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913)
- 2023(8413)
- 2022(6999)
- 2021(6595)
- 2020(5362)
- 2019(12248)
- 2018(12317)
- 2017(23264)
- 2016(12321)
- 2015(13272)
- 2014(13252)
- 2013(13374)
- 2012(12386)
- 2011(11501)
- 2010(11646)
- 2009(10860)
- 2008(10752)
- 2007(9857)
- 2006(8910)
- 2005(7862)
- 学科
- 济(52917)
- 经济(52877)
- 业(47574)
- 农(45629)
- 管理(35557)
- 农业(30483)
- 企(27169)
- 企业(27169)
- 业经(17236)
- 技术(16790)
- 中国(15254)
- 方法(14989)
- 地方(13541)
- 土地(12771)
- 数学(12342)
- 数学方法(12215)
- 学(11961)
- 技术管理(11499)
- 发(11344)
- 制(10826)
- 农业经济(10395)
- 村(9231)
- 农村(9218)
- 策(9202)
- 财(8957)
- 环境(8742)
- 资源(8500)
- 发展(8037)
- 展(8019)
- 体(7998)
- 机构
- 学院(174261)
- 大学(169434)
- 管理(72546)
- 济(72413)
- 经济(70896)
- 理学(62517)
- 理学院(61850)
- 管理学(60954)
- 管理学院(60628)
- 研究(60474)
- 农(49690)
- 中国(49230)
- 科学(38208)
- 农业(37562)
- 京(37214)
- 业大(33354)
- 所(30454)
- 中心(29944)
- 财(28772)
- 江(28726)
- 研究所(27589)
- 范(23900)
- 师范(23738)
- 农业大学(23194)
- 北京(22999)
- 财经(22455)
- 省(22324)
- 州(22305)
- 经济管理(22113)
- 院(21331)
- 基金
- 项目(119872)
- 科学(95717)
- 研究(89978)
- 基金(86299)
- 家(75418)
- 国家(74654)
- 科学基金(64670)
- 社会(57865)
- 社会科(54405)
- 社会科学(54391)
- 省(49063)
- 基金项目(47512)
- 自然(41367)
- 自然科(40182)
- 自然科学(40174)
- 划(40119)
- 自然科学基金(39486)
- 教育(38360)
- 编号(37822)
- 资助(31894)
- 创(30645)
- 农(29031)
- 成果(28735)
- 发(28015)
- 创新(27666)
- 重点(26445)
- 部(26424)
- 课题(24844)
- 业(24651)
- 国家社会(23575)
共检索到27250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王斌 马银
挖空了地下,塌陷了地上,煤城用地的出路在哪里?今后如何发展?惠农区国土人感到肩上的担子沉甸甸的,但他们将压力转化为动力,通过实践创新,走出了一条节约集约用地之路——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多年来,天津市武清区坚持以集中促集约,以集聚促节约,通过农民向城镇集中,工业向园区集中,盘活零散建设用地,增加发展空间,突出重点,抓住关键,总结出了一套节约集约用地方法,走出了一条符合武清发展实际的科学用地之路,被评为全国首批国土资源节约集约模范县(市)。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朱兵 夏国辉 周士红
2013年初,经组织申报、资格复核、集中评审和实地考核等工作环节,焦作市作为河南省唯一地市,被国土资源部评为第二届国土资源节约集约模范市。其实,早在几年前,焦作市就已经开始走上节约集约之路。2008年,该市被国务院确定为全国首批资源枯竭型城市。为谋求经济转型发展,该市推进资源节约集约利用,2012年被省政府确定为建设中原经济区经济转型示范市,被国土资源部确定为构建国土资源管理新格局试点市、工矿废弃地复垦利用试点市。这些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陈俊奎 王云霞 姚依
土地是万物之源,人类生存之母。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需占用大量土地资源,节约集约用地是我们面临的现实而又紧迫的重要课题。坚持土地资源的节约集约利用,不仅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本质要求,更是破解土地管理难题的重要途径。在当前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于道河
