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61)
- 2023(751)
- 2022(591)
- 2021(630)
- 2020(534)
- 2019(1150)
- 2018(1076)
- 2017(1846)
- 2016(1021)
- 2015(1107)
- 2014(1077)
- 2013(1073)
- 2012(1032)
- 2011(1019)
- 2010(1068)
- 2009(1112)
- 2008(1098)
- 2007(976)
- 2006(908)
- 2005(923)
- 学科
- 学(5616)
- 济(4570)
- 经济(4569)
- 经济学(2206)
- 理论(1775)
- 教育(1635)
- 管理(1298)
- 中国(1168)
- 图书(1075)
- 书馆(1058)
- 图书馆(1058)
- 业(973)
- 方法(904)
- 企(885)
- 企业(885)
- 图书馆学(869)
- 教学(869)
- 和(860)
- 研究(722)
- 思想(671)
- 现代(657)
- 情报(648)
- 学法(624)
- 政治(624)
- 教学法(624)
- 主义(584)
- 业经(577)
- 财(568)
- 总论(535)
- 年(519)
- 机构
- 大学(17884)
- 学院(15632)
- 研究(6697)
- 济(5749)
- 经济(5629)
- 科学(4408)
- 管理(4317)
- 中国(4255)
- 京(3923)
- 范(3574)
- 师范(3536)
- 所(3526)
- 理学(3339)
- 理学院(3255)
- 研究所(3242)
- 管理学(3174)
- 管理学院(3129)
- 师范大学(3002)
- 教育(2732)
- 中心(2687)
- 财(2621)
- 江(2596)
- 北京(2577)
- 农(2561)
- 经济学(2451)
- 院(2122)
- 财经(2110)
- 农业(2070)
- 州(1999)
- 业大(1982)
共检索到2660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王慧萱
古人爱读书,爱藏书。当时图书多为木版印刷,印数很少。一个好的刻本.自然为文人学子所珍视;古人著书亦多述而不作,汲取诗文精华,以学富五车而自诩,除了少数杰出的思想家、哲学家留下自己的理论著作以外,他们很少去进行自己的理论构建,宁可“我注六经”或“六经注我”,也罕为系统的哲学著作、理论著作。古代图书最早是用竹简或绢帛以手抄的形式出现,即便后来有了纸张,有了木版印刷,也还有许多书是抄写的,所以鲜有完整、系统的藏书,也鲜有完整、系统的图书目录,更没有现代意义上的图书目录学。《汉书·艺文志》虽是史志目录,但此前没有比它更完整、更系统的目录,因此,它仍算是我国最早的图书目录了。
[期刊] 图书情报知识
[作者]
杨思贤
司马谈、司马迁父子出于史官的职责和自身的学术理想而对先秦图书进行了校勘整理。受其学术理想的限制,校书并没有为后世留下目录学专著。而作为校书的成果,《史记》则展现了司马氏父子的处理文献的方法、图书分类的标准和学术溯源精神,而这些又被刘向、让歆父子继承,奠定了中国古典目录学的基础。
关键词:
司马谈 司马迁 《史记》 目录学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彭斐章
目录学是一门历史悠久的传统学科,同时又是一门具有鲜明时代特征和广泛实用价值的学科。目录学的产生与发展,总是与当时的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科学技术等因素紧密相联的。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的发展促进目录学的繁荣,而目录学的发展又反过来为政
[期刊] 图书情报知识
[作者]
费巍
