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829)
- 2023(17360)
- 2022(14765)
- 2021(13869)
- 2020(11473)
- 2019(26756)
- 2018(26483)
- 2017(50653)
- 2016(27133)
- 2015(30529)
- 2014(30291)
- 2013(29525)
- 2012(26848)
- 2011(23915)
- 2010(23886)
- 2009(21569)
- 2008(20802)
- 2007(18008)
- 2006(15491)
- 2005(13111)
- 学科
- 济(107437)
- 经济(107328)
- 管理(83418)
- 业(78607)
- 企(66767)
- 企业(66767)
- 方法(52274)
- 数学(45617)
- 数学方法(44844)
- 农(28101)
- 中国(27869)
- 财(25925)
- 业经(24302)
- 地方(23225)
- 学(22972)
- 技术(22618)
- 理论(19457)
- 农业(19287)
- 和(18267)
- 贸(18074)
- 贸易(18060)
- 制(17814)
- 易(17495)
- 环境(17472)
- 务(16761)
- 财务(16674)
- 财务管理(16640)
- 划(16062)
- 企业财务(15734)
- 银(14974)
- 机构
- 大学(376203)
- 学院(375793)
- 管理(154868)
- 济(145293)
- 经济(142099)
- 理学(135501)
- 理学院(134053)
- 管理学(131398)
- 管理学院(130702)
- 研究(119539)
- 中国(88555)
- 京(79373)
- 科学(76620)
- 财(64484)
- 所(58041)
- 农(57766)
- 业大(57169)
- 中心(55415)
- 研究所(53436)
- 江(53235)
- 财经(52559)
- 范(49566)
- 北京(49494)
- 师范(49120)
- 经(47943)
- 农业(45082)
- 院(44571)
- 州(43729)
- 经济学(42927)
- 技术(40713)
- 基金
- 项目(268923)
- 科学(212662)
- 基金(195392)
- 研究(195154)
- 家(170592)
- 国家(169226)
- 科学基金(146903)
- 社会(122547)
- 社会科(116247)
- 社会科学(116216)
- 省(105686)
- 基金项目(103964)
- 自然(97299)
- 自然科(95016)
- 自然科学(94994)
- 自然科学基金(93262)
- 教育(90402)
- 划(88949)
- 资助(80173)
- 编号(79594)
- 成果(62369)
- 重点(59908)
- 创(58704)
- 部(58437)
- 发(56994)
- 创新(54287)
- 课题(54259)
- 科研(51243)
- 国家社会(50384)
- 教育部(50262)
- 期刊
- 济(150400)
- 经济(150400)
- 研究(102678)
- 中国(72837)
- 学报(58523)
- 管理(57150)
- 科学(55355)
- 农(50693)
- 财(48655)
- 大学(44691)
- 教育(43368)
- 学学(41877)
- 技术(35949)
- 农业(35606)
- 融(26328)
- 金融(26328)
- 业经(25995)
- 财经(24328)
- 经济研究(23979)
- 图书(21120)
- 科技(21032)
- 经(20799)
- 业(19789)
- 问题(19372)
- 技术经济(19116)
- 资源(19009)
- 统计(17462)
- 版(17138)
- 理论(17080)
- 策(16938)
共检索到53116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李刚 梁凤艳 牛冲槐
基于中心-腹地模式观,运用数据包络分析(DEA)法测算由晋陕豫冀蒙组成的煤炭资源聚集区内地区间科技协同创新绩效水平。研究结果表明:晋豫、晋冀、晋蒙科技协同创新绩效相对不理想;晋陕科技协同创新绩效较高、协同投入与产出比相对良好,分别集聚了省内主要科技资源的太原市和西安市在形成中心-腹地模式的科技协同创新关系方面潜力较大。鉴于将来有较大可能形成科技资源以西安市为中心向山西省境内城市辐射的局面,提出山西省应主动承接陕西省科技辐射等对策建议。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孔繁晔
