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185)
- 2023(3046)
- 2022(2536)
- 2021(2345)
- 2020(1862)
- 2019(3695)
- 2018(3447)
- 2017(6849)
- 2016(3483)
- 2015(3896)
- 2014(3663)
- 2013(3516)
- 2012(3272)
- 2011(3006)
- 2010(2850)
- 2009(2611)
- 2008(2489)
- 2007(2175)
- 2006(1936)
- 2005(1710)
- 学科
- 济(13986)
- 经济(13964)
- 管理(13453)
- 业(11901)
- 企(9793)
- 企业(9793)
- 方法(7471)
- 数学(6547)
- 数学方法(6512)
- 财(5268)
- 农(4717)
- 环境(4051)
- 人民(3865)
- 消费(3568)
- 业经(3500)
- 务(3395)
- 财务(3393)
- 财务管理(3387)
- 制(3359)
- 企业财务(3328)
- 中国(3289)
- 结构(3259)
- 体(3165)
- 农业(3092)
- 划(2938)
- 水平(2893)
- 消费水平(2888)
- 学(2668)
- 收入(2655)
- 贸(2626)
- 机构
- 大学(52588)
- 学院(52576)
- 济(22736)
- 经济(22428)
- 管理(21527)
- 理学(19210)
- 理学院(19068)
- 管理学(18856)
- 管理学院(18772)
- 研究(16799)
- 中国(12576)
- 财(11500)
- 京(10105)
- 财经(9643)
- 科学(8945)
- 经(8925)
- 中心(7797)
- 农(7612)
- 经济学(7538)
- 财经大学(7490)
- 所(7406)
- 业大(6973)
- 经济学院(6871)
- 商学(6823)
- 商学院(6769)
- 研究所(6763)
- 江(6673)
- 院(6388)
- 范(6194)
- 师范(6136)
- 基金
- 项目(38037)
- 科学(31236)
- 基金(29898)
- 研究(27405)
- 家(26276)
- 国家(26036)
- 科学基金(22998)
- 社会(19676)
- 社会科(18656)
- 社会科学(18648)
- 基金项目(15423)
- 自然(14682)
- 自然科(14371)
- 自然科学(14370)
- 自然科学基金(14107)
- 省(13687)
- 教育(12448)
- 资助(11809)
- 划(11614)
- 编号(10275)
- 部(9158)
- 国家社会(8837)
- 重点(8584)
- 教育部(8246)
- 制(7870)
- 创(7753)
- 成果(7743)
- 人文(7731)
- 发(7555)
- 科研(7477)
共检索到7079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艾洪山 李科 文明 邓志革
针对目前我国煤炭消费治理政策趋于严格而雾霾污染水平并没有得到有效控制的悖论,本文基于区域能源平衡表,将煤炭消费类型细分为7类散煤消费和6类集中用煤消费,并分别检验了细分种类煤炭消费对雾霾污染的影响。估计结果显示,集中用煤和散煤消费均是我国雾霾污染产生的主因。对集中用煤消费进行分解所得到的估计结果表明,仅工业用煤和集中供热用煤消费对于雾霾污染具有显著的正向促进效应;对散煤消费进行分解所得到的估计结果显示,仅批发、零售业和住宿、餐饮业煤炭消费对于雾霾污染具有显著的正向促进效应,而农村生活煤炭消费并非我国雾霾污染产生的主要原因。本文的政策建议在于,针对散煤消费,我国政府应改变目前将治理散煤的政策着力点集中在农村生活散煤消费中的现状,重新制定行之有效的措施和政策,控制批发、零售业和住宿、餐饮业煤炭消费。关于集中用煤消费,在控制火电厂用煤消费的同时,将未来控煤政策的着力点向工业用煤和集中供热用煤消费适当倾斜。
关键词:
散煤 大气污染 中国 煤炭消费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王杰 李惠民 张明顺
控制大气污染背景下,减少煤炭消费已成为我国各大城市的一项重要的公共政策。从1998年开始,北京市减少煤炭消费政策已经持续实施近20年,为其他城市提供了丰富的政策经验。文章对北京市减煤政策进行了系统梳理,对政策效果进行了初步评价。研究发现,工业用煤的减少在煤炭消费总量下降中具有决定性作用,占同期煤炭消费减少总量的71.7%。尽管人均生活煤耗量下降了43.5%,但从绝对量来看,生活领域在北京市煤炭消费总量减少中的贡献有限。从北京市的政策经验来看,与城市发展相适应、持续推动、资金保障、有力的政策执行机制是减煤政策成功的基本要素。城市在开展减煤行动时,应协调好减煤政策与城市定位、产业发展之间的关系,在城市发展中长期坚持。为减少资金压力,保障减煤政策顺利开展,适宜分阶段、分区域逐步开展。
关键词:
煤炭消费 大气污染控制 能源转型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余江 张凤青
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环境污染尤其是大气污染中的PM_(2.5)污染日益严重。为从污染源头探讨现阶段中国PM_(2.5)污染的经济因素,文章基于环境科学实验证据将PM_(2.5)的主要污染源转换为经济变量,并在控制其他污染因素的情况下,利用2000~2010年中国省级层面PM_(2.5)年均浓度数据分析煤炭消费对中国PM_(2.5)污染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在各种污染源中,煤炭消费量和以煤碳比重体现的中国能源消费结构对各省市PM_(2.5)年均浓度的影响贡献最大,是PM_(2.5)污染的最主要来源;而建筑业扬尘对PM_(2.5)污染在省级层面不明显,但在直辖市层面较为显著。因此,治理中国现阶...
