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168)
2023(3335)
2022(2905)
2021(2817)
2020(2375)
2019(5408)
2018(5528)
2017(9960)
2016(5732)
2015(6755)
2014(7230)
2013(6930)
2012(6411)
2011(5779)
2010(5982)
2009(5216)
2008(5341)
2007(4888)
2006(4236)
2005(3914)
作者
(17693)
(14443)
(14242)
(13746)
(9184)
(7037)
(6665)
(5618)
(5581)
(5486)
(5045)
(4941)
(4849)
(4605)
(4551)
(4504)
(4359)
(4305)
(4071)
(3938)
(3617)
(3581)
(3482)
(3466)
(3313)
(3291)
(3253)
(3187)
(3040)
(2909)
学科
(19532)
经济(19511)
管理(14471)
(11482)
(8837)
企业(8837)
土地(7822)
(7466)
(6820)
(6177)
地方(6170)
(5803)
银行(5794)
(5565)
中国(5558)
(5543)
(5025)
金融(5023)
方法(4932)
(4599)
理论(4291)
业经(4180)
农业(4170)
经济学(3987)
体制(3875)
数学(3692)
数学方法(3592)
(3581)
贸易(3575)
教学(3552)
机构
学院(77346)
大学(74319)
研究(26836)
管理(25179)
中国(23873)
(23842)
经济(22948)
理学(19802)
理学院(19492)
管理学(18957)
管理学院(18819)
科学(18556)
(17633)
(15628)
(14573)
(14444)
中心(13922)
(13731)
业大(12977)
研究所(12745)
农业(12207)
(11830)
(11731)
北京(11325)
(11059)
师范(10926)
技术(10639)
(10602)
财经(10097)
(8889)
基金
项目(47106)
研究(34632)
科学(34382)
基金(30279)
(27532)
国家(27276)
科学基金(21666)
(19680)
社会(18520)
社会科(17291)
社会科学(17286)
(16709)
基金项目(16128)
教育(16038)
编号(15860)
自然(14703)
自然科(14168)
自然科学(14162)
自然科学基金(13828)
成果(13122)
资助(12594)
课题(12030)
重点(11159)
(10439)
(9783)
(9412)
(9189)
计划(9189)
(9089)
科研(8840)
期刊
(33435)
经济(33435)
中国(23510)
研究(22722)
(14341)
学报(13573)
科学(12479)
(12171)
教育(12027)
大学(9695)
(9594)
金融(9594)
农业(9324)
管理(9122)
学学(9038)
技术(7458)
业经(6070)
资源(5882)
国土(5191)
(5003)
土地(4741)
图书(4703)
(4516)
财经(4475)
财会(4440)
经济研究(4219)
问题(4217)
职业(4159)
(3878)
(3877)
共检索到13031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周伟  曹银贵  白中科  王金满  
研究目的:试图建立一套煤矿区土地复垦实施监测的指标集,为行业部门土地复垦实施监管提供参考。研究方法:采用文献综合分析法。研究结果:在煤矿区土地复垦问题辨识、土地复垦方案编制内容分析和监测指标体系构建原则基础上,提出了土地复垦实施监管的复垦进度、复垦土壤质量和复垦效果3方面的监测内容和39个监管指标,并分析了监管指标的管理属性和监管周期。研究结论:煤炭矿区土地复垦实施监管指标可以较好地反映煤炭矿区土地复垦实施的现状和变化趋势,为土地复垦活动、土地复垦效果评价、土地复垦验收和土地复垦监督工作提供了技术支撑。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陈龙乾,郭达志,胡召玲,盛业华,张海荣  
