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374)
2023(3356)
2022(2592)
2021(2250)
2020(1770)
2019(3852)
2018(3750)
2017(7295)
2016(3679)
2015(3981)
2014(3958)
2013(3881)
2012(3721)
2011(3262)
2010(3349)
2009(3376)
2008(3492)
2007(3278)
2006(2960)
2005(2591)
作者
(10012)
(8261)
(8161)
(8042)
(5276)
(3884)
(3839)
(3209)
(3193)
(2982)
(2898)
(2731)
(2664)
(2651)
(2485)
(2462)
(2440)
(2330)
(2308)
(2294)
(1992)
(1978)
(1935)
(1920)
(1891)
(1861)
(1858)
(1756)
(1673)
(1596)
学科
(17517)
经济(17376)
管理(12200)
(11740)
企业(11740)
(11226)
方法(7453)
业经(6031)
理论(6012)
(5605)
中国(5460)
(4978)
(4587)
(4302)
数学(3923)
数学方法(3882)
社会(3797)
经济理论(3750)
教育(3690)
企业经济(3614)
(3236)
财务(3233)
财务管理(3229)
(3155)
企业财务(3101)
(2782)
农业(2630)
(2521)
(2186)
(2171)
机构
大学(56483)
学院(55332)
(22602)
经济(22130)
管理(20822)
研究(18372)
理学(18026)
理学院(17785)
管理学(17513)
管理学院(17387)
中国(13286)
(11878)
(11713)
科学(10000)
财经(9238)
(9103)
师范(9070)
(8384)
(8380)
(8261)
中心(8036)
北京(7580)
研究所(7457)
师范大学(7456)
经济学(7430)
财经大学(6881)
社会(6593)
经济学院(6530)
(6417)
(6311)
基金
项目(35400)
科学(29023)
研究(28143)
基金(26468)
(22232)
国家(21953)
社会(21263)
科学基金(19406)
社会科(18743)
社会科学(18731)
基金项目(13551)
教育(13479)
(12979)
编号(11496)
(11082)
自然(10963)
自然科(10717)
自然科学(10714)
自然科学基金(10556)
资助(10125)
成果(10104)
(8413)
国家社会(8405)
重点(7905)
课题(7824)
教育部(7711)
人文(7567)
项目编号(7361)
(7310)
(7178)
期刊
(27885)
经济(27885)
研究(18916)
中国(11987)
(10523)
教育(9515)
管理(8494)
学报(8074)
科学(7676)
大学(6770)
学学(6177)
(5594)
财经(5424)
经济研究(4900)
(4684)
(4069)
金融(4069)
技术(3970)
业经(3950)
农业(3563)
问题(3356)
(3181)
社会(3165)
图书(2898)
经济管理(2581)
财会(2532)
社会科(2511)
社会科学(2511)
技术经济(2437)
现代(2431)
共检索到8542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韩振峰  
焦裕禄精神是我们党的宝贵精神财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焦裕禄精神的本质内核,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弘扬焦裕禄精神是内在统一的。大力弘扬焦裕禄精神,对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发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任健  
焦裕禄精神具有深刻的内涵,丰富的内容,是一座永不朽的精神丰碑。焦裕禄精神历久弥新,具有时空跨越性,散发着耀眼的时代光芒。在新征程中,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基层党员面临着新的挑战,如何将焦裕禄精神作为标杆进以传承,是新时期基层党员新的使命。只有大力弘扬焦裕禄精神,牢记党的宗旨,践行初心,担当使命,将个人的理想与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相结合,才能向党和人民交上满意的答卷。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张禧  邓良基  
大学精神是大学最富典型意义的价值取向和精神特征,在大学的人才培养过程中起着立德塑魂的重要作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既体现了社会主义本质要求,继承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也吸收了世界文明有益成果,体现了时代精神。大学要完成好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必须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培育和弘扬大学精神;坚持师德为先,构建大学精神育人团队;整合资源,构建大学精神育人平台、载体和运行机制,从而构建完善的立德机制,着力推进大学精神育人。
[期刊] 求索  [作者] 杨振闻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靳国庆  张洪昭  
党的十八大报告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了科学的诠释,提出了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国家观,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社会观,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公民观。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倡导全社会、全民族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特别是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对青年学生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发表了重要讲话,寄语全国青年要从自身做起,勤学、修德、明辨、笃实,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自己的基本遵循。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董丽娇  陈文斌  
