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064)
- 2023(4416)
- 2022(3733)
- 2021(3371)
- 2020(2891)
- 2019(6677)
- 2018(6591)
- 2017(12163)
- 2016(6720)
- 2015(7839)
- 2014(7866)
- 2013(7839)
- 2012(7589)
- 2011(6921)
- 2010(6955)
- 2009(6526)
- 2008(6581)
- 2007(6004)
- 2006(5474)
- 2005(5020)
- 学科
- 济(30931)
- 经济(30894)
- 管理(16378)
- 业(14070)
- 学(12986)
- 方法(12802)
- 企(11780)
- 企业(11780)
- 数学(10034)
- 数学方法(9772)
- 土地(7967)
- 农(6807)
- 理论(6752)
- 中国(6630)
- 地方(6420)
- 财(5847)
- 经济学(5807)
- 业经(5591)
- 和(5058)
- 贸(4738)
- 贸易(4733)
- 农业(4726)
- 制(4655)
- 易(4546)
- 环境(4440)
- 问题(4191)
- 融(3885)
- 金融(3884)
- 策(3685)
- 发(3660)
- 机构
- 大学(107179)
- 学院(103395)
- 研究(42371)
- 济(38826)
- 经济(37856)
- 管理(36408)
- 中国(32207)
- 理学(30459)
- 理学院(30007)
- 科学(29632)
- 管理学(29132)
- 管理学院(28977)
- 京(25659)
- 农(24027)
- 所(23144)
- 研究所(21317)
- 业大(19763)
- 农业(19399)
- 中心(18412)
- 财(17427)
- 北京(16557)
- 江(16555)
- 院(16325)
- 省(14439)
- 范(13939)
- 财经(13734)
- 师范(13694)
- 科学院(13469)
- 州(12888)
- 农业大学(12694)
- 基金
- 项目(70320)
- 科学(53784)
- 基金(51009)
- 家(48083)
- 国家(47765)
- 研究(44948)
- 科学基金(38844)
- 自然(28226)
- 自然科(27445)
- 自然科学(27429)
- 社会(26903)
- 自然科学基金(26900)
- 省(26204)
- 基金项目(26063)
- 社会科(25305)
- 社会科学(25295)
- 划(24076)
- 资助(22263)
- 教育(20127)
- 重点(16815)
- 编号(16753)
- 计划(15436)
- 部(15138)
- 发(14999)
- 科技(14088)
- 科研(13890)
- 成果(13736)
- 创(13603)
- 创新(12867)
- 课题(12724)
共检索到16326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卞正富 张国良
根据近年来土地复垦领域的研究成果,结合我国矿区土地复垦实践的经验和特点,对矿区土地复垦工程的概念、研究对象、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等作了较为系统的论述。最后对新技术在矿区土地复垦工程中的应用作了介绍。
关键词:
煤矿开采,土地复垦,新技术,方法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梁留科,常江,吴次芳,Klaus Borchard
采矿业对矿区环境的破坏是不可否认的,但并不意味着这是对生态永久性的破坏。德国的成功经验证明,通过合理的整治和复垦规划,这种损害是可以恢复的。文章对德国矿区景观生态重建/土地复垦的历史变迁、实施手段、理论研究等方面作了较为系统的分析,并对中国进行矿区景观生态重建时应注意的问题进行了探讨,认为:进一步健全法制、明确职责、建立健全规划体系,加强公众参与并树立可持续发展的思想是中国矿区生态重建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关键词:
煤矿区域 景观生态重建 土地复垦 借鉴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张立平 张世文 叶回春 黄元仿
露天煤矿区的资源开发会导致土地损毁和景观格局破坏,损毁土地的复垦规划和实施也应该考虑景观生态的保护。景观指数作为定量化研究景观格局的手段之一,其本身具有明显的尺度依赖性并存在生态学意义的重叠,因而针对矿区土地损毁与复垦过程进行景观指数尺度效应分析及代表性景观指数筛选是一个重要前提。本文以北方农牧交错生态脆弱区魏家峁露天煤矿区为例,应用景观生态学和传统统计学方法,分析了矿区开采前、开采结束和完全复垦3个阶段的13种格局水平景观指数的粒度效应,筛选了能够反映矿区开采损毁、复垦对景观格局产生影响的10个代表性景观指数。结果表明:除斑块丰富度密度指数外,其余12种景观指数表现出很强的粒度效应,该生态区...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王军 张亚男 郭义强
随着矿产资源大量开采导致的土地资源破坏、景观破碎化和生态系统退化等生态问题日益突出,矿山土地复垦和生态重建越来越受到专家学者和政府部门的重视。运用文献资料法、归纳分析法和比较分析法,探讨土地复垦与生态重建的关系,总结国内外土地复垦与生态重建的发展,分析土地复垦与生态重建的土壤重构、地貌重塑、植被重建、景观再造、生物多样性重现和生态功能维持等关键技术;借鉴国外发达国家土地复垦与生态重建的经验,提出强化土地复垦与生态重建的关键技术研发、加强土地复垦与生态重建的学科发展、打造土地复垦与生态重建的技术创新平台、加强土地复垦与生态重建的配套政策制定等相关措施,以期促进矿区的社会经济和生态协调发展。
关键词:
土地复垦 生态重建 生态功能持续
[期刊] 预测
[作者]
宁云才 张丽华
1 问题的提出煤矿矿区职工人数和效率是反映矿区生产发展、工资增长和需要、进行生活福利设施建设的重要指标。在制定矿区发展规划时,要对矿区原煤生产人员、全员效率、职工人数等进行动态预测。这里介绍一种预测煤矿矿区生产效率的SD方法。 2 系统动态学及其在煤矿中应用简介系统动态学或称系统动力学,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周伟 曹银贵 白中科 王金满
研究目的:试图建立一套煤矿区土地复垦实施监测的指标集,为行业部门土地复垦实施监管提供参考。研究方法:采用文献综合分析法。研究结果:在煤矿区土地复垦问题辨识、土地复垦方案编制内容分析和监测指标体系构建原则基础上,提出了土地复垦实施监管的复垦进度、复垦土壤质量和复垦效果3方面的监测内容和39个监管指标,并分析了监管指标的管理属性和监管周期。研究结论:煤炭矿区土地复垦实施监管指标可以较好地反映煤炭矿区土地复垦实施的现状和变化趋势,为土地复垦活动、土地复垦效果评价、土地复垦验收和土地复垦监督工作提供了技术支撑。
关键词:
土地复垦 监测内容 监测指标 煤炭矿区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鲁迪 于长立
本文在综合分析煤炭开采的生态环境效应基础上,提出了煤矿塌陷区土地复垦与生态补偿优化设计的原则,并指出在土地复垦时进行生态补偿应从经济、社会、工程三个方面优化设计,以取得社会、生态与经济效益双赢的良好效果,对实现矿区可持续发展有重要意义,对我国矿区土地复垦有一定借鉴意义。
关键词:
煤矿塌陷区 土地复垦 生态补偿 优化设计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南锋 朱洪芬 毕如田
【目的】针对黄土高原丘陵地多、地形复杂、有机质含量低、采样困难以及因采煤活动引起大面积土地损毁等问题,在土地复垦与综合整治过程中,为快速定量监测与评估复垦农田土壤质量提供一种新的方法。【方法】以山西省襄垣县复垦农田土壤为研究对象,选取由北向南土地损毁中间条带状区域采集样品152个,进行室内土壤农化分析、光谱测定,运用Par Les 3.1软件对光谱曲线进行多元散射校正(muLtiPication scatter correction,msc)、基线偏移(baseLine offset correction,boc)和savitzky-GoLay fiLter平滑去噪预处理。对土壤原始光谱反射率...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张前进 白中科 郝晋珉 周孝