目前煤炭企业协同创新中心平台缺乏灵活高效的组织架构,运行效率低,缺少永续合作的内生动力。演化博弈模型的构建揭示了煤炭企业协同创新中心各个合作单位之间的互动实质,通过揭示煤炭企业协同创新中心的运行机制,明确其永续合作的形成机制和动力来源。为了解决这一困局,从外部而言,要转变政府的角色,理顺各个合作单位的合作机制;从内部而言,要成立独立的协同创新中心总管部门,在煤炭企业协同创新中心内部推行矩阵式的组织机构,成立项目组核心团队、广纳人才,还要加强理事会的监督管理,设定多元、全面、合理的考核制度。
关键词:
煤炭企业 协同创新 碳约束 清洁生产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卫洁 牛冲槐 陈怀超 芮雪琴
高等院校是推进协同创新的重要力量,相关研究议题日益受到国内外学者关注。在对高等院校协同创新模式进行研究的基础上,以科技型人才聚集为视角,提出高等院校协同创新复杂系统。通过分析协同创新环境与高等院校协同创新系统的作用过程,基于系统动力学方法构建相应模型,运用Vensim PLE软件进行系统仿真,并利用拟合优度方法验证系统有效性。应用灵敏度分析方法,结合工作实际,得到高等院校协同创新管理启示如下:制定以科技型人才为主导的协同创新战略,强化高等院校协同创新的政策制度支撑,完善高等院校协同创新投入机制。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文琦 施琳娜 丁宝萍
煤炭资源富集区生态补偿模式的研究对于推进生态补偿实施、寻找能源开发与环境保护的平衡点具有重要意义。文章以典型县神木县为例,运用Logistic二元回归方法对192份调查问卷的数据进行分析,探讨资源富集区农户选择生态补偿模式的影响因素。结果显示:农户更偏好于选择稳定的政策补偿模式和更高额度的现金补偿模式,其中47.9%的农户选择政策补偿,35.9%的农户选择现金补偿,11.5%的农户选择技术(智力)补偿,另有4.7%的受访农户希望得到机会补偿;影响农户选择政策补偿模式的因素是常驻家庭人口、技能和人口规模,影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徐露允 曾德明 张运生
知识是企业创新活动的基础,知识不是独立存在,而是通过某种关系彼此联结。本文基于知识基础理论和协同创新理论,利用社会网络分析法构建企业知识网络,选取1985-2011年中国汽车产业738家企业的专利数据作为研究样本,采用负二项回归方法实证研究了企业知识网络的知识聚集对探索式创新绩效的影响,并分析了协作研发宽度和协作研发深度的调节效应。研究结果表明:企业知识聚集与探索式创新绩效呈倒U型关系,协作研发宽度负向调节知识聚集与探索式创新绩效的倒U型关系,协作研发深度负向调节知识聚集与探索式创新绩效的正向关系。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郭菊娥 钱冬 王俭
结合产业集群与协同创新理论,给出协同创新在我国煤炭产业升级中具有正向调节作用;基于我国煤炭产业升级现状,凝练提出我国煤炭产业升级中实施协同创新存在煤化工和深加工关键技术自主研发问题、大型煤炭基地建设发展中的废弃物回收问题以及产业整合过程中多主体协同问题;分析了我国煤炭产业升级中的协同创新保障路径:构建分层协同体系,形成协同创新网络,融合循环经济园区构建生态型煤炭基地,创建协同创新平台突破煤化工、煤炭深加工和循环经济技术难题;最后提出了政策建议。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娄华君 庄健鸿
21世纪我国的资源紧张局面将进一步加剧,影响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我国煤矿开采区水、土地与煤炭资源互耗问题严重,煤炭资源的开采导致地下水污染、土地沉陷或淹没等资源浪费和生态环境破坏问题。本文在分析资源互耗矛盾的产生机理的基础上,提出水、土地与煤炭的资源同步利用理念及其应用基础,同时,指出实现资源同步利用的关键在于找到各种资源利用的最优临界值。最后,结合南水北调东线工程南四湖流域的资源利用现状和调水工程特点,初步探讨该地区的资源同步利用的实现模式:①管道分级的输水方案;②将采煤沉陷区的地下水纳入南水北调工程的水量调蓄管理系统;③恢复南四湖流域沉陷区的土地功能。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曹薇 邱荣燕
以1995—2014年高技术产业省级年度数据为样本,结合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和Hansen提出的门限检验方法,以人均GDP为门槛变量,运用双重门槛模型,对科技型人才聚集度和协同创新产出的非线性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研究表明,较高的经济发展水平对协同创新产出的贡献率最大,但并非高技术人才聚集规模越高,对经济的促进作用越明显,它们之间存在一定的非线性关系,并以此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周燕华 霍彬