关键词:
煤炭消费 能源结构 PM2.5污染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王妍 李京文
在分析1991年以来我国煤炭资源消费量变化以及煤炭消费占能源消费总量比重变化的基础上。指出电力、钢铁、建材和化工是煤炭资源的主要消耗行业,2005年它们消耗的煤炭占我国煤炭消费总量的85%。考虑这四大行业能源消费构成的特点、煤炭需求的主要决定因素、未来能源效率提高潜力及产业结构调整等因素,采用主要耗煤部门法预测2010、2020年我国国内煤炭需求量。考虑未来我国经济增长速度及我国节能目标等相关因素,采用单位产值能耗法、能源弹性系数法预测未来我国能源需求,然后采用相关部门对除煤炭以外的其他一次能源需求的预测,间接求得我国20102、020年煤炭需求量。比较两种预测方法的结果,最终得出我国煤炭需求...
关键词:
煤炭消费 需求预测 中国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武晓明 王思薇 李永清
本文运用实证方法分析了1979-2005年煤炭消费政策与煤炭需求的关系。结果表明,煤炭需求受煤炭消费政策的影响,特别是产业结构变动、能源效率改进降低了煤炭消耗,而价格政策使煤炭需求与价格水平同向变化。
关键词:
煤炭需求 煤炭消费政策 ECM模型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田时中 赵鹏大
为检验煤炭消耗、污染排放与区域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利用中国1998-2014年30个省际动态工业污染的面板数据,通过线性函数对煤炭消耗与污染排放之间的关系进行拟合,设立多元回归方程,从地区经济发展角度对影响煤炭消耗的经济因素进行检验。结果表明:(1)煤炭消耗量的增加会导致各项污染物排放量的增加,煤炭消耗对废气排放的影响最为显著,对烟(粉)尘排放的影响次之,然后是SO2,而对废水排放的影响最小。(2)煤炭消耗对污染排放的影响呈现较为明显的地区差异,即煤炭消耗对华东、华中和华北地区污染排放的影响要高于华南、西南、西北和东北地区。(3)全国层面的技术进步、能源消费结构与产业结构变动、城市化水平提高、地方政府干预经济强度增加、地方政府能源工业投资提高会增加煤炭消耗量;产权结构优化、能源价格水平和对外开放水平提高会减少煤炭消耗量。而七大区域内,各经济因素的变动对煤炭消耗的影响呈现较强的地区差异。基于实证结果,认为应通过能源消费结构调整,从源头上控制污染排放;各地区在明确污染排放控制目标的基础上,加强污染排放控制的区域合作;要注重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主动应对环境库兹涅茨曲线拐点的到来。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陈军 李世祥
经济发展中的资源消耗及其导致的环境变化是两型社会建设关注的重要问题。本文利用面板数据分析方法分析了1978-2008年间中国煤炭消耗对污染排放的影响。研究表明,在不同区域,煤炭消耗对不同污染物排放的影响各不相同,经济发达地区如华东、华北、华南地区,煤炭消耗对各项污染排放的影响要高于对华中、西北、西南等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影响,但总体而言,煤炭消耗对废气排放的影响最为显著。本文还从区域经济发展的角度,对引起煤炭消耗变化的因素进行了讨论,发现了产业结构与地方政府对经济的干预在引起煤炭消耗增长中的显著作用。因此,要进一步实现节能减排,必须以煤炭消耗及其消耗动因为依据,不断明确和分解不同区域不同污染排放的...
