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213)
2023(13449)
2022(11842)
2021(11107)
2020(9483)
2019(22069)
2018(22078)
2017(42653)
2016(23129)
2015(25604)
2014(25565)
2013(25440)
2012(23204)
2011(21084)
2010(21311)
2009(19683)
2008(19414)
2007(16967)
2006(15106)
2005(13665)
作者
(66163)
(54916)
(54372)
(52024)
(35159)
(26492)
(24796)
(21404)
(20895)
(19702)
(18820)
(18576)
(17624)
(17482)
(16981)
(16861)
(16300)
(16181)
(15762)
(15650)
(13600)
(13532)
(13277)
(12550)
(12219)
(12166)
(12159)
(12124)
(11142)
(10633)
学科
(88694)
经济(88563)
管理(71829)
(63549)
(54807)
企业(54807)
方法(38415)
数学(32645)
数学方法(32228)
(25421)
中国(23671)
(22707)
(21534)
业经(20044)
(19919)
地方(17149)
(15980)
财务(15898)
财务管理(15868)
理论(15716)
(15232)
企业财务(15072)
(14914)
(14806)
贸易(14797)
农业(14668)
环境(14510)
(14448)
银行(14403)
(14344)
机构
大学(325257)
学院(320484)
管理(127634)
(125759)
经济(122890)
理学(109939)
研究(109084)
理学院(108689)
管理学(106795)
管理学院(106179)
中国(82407)
(70467)
科学(67295)
(61643)
(55122)
(50565)
研究所(49831)
中心(48894)
财经(48154)
(47760)
业大(47478)
北京(44925)
(43667)
(42501)
师范(42106)
(39627)
农业(39363)
(38562)
经济学(37199)
财经大学(35866)
基金
项目(217803)
科学(170910)
研究(160072)
基金(158097)
(137412)
国家(136297)
科学基金(116970)
社会(99830)
社会科(94523)
社会科学(94499)
(84430)
基金项目(83921)
自然(76354)
自然科(74456)
自然科学(74440)
教育(73239)
自然科学基金(73091)
(71112)
编号(65587)
资助(65102)
成果(54338)
重点(48572)
(48289)
(45454)
课题(45091)
(45070)
(42435)
创新(42054)
科研(41484)
教育部(41471)
期刊
(141688)
经济(141688)
研究(98034)
中国(67187)
学报(52341)
管理(48864)
(48562)
科学(47195)
(46089)
大学(39407)
教育(38162)
学学(36465)
农业(31474)
(28064)
金融(28064)
技术(27455)
财经(23796)
业经(21890)
经济研究(21671)
(20196)
图书(19425)
问题(18136)
理论(16744)
(16510)
科技(15596)
实践(15376)
(15376)
技术经济(14990)
(14845)
资源(14676)
共检索到48448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经济问题  [作者] 方行明  
我国煤炭资源储量虽然十分丰富,但随着经济高速增长而推动煤炭消费需求的不断上升,煤炭供给形势日趋严峻。2009年煤炭进口量大幅度上升,预示着煤炭进口将成为我国煤炭供给的重要渠道。但是,随着进口量的上升,煤炭资源将可能成为继铁矿石、石油之后又一让外商恶意炒作的资源,对此,我国应及早采取积极有效的应对措施,建立煤炭供给长效调控机制,协调好国际国内资源的动态配置,高效利用国际国内煤炭资源。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张言方  聂锐  刘平  王迪  
