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056)
2023(8810)
2022(8051)
2021(7638)
2020(6400)
2019(14956)
2018(15130)
2017(29220)
2016(16002)
2015(18104)
2014(18073)
2013(17957)
2012(16173)
2011(14492)
2010(14251)
2009(12791)
2008(12191)
2007(10303)
2006(8772)
2005(7398)
作者
(46819)
(38581)
(38370)
(36481)
(24560)
(18646)
(17429)
(15496)
(14648)
(13671)
(13295)
(12851)
(12092)
(12020)
(11907)
(11870)
(11814)
(11539)
(10997)
(10813)
(9721)
(9293)
(9282)
(8653)
(8635)
(8631)
(8599)
(8429)
(7814)
(7738)
学科
(59106)
经济(59040)
管理(44381)
(41929)
(35421)
企业(35421)
方法(29863)
数学(25852)
数学方法(25561)
(15529)
(14889)
(14273)
中国(14233)
业经(13112)
地方(12243)
理论(10671)
(10492)
(10427)
贸易(10423)
农业(10328)
(10110)
环境(9952)
技术(9838)
(9536)
财务(9477)
财务管理(9462)
(9070)
企业财务(8949)
教育(8783)
(8543)
机构
大学(222052)
学院(220314)
管理(91012)
(80456)
理学(80084)
理学院(79172)
经济(78546)
管理学(77711)
管理学院(77341)
研究(72053)
中国(51137)
科学(48752)
(47280)
(38037)
业大(36774)
(36540)
(35150)
研究所(33882)
中心(32334)
农业(30211)
(30037)
北京(29713)
(29123)
财经(29066)
师范(28797)
(26501)
(26485)
(25127)
技术(24403)
师范大学(23384)
基金
项目(160577)
科学(124806)
基金(115394)
研究(115202)
(101629)
国家(100800)
科学基金(85893)
社会(69401)
社会科(65625)
社会科学(65605)
(63473)
基金项目(62695)
自然(58442)
自然科(57029)
自然科学(57018)
自然科学基金(55923)
(53765)
教育(52224)
资助(47401)
编号(47364)
成果(37652)
重点(35654)
(34459)
(33685)
(33529)
课题(32078)
科研(31300)
创新(31199)
计划(30317)
大学(29647)
期刊
(83640)
经济(83640)
研究(61168)
学报(39163)
中国(37221)
科学(34930)
(34025)
管理(31880)
大学(28519)
学学(26911)
(24981)
教育(24355)
农业(24259)
技术(18821)
业经(14221)
(14144)
金融(14144)
图书(13351)
财经(12909)
经济研究(12769)
(12346)
科技(12144)
理论(11957)
实践(11351)
(11351)
问题(10868)
(10759)
(10460)
情报(10367)
技术经济(10366)
共检索到30383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实验技术与管理  [作者] 冯泽宇   陈茹霞  
该文通过焙烧隔氧活化处理、负载磁性材料等途径制备了一种浮选尾煤基复合吸附剂,探讨了不同因素对其吸附水中Pb(Ⅱ)重金属离子效果的影响,对其吸附动力学和热力学进行了分析,结合XRD、MLA分析及氮吸附等手段对其物理化学性质进行了表征。实验结果表明:尾煤样品经过800℃高温焙烧改性后,高岭石含量有所减少,伊利石含量有所增加,且孔隙中的水或部分杂质被有效脱除,生成大量气体,从而显著增大了其比表面积和孔径,有利于吸附反应的进行;负载Fe_3O_4再经800℃焙烧后的浮选尾煤对Pb(II)具有很强的吸附能力,准二级动力学模型和Langmuir等温吸附模型能够很好地拟合尾煤基复合吸附剂对溶液中Pb(Ⅱ)的吸附过程,其对Pb(Ⅱ)的吸附主要是基于单分子层的化学吸附。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卢爱民  张宇  刘伟  兰叶青  蒋红梅  
采用水热法制备了一种氨基化磁纳米Fe3O4粒子,并采用X-射线衍射、透射电镜和红外光谱对该材料进行了表征。研究了氨基化磁纳米Fe3O4在不同pH、反应时间、添加量和初始金属离子浓度下对Pb2+的吸附能力。结果表明:在pH 8.5、分析时间为10 min时对Pb2+的吸附率可达90%以上;随着氨基化磁纳米Fe3O4添加量的增加,其对Pb2+的吸附能力也增强;随着Pb2+初始浓度的增加,氨基化磁纳米Fe3O4对Pb2+的吸附率降低。氨基化磁纳米Fe3O4对Pb2+的吸附动力学和热力学分别符合准二级吸附模型和Langmuir等温吸附模型。不同浓度盐酸对保留在氨基化磁纳米Fe3O4上的Pb2+的脱附影...