作为全国国土资源节约集约模范县创建活动试点县(市),高密市在工作中坚持"用地集约、布局集中、项目集聚、产业集群"的用地原则和"一般项目靠挖潜、重点项目靠争取、公益项目靠‘单选’、有限指标保民生"的供地原则,按照"严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12月7日,全国国土资源节约集约模范县(市)创建活动经验交流会在京召开。国土资源部部长徐绍史指出,开展节约集约模范县(市)创建活动,是破解当前国土资源管理"两难"局面、推动国土资源事业发展的有力抓手。这次交流大会紧紧围绕各地创建活动中的好做法、好经验展开交流,真可谓正当其时。本期我们挑选了一些县市的节约集约经验,希望有助于各地相互借鉴和学习。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张国通
近年来,按照国土资源部和上级国土部门的要求,黄骅市以科学发展观为统筹,以节约集约利用国土资源为主线,在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方面观念强、措施硬、制度全、成效显,实现了保护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黄永斌 董锁成 李泽红
城市新陈代谢注重分析城市资源与能源流动过程,这为探讨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新的视角。文章以石嘴山市为例,运用能值分析方法核算2000-2013年石嘴山市各能值组成部分,通过构建代谢通量、代谢结构、能值货币比、代谢密度、代谢强度和代谢效率等指标评价石嘴山市新陈代谢水平,继而为石嘴山可持续发展提供政策建议。研究发现,石嘴山市代谢通量不断提高,但其增长率逐年降低;虽对外界环境的依赖程度逐渐提高,但当前城市经济发展仍高度依赖于不可更新资源的大量消耗;石嘴山市能值货币比逐渐下降,城市开发程度不断加大,但石嘴山市人均能值占用增长速度逐渐减少,能值利用上存在巨大的浪费,集约化程度较低,且土地经济投入粗放...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邵晖 陈红枫
资源产业的特殊性使得产业转型成为资源型城市在发展到一定阶段后的必经之路。我国的资源型城市数量多,分布面积广,随着资源的衰竭很多都面临着经济转型的问题。本文以西部典型的资源型城市宁夏石嘴山市为案例,分析了其进行经济转型有资源、区位、产业方面的优势,同时也面临着产业结构失衡、原材料产业比重过高,企业规模小、技术水平低,环境污染严重,技术、人才匮乏的问题和难点以及资金和体制的制约,针对这些问题,文章提出了具体的对策和建议,包括工业结构调整的方向,发展旅游业的模式,发展循环经济的措施,农业的发展方向以及对失业工人的就业安置措施等。
关键词:
资源型城市 经济转型 石嘴山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许坚
2010年中国土地学会学术年会于2010年12月18日至21日在合肥市举行,主题为"土地节约集约利用与转变发展方式"。国土资源部副部长、部党组成员、中国土地学会理事长王世元出席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安徽省副省长倪发科、中国土地学会名誉理事长邹玉川致辞。学会老领导代表、专家代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俞生荣 王万忠 崔树民 朱军宁 吴金尧
宁夏回族自治区石嘴山市是一个以煤炭、煤矿机械、电力、钢铁、陶瓷、建材、高耗能等产品为主体的新兴的能源工业城市,素有“塞上煤城”之称。市人民政府驻大武口区,下辖大武口区、石嘴山区、石炭井区和平罗县、惠农县、陶乐县,总面积4454平方公里.总人口61.4万人,其中:城市人口31.2万人;农业人口30.2万人。有回、满、蒙、藏、汉等22个少数民族。是宁夏的第二大城市。建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梅村是吴文化的发祥地,历史源远流长,文化底蕴深厚。近几年来,梅村国土所始终把节约集约用地作为事关全局的大事来抓,不断探索国土资源管理的新机制,保障了镇域经济社会的快速可持续发展。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近年来,四川省成都市青白江区在实现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有效保护了耕地。2012年2月,成都市青白江区被国土资源部评选为全国首届国土资源节约集约模范县(市),受到国务院及国土资源部的表彰和嘉奖。加强组织领导,明确责任体系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清河县位于河北省的东南部,与山东省临清市接壤,是一个平原县,除农业外本地无其他富饶的自然资源,但清河人民自始至终就有自力更生、艰苦创业的精神,乡镇企业层出不穷,民营经济发展迅速,被誉为"北方的小温州",清河人的生意经已广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陈忠祥
目前国内许多资源型工业城市因资源衰退而面临经济滑坡、产业转型、产业结构调整的难题。文章以宁夏石嘴山市为例,就其煤炭资源的深度开发、接替产业的选择构建、产业结构调整升级及经济与城市空间结构的优化作了初步的研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