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249)
2023(9144)
2022(7131)
2021(6210)
2020(4761)
2019(10530)
2018(10551)
2017(19984)
2016(10855)
2015(12047)
2014(12279)
2013(11933)
2012(11220)
2011(10330)
2010(10521)
2009(9635)
2008(9508)
2007(8817)
2006(8333)
2005(7850)
作者
(32093)
(26523)
(26483)
(25260)
(17013)
(12687)
(12118)
(10375)
(10271)
(9580)
(9236)
(8798)
(8773)
(8587)
(8277)
(8146)
(7865)
(7706)
(7673)
(7645)
(6896)
(6593)
(6476)
(6209)
(6105)
(6089)
(5948)
(5945)
(5412)
(5352)
学科
(53708)
经济(53551)
(27381)
管理(26217)
中国(21616)
(20422)
企业(20422)
地方(19226)
(18116)
业经(16642)
方法(13277)
农业(12405)
(12011)
地方经济(10382)
(9712)
(9635)
(9633)
金融(9632)
(9621)
银行(9621)
(9565)
发展(9498)
(9473)
(9440)
理论(9232)
数学(8878)
数学方法(8792)
(8791)
环境(8179)
产业(8085)
机构
学院(156596)
大学(154195)
(65316)
经济(63863)
研究(61199)
管理(54627)
中国(46290)
理学(45363)
理学院(44694)
管理学(43849)
管理学院(43542)
科学(36317)
(34920)
(31396)
(30196)
研究所(28073)
(27556)
中心(27150)
(26242)
(25078)
师范(24853)
北京(22836)
财经(22771)
(21851)
(21407)
业大(21041)
农业(20890)
(20464)
师范大学(19957)
经济学(19848)
基金
项目(97484)
科学(77059)
研究(75597)
基金(67954)
(58504)
国家(57876)
社会(50242)
科学基金(49173)
社会科(46381)
社会科学(46367)
(39676)
基金项目(35115)
教育(33910)
(32710)
编号(31646)
自然(28092)
(27957)
自然科(27423)
自然科学(27419)
成果(27010)
自然科学基金(26924)
资助(26420)
课题(23341)
发展(23032)
(22607)
重点(22460)
(20648)
国家社会(20256)
(19941)
(18981)
期刊
(86859)
经济(86859)
研究(53492)
中国(41385)
(28836)
教育(24545)
学报(23199)
科学(22817)
管理(22618)
(22011)
农业(19582)
(18552)
金融(18552)
大学(18101)
学学(16671)
业经(16131)
技术(14018)
经济研究(13598)
财经(11529)
问题(11463)
(10037)
(9776)
图书(8766)
世界(8245)
(7983)
商业(7974)
(7855)
(7821)
论坛(7821)
现代(7783)
共检索到26250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白钰  郭达  刘承芳  
照养人的性别社会化态度在儿童性别社会化进程中具有重要作用,但对儿童早期发展的影响尚待研究。基于2019年云南省某县农村1 024个5~25月龄儿童及其家庭的一手调查数据,分析照养人的性别社会化态度对0~3岁儿童认知、语言、运动和社会情感能力发展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结果表明:(1)样本儿童的认知、语言、运动和社会情感能力发展至少有一种滞后的比例为86%;(2)照养人的性别社会化态度因儿童的性别而异,对女孩表现出更加传统的性别社会化态度;(3)照养人的性别社会化态度越传统,儿童社会情感发展滞后的可能性越大;(4)照养人的性别社会化态度主要通过改变养育环境(如家庭养育环境、养育行为、管教方式)影响儿童早期发展。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白钰  郭达  刘承芳  
