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665)
2023(13412)
2022(11243)
2021(10146)
2020(8798)
2019(20149)
2018(19918)
2017(38745)
2016(20798)
2015(23200)
2014(23153)
2013(23205)
2012(21590)
2011(19302)
2010(19477)
2009(18421)
2008(18745)
2007(17385)
2006(15096)
2005(13890)
作者
(61366)
(51400)
(51354)
(48601)
(32565)
(24419)
(23319)
(19976)
(19083)
(18499)
(17315)
(17094)
(16522)
(16215)
(15890)
(15848)
(15574)
(15475)
(15036)
(14710)
(12787)
(12784)
(12466)
(11689)
(11537)
(11516)
(11437)
(11420)
(10351)
(10207)
学科
(97267)
经济(97173)
(92488)
(84435)
企业(84435)
管理(77064)
方法(43164)
数学(33667)
数学方法(33398)
业经(32550)
(29659)
(29206)
技术(24212)
中国(22378)
(22226)
财务(22197)
财务管理(22168)
企业财务(21006)
农业(20911)
(19252)
地方(17979)
理论(17831)
(17321)
(17209)
贸易(17199)
(16683)
(15990)
(15819)
(15509)
技术管理(14705)
机构
学院(310565)
大学(304236)
(133451)
经济(130924)
管理(126866)
理学(108721)
理学院(107677)
管理学(106232)
管理学院(105642)
研究(97937)
中国(76546)
(63649)
(60566)
科学(59065)
(53353)
(49530)
(49151)
财经(47965)
中心(45892)
业大(45301)
研究所(44568)
(43276)
农业(42106)
经济学(40079)
北京(39904)
(38427)
经济学院(36451)
(36330)
师范(35951)
商学(35284)
基金
项目(199818)
科学(159216)
研究(147522)
基金(144949)
(125164)
国家(124063)
科学基金(108278)
社会(94979)
社会科(90275)
社会科学(90248)
(81148)
基金项目(77268)
自然(69357)
自然科(67809)
自然科学(67791)
自然科学基金(66677)
教育(66644)
(65943)
编号(59470)
资助(58064)
(47642)
成果(46414)
重点(44790)
(44685)
(44045)
(43714)
创新(43626)
课题(40216)
国家社会(39057)
科研(37822)
期刊
(151167)
经济(151167)
研究(87707)
中国(61022)
管理(52390)
(51401)
(49182)
学报(43627)
科学(42874)
农业(33643)
大学(33391)
技术(32143)
学学(31700)
教育(28848)
业经(27605)
(26691)
金融(26691)
财经(24536)
经济研究(23694)
(21344)
(21238)
技术经济(20459)
问题(19919)
科技(16536)
商业(16446)
现代(15646)
(15395)
财会(15021)
(14906)
统计(14672)
共检索到46404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付韬  张永安  李晨光  
针对焦点企业核型集群技术创新传播网络连通性问题,深入剖析网络形成机理,提出集群最终产品交互结构—生产网络—技术创新网络三阶段生成方法。在此基础上,对3家现实焦点企业核型集群技术创新网络进行调研,生成与现实集群技术创新网络相对应的网络样本,并且依据渗流理论经典模型对上述网络样本连通性进行解析,得出一些共性规律:网络节点纵向和横向结网概率均处于中度水平(0.30.6),即可保证网络整体连通;只考虑子网内部连接时,能够生产最多最终产品的焦点企业核心子网连通性最好;整网连通性越差,横向结网概率取值越低,同时隶属多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张永安  付韬  
以产业集群焦点企业理论的相关内容为依据,引入了分包交易、社会关系及创新机制三种维度,构建模型对焦点企业核型结构产业集群创新网络的演进过程进行解析,给出此类创新网络在不同演进阶段所展现的各种特征,并且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我国此类产业集群创新网络演进过程所存在的问题及成因,同时给出了相应的对策。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李晨光  赵继新  