基于1987、1994和2000年三期TM遥感图像,将徐州矿区土地利用类型划分为建成区、耕地、林地、水体、塌陷地和其他土地等6类,编制了3个不同时段的土地利用结构变化图;提取并分析了土地利用结构转移变化的矩阵信息和土地利用结构的动态变化。研究表明:采煤塌陷土地面积在不断扩大,年均增加率为6.33%,塌陷地复垦速度仍赶不上塌陷速度。着眼于技术、规划、资金和管理等方面的综合视角,探明塌陷土地复垦的工程技术措施和对策,对于进一步加大土地复垦力度,促进矿区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价值。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陈秋计  孔云峰  胡振琪  张合兵  刘昌华  付梅臣  
煤炭资源的开采破坏了大量的土地,加剧了人地矛盾,土地复垦是矿区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内容之一。矿区土地复垦是一个边缘交叉学科,所需处理的数据涉及采矿、地质、地理、土壤、农林、生物、社会经济等众多领域,具有数据信息量大、相互关系复杂等特点。传统的数据处理方法已难以适应土地复垦发展的要求。主要研究了矿区土地复垦信息系统的主要功能,并分析了基于MapX和Oracle Spatial进行系统开发的关键技术。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丁翔  白中科  
矿区植被覆盖度对反映矿区生态环境恢复情况有重要的指示作用。选用World View-2影像,选取三种方法对安太堡露天煤矿西排土场植被覆盖度进行估测和精度验证,并分析人类活动对植被恢复的影响。结果表明:研究区45.7%的区域达到中等植被覆盖。估测方法精度都达到0.7以上,估测受背景土壤影响较大,选取TSAVI指数较优,回归模型优于像元二分模型,K-近邻算法适宜地物信息变化剧烈区域。植被配置模式对像元二分模型精度有影响,对其他两种方法影响不大。排土场人类活动形式主要有农业生产、林草地建设与管护、农地复垦、放牧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朱学义  
长期以来,我国煤炭企业采取了在煤炭矿区农民赖以生存的土地上建矿经营的模式。这种"煤矿实体经营"模式存在的弊端是:在同一矿区,地面和地下有两个不同的经营实体——煤炭经营实体和农业经营实体。他们往往在煤炭资源采空地面塌陷进行赔偿时产生利益冲突,同时,采矿遗留下来的生态补偿问题大多甩给了政府。在新的历史时期,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和2016、2017年中央一号文件涉及"农业供给侧改革"的内容给煤炭矿区土地产权制度改革指明了方向。推行中央关于土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三权分置"办法,对维护矿区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权合法权益,发挥土地经营权的资本性作用,改革矿区土地无偿供给制度,提高土地利用率、产出率,增加矿区农民财产性收入有重要的意义。文章探索了煤炭矿区土地资源资本化运作的模式,提出了煤矿经营实体向整个矿区经营实体转化的思路。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朱学义  
长期以来,我国煤炭企业采取了在煤炭矿区农民赖以生存的土地上建矿经营的模式。这种"煤矿实体经营"模式存在的弊端是:在同一矿区,地面和地下有两个不同的经营实体——煤炭经营实体和农业经营实体。他们往往在煤炭资源采空地面塌陷进行赔偿时产生利益冲突,同时,采矿遗留下来的生态补偿问题大多甩给了政府。在新的历史时期,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和2016、2017年中央一号文件涉及"农业供给侧改革"的内容给煤炭矿区土地产权制度改革指明了方向。推行中央关于土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王军  张亚男  郭义强  
随着矿产资源大量开采导致的土地资源破坏、景观破碎化和生态系统退化等生态问题日益突出,矿山土地复垦和生态重建越来越受到专家学者和政府部门的重视。运用文献资料法、归纳分析法和比较分析法,探讨土地复垦与生态重建的关系,总结国内外土地复垦与生态重建的发展,分析土地复垦与生态重建的土壤重构、地貌重塑、植被重建、景观再造、生物多样性重现和生态功能维持等关键技术;借鉴国外发达国家土地复垦与生态重建的经验,提出强化土地复垦与生态重建的关键技术研发、加强土地复垦与生态重建的学科发展、打造土地复垦与生态重建的技术创新平台、加强土地复垦与生态重建的配套政策制定等相关措施,以期促进矿区的社会经济和生态协调发展。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胡振琪  赵艳玲  毕银丽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卞正富  张国良  
