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183)
- 2023(12628)
- 2022(10182)
- 2021(9189)
- 2020(7566)
- 2019(16995)
- 2018(16656)
- 2017(31273)
- 2016(17146)
- 2015(19184)
- 2014(19510)
- 2013(19113)
- 2012(17832)
- 2011(15952)
- 2010(16443)
- 2009(15417)
- 2008(15454)
- 2007(14213)
- 2006(12871)
- 2005(12038)
- 学科
- 济(81585)
- 经济(81482)
- 业(78873)
- 企(72652)
- 企业(72652)
- 管理(64775)
- 业经(30068)
- 方法(27056)
- 农(26351)
- 财(25088)
- 中国(23292)
- 地方(21186)
- 农业(19209)
- 务(18886)
- 财务(18851)
- 财务管理(18829)
- 数学(18788)
- 数学方法(18596)
- 技术(18272)
- 制(17913)
- 企业财务(17819)
- 和(15769)
- 策(15292)
- 理论(15208)
- 体(14970)
- 划(14266)
- 银(12871)
- 银行(12846)
- 发(12790)
- 学(12653)
- 机构
- 学院(252826)
- 大学(243707)
- 济(104166)
- 经济(101960)
- 管理(98605)
- 研究(87494)
- 理学(82593)
- 理学院(81721)
- 管理学(80624)
- 管理学院(80150)
- 中国(69412)
- 京(53505)
- 科学(52786)
- 财(49831)
- 农(46816)
- 所(45307)
- 江(42201)
- 研究所(40468)
- 中心(39515)
- 财经(37977)
- 业大(36954)
- 农业(36512)
- 经(34153)
- 北京(34084)
- 州(33525)
- 院(32196)
- 范(31840)
- 师范(31462)
- 省(30057)
- 经济学(29589)
- 基金
- 项目(158513)
- 科学(124941)
- 研究(119116)
- 基金(111237)
- 家(96483)
- 国家(95476)
- 科学基金(82442)
- 社会(74904)
- 社会科(70912)
- 社会科学(70892)
- 省(66631)
- 基金项目(58355)
- 划(53582)
- 教育(53266)
- 自然(51627)
- 自然科(50423)
- 自然科学(50405)
- 自然科学基金(49526)
- 编号(48868)
- 资助(44618)
- 发(40047)
- 成果(39128)
- 业(37081)
- 创(36212)
- 重点(35739)
- 课题(35280)
- 部(33443)
- 创新(32948)
- 发展(32480)
- 展(31930)
- 期刊
- 济(132501)
- 经济(132501)
- 研究(77229)
- 中国(58952)
- 农(45113)
- 管理(43568)
- 财(42411)
- 学报(36483)
- 科学(35491)
- 农业(30877)
- 教育(29529)
- 大学(27827)
- 学学(26398)
- 技术(26256)
- 融(25765)
- 金融(25765)
- 业经(25372)
- 经济研究(20057)
- 财经(19185)
- 业(18525)
- 经(16710)
- 问题(16586)
- 技术经济(15169)
- 商业(13094)
- 现代(13066)
- 科技(12626)
- 世界(12575)
- 贸(12352)
- 财会(12313)
- 经济管理(12114)
共检索到40651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周浩 陈女
一、引言近年来,我国煤矿企业矿难事故频繁发生,矿工安全得不到相应的保证;矿业资源开采设备与行业先进水平存在一定差距,开发利用率相对低下,开采破坏情况普遍严重;矿产开采环境恶劣,没有对员工提供足够的安全及保护措施,致使矿工职业病的发病率逐年增高等,这些都构成了阻碍煤矿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刘琳琳 杨力 张瑞兴
本文在充分考虑循环经济实质和特点的基础上,构建了煤炭企业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该指标体系选取了资源产出、资源消耗、资源综合利用和废弃物排放4个准则层和22个循环经济评价指标,然后应用模糊层次综合评价法对循环经济指标给出有效评价,以期为煤炭企业发展循环经济和指标体系的完善提供有益的参考。
关键词:
循环经济 煤炭企业 指标评价体系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王爱华 张承承 郝敏
评价指标体系是能源审计工作的重要工具,是能源审计理论研究不可忽视的重要内容之一。本文运用理论分析借鉴法和专家咨询求证法研究后认为,煤炭企业能源审计可主要包括能源管理审计、能源利用状况审计、节能效果审计和节能技改项目审计四方面内容,并由此构建了能源审计评价指标体系,以供参考。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孔鹤男 董玲