煤炭产能过剩现象成为能源经济领域关注的焦点问题之一。文章基于系统动力学和情景分析方法模拟仿真不同情景对煤炭产能的调控能力,重点研究煤炭产能过剩该如何调控。结果表明:(1)年均减少30%的低质煤进口对煤炭产能降低是最为有效的;(2)当前阶段煤炭资源税改为从价计征,且税率在5%~7%对我国煤炭市场的影响较小;(3)3.17%的年落后产能淘汰率较适合我国煤炭工业发展;(4)优化投资结构对煤炭产能过剩的调控能力最强。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朱灏  全继业  
本文从铁矿和钢铁生产特征出发,基于产业竞争理论探索铁矿石供需的特殊规律和价格机制,并以供需曲线拐点区分其弹性区间和市场状态。得出的结论是,在供需公共弹性域内,铁矿石贸易遵循市场机制形成价格;在该区域外,处于买方或卖方市场状态,市场定价机制失效,优势一方易于操控价格。实证认为我国钢铁业过度膨胀是卖方市场的成因,也是铁矿石价格上升的主要推动力,涨价预期的自我实现起增强作用。调控铁矿石价格的关键是改变铁矿石的卖方市场状态,通过实施遏制进口、投资海外采矿、"扶小抑大"和发展转型等互补措施,让供需落入公共弹性域内,再让市场机制自发调控价格。如此有效调控,铁矿石周期预期价格三年内可以降至85美元/吨。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谢灵斌  
铁矿石定价对中国经济的平稳增长具有重要影响,到2010年,持续了近三十年的年度定价长协机制发生了根本改变。基于此,在对战后国际铁矿石价格机制演进过程分析的基础上,剖析了长协机制瓦解的原因:供需双方力量悬殊、中国铁矿石进口资质管理、需求方内部利益的非一致性、钢铁企业短期需求价格弹性呈刚性,并提出了调控的策略和建议。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刘五星  庄婧媛  巫成方  朱险峰  
煤炭是我国的基础能源。保持煤炭价格基本稳定,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2021年以来,为应对煤炭价格的剧烈波动,国家发展改革委先后发布《关于进一步完善煤炭市场价格形成机制的通知》(发改价格[2022]303号)和2022年4号公告,构成煤炭区间调控机制的核心。从未来较长时间来看,煤炭长协价和市场价将在区间范围内市场化运行,供需因素仍会是决定煤炭价格的主要因素;预计未来煤炭供需关系仍然偏紧;煤炭价格的波动幅度缩小;长协价与市场价之间的价差将维持更为稳定,发生价格倒挂的概率会降低;相对其他能源,未来煤炭的经济性会更为显著。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朱学义  
长期以来,我国煤炭企业采取了在煤炭矿区农民赖以生存的土地上建矿经营的模式。这种"煤矿实体经营"模式存在的弊端是:在同一矿区,地面和地下有两个不同的经营实体——煤炭经营实体和农业经营实体。他们往往在煤炭资源采空地面塌陷进行赔偿时产生利益冲突,同时,采矿遗留下来的生态补偿问题大多甩给了政府。在新的历史时期,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和2016、2017年中央一号文件涉及"农业供给侧改革"的内容给煤炭矿区土地产权制度改革指明了方向。推行中央关于土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三权分置"办法,对维护矿区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权合法权益,发挥土地经营权的资本性作用,改革矿区土地无偿供给制度,提高土地利用率、产出率,增加矿区农民财产性收入有重要的意义。文章探索了煤炭矿区土地资源资本化运作的模式,提出了煤矿经营实体向整个矿区经营实体转化的思路。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朱学义  
长期以来,我国煤炭企业采取了在煤炭矿区农民赖以生存的土地上建矿经营的模式。这种"煤矿实体经营"模式存在的弊端是:在同一矿区,地面和地下有两个不同的经营实体——煤炭经营实体和农业经营实体。他们往往在煤炭资源采空地面塌陷进行赔偿时产生利益冲突,同时,采矿遗留下来的生态补偿问题大多甩给了政府。在新的历史时期,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和2016、2017年中央一号文件涉及"农业供给侧改革"的内容给煤炭矿区土地产权制度改革指明了方向。推行中央关于土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常建忠  
采煤给煤矿企业带来高额利润的同时也会对水资源产生一定的影响。煤水利益相关者的博弈既考验着地方决策,又关系到当地的长远发展。通过对煤矿区煤炭开采与水资源保护的利益相关主体,即地方政府与煤炭企业、煤炭企业与水利部门等社会公众组织之间的博弈行为进行分析,试图探寻造成水资源破坏、污水治理效率低下的重要根源。同时在理论上通过合理的逻辑推演,对相关利益部门提出政策建议。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唐衍伟  