根据近年来土地复垦领域的研究成果,结合我国矿区土地复垦实践的经验和特点,对矿区土地复垦工程的概念、研究对象、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等作了较为系统的论述。最后对新技术在矿区土地复垦工程中的应用作了介绍。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梁留科,常江,吴次芳,Klaus Borchard  
采矿业对矿区环境的破坏是不可否认的,但并不意味着这是对生态永久性的破坏。德国的成功经验证明,通过合理的整治和复垦规划,这种损害是可以恢复的。文章对德国矿区景观生态重建/土地复垦的历史变迁、实施手段、理论研究等方面作了较为系统的分析,并对中国进行矿区景观生态重建时应注意的问题进行了探讨,认为:进一步健全法制、明确职责、建立健全规划体系,加强公众参与并树立可持续发展的思想是中国矿区生态重建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郝秀英  高胜恩  
社区是认识和研究社会的起点和基础。研究为人类的进步事业提供动力保证的煤炭能源社区的发展规律,整合各种社会力量趋利弊害、降低制度运作成本的途径,对于实现党中央构建和谐社会的战略目标具有重大意义。运用科学发展观和战略发展观总结了我国煤炭能源区建设上的成就,探讨了制约煤炭能源区和谐发展的不利因素,并提出化解矛盾与解决现存社会问题的对策建议。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王广成  李鹏飞  
以复合生态系统理论为基础,系统研究了煤炭矿区复合生态系统的涵义、组成结构、功能、特征及生态管理目标,论述了煤炭矿区复合生态系统资源—经济—社会—环境各子系统的耦合机理,分析了复合生态系统内物质流、能量流、价值流和信息流的交换机制;煤炭矿区复合生态系统管理所面对的主要问题包括矿区地面塌陷和土地压占、水资源污染和水系破坏、植被破坏和水土流失、大气污染和废渣污染;为此,应实施生态系统保护和维持性策略、生态修复和生态重建等策略。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乌兰  
根据区域系统协调分析与评价的一般思路,建立了矿区协调发展多层次评价指标体系,采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对矿区可持续协调发展水平进行综合评价,并综合协调度与系统协调发展水平,确定矿区系统协调发展度阈值,从而对矿区系统协调发展状况进行定量分析与评价,并选取具体矿区进行实证分析。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李国平  郭江  
运用榆林煤炭矿区居民为改善当地生态环境支付意愿(WTP)的调研资料,得出每户每年平均的支出金额介于229.56-347.92元之间,由此推断出榆林煤炭矿区每年因煤炭开发而造成的生态环境破坏价值损失大约在13 822.09万-20 948.69万元之间。通过运用D-H模型和Tobit模型对调研资料分别进行分析,发现,D-H模型对被调查者支付意愿影响因素的分析明显优于Tobit模型。D-H模型的结果显示,被调查者"决定是否参与支付"与"决定支出多少金额"两个行为的影响因素不完全相同。被调查者对当地生态环境状况的满意程度对其"决定是否参与支付"呈负向影响;反映被调查者所在行政区域对其"决定是否参与支...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钱发军  文春波  耿峰  宋立生  
新建煤矿发展循环经济是避免“三农四矿”问题的有效途径。在研究煤炭产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的基础上,以正在建设中的新郑煤矿区为例,运用SWOT方法分析了其社会经济基础,提出了目标、指标体系、总体框架和发展模式,并从区域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提出了新建煤矿区在初期可按“煤-电-建”的模式发展,中后期可按“煤化工”的模式发展,并在企业、园区和社会3个层面建立循环型工业体系、循环型农业体系、资源节约型社会体系和绿色社区体系四大循环体系,为其他新建煤矿区的发展提供借鉴和示范作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