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901)
- 2023(5432)
- 2022(4456)
- 2021(3922)
- 2020(3130)
- 2019(6882)
- 2018(6564)
- 2017(12261)
- 2016(6726)
- 2015(7250)
- 2014(7098)
- 2013(7019)
- 2012(6494)
- 2011(6115)
- 2010(6247)
- 2009(5596)
- 2008(5619)
- 2007(5015)
- 2006(4542)
- 2005(3961)
- 学科
- 济(33998)
- 经济(33968)
- 管理(18561)
- 业(13628)
- 方法(12840)
- 地方(11620)
- 数学(11302)
- 数学方法(11162)
- 环境(10690)
- 企(9934)
- 企业(9934)
- 学(9206)
- 农(8357)
- 地方经济(7623)
- 中国(7558)
- 业经(6541)
- 生态(6181)
- 农业(5974)
- 划(5710)
- 和(5490)
- 资源(5429)
- 财(5388)
- 发(4980)
- 融(4816)
- 金融(4814)
- 贸(4511)
- 贸易(4510)
- 规划(4377)
- 域(4310)
- 区域(4303)
- 机构
- 大学(104159)
- 学院(104089)
- 济(42073)
- 经济(41284)
- 研究(39342)
- 管理(37335)
- 理学(33131)
- 理学院(32604)
- 管理学(31810)
- 管理学院(31627)
- 中国(27394)
- 科学(27348)
- 京(21963)
- 所(20539)
- 农(19608)
- 研究所(19341)
- 财(17797)
- 中心(17160)
- 业大(17091)
- 范(16171)
- 师范(16013)
- 江(15500)
- 农业(15440)
- 财经(15021)
- 院(14593)
- 经济学(13736)
- 经(13717)
- 北京(13401)
- 师范大学(13222)
- 科学院(12744)
- 基金
- 项目(78402)
- 科学(63167)
- 基金(58663)
- 研究(54016)
- 家(53059)
- 国家(52712)
- 科学基金(44725)
- 社会(36374)
- 社会科(34658)
- 社会科学(34649)
- 基金项目(31610)
- 省(30837)
- 自然(29287)
- 自然科(28502)
- 自然科学(28491)
- 自然科学基金(27949)
- 划(26685)
- 教育(23717)
- 资助(22598)
- 编号(19737)
- 重点(18800)
- 发(18502)
- 部(16893)
- 国家社会(16117)
- 创(16076)
- 计划(15235)
- 创新(15206)
- 科研(15066)
- 成果(14996)
- 发展(14544)
共检索到14308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杨永均 张绍良 侯湖平 李效顺
研究目的:分析不同地域矿区煤炭开采引起的生态效应及其地域分异现象,为差异性土地复垦与生态重建技术提供依据。研究方法:综述法、实地调查法和比较研究法。研究结果:煤炭开采扰动生态系统要素,改变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其生态效应明显;这种效应在矿区内和矿区间表现程度和形式不尽相同,存在分异现象;影响生态效应差异的主要因素是采矿扰动因子和本底生态条件。研究结论:开展矿区生态监测和修复需要分区对待,并探索其敏感性指标或建立综合性指标评价体系。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王然 黎骥 李素峰
中国能源资源禀赋结构决定了我国能源消费结构在较长时间内将仍然以煤炭为主。相对于石油、天然气等能源资源,煤炭在开发利用过程中对生态环境有更大更多的负面影响。明确煤炭开采过程中生态补偿费用的确认和计量,有利于促进市场化、多元化生态补偿机制的建立。本文从确认标准、原则、项目等方面阐述了煤炭开采中生态补偿费用的确认,从计量单位和数量、计量方法等方面介绍了煤炭开采中生态补偿费用的计量,最后以新疆准东煤田为案例进行了具体讨论。
