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121)
2023(5857)
2022(4835)
2021(4454)
2020(3747)
2019(8483)
2018(8494)
2017(15702)
2016(8636)
2015(9697)
2014(9829)
2013(9505)
2012(8551)
2011(7657)
2010(7805)
2009(7544)
2008(7575)
2007(6823)
2006(5998)
2005(5659)
作者
(24298)
(20676)
(20327)
(19426)
(12887)
(9646)
(9252)
(7883)
(7808)
(7270)
(6935)
(6874)
(6685)
(6507)
(6494)
(6290)
(6037)
(5941)
(5919)
(5823)
(5254)
(5004)
(4763)
(4671)
(4606)
(4541)
(4535)
(4534)
(4018)
(3921)
学科
管理(32876)
(30192)
经济(30113)
(27278)
(24715)
企业(24715)
(12516)
(12104)
方法(11845)
数学(9780)
数学方法(9630)
中国(8413)
(8364)
业经(8251)
(7994)
财务(7968)
财务管理(7945)
(7729)
企业财务(7568)
体制(7220)
(6315)
银行(6305)
(6007)
(5991)
(5983)
(5797)
金融(5795)
理论(5700)
环境(5597)
(5320)
机构
大学(124252)
学院(123424)
(49670)
经济(48531)
管理(47311)
理学(40279)
理学院(39836)
研究(39544)
管理学(39198)
管理学院(38943)
中国(31239)
(27435)
(25972)
科学(22090)
财经(20707)
(19549)
(19258)
(18675)
中心(18377)
(17179)
研究所(16865)
业大(16772)
北京(16334)
财经大学(15399)
经济学(15294)
(14993)
(14934)
师范(14803)
(14747)
经济学院(13578)
基金
项目(80428)
科学(63783)
研究(60095)
基金(59042)
(50946)
国家(50537)
科学基金(43842)
社会(38933)
社会科(36894)
社会科学(36885)
(31137)
基金项目(31042)
教育(28317)
自然(27649)
自然科(26997)
自然科学(26988)
自然科学基金(26514)
(26041)
编号(23916)
资助(23589)
(21240)
成果(20456)
(18280)
重点(18208)
课题(17175)
(16832)
国家社会(16380)
(16329)
教育部(16101)
创新(15871)
期刊
(58708)
经济(58708)
研究(37803)
中国(27799)
(24120)
管理(20458)
学报(17598)
科学(16479)
(16162)
大学(14371)
教育(13999)
学学(13500)
技术(12404)
(12209)
金融(12209)
财经(11046)
农业(10371)
(9399)
业经(8863)
经济研究(8565)
问题(7510)
财会(6501)
会计(6296)
(6025)
理论(5823)
技术经济(5813)
科技(5741)
(5677)
现代(5670)
(5239)
共检索到19224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张波  刘璐  
煤炭开采收益共享是推进煤炭主产区经济良性健康持续发展,缓解央地矛盾、企地矛盾的重要途径。其客观必然性取决于煤炭开采活动的特殊性。当前我国煤炭领域的税费制度安排及改革还无法有效实现收益共享。文章通过对共享内涵的进一步剖析发现,矿产开采收益共享本质是初次分配,根本目的是效率,并且不是一般意义的普惠。我国应在吸取各国实践经验的基础上,从制度层面对煤炭开采共享收益的征收、管理和使用进行系统构建。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张波  刘璐  
煤炭开采收益共享是推进煤炭主产区经济良性健康持续发展,缓解央地矛盾、企地矛盾的重要途径。其客观必然性取决于煤炭开采活动的特殊性。当前我国煤炭领域的税费制度安排及改革还无法有效实现收益共享。文章通过对共享内涵的进一步剖析发现,矿产开采收益共享本质是初次分配,根本目的是效率,并且不是一般意义的普惠。我国应在吸取各国实践经验的基础上,从制度层面对煤炭开采共享收益的征收、管理和使用进行系统构建。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常建忠  
采煤给煤矿企业带来高额利润的同时也会对水资源产生一定的影响。煤水利益相关者的博弈既考验着地方决策,又关系到当地的长远发展。通过对煤矿区煤炭开采与水资源保护的利益相关主体,即地方政府与煤炭企业、煤炭企业与水利部门等社会公众组织之间的博弈行为进行分析,试图探寻造成水资源破坏、污水治理效率低下的重要根源。同时在理论上通过合理的逻辑推演,对相关利益部门提出政策建议。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刘明远  任汝洁  
国家把鄂尔多斯盆地北部区确定为能源重化工基地,进行大规模煤炭开采,发展煤基产业,这对于确保国家能源安全、变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但是,由于煤炭开采的巨大外部负效应,再加之这一地区特殊的地理与生态环境,必然会引起这一地区大规模沙漠化,将直接威胁到母亲河与黄土高原的生态安全。本文深入讨论了这一问题,提出了解决问题的思路与建议。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牛富荣  吕红霞  张文龙  
财政制度是资源开采地政府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支撑。本研究借鉴资源富集国家财政制度的框架和经验,结合我国目前矿产资源财政制度的实践,分析发现资源开采地政府在收益管理制度、跨年度预算机制等方面存在一些问题;由此提出构建预测资源收益模板、制定中短期财政规则、建立中期支出框架(MTEFs)等适合我国资源开采地政府的配套财政制度方案。该方案降低了资源开采地政府的制度设计成本,有助于提升资源收益治理能力和水平,实现中短期稳定和长期可持续的目标。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张文龙  史雪瑞  