照养人的性别社会化态度在儿童性别社会化进程中具有重要作用,但对儿童早期发展的影响尚待研究。基于2019年云南省某县农村1 024个5~25月龄儿童及其家庭的一手调查数据,分析照养人的性别社会化态度对0~3岁儿童认知、语言、运动和社会情感能力发展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结果表明:(1)样本儿童的认知、语言、运动和社会情感能力发展至少有一种滞后的比例为86%;(2)照养人的性别社会化态度因儿童的性别而异,对女孩表现出更加传统的性别社会化态度;(3)照养人的性别社会化态度越传统,儿童社会情感发展滞后的可能性越大;(4)照养人的性别社会化态度主要通过改变养育环境(如家庭养育环境、养育行为、管教方式)影响儿童早期发展。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侯春在  
儿童社会化发展中存在着某些非预期的、非有意识指导的、甚至与教育者的愿望以及所提供的榜样相逆的模仿事实 ,从教育的角度看 ,这是一种隐性模仿。它以感染模仿、泛化模仿、过程模仿的形式发生 ,或以反模仿和滞后模仿的形式存在 ,对儿童社会化过程具有或正向积极或负向消极的重要作用。教育者必须关注过程、关注意义、关注儿童的纯洁与真诚 ,有意识地引导这种隐性模仿 ,使儿童社会化发展导向积极与健康。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于晶  
 人的社会化发展需要一生的时间,而儿童时期的社会化发展是一生社会化发展的关键期。在儿童社会化发展中,家庭而起着重要作用。可以说,家庭成员的素质以及由此创设的家庭教育环境和家庭教育质量是推进儿童社会化发展的关键因素。因而,优化和提升儿童社会化发展的家庭要素是促进儿童社会化发展进程的首要工作。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张东娇  
儿童文化就是指在社会大文化的背景下,在成人文化模式与社会化模式的引导下,为儿童所共认、共创、独有、独享的社会群体文化。一个“共”,一个“独”,揭示出儿童文化的本质属性,“共”表明儿童文化首先是群体文化;“独”表明这种群体文化的主体是儿童,而不是成人,它有自己的特色,但它必须是在成人文化的引导下进行。因此,按照创造主体来划分,儿童文化的外延可分客体文化和主体文化。客体文化是指在人类文化史中,成人对儿童的看法、观点及在这些观点看法的指导下,为把儿童培养成社会与时代所需要的人所进行的教育行为的总和,具体体现在历代儿童观的演变之中,主体文化是规定儿童文化本质属性的东西,如前面所述。儿童文化的职...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陈云窗  李甦  
儿童在接受正式读写训练之前,已发展出一定的文字意识。前人对早期文字意识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儿童对文字形态和构成规则的认识上。本文结合西方和中国的研究,综述了儿童对文字形态及构成规则认知的发展进程、发展特点及其与后期阅读能力的关系。文章还分析现有研究的不足,并为未来研究提出了思路。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李星贵  
社会化就是个体在与社会环境相互作用中获得他所处的社会的各种行为规范、价值观念和知识技能,成为独立的社会成员并逐步适应社会的过程。留守儿童缺乏健全的家庭环境及家庭教育,他们的社会化行为规范、角色定位、生活方式以及人生价值观等社会化素质发展受到严重的影响,因此,我们应重视研究留守儿童的社会化发展,从加强学校教育、社区管理、家庭教养等多方面入手,改善留守儿童社会化发展不够或价值偏离的现状。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张丽华  
在以电视为主体的电子媒介普及的今天,电视已成为家庭环境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成为当代社会文化的重要支柱。1992年到1993年的全国城市儿童媒介接触调查研究发现,电视是儿童接触率最高的媒介,约50%的儿童一周看电视3至5次,在大城市中,看电视的次数更多一些。由此可见,看电视已成为当代儿童生活的重要内容。儿童可直接通过电视来了解自然环境的状况,接受某些知识,并掌握所应遵循的社会行为规范。可以说,电视作为现代科学技术送给当代儿童的特殊礼物,已成为影响儿童社会化发展的新动因,它的影响已远远超过了其他大众媒介的作用,甚至可与家庭、学校等的影响相匹敌。教育学家和心理学家通过研究发现,电视作为儿童接受...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白钰   宣智翀   程怡  
基于西部N县2018年全体6~36月龄儿童及其家庭三轮跟踪调查所形成的面板数据,分析入园时机对儿童早期发展的影响。结果表明:(1)有近三分之一的样本儿童未按时入园,提前入园的比例高于推迟入园。(2)提前入园使得儿童社交情绪滞后比例提高,入园月龄与儿童的社交情绪滞后比例之间存在“U形”曲线关系,而推迟入园会降低儿童认知能力。(3)机制分析表明,养育环境是提前入园和推迟入园不利于儿童早期发展的决定因素,家校共育过程家庭养育和学校教育投资决策存在互补关系。据此建议灵活入园政策、改善农村儿童在园养育环境、加强对家庭儿童养育的支持和指导。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高宏钰  崔雨芳  房阳洋  
