,若将女性退休年龄提高到55岁和60岁,则51-60岁女性提供家庭照料的概率将分别下降12和29个百分点。随着养老保险覆盖面扩大,延迟退休年龄政策需要权衡劳动供给和家庭照料之间的矛盾。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斯人  
尽管身在市场之中,早已见惯价格的潮起潮落,但是眼瞅着股市着了魔似地飞涨、楼市拧紧弹簧般地卯足劲儿蹿高,还是让人们多少有点儿心惊肉跳。倘是股民,自然期盼股指芝麻开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陈璐  范红丽  赵娜  褚兰兰  
本文基于1991—2011年"中国健康与营养调查"数据,采用面板数据和工具变量方法,实证检验了为父母公婆提供家庭照料对女性劳动就业的影响。研究发现,照料活动与女性的劳动参与率和提前退休决策之间存在内生关系;每周提供20小时以上高强度照料会使女性难以兼顾照料和工作,产生"门槛效应",劳动参与率显著下降7.31%;对于仍然劳动的女性,照料责任会使其每周减少劳动时间2.8—4.8小时;每月劳动收入减少7.21%;对于45—49岁的城镇女性,家庭老年照料并没有显著提升其提前退休的概率。此外,照料责任对劳动力市场供给的影响在居住安排和劳动力自身竞争力方面存在异质性。据此本文推断,家庭老年照料对于女性劳动...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郑逸芳  程璆  许佳贤  
文章基于CGSS2012调查数据,考察了角色代偿意识、家庭照料两个维度对已婚女性劳动参与及其工资报酬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角色代偿意识越强,外出参与社会劳动的可能性越高,但对工资报酬的影响不显著;家庭照料的影响则要区分看待:学龄子女数量越多、或越认为养老责任在自己,女性社会劳动参与度越高,而对家庭成员的照料时间以及幼龄子女数量则呈负向影响。此外,学龄子女数量和个人养老态度会负向影响报酬待遇,但付出的照料时间越长,工资报酬反而会越多。稳健性检验证明已婚女性劳动参与和工资报酬会在户籍和代际上存在差异。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郑逸芳  程璆  许佳贤  
文章基于CGSS2012调查数据,考察了角色代偿意识、家庭照料两个维度对已婚女性劳动参与及其工资报酬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角色代偿意识越强,外出参与社会劳动的可能性越高,但对工资报酬的影响不显著;家庭照料的影响则要区分看待:学龄子女数量越多、或越认为养老责任在自己,女性社会劳动参与度越高,而对家庭成员的照料时间以及幼龄子女数量则呈负向影响。此外,学龄子女数量和个人养老态度会负向影响报酬待遇,但付出的照料时间越长,工资报酬反而会越多。稳健性检验证明已婚女性劳动参与和工资报酬会在户籍和代际上存在差异。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王建华  李红涛  
使用1999~2010年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运用PVAR模型对工资、就业、物价及劳动生产率的动态关系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从长期看,工资上涨对就业的影响是积极的,劳动者的工资上涨对其生产率的提高具有积极作用,但是工资上涨确实会在一定程度上推高物价水平,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对于减弱工资上涨的负面影响具有重要作用。总体来看,工资上升对宏观经济的影响是积极的,同时这也是中国发展模式转变的客观要求。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陈璐  范红丽  
人口老龄化背景下女性照料者的家庭照料负担日益加重。文章基于中国健康与营养调查2009年数据,利用两阶段残差介入法探讨从事家庭老年照料活动对女性劳动参与决策的影响。结果表明,家庭老年照料与女性劳动参与决策之间存在内生性,忽略内生性会低估照料责任对劳动参与率的负向影响;两阶段最小二乘法和两阶段预测值替代法会高估照料父母公婆对女性劳动参与率的负向影响程度;两阶段残差介入法是解决非线性模型内生性的有效且一致的估计方法,女性从事家庭老年照料活动使劳动参与率显著下降12.46%;这种对就业决策产生的负面影响在城镇女性、与父母公婆同住以及兄弟姐妹数量少的女性中表现的更为严重。文章的结论为我国制定支持家庭老年照料的相关政策提供科学依据。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伍装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贺光烨  简敏仪  吴晓刚  
文章基于2010年中国家庭追踪调查数据,详细考察了城镇夫妻工作日与休息日家务活动的时间分配模式。考虑到夫妻间潜在相联的性别角色期待对夫妻家庭分工的影响,采用似不相关模型对回归系数的标准误进行校正。研究发现,对于家务劳动,妻子收入贡献的增加会显著减少其本人而增加其丈夫工作日的家务劳动时间。在休息日,丈夫的家务劳动时间随妻子收入贡献的增加呈现了先升后降的趋势。对于家人照料,妻子收入贡献会显著增加丈夫照料家人的时间。而其本人的照料时间在工作日和休息日均呈现明显的"性别展示"模式:该时间先随妻子收入贡献增加而减少,当超过约60%,其收入贡献的进一步提高反而会增加妻子参与照料的时间。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吴云霞  蒋庚华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