本文选用1985年和2005年两期土地利用现状图,借助MAPGIS软件,采用单一土地利用动态度和综合土地利用动态度等指数模型,分析了安太堡露天煤矿1985~2005年土地利用类型的数量变化和空间变化特征。结果表明:(1)各类土地利用类型综合动态度为2.07%;(;2)安太堡露天煤矿20年来各类土地利用类型的增减在空间上存在快速的变化,通过统计分析显示,灌木林地、工业用地、裸土地增加迅速,而旱地、未成林地大幅度减少;(3)安太堡露天煤矿空间动态演变特点为空间扰动剧烈、地类变化明显、空间变化持续时间长。
关键词:
露天煤矿 土地利用 动态变化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邵建华
煤炭的开采对生态环境造成比较严重的损害,对煤矿区实施治理和产业结构调整已经成为一个国家保持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本文介绍了循环经济模式在德国煤矿区的成功运用以及对我省的启示。
关键词:
循环经济 煤矿区治理 启示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龚杰昌 李潇 周晨
本文选取适合我国国情的矿区土地复垦保证金方法,尝试测算了A矿区的土地复垦保证金。结果发现我国没有一个统一的保证金测算标准,各个地区的标准不同,且同一矿种也各不相同。最优的土地复垦保证金数额就是土地复垦的成本,确定保证金的标准必须以复垦成本为基础。而且,保证金影响系数的确立具有一定主观性。应尽快建立土地复垦标准,成立专门的复垦技术标准机构,从制度和技术上保证土地复垦质量。
关键词:
矿区 土地复垦 土地复垦保证金 测算方法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陈秋计 孔云峰 胡振琪 张合兵 刘昌华 付梅臣
煤炭资源的开采破坏了大量的土地,加剧了人地矛盾,土地复垦是矿区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内容之一。矿区土地复垦是一个边缘交叉学科,所需处理的数据涉及采矿、地质、地理、土壤、农林、生物、社会经济等众多领域,具有数据信息量大、相互关系复杂等特点。传统的数据处理方法已难以适应土地复垦发展的要求。主要研究了矿区土地复垦信息系统的主要功能,并分析了基于MapX和Oracle Spatial进行系统开发的关键技术。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杨博宇 白中科 张笑然
研究目的:露天煤矿能源消耗产生的碳排放是主要受控排放源,对于减缓温室气体具有重要意义。研究方法:采用IPCC碳排放计算方法,确定露天煤矿区碳排放因子,构建露天煤矿区碳排放核算模型,确定直接碳排放、间接碳排放的计量模型。以平朔矿区三座大型露天煤矿为例,核算2011—2015年期间由于燃油、炸药、逸散、电力产生的碳排放。研究结果:2011—2015年期间平朔矿区三座大型露天煤矿土地损毁碳排放量高达591.21万t。燃油、爆破、逸散、电力产生的碳排放总量分别为302.60万t、16.30万t、203.66万t、68.65万t。研究结论:通过缩短运输运距、优化坑下采剥运输道路设计、提高机械使用效率、优化车铲匹配、减少电铲待装时间等措施,能够减缓大型露天煤矿土地损毁碳排放量。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杨博宇 白中科 张笑然
研究目的:露天煤矿能源消耗产生的碳排放是主要受控排放源,对于减缓温室气体具有重要意义。研究方法:采用IPCC碳排放计算方法,确定露天煤矿区碳排放因子,构建露天煤矿区碳排放核算模型,确定直接碳排放、间接碳排放的计量模型。以平朔矿区三座大型露天煤矿为例,核算2011—2015年期间由于燃油、炸药、逸散、电力产生的碳排放。研究结果:2011—2015年期间平朔矿区三座大型露天煤矿土地损毁碳排放量高达591.21万t。燃油、爆破、逸散、电力产生的碳排放总量分别为302.60万t、16.30万t、203.66万t、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