随着家庭中屏幕媒体的普及,学前儿童的屏幕暴露已成为普遍现象,家长在干预学前儿童的屏幕暴露方面扮演着重要角色。以21 618名3-6岁儿童及其家长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法获得人口学信息,采用中文版儿童能力指数量表并基于父母报告对家长的媒介干预以及儿童早期发展水平进行评估,以探究家长媒介干预方式及其与学前儿童发展结果的关系。结果表明:(1)我国家长对学前儿童的媒介干预包括限制性干预、照看性主动干预、教育性主动干预和无目的性干预等方式;(2)家长媒介干预方式受到家庭社会经济地位以及儿童的性别、年龄、同胞数、户口等人口学变量的影响;(3)教育性干预和限制性干预能正向预测学前儿童发展结果,照看性干预和无目的性干预负向预测学前儿童发展结果;(4)家长有必要不断改善媒介干预方式,促使儿童从屏幕暴露中获益。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刘玉娟  
执行功能是一系列对心理和行为的操控技能,是领域一般性的认知功能。儿童早期语言能力的发展是其入学准备的主要成分,能够一定程度上预测儿童入学后的学业成就。早期语言能力的发展主要体现在词汇的积累、语法的习得,以及早期读写能力的发展上。执行功能的发展与儿童语言能力的发展密切相关。本研究综述国外相关研究发现,执行功能能够促进儿童早期语言能力尤其是早期读写能力的发展,执行功能和语言能力的发展受多种因素的影响。为促进儿童的执行功能和早期语言能力的发展,需依据儿童自身特点,采用科学的教养方式对儿童进行培养。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白钰   宣智翀   程怡  
基于西部N县2018年全体6~36月龄儿童及其家庭三轮跟踪调查所形成的面板数据,分析入园时机对儿童早期发展的影响。结果表明:(1)有近三分之一的样本儿童未按时入园,提前入园的比例高于推迟入园。(2)提前入园使得儿童社交情绪滞后比例提高,入园月龄与儿童的社交情绪滞后比例之间存在“U形”曲线关系,而推迟入园会降低儿童认知能力。(3)机制分析表明,养育环境是提前入园和推迟入园不利于儿童早期发展的决定因素,家校共育过程家庭养育和学校教育投资决策存在互补关系。据此建议灵活入园政策、改善农村儿童在园养育环境、加强对家庭儿童养育的支持和指导。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万秀兰  曹梦婷  
东非"马德拉沙儿童早期发展计划"始于20世纪80年代,它是阿迦汗基金会资助的区域首创计划。该计划产生于东非穆斯林儿童教育劣势和东非多元宗教信仰与教育选择冲突的背景中。为创立一个低成本高效率、依托社区的学前教育体系,该计划采取的策略是进行传统与现代元素相结合的课程开发,马德拉沙经营与管理机构的建设以及依托社区谋发展等。目前,该计划名下的学前教育在数量和质量上都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也面临着价值多元与能力建设的挑战。该计划在争取慈善教育项目、学习国际非政府组织运作模式、动员并引导民间力量发展教育、尊重本土文化与注重文化选择和重视为家长提供科学指导等方面,为我国学前教育发展提供了一些思路。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黄振中  李曼丽  
十余年前,国际社会对于0~3岁儿童早期发展的意义取得了共识,继而欧美国家在儿童早期教育专业化人才的职业标准、专业化能力建设上颇有建树,而我国目前对此问题尚缺乏系统讨论。基于我国0~3岁儿童早期教育和相关领域专业化人才队伍发展现状和问题,有必要建立"儿童早期发展保教师"作为该领域有代表性的专业性职业。保教师的核心知识与能力主要包括七大方面:具备科学的专业理念和综合素养,系统掌握婴幼儿发展的专门知识,理解并积极回应婴幼儿健康与安全需要,熟练开展婴幼儿的保健与养育,恰当组织面向婴幼儿的保教活动,有效评估婴幼儿发展状况,与婴幼儿父母、家庭及社区进行良好的沟通与合作。同时,通过建设相应的资格衔接体系和配套教育培养机制,保教师的建立将有助于推动和规范我国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服务领域人才队伍的专业化发展。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柳倩  曾睿  
本研究聚焦于探讨3—5岁儿童动作发展及其与早期认知和学习品质相关关系。以我国3—5岁儿童为对象,采用《亚太地区早期儿童发展量表》,测查儿童动作发展水平。同时,根据《亚太地区早期儿童发展评价工具效度报告》,将我国3—5岁儿童与蒙古、巴布亚新几内亚、东帝汶、瓦努阿图等亚太国家同龄儿童进行比较。研究发现我国和亚太四国儿童动作水平都呈现良好的发展态势,同时也面临挑战;儿童动作与认知、学习品质具有显著相关关系,这支持我们从更大范围内界定儿童粗大动作发展的价值;我国儿童学习类动作发展落后于生活类动作,这提示学前教育界应重视促进3—5岁儿童学习类动作发展的研究;我国幼儿园办学水平与儿童动作产出性质量之间不匹配,这提示优质幼儿园需要加强儿童动作学习的研究和实践。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