鉴于产学研创新主体自由合作的交互关联,从角色和地域多网络视角,构建了随机交互网络连通生成函数模型。以京津冀生物医药产学研合作创新网络拓扑分析为基础,实证检验了模型有效性,并结合仿真比较分析了产学研合作创新网络连通机制与效果。研究表明:京津冀生物医药产学研合作创新网络的地域子网连通阈值低于角色子网连通阈值;高校、研究机构的知识原发和中介角色特点对于产学研合作创新网络连通具有突出的支撑作用,远高于企业间合作对网络连通的贡献;"塔式"效应是支撑跨域产学研合作创新网络连通性的重要因素;保护中等度数创新主体的策略能够有效抵御合作失灵风险,且连接概率大于65%时随机交互连通效果最佳。本文研究对于区域产学研合作创新管理、连通状态下创新结构调整,以及动态监控产学研合作创新网络健壮性具有重要启示。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付韬  冷永杰  杨志慧  
本文以乐清低压电器集群、徐州工程机械集群和苏州笔记本电脑集群三大核型集群为例,对其共性问题以及这些问题在各集群中的差异化表现进行对比分析,得出结论:三大产业集群中,焦点企业核心地位源于其对具备较高复杂程度的最终产品的掌控,而各集群最终产品复杂程度上的差异决定其内部焦点企业数量与发展态势;各集群多网络演化过程起点因焦点企业初期实力强弱而不同,但创新网络都是其演化的高级阶段;三大产业集群都有完整程度极高的零部件配套体系,这是焦点企业组件技术群外获取与群内剥离的结果;各集群中小企业的发展停滞源于其无法获取具备一定技术成长空间的关键组件技术。基于上述分析,作者就此类集群所在地政府工作给出了具体建议。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姚刚  蔡宁  蔡瑾琰  黄纯  
产业集群网络的研究成果为集群的升级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然而在集群网络创业传导推动集群升级过程中,集群内部企业差异性、集群网络关系的多样性、传导路径的复杂性等特点,使得产业集群升级难以定性定量双角度研究。通过对集群升级理论研究和对深圳龙岗鞋业产业集群的实证研究,分析基于焦点企业的集群网络特征与集群创业能力,集群创业能力与集群升级行为的内在机制,在此基础上得出科学的产业集群升级激励保障策略,为推动集群升级,促进区域经济持续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姚刚  蔡宁  蔡瑾琰  黄纯  
在经济新常态下,促升级、转方式、调结构、去产能砥砺而行。传统产业集群下的企业生存发展面临极大挑战和制约。秉承"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积极推进企业创业、集群升级,实现产业可持续绿色发展成为研究之要、发展之迫。目前,企业创业传导的前沿研究成果为集群升级绿色发展研究提供了新的角度。然而在集群网络创业传导推动集群升级绿色发展过程中,网络关系的多样性、传导路径的复杂性、集群内部企业间的异质性特点使得产业集群升级绿色发展的研究难以定量展开,集群升级的结构演进也难以动态刻画。文章用复杂网络理论的随机网络模型、无标度网络模型和局域世界演进模型映射不同类型的集群网络,揭示了焦点企业引导的创...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史丹丹  
本文构建了集群网络结构、资源获取能力和企业技术创新绩效三者间关系的假设模型,并以178家旅游企业为样本对该模型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关系强度、关系质量、网络规模、网络开放度和资源获取能力与企业技术创新绩效间均存在显著正向回归效应;关系强度和关系质量对企业技术创新绩效的影响部分通过资源获取能力中介完成,网络规模对企业技术创新绩效影响没有通过资源获取能力中介完成,网络开放度对企业技术创新绩效的影响通过资源获取能力中介来完成。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戴万亮  路文玲  徐可  杨皎平  
较高的网络权力意味着外部资源获取便利,但其是否有助于企业技术创新并未达成共识。基于社会网络理论,以知识获取为中介变量,以企业间信任关系和知识整合能力为调节变量,构建一个两阶段被调节的中介作用模型,以检验网络权力对技术创新的作用机制与边界条件。结果表明:①网络权力显著正向影响技术创新;②网络权力显著正向影响知识获取,知识获取则对技术创新产生倒U型影响,知识获取在网络权力影响技术创新关系中起部分中介作用;③企业间信任关系有助于企业通过网络权力获取外部知识,知识整合能力有助于企业将获取的外部知识转化为技术创新。对于管理者而言,可以从关系网络治理和内外兼修两个方面提升技术创新能力与绩效。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郑亚莉  潘松挺  