弘扬中国林人精神,对于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以塞罕坝林场和大兴安岭林区为重点,研究了中国林人精神的内涵、实质及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关系。认为中国林人在长期的林业生产实践中铸就了牢记使命、艰苦创业、甘于奉献、绿色发展的精神,中国林人精神的实质在于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人与社会合作共建、人与人平等共享,中国林人精神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间存在着"体"与"魂"的关系。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罗忠荣  杨永志  
生态社会主义为寻求全球性生态危机的解决之道,通过批判与重构两条路径为人类指出未来社会发展前景,深刻批判资本主义的反生态性、非正义性,主张以民主方式从经济模式、政治体制、社会构建和文化培植多维度构建生态社会主义理想社会,体现生态社会主义对结果平等、公正的终极价值追求。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单连春  单俊宇  
对一个民族、国家来说,最持久、最深层的力量是全社会共同认可的核心价值观,因为它承载着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精神追求,体现着一个社会评判是非曲直的价值标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凝结着全体人民共同的价值追求",在培养担当着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进行国民教育、精神文明创建、精神文化产品创作生产传播等方面具有强大的引领作用。长期致力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究的黄明理教授在其著作《角度·视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释讲》(贵州人民出版社,2016年版)一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周露平  
目前核心价值观的培育所面临的首要问题就是资本正在深度改造着精神内容,主要体现为精神动力、伦理精神、民众价值精神与社会时空精神发生了显著变化;它的培育关键就在于精神须高度批判资本,即批判资本精神化与精神资本化的内容,在此基础上才能培育出全民性的核心价值观。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马娟  刘军  
在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中萌芽、凝练的农垦精神,成为各项事业发展,尤其是农业发展的核心价值观。农垦精神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着密切的内在关联性,二者具有相同的爱国属性、文化基因和理想依托。以农垦精神为核心,开展思想教育、实践教育、文化教育,是高校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维度。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黄跃红  
革命文化是我国党和人民在各历史时期的社会建设、发展中,经过统一艰苦奋斗、共同协作的抵抗斗争所形成的强大精神、意识力量,是我国建设具有浓厚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升我国文化自信的重要理论基础,更是促进党和国家更进一步发展的强有力武器。革命文化在中国传统文化体系中,是一种较为特殊的文化景象,所以社会各阶层的专家与学者对其内涵、精神特质、阐述宣传及具体实践等,进行了全方位、多维度的解析与论述。其中,革命文化的精神特质与传承价值更是在新时代背景下成为社会研究的热点。对此,笔者将结合郑自立编著的《革命文化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究》,分析我国革命文化精神特质和传承价值,从实际角度探索弘扬并传承优秀革命文化的有效途径。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张兵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国精神"的核心体现,是凝聚"中国力量"的重要源泉。十八大提出,要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拓展各种有效途径,将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国民教育全过程。大学校园主流价值观是大学作为一种以培养人为己任的社会组织的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大学的具体体现,崇尚科学、勇于创新、敢于担当和追求卓越是校园主流价值观的基本要素。大学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围绕内在精神追求和外在自觉行动两个层面,从"落细、落小、落实"与"融入、潜入、深入"两个方向,探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大学校园主流价值观相融的路径。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裴晓涛  
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探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规律。培育大学生批判和鉴别各种社会思潮的能力。当前,我国社会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日趋活跃,社会思潮纷纭激荡。面对新形势,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党的十九大明确指出,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王美田  
高职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的培育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和导向,结合专业特点,融合行业所需的职业精神,满足社会和企业需求,符合高职大学生的切身利益。培育高职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的关键是:要结合专业特点凝练高职大学生核心价值观;将高职大学生核心价值观培育融入学科体系建设和日常教学;校企合作共同参与高职大学生核心价值观培育;吸引专业课教师和企业导师加入核心价值观培育队伍;发挥新媒体在高职大学生核心价值观培育中的作用。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张天华  柴丽娜  
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融入大学生创业精神培育,是高等教育实现人才培养既符合创新型国家的战略要求,也符合大学生自身发展需要的人才培养目标。新时代高等教育可从国家、高等院校和大学生三方面探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融入大学生创业精神培育的必要性,厘清高等院校在大学生创业精神培育体系、培育机制和培育环境方面存在的不利因素,有针对性地从国家、高等院校和大学生三个层面入手,以及社会环境、校园环境和网络环境三个方面,高等院校充分发挥各方面联动作用,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融入大学生创业精神培育。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