[期刊] 实验技术与管理  [作者] 邓冬艳  郑成斌  
采用共沉淀法合成纳米Fe_3O_4,将其作为非均相类Fenton反应催化剂,在紫外光辅助作用下,以氧化石墨烯为原料,制备石墨烯量子点。借助扫描电镜、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和分子荧光光度计分别对Fe_3O_4纳米颗粒的形貌和产物的光谱特性进行表征。实验结果表明:在紫外光辐射作用下,类Fenton试剂产生的强氧化性的·OH与GO反应,从而形成GQDs;GO悬浮液pH值约4.0,满足Fenton反应的pH值条件,无需调节pH值,操作简便。此外,通过外加磁场容易分离产物,并且纳米Fe_3O_4可重复使用,能保持很好的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方国东  司友斌  
【目的】从磁致效应的角度考察纳米四氧化三铁(Fe3O4)对红壤微生物数量和酶活性的影响,研究纳米Fe3O4处理对红壤中2,4-D的降解效果,为纳米磁处理技术用于污染土壤修复提供依据。【方法】采用不同剂量的纳米Fe3O4处理红壤,用稀释平板法和化学比色法测定处理前后微生物数量和酶活性的变化;利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测定土壤中2,4-D浓度的变化。【结果】纳米Fe3O4对细菌和放线菌有激活效应,但对真菌存在抑制作用,且当纳米Fe3O4投加量为80 g.kg-1时磁致效应最显著;同样,纳米Fe3O4对淀粉酶、脲酶、中性磷酸酶和过氧化氢酶也具有激活效应,但对不同酶活性的影响程度存在差异;经纳米Fe...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王伟萍  司友斌  
【目的】采用纳米Fe3O4协同微生物降解水溶液中2,4-D,提高2,4-D的降解效率,为有机氯农药污染环境的生物修复提供理论基础。【方法】利用纳米Fe3O4的还原作用脱去2,4-D环上的氯原子,使其毒性降低或消除;再利用微生物的共代谢作用,引入降解菌,协同降解2,4-D。通过分析纳米Fe3O4与微生物之间的相互关系,揭示纳米Fe3O4与微生物降解的协同作用机理。【结果】纳米Fe3O4对2,4-D有还原降解作用,投加纳米Fe3O4体系中2,4-D浓度降低、氯离子浓度升高,纳米Fe3O4对2,4-D的降解是一个还原脱氯过程;微生物能以2,4-D为C源,投加降解菌体系中2,4-D浓度降低、微生物生长...
[期刊] 实验技术与管理  [作者] 房川琳  李俊玲  齐悦  李静  邹清  
在液相合成磁性纳米粒子Fe_3O_4的常规方案的基础上,用微波反应仪代替常规的加热仪器,从反应温度与时间上对反应过程进行调控,将产物的制备周期从常规反应的20min缩短至微波反应的12s。与常规反应所得产品相比,微波反应所得产品不仅粒径减小,团聚度也明显降低。通过微波合成仪在该项实验教学中的应用,不仅能让学生学习新的技能,还能激发学生探索新方法,新技术的潜力。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肖苗  石国荣  戴镇璇  曾双晴  刘也峰  余心结  
以酵母菌为载体,废弃烟叶提取物为还原剂,制备酵母菌载纳米铁(TB–Fe/SC NPs),并探究其去除水中2, 4, 6–三氯酚(2, 4, 6–TCP)的性能。结果表明:负载在酵母菌上的纳米铁为粒径(77.6±16.1) nm的球形颗粒;TB–Fe/SC NPs去除2, 4, 6–TCP主要包括吸附和氧化降解2种途径,符合拟二级反应动力学模型;溶解氧和羟自由基在TB–Fe/SC NPs氧化降解2, 4, 6–TCP中起重要作用;TB–Fe/SC NPs对2, 4, 6–TCP的去除率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随2, 4, 6–TCP初始浓度的增大而减少,而反应体系的pH值对TB–Fe/SC NPs去除2, 4, 6–TCP的影响较小;TB–Fe/SC NPs用量为1.0~3.0 g/L时,2, 4, 6–TCP的去除率随TB–Fe/SC NPs用量的增大而增大;Fe~(3+)、Mg~(2+)、Ca~(2+)和SO_(4)~(2–)能促进TB–Fe/SC NPs去除2, 4, 6–TCP的反应,HPO_(4)~(2–)、HCO_(3)~(–)和腐殖酸则对反应有抑制作用,而K~(+)、NO_(3)~(–)和Cl~(–)对2, 4, 6–TCP的去除影响不明显;TB–Fe/SC NPs能在室温下稳定储存6个月以上,重复使用6次后,2, 4, 6–TCP的去除率由80.54%下降到28.75%;在25 ℃和pH=5.0的条件下,3 g/L TB–Fe/SC NPs对20 mg/L 2, 4, 6–TCP的去除率和去除量分别为(80.54±0.39)%和(5.23±0.03) mg/g。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肖苗  石国荣  戴镇璇  曾双晴  刘也峰  余心结  
以酵母菌为载体,废弃烟叶提取物为还原剂,制备酵母菌载纳米铁(TB–Fe/SC NPs),并探究其去除水中2, 4, 6–三氯酚(2, 4, 6–TCP)的性能。结果表明:负载在酵母菌上的纳米铁为粒径(77.6±16.1) nm的球形颗粒;TB–Fe/SC NPs去除2, 4, 6–TCP主要包括吸附和氧化降解2种途径,符合拟二级反应动力学模型;溶解氧和羟自由基在TB–Fe/SC NPs氧化降解2, 4, 6–TCP中起重要作用;TB–Fe/SC NPs对2, 4, 6–TCP的去除率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随2, 4, 6–TCP初始浓度的增大而减少,而反应体系的pH值对TB–Fe/SC NPs去除2, 4, 6–TCP的影响较小;TB–Fe/SC NPs用量为1.0~3.0 