关键词:
煤炭消耗 污染排放 区域经济发展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田时中 赵鹏大
为检验煤炭消耗、污染排放与区域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利用中国1998-2014年30个省际动态工业污染的面板数据,通过线性函数对煤炭消耗与污染排放之间的关系进行拟合,设立多元回归方程,从地区经济发展角度对影响煤炭消耗的经济因素进行检验。结果表明:(1)煤炭消耗量的增加会导致各项污染物排放量的增加,煤炭消耗对废气排放的影响最为显著,对烟(粉)尘排放的影响次之,然后是SO2,而对废水排放的影响最小。(2)煤炭消耗对污染排放的影响呈现较为明显的地区差异,即煤炭消耗对华东、华中和华北地区污染排放的影响要高于华南、西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孔宪丽
本文在建立我国煤炭消费协整方程的基础上,利用状态空间模型技术进一步建立了我国煤炭消费的变参数模型,对1978年-2007年间我国煤炭消费与经济增长及其它影响因素之间的相关关系进行了动态分析,以揭示我国煤炭消费与经济增长相关关系的时变规律。本文在实证分析中不仅考虑了经济增长、产业结构、技术改造、煤炭价格及运输成本对我国煤炭消费的影响,而且还借鉴了Gately(1992)开发的技术,对我国煤炭消费变动的非对称价格效应进行了实证分析。实证分析结果表明经济的持续增长和重工业比重的增加是拉动煤炭消费增长的主要原因,并且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正在逐步减弱,而产业结构特别是工业结构对煤炭消费的影响作用逐步增强。...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李世祥 刘江宜 张莉 成金华
煤炭高消耗省份逐年增加的煤炭消费和碳排放,是促进还是阻碍了区域经济绩效?本文基于13个煤炭消费大省1995-2010年的投入产出面板数据,利用Malmquist指数法,实证测算这些地区的环境全要素生产率指数,以考察这些区域的经济绩效状况。结果发现,1995-2010年期间,国内13个煤炭消费大省的经济绩效普遍得到了持续改善;而且,煤炭消费规模较大地区的经济绩效增速相对快于煤炭消费规模较小地区,煤炭消费增速较快地区的经济绩效增速相对快于煤炭消费增速较慢地区;此外,主要煤炭消费区域的环境全要素生产率增长主要是由技术进步引起的,效率贡献非常有限。这意味着,政府在分解节能减排目标时,应适度允许煤炭消费...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王鉴雪 宁云才
能源是国家的战略性资源,煤炭是中国重要的能源之一,煤炭对我国经济发展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研究能源消费、煤炭消费与经济增长的相互关系,对于发展经济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运用我国GDP总量、能源消费总量和煤炭消费总量的数据,首先,得到我国煤炭消费收入弹性系数依然过高的结论;其次,建立协整与误差修正模型,并进行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得出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煤炭消费与经济增长之间长期是均衡的,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煤炭消费与经济增长存在着协整与双向因果关系。最后,根据分析结论提出对策建议,即政府需要提供相关政
关键词:
能源消费 煤炭消费 经济增长 战略资源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孙红霞 李森
我国大气雾霾的空间转移现象日渐突出。空气污染的主版图逐渐由京津冀鲁、长三角和珠三角向西部地区转移。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因素除了煤炭消费外,污染空间溢出效应也难脱其咎。在空间因素影响下,我国大气雾霾与煤炭消费的地理分布特征一致,并且两者呈现正向关系,但是与环境税收政策的区域格局相反,意味着环境税政策的制定和实施要充分考虑地理因素,税收征管权应归属中央。此外,加强区域合作是也治理雾霾跨境污染的重要举措。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吕连宏 薛婕 杨占红 裴莹莹 罗宏
中国是全球最大的煤炭生产国、消费国与进口国,煤炭开采和使用过程中引发了以大气污染为主的诸多环境问题。中国即将全面实施煤炭消费总量控制政策以应对大气污染,但各省份的控制目标仍在研究制定中。应用计量经济学的协整和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方法,选取1986~2012年的煤炭消费量与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两个指标,对比研究中国各省份煤炭消费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并提出制定煤炭消费总量控制目标的建议。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省份的煤炭消费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各不相同,有28个省份的煤炭消费与经济增长均为协整关系,有10个省份的煤炭消费对经济增长具有直接因果关系,为了保持新常态下区域社会经济的稳定发展,制定各省份煤炭消费总量控...
关键词:
协整 格兰杰因果关系 煤炭消费 经济发展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段毅
在对我国产业结构重型化的形成、发展和煤炭消费现状进行简要分析的基础上,首先通过建立产业结构重型化条件下我国煤炭消费的误差修正模型,分析了两者的均衡关系;然后,通过建立煤炭消费与重工业发展的脉冲响应函数及对两者变量的误差分解,分析了两者的长期动态关系。其结论是:重工业发展促使了我国煤炭消费量的增加。最后,从走新兴工业化道路、调整产业结构,加强结构节能、促进节能优先战略能源的实施、实现结构优化等方面探讨了降低煤炭消费量的若干途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