本文从本地化网络、跨区域网络和全球化网络入手,梳理现有理论成果基础上,结合海宁皮革城的典型案例,探索焦点企业创新的多层次网络特征及其不同层次网络的演化规律,对我国焦点企业如何更好地进行创新网络管理具有较强的理论和实践指导意义。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刘江会  陈雷  朱敏  
本文将区位对公司IPO折价影响的研究从区位"属性"特征扩展到区位"外联"特征,进一步强调了区位对公司IPO行为的重要性。基于全球主要资本市场的IPO数据,通过构建"复杂网络模型"计算网络连通性指标,衡量区位的对外联系特征,本文发现:(1)如果公司嵌入在有较高网络连通性的区位,会有助于降低公司IPO折价,这一结论无论对于公司驻地区位还是对于公司上市地区位都适用;(2)金融中心的网络连通性越高,越有利于发挥自身信息制造与金融辐射功能,从而更好地编译、传递公司信息,降低IPO成本;(3)区位连通性能够抑制地理距离对公司IPO折价的负面影响,但并不足以完全抵消地理距离对IPO折价的负面作用。基于上述结论,本文亦提出若干政策建议。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钮潇雨  陈伟  俞肇元  
贸易畅通是“一带一路”建设的重点内容和核心环节。基于“一带一路”贸易网络数据库,论文综合集成组团识别、核心—边缘轮廓、视差滤波等网络中尺度分析方法,构建探索贸易网络连通性的分析框架,从节点和连边双维度揭示“一带一路”贸易网络的时空格局、拓扑关系以及连通性演化,以期能为新时期“一带一路”框架下经贸合作高质量发展提供科学参考。研究发现:(1)“一带一路”贸易网络联系持续增加、网络密度不断提升、贸易规模分布空间异质性突出,逐步形成了联系日益紧密、层级结构明显、空间上非均衡分布的贸易网络格局;(2)“一带一路”贸易网络形成了5个贸易组团,组团结构存在地理邻近效应,地理距离在全球及区域尺度的国际贸易分工体系演化中依然扮演着重要角色;(3)“一带一路”贸易网络的核心—边缘结构正在经历结构性调整,核心结构和边缘结构呈现出明显分化,极化效应凸显;(4)“一带一路”贸易骨干结构不断拓展和丰富,呈现出向核心国家集聚的变化趋势,形成了以中国为绝对核心,印度、俄罗斯和土耳其为次核心的骨干网络格局。研究结果对于理解“一带一路”贸易网络结构、优化贸易发展格局以及提升贸易网络韧性具有重要启示意义。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付韬  朱妮娜  邹丽玲  
焦点企业采用互联网支撑其创新活动的决策影响因素目前有待研究。本文首先将焦点企业可采用互联网支撑的典型创新活动分为三类,此后,将互联网支撑创新相对优势因素归纳为提升知识可得性、加强知识持有者关系、提高知识管理效率、创建知识管理程序和塑造知识创造者形象五个方面,进而得出五方面相对优势因素都将正向影响三类创新活动中焦点企业互联网采用可能性。同时,每一类创新活动的互联网采用决策也有自身的首要影响因素。据此,本文提出我国政府可以通过鼓励创建产业知识资源互联网整合平台,鼓励开发使用高效统一的焦点企业供应商互联网交流平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付韬  朱妮娜  邹丽玲  
焦点企业采用互联网支撑其创新活动的决策影响因素目前有待研究。本文首先将焦点企业可采用互联网支撑的典型创新活动分为三类,此后,将互联网支撑创新相对优势因素归纳为提升知识可得性、加强知识持有者关系、提高知识管理效率、创建知识管理程序和塑造知识创造者形象五个方面,进而得出五方面相对优势因素都将正向影响三类创新活动中焦点企业互联网采用可能性。同时,每一类创新活动的互联网采用决策也有自身的首要影响因素。据此,本文提出我国政府可以通过鼓励创建产业知识资源互联网整合平台,鼓励开发使用高效统一的焦点企业供应商互联网交流平台,以及鼓励建立与互联网创新相适应的知识管理制度程序,来促进焦点企业更加有效地采用互联网支撑其各类创新活动。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张天平  李向辉  
在当今的市场环境下,企业的竞争其实是企业所有的供应链竞争,而供应链竞争能力主要是供应链中的焦点企业产生,同时,焦点企业的创新对其本身和供应链的竞争能力的提升起着关键性的作用。因此,提高焦点企业和供应链的竞争能力是焦点企业创新的任务,也是供应链中节点企业创新的方向。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于飞  
本文运用社会网络理论,以中国高新技术园区中187家企业为样本,分析不同类型的网络联结关系、网络的结构特征以及它们间的交互作用,如何影响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研究发现,在企业集群中,企业在供应链网络内的位置中心性对其技术创新能力有正向影响,而企业在连锁董事网络和相互持股关系网络内的位置中心性正向调节纵向供应链网络中心性与技术创新能力的关系。同时,这两类网络的网络密度也对供应链网络与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关系起到调节作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