关键词:
煤炭 生态补偿费用 确认 计量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张思锋 杨潇
通过对生态补偿概念的解析,推导出煤炭开采区生态补偿指标体系;在对榆林煤炭开采区进行典型调查的基础上,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了煤炭开采区生态补偿指标权重和补偿顺序;以生态环境和人力资本的损失、机会成本、恢复成本等作为补偿依据,提出了煤炭开采区生态补偿费用的测度方法。运用榆林煤炭开采区神木县域的相关调查数据,对本文构建的包括生态补偿指标体系、指标权重、测度方法在内的煤炭开采区生态补偿标准体系进行了应用和检验,并得出榆林煤炭开采区神木县域内的生态补偿额度。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冯俊华 吉李娜 王靖 王英
煤炭开采业在促进我国社会和经济稳定发展的同时,也造成了严重的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问题。论文从生态补偿的角度出发,界定了煤炭开采的生态补偿内涵。在此基础之上确定了煤炭开采的环境成本核算范围,将环境破坏成本、生态环境质量下降成本以及环境污染造成的人体健康损失纳入核算体系。同时以陕西省煤炭开采业为研究对象,对其环境成本进行了核算,该核算结果一方面可以客观反映煤炭开采造成的生态环境牺牲代价,另一方面为陕西省确定合理的煤炭开采生态补偿额度提供了理论参考。
关键词:
生态补偿 煤炭开采业 环境成本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冯俊华 吉李娜 王靖 王英
煤炭开采业在促进我国社会和经济稳定发展的同时,也造成了严重的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问题。论文从生态补偿的角度出发,界定了煤炭开采的生态补偿内涵。在此基础之上确定了煤炭开采的环境成本核算范围,将环境破坏成本、生态环境质量下降成本以及环境污染造成的人体健康损失纳入核算体系。同时以陕西省煤炭开采业为研究对象,对其环境成本进行了核算,该核算结果一方面可以客观反映煤炭开采造成的生态环境牺牲代价,另一方面为陕西省确定合理的煤炭开采生态补偿额度提供了理论参考。
关键词:
生态补偿 煤炭开采业 环境成本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黄翌 汪云甲 田丰 侯飞
受煤炭开采影响,矿区内植被、土壤等主要碳汇要素受到不同程度的扰动,在此过程中其碳汇能力被削弱。本文以碳循环、碳源/汇等理论为基础,讨论了煤炭开采对矿区植被-土壤系统碳汇变化的计量方法;利用时空自适应反射率模型构建长时期植被NDVI序列;通过沉陷区和非沉陷区对比提取采矿对植被NDVI的影响;利用CASA模型计算植被NPP损失量;结合沉陷区内外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土壤有机碳测定结果,得到矿区植被和土壤受扰动的碳收支变化。结果表明,2001-2010年,大同矿区忻州窑煤矿因开采导致的植被NPP损失量为4 613.66t;土壤有机碳增加1 641.169t;植被-土壤系统碳汇量减少6 166.401t,研...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蒋晓辉 谷晓伟 何宏谋
黄河流域煤炭开采对水资源的赋存和循环条件产生严重影响,并影响入黄径流量,研究煤炭开采对水循环的影响,揭示河川径流变化机理,这对于研究黄河水沙变化机理及维持黄河健康生命具有重要的意义。论文以黄河中游窟野河为研究对象,运用数理统计和建立YRWBM模型(Yellow River Water Balance Model,简称YRWBM模型)的方法,研究了窟野河流域煤炭开采对水循环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煤炭开采是窟野河径流变化的一个重要原因,1997—2006年,窟野河煤炭资源开采量为5 500×104t/a,减少水资源量为2.9×108m3/a,占这阶段径流变化的54.8%。吨煤对径流开采的影响量约为...