我国资源开采地政府矿产资源收益统计存在制度不够完善、核算方法较为滞后等问题,已经成为影响矿产资源收益优化配置的障碍。文章通过分析国际上政府矿产资源收益统计成果,借鉴IMF矿产资源收益统计模板和EITI收入模板,结合我国资源开采地政府矿产资源收益统计的现状,提出了适合我国资源开采地政府矿产资源收益数据统计的标准模板及数据采集策略。该模板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资源开采地政府矿产资源收益数据有限的困境,有助于资源开采地政府矿产资源收益统计与国际接轨,为矿产资源收益优化配置提供了收入统计基础。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邹绍辉  张甜  
煤炭便利收益可以用无风险利率与煤炭期货合约价格增长率之差表示,且期权特征能更好地解释煤炭实际便利收益。根据持有成本理论,运用郑州商品交易所郑煤日交易数据,验证市场参与者持有煤炭现货可以获得便利收益。实证结果表明:不同交割日的煤炭期货对应的便利收益不同,距离煤炭期货交割日越长,煤炭便利收益波动越小,煤炭便利收益存在均值回复特征;煤炭便利收益主要由期权价值决定,具备看涨期权特性;资产转换周期越大,标的资产波动率越大,产生的转换期权的价值也越大。市场参与者可以根据煤炭便利收益的变化规律,灵活地选择煤炭期货和煤炭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赵国浩  卢晓庆  
本文通过研究我国煤炭资源的特点及开采的概括,分析得出影响我国煤炭资源开采的主要因素,构建了具有应用价值的煤炭开采综合效益模型。运用DPSv7.5.5软件,结合焦作市位村矿相关数据,计算出各年份该矿的实际综合效益,并对影响煤炭资源开采回采率的要素对回采率的影响程度进行确定,得出相关要素的最优组合。为今后煤矿企业的科学开采提供参考。对于煤炭资源开采综合效益的提高,合理的要素投入组合的选择,实现煤炭资源开采综合效益最大化,其研究结论具有重要的意义。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张文龙  冀亭帆  
透明度制度是防止暗箱操作、遏制寻租腐败、降低矿产资源地区采掘成本、保证采掘行业公平公正的重要制度保障。文章借鉴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颁布的《IMF财政透明度准则》以及《EITI倡议》,结合我国采掘业透明度现状,对我国透明度较低的原因进行分析,指出公众参与度严重不足、立法监管机构薄弱、公开信息内容不够完善以及对环境保护和生态恢复的考虑尚不充分等是主要原因。基于此提出加强公众参与度、加强法制建设、明确采掘业信息公开范围、积极研讨环境会计披露问题等建议,以期提高我国资源开采地的采掘行业透明度,促进资源开采地政府的采掘业收益公开、透明。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王树新  
煤炭矿政管理是煤炭行业的基础管理工作,税费政策是煤炭矿政管理十分重要的一方面。文章通过中外煤炭税费政策的对比,重点介绍典型国家的煤炭税费政策,从而为我国煤炭行业的税费改革提供政策建议。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陈红梅  
由于国家能源分布和消费的空间不均衡,我国煤炭运输长期以来一直压力很大,整个煤炭物流服务供应链一直处于一种非正常状态,受各种复杂外在环境及自身需求变化影响,时而煤炭积压港口,需要疏散,时而南方电厂库存告急,急需紧急调入煤炭。文章在综合分析国内外学者对物流服务供应链信息协同共享研究的基础上,描述我国煤炭物流服务供应链的构成及特征,对煤电物流供应链中影响信息共享的障碍因素进行分析,从流程、运输、调度、货票、商务信息、信息查询与管理等几个方面构建了以铁路为核心节点的信息共享平台,从而为建立煤炭物流服务供应链一体化协同体系提供支持。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张思锋  张立  张一恒  
本文应用生态梯度风险评价方法,通过定性评价,初步确定了榆林煤炭开采区的主要风险源、风险受体和最大的生态效应,描述了风险源、风险受体、生态效应之间的递进传导关系。通过半定量评价,确定了榆林煤炭开采区最有可能遭受风险源影响的次级区域;发现了次级区域内风险源对最主要风险受体的生态效应发生最典型的特定次级区域。通过定量评价,验证了定性评价阶段确定的生态效应在特定次级区域发生的基本判断。表明,生态梯度风险评价方法对于评价范围较大,具有多种风险源、多个风险受体、多类型生态效应的煤炭开采区生态风险,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张红  郭芷琳  
山西是我国的重要能源重化工基地,煤炭的开发给我国经济带来巨大的利益,但伴随而来的是生态的巨大破坏和环境的严重污染,影响着山西煤炭业的可持续发展。为了在经济发展的同时保证生态环境的健康,山西省实施了煤炭开采生态补偿机制。运用SWOT分析方法,辨识补偿机制的优势、劣势、机遇以及所面临的威胁,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以期为山西省煤炭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提供有益的借鉴。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武幸凤  赵国浩  
本文采用实证对比分析方法,研究无形资产与煤炭企业盈利以及风险的关系,得出以下结论:无形资产与煤炭企业经营业绩、负债风险呈正向关系,并且对风险的放大效果大于对收益的放大。通过研究分析,进一步指出了煤炭企业利用无形资产经营、投资时获得高收益的同时伴随高风险,从而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均衡收益与风险、建立无形资产风险分散和补偿机制、建立无形资产内部控制机制。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许妮  许军  
矿山环境治理恢复保证金制度,是继补偿费后提出的通过市场经济手段有效保护矿山环境,防治在矿山开发过程中造成的环境破坏及诱发的地质灾害,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一项经济激励措施。但是陕西煤炭矿山环境治理保证金制度还不够完善,不符合市场经济的要求,尚存征收主体与被征收主体的不完全市场性,征收标准过低以及相关利益主体环境保护行为的弱自律性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建议保证金制度应加强监管惩罚力度,强化市场机制引入第三方等恢复治理矿山环境。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