在中国的一次能源消费结构中,煤炭资源的比重一直是最高的,已成为国家制定的"2020发展规划"顺利实现的关键因素之一。煤炭价格形成方面存在着众多非市场化的问题,致使煤炭价格出现了绝对价格较低,比价不合理等严重阻碍煤炭市场健康发展的问题,对煤炭资源的合理利用、煤炭相关行业乃至整个国民经济发展造成较大的影响。自2006年下半年开始,国家采取了一系列煤炭价格市场化改革措施,但均收效不大,其根本原因在于煤炭价格形成机制的不合理,主要表现在:煤炭成本核算不完整,其价格并不能反映资源成本与费用。为此,应在明确改革和完善煤炭价格形成机制的目标与原则的基础上,构建合理的煤炭价格形成机制,以促进国内煤炭市场的发展...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吕涛  聂锐  
本文从成本推动、需求拉动和国际市场带动三个方面分析了煤炭价格上涨的主要原因,指出煤炭价格上涨是煤炭作为稀缺资源的价值体现,有其合理性和必然性。从煤炭产销运存四个环节提出稳定煤炭价格的长效机制,包括形成以大型煤炭企业为主体的煤炭供给体系、完善煤炭市场交易体系、建设运行协调的煤炭运输体系、建立健全煤炭储备机制。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张言方  聂锐  王迪  
文章从潜在产出理论对煤炭供给缺口进行界定,对1980-2011年我国煤炭供给对数数据采用HP滤波法估算出我国潜在煤炭供给及缺口,分析出宏观经济波动对煤炭供给缺口的影响关系,并考察估算出的煤炭供给缺口的结构突变特征。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马翠梅  戴尔阜  刘乙辰  王亚慧  王芳  
甲烷(CH4)是仅次于二氧化碳(CO2)的一类重要温室气体,煤炭开采和矿后活动CH4逃逸排放是中国最大的CH4排放源。为编制高质量的国家温室气体清单以及制定针对性的控制温室气体排放措施,有必要对中国煤炭开采和矿后活动不同排放源的CH4逃逸开展系统研究。根据《IPCC 2006年国家温室气体清单指南》方法,对中国煤炭逃逸关键排放源井工煤矿开采和矿后活动采用本国特征排放因子法,其他排放源采用缺省排放因子法,计算了2010—2016年中国煤炭开采和矿后活动CH4逃逸排放量,分析了上述期间的排放趋势及排放构成,并开展了同其他国家隐含排放因子的对比分析。结果显示:①不考虑回收利用量时,2010—2016年中国煤炭开采和矿后活动CH4逃逸排放量先升后降,2010年排放量为2525万t,2013年达到峰值2716万t,之后缓慢下降到2016年的2269万t,最大的排放环节为井工开采,研究期年平均占比为83%。②2010—2016年CH4回收利用量年均上升17%,2016年回收利用量占总排放量的27%,扣除回收利用量后净排放量峰值年份前移到2011年。③不同国家本地化隐含排放因子差距较大,中国在主要产煤大国中处于中等偏下水平,与波兰相当,低于德国、俄罗斯和美国,位于IPCC缺省值下限。④从排放源范围、方法选择和排放因子等方面来看,中国煤炭开采和矿后活动CH4逃逸排放清单在非附件I国家中属于领先水平,但同附件I国家相比还存在一定差距。建议未来进一步提升计算范围的完整性,加强活动水平数据收集,以及深入开展中国特征排放因子研究,同时从管理和技术方面加强对煤矿瓦斯的回收利用水平。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方虹  沈东亮  
2006年12月22日出乎业界意料,宝钢在第一轮国际铁矿石谈判中率先抢下全球首发权。宝钢达成的全球首发价格,将成为全球供需双方的基准价。根据协议,新的2007矿石年度的卡拉加斯粉矿和标准粉矿的基准价格分别为0.7320美元/干吨度和0.7211美元/干吨度。按照66%高品位计算,巴西矿价格为48.4美元/吨,加上32美元/吨的海运费,其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王江  郑真真  
选取2016年1月4日~2018年12月28日铁矿石与焦炭的期现货价格数据,通过构建向量自回归模型,对铁矿石与焦炭的期货价格和现货价格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焦炭期货价格是铁矿石现货价格的格兰杰因果关系且较为明显;铁矿石期货价格是铁矿石现货价格的格兰杰因果关系;焦炭现货价格是焦炭期货价格的格兰杰原因但不明显。故需监管部门完善金融市场,使相关市场能依据焦炭期货与铁矿石现货价格之间的变动及时做出相应调整,减少损失。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段治平  杨树莲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