关键词:
水循环 YRWBM模型 煤炭开采 窟野河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赵国浩 卢晓庆
本文通过研究我国煤炭资源的特点及开采的概括,分析得出影响我国煤炭资源开采的主要因素,构建了具有应用价值的煤炭开采综合效益模型。运用DPSv7.5.5软件,结合焦作市位村矿相关数据,计算出各年份该矿的实际综合效益,并对影响煤炭资源开采回采率的要素对回采率的影响程度进行确定,得出相关要素的最优组合。为今后煤矿企业的科学开采提供参考。对于煤炭资源开采综合效益的提高,合理的要素投入组合的选择,实现煤炭资源开采综合效益最大化,其研究结论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
综合效益 煤炭资源 资源管理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张思锋 张立 张一恒
本文应用生态梯度风险评价方法,通过定性评价,初步确定了榆林煤炭开采区的主要风险源、风险受体和最大的生态效应,描述了风险源、风险受体、生态效应之间的递进传导关系。通过半定量评价,确定了榆林煤炭开采区最有可能遭受风险源影响的次级区域;发现了次级区域内风险源对最主要风险受体的生态效应发生最典型的特定次级区域。通过定量评价,验证了定性评价阶段确定的生态效应在特定次级区域发生的基本判断。表明,生态梯度风险评价方法对于评价范围较大,具有多种风险源、多个风险受体、多类型生态效应的煤炭开采区生态风险,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张红 郭芷琳
山西是我国的重要能源重化工基地,煤炭的开发给我国经济带来巨大的利益,但伴随而来的是生态的巨大破坏和环境的严重污染,影响着山西煤炭业的可持续发展。为了在经济发展的同时保证生态环境的健康,山西省实施了煤炭开采生态补偿机制。运用SWOT分析方法,辨识补偿机制的优势、劣势、机遇以及所面临的威胁,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以期为山西省煤炭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提供有益的借鉴。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张思锋 权希 唐远志
本文根据我国煤炭开采区的特点,修改、优化了HEA的部分参数和代数模型。运用2007年"中国生态系统生态服务价值当量因子表",构建了求解煤炭开采区受损植被受损量、补偿量、补偿规模的HEA模型。运用模型处理、分析了相关统计与调查数据,计算出榆林神府煤炭开采区草地生态服务功能价值损失量、补偿量和补偿规模。认为,2004年—2008年,榆林神府煤炭开采区草地生态服务功能价值的损失量逐年上升,受损植被应补偿量逐年扩大;榆林神府煤炭开采区应当把从荒漠到林地作为实现受损植被生态服务功能转换的主体方案,把从农田到草地、荒漠到草地、农田到林地作为实现受损植被生态服务功能转换的3种补充方案。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廖程浩 刘雪华
通过遥感解译识别煤矿区矿地的空间分布,利用G IS的空间分析,以遥感植被指数为基础,对山西省阳泉市煤炭开采活动对矿区植被的影响范围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煤矿区周边的植被指数随着与矿区距离的增加而增大,增大的幅度与距离呈现对数曲线关系,并在400~500 m的距离开始趋于稳定。从植被条件来看,阳泉地区煤炭开采活动的影响范围是在煤矿生产区边缘往外500 m的空间区域。煤矿区的生态恢复和环境治理工作不应仅限于煤矿生产区,还应往外扩展至其对周边生态和环境产生强烈影响的空间范围。
关键词:
生态保护 3S技术 煤矿区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刘明远 任汝洁
国家把鄂尔多斯盆地北部区确定为能源重化工基地,进行大规模煤炭开采,发展煤基产业,这对于确保国家能源安全、变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但是,由于煤炭开采的巨大外部负效应,再加之这一地区特殊的地理与生态环境,必然会引起这一地区大规模沙漠化,将直接威胁到母亲河与黄土高原的生态安全。本文深入讨论了这一问题,提出了解决问题的思路与建议。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李国平 张海莹
本文从外部成本的内涵出发,采用使用者成本法计算2000—2008年我国煤炭资源的使用者成本并与开采中应交的资源税费做比较;采用直接市场法计算2003—2008年山西省煤炭资源开采中的生态环境外部成本并与应交的生态环境费用做比较,发现煤炭资源自身价值损耗和生态环境价值损失未能得到充分补偿。以2008年为例,提出煤炭资源开采中的资源税征收标准应由目前的从量0.3—5元/吨(相当于当年原煤价格的1%左右)提至从价4%计征,单位煤炭的生态环境税费征收标准应在目前的24.9元的基础上提高13.91元(相当于当年原煤价格的3%)。将资源税费和生态环境税费提高的幅度加总,煤炭资源开采中税费的征收标准将提高约...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吴文恒 姜银苹
研究采煤地区农户生活用能,对于科学地制定区域农村用能政策,更好地认识区域经济发展、建设区域新农村、促进人地协调与社会和谐有重要价值。本文利用陕西渭北"黑腰带"白水县的调查数据,深入探究采煤对农户生活用能造成的影响。研究认为,煤炭开采破坏耕地,农户的非商品用能大减,多依靠煤炭、电能等商品能源,户均与人均用能的数量较非采煤区少;煤炭开采影响农户收入,影响农户生活用能的费用支出、结构与水平、行为与模式以及用能的正常机理,造成生活用能的贫困,影响生活质量;采煤区的农户生活用能受农业生产影响小,煤炭与电能的利用受家庭总收入影响大,非采煤区的农户农业收入(农业生产)与非商品能源作物秸秆、薪柴显著正相关,家庭总收入与商品能源煤炭、电能、液化气、太阳能显著正相关,进一步反映了采煤对区内农户生活用能造成了较大影响。
关键词:
煤炭开采 农户生活用能 影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