协同创新已成为科技型企业技术创新的一个重要途径。基于相关文献,本文整合了以企业为主体的协同创新研究框架,分析了战略协同、组织协同和技术协同对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并探讨了财政投入、税收优惠和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在协同创新与企业创新绩效中的调节作用。通过对108家科技型企业问卷调查,运用层次回归法发现:战略协同、组织协同和技术协同对企业创新绩效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在组织协同对企业创新绩效影响中具有显著的调节效应。因此,政府应强化知识产权的立法和执法,建立有效的监督机制;同时,科技型企业应加强与关联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周燕华 霍彬
协同创新已成为科技型企业技术创新的一个重要途径。基于相关文献,本文整合了以企业为主体的协同创新研究框架,分析了战略协同、组织协同和技术协同对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并探讨了财政投入、税收优惠和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在协同创新与企业创新绩效中的调节作用。通过对108家科技型企业问卷调查,运用层次回归法发现:战略协同、组织协同和技术协同对企业创新绩效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在组织协同对企业创新绩效影响中具有显著的调节效应。因此,政府应强化知识产权的立法和执法,建立有效的监督机制;同时,科技型企业应加强与关联各方的协同,明确利益分配机制及合作方式,通过资源互补提升企业创新绩效。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王新华 毕建涛
采用模糊聚类神经网络方法建立了煤炭资源分类模型 ,通过自适应算法与误差逆传播算法相结合 ,解决了以往神经网络不能处理模糊问题的缺陷 ,从而更适应现实评价条件的需要。
关键词:
资源评价 煤炭资源 模糊 神经网络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刘海滨 王立杰
煤炭是我国的基础能源。在分析了我国煤炭资源分布特点、煤炭生产与消费状况基础上,按照从东到西3个开发区带,共7个规划区的开发格局,依据不同规划区煤炭资源保证能力和现有生产布局,提出了各规划区煤炭资源的开发思路和组建大型企业集团的设想。针对煤炭企业产品结构单一的问题,探讨了通过适当延长产业链,增加产品的附加值,实现煤矿区可持续发展的综合开发模式,给出了几种可供选择的综合开发模式类型。从建设能源基地、解决能源运输问题和加强煤炭资源勘探等方面讨论了煤炭资源综合开发中需要解决的几个关键问题。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岳宝德
经济发展阶段理论按照一国或地区经济发展程度的不同将其发展阶段分为传统经济阶段、工业化初级阶段、全面工业化阶段和后工业化阶段,当前我国经济发展处于全面工业化阶段,并将逐渐迈入后工业化阶段,传统高投入、高耗能、高污染的经济模式将难以为继,经济发展阶段的演进将倒逼能源消费结构的调整和能源消费模式的变革。文章在梳理现有相关文献的基础上,将我国煤炭资源消费情况与大气污染状况进行结合分析,并研究了相应的煤炭消费总量控制目标及约束条件,进而对煤炭资源消费模式转型升级的路径进行了探析。
关键词:
大气污染 煤炭消费 转型路径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窦红宾 李朋林
近两年,在煤炭需求不旺、过剩产能难以消化、煤炭价格连续下降的严峻市场形势下,对煤炭企业来说,自身苦练内功,进行技术创新,促进产品升级改造,提高运作效率,是企业发展的必然选择。本文根据协同创新理论,基于煤炭企业技术创新的现状,分析出煤炭企业技术创新存在的问题,如投入偏少、开采技术落后、创新能力不足、创新环境较差等。最后从构建分层协同体系,形成协同创新网络,创建协同创新平台,促进创新资源在行业内整合及创新成果的共享,保障协同创新高效运行,提升煤炭企业竞争力,推动我国煤炭产业升级等方面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协同创新 煤炭企业 创新网络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葛尧
基于2001—2016年中国29个省的面板数据,通过空间杜宾计量模型(SDM),实证检验了产业聚集对区域创新绩效的影响及其空间溢出效应。结果显示:我国各地区产业聚集和创新绩效并非随机分布状态,而存在显著的空间相关性,产业聚集对区域创新绩效的影响具有空间溢出效应;不同类型的产业聚集对区域创新绩效的影响不同,专业化聚集存在促进作用,而多样化聚集有抑制作用;分区域看,不同类型的产业聚集对东部的创新绩效提升有促进作用,多样化聚集能够促进中部地区创新绩效的提升,但是二者对西部地区创新绩效的影响并不显著。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