煤炭企业作为基础能源的生产主体,其盈余质量关系到人们日常生活和社会经济发展。本文根据煤炭企业的特殊性,构建从盈余的现金实现性、技术创新、安全生产投入、环境保护与恢复和资产减值五个方面进行的盈余质量评价的指标体系,旨在为盈余信息的使用者提供合理的决策依据。
关键词:
煤炭企业 盈余质量 指标体系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刘琳琳 杨力
文章在充分考虑循环经济实质和特点的基础上,选取了资源产出、资源消耗、资源综合利用和废弃物排放4个准则层和22个循环经济评价指标,建立了煤炭企业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应用F-AHP评价法对循环经济指标给出有效评价,尝试构建基于F-AHP分析法的煤炭企业循环经济综合评价模型,以期为煤炭企业发展循环经济和指标体系的完善提供有益的参考。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李美羽 朱艳新
通过对煤炭企业逆向物流研究对象的分析,归纳总结逆向物流特点,从影响煤炭企业逆向物流能力的行业特点、技术、管理等因素出发,构建煤炭企业逆向物流系统评价指标体系,为煤炭企业逆向物流评价工作的后续开展提供前提保障。
关键词:
煤炭企业 逆向物流 评价指标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张建平 冯舒祺
在国家进行产业转型升级的大背景下,煤炭企业作为重污染行业的典型企业之一,其环境问题日益突出。因此,构建完善的环境绩效审计评价指标体系成为企业审计工作中的重点。为提高煤炭企业环境绩效,分析了PSR模型对环境绩效审计的适用性,基于该模型从"压力—状态—响应"方面设计了完整的煤炭企业环境绩效审计指标体系,运用ANP网络分析法对各指标权重进行衡量,随后将其运用到山西省典型煤炭企业——同煤集团和阳煤集团的环境绩效审计评价工作中,并对结果进行评估分析,以期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和环境绩效审计提供研究基础。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杨军 宋学锋
文章在对煤炭企业安全风险特点分析的基础上,归纳煤炭企业安全风险的主要控制点,并构建安全风险预警指标体系。该预警指标体系能够给煤炭企业管理者随时提供可以判别的指标体系,管理者根据标准值来判断目前风险所处的警度。
关键词:
安全风险 预警 指标体系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赵经彻
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落实到每个企业,关建是企业经营思想、经营战略要真正转移到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的轨道上来,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转移到内涵式、集约经营为主的轨道上来。兖矿集团领导班子从企业的实际出发,解放思想,转变经营方式,在企业不同的发展阶段,确定不同的目标、重点和方式,实施持续发展战略。兖矿销售收入从8.13亿元增长到了60.3亿元,增长6.42倍;利税总额从3609万元增长到了12.24亿元,增长32.91倍,列全国特大型国有煤炭企业之首,其中,利润由亏损1823万元增长到了6.64亿元,增长37.42倍。全员采煤效率达到甚至超过了发达国家的水平。兖矿经验的核心在...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易承德 张建平
[期刊] 会计之友(中旬刊)
[作者]
孟澌 林爱梅
本文提出了煤炭企业现行成本核算中存在的问题,在环境成本理论研究成果指导下,结合煤炭生产的行业特点,探讨赋予煤炭企业环境成本新的内涵,并对其构成内容进行了全面分析与规范。
关键词:
煤炭企业 环境成本 可持续发展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李庆东
可持续发展是世界关心的重要课题,有关可持续发展的各个方面的研究与探索也得到各界的关注,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问题便是其中之一。结合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内涵,我们论述了城市可持续发展的评价指标及其评价方法。
关键词:
城市可持续发展 指标体系 综合评价
[期刊] 运筹与管理
[作者]
姚平
结合煤炭企业实际,提出了煤炭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指标体系。应用区间判断层次分析法(IAHP)的理论与方法,结合熵理论(Entropy),建立了主观与客观集成确权的IAHP-Entropy综合评价模型。该方法既能有效避免单一主观确权的人为随意性,又能克服单一客观确权无法反映专家经验和决策者偏好的缺点。通过将该模型的应用,验证了该方法的科学性和实践可行性。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李正发
区域可持续发展是国家和全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落脚点和切入口。衡量区域可持续发展程度需要配套标准,构筑这套标准,建立相对健全的评价指标体系,是落实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迫切需要。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