目前我国针对西方目录学的研究不足,笔者在阅读大量文献和访问西方各目录学协会网站的基础上,对西方目录学的研究现状做了一番调查。以列举目录学和分析目录学为分支的西方目录学在新时期有了较大的发展,列举目录学的发展突出表现为世界书目控制和网络书目控制的研究,分析目录学则在各国目录学协会的支持下蓬勃发展,光电技术和计算机技术也普遍用于分析目录学的研究。借鉴西方目录学的研究,笔者认为要继续加强古典目录学和网络书目控制的研究,重视现代技术在目录学研究中的应用,并寻求一定的学术资助,以促进我国目录学的全面发展。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陈雪飞
对《目录学教程》一书的作者队伍、内容进行客观分析和评价,揭示这部书对目录学发展的时代内容的总 结和在建构现代目录学方面的贡献。
关键词:
目录学教程 现代目录学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任莉莉
目录学在读书治学的道路上意义重大。清王鸣盛、江藩等学者多有论及。《隋书.经籍志》注中"梁有"的正确含义亦为前代学者所揭示,然而笔者发现,学界在目录学的基本问题上还存在着误解。本文针对部分学者对《隋书.经籍志》注中的"梁有"含义的误解以及笔者在《七录序目》的笺注过程中所发现的问题展开论述。
关键词:
《隋书.经籍志》 《七录》 梁有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王秋萍
明末清初西学东渐,西方自然科学特别是天文历算之学的大量传入,显著地激起本土学者对自然科学研究的兴趣和热情。清代民间的天文历算研究颇为活跃,代表人物首推宣城梅文鼎。梅氏晚年专门为自己的历算学著作撰写了一部解题目录——《勿庵历算书目》,共收录梅氏历学著作62种、算学著作26种。《勿庵历算书目》是中国古代现存最早的历算类解题式个人著述目录,在目录学史上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此外,《勿庵历算书目》又深刻地反映了清初天文历算学科的发展状况和梅氏学术思想的特质,从而具有丰富的学术史意义。
关键词:
《勿庵历算书目》 梅文鼎 目录学 学术史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陈耀盛
本文以历时性学术文化积累与共时性目录信息交流为核心,以目录方法和思维方法为中介,把握着中西帐薄派、学术史派和列举、分析目录学在知识积累时期的发展,比较了不同学术文化心理与思维模式下的目录活动和目录学的不同特点。
关键词:
文化积累,目录信息交流,目录学,比较研究
[期刊] 中国图书馆学报
[作者]
尹地
全祖望(1705~1755)和章学诚(1738~1801),是清朝中叶的两位浙东史学巨匠。全章两人,一位以明史(?)辑、宋元学术见长,一位以文史校雠理论闻名;史学贡献可以方驾。但在目录学方面,章学诚的名声远过于全祖望。全氏留给后人的目录学著作并不多,仅有专题目录《读易别录》3卷和一些零散的论文。虽如此,对于全氏,学者们的观点仍有歧异。例如关于《读易别录》,清人李慈铭说:"剖析精严,尤易义之橐钥"(《越缦堂读书记》)。日本学者长泽规矩也却说:"非经义,属图纬占卜之易书目录,记书名、卷数、注记出处。至于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刘国华
对《当代目录学》质疑几则刘国华南京大学郑建明编著的《当代目录学》一书是近年目录学基础理论研究的一重大成果,其主要成就我已撰文介绍。其主要不足我也曾提出过几点,近日,又细看了几遍,发现还有些小的不应有的失误,现按其在书中出现的顺序,逐一评述如下:1.该...
[期刊] 图书情报知识
[作者]
杨河源
近年来,作为图书馆学的一个分支学科,目录学研究出现困局,笔者提出了一些值得学界关注的问题,“揭示病苦,以引起疗救的注意。”(鲁迅语)
关键词:
目录学 书目 服务 学术规范
[期刊] 图书情报知识
[作者]
彭斐章
清代学者王鸣盛说:"目录之学,学中第一紧要事,必从此问途,方能得其门而入,然此事非苦学精究,质之良师,未易明也。"又说:"凡读书最切要者,目录之学。目录明,方可读书;不明,终是乱读。"据此,一直以来,人们将目录学称之为读书治学的入门之学。今天来看,对读书治学来说,目录学的意义不仅在于"入门",而且在于读书治学的全过程,是读书治学的"必修"之学。下面从几个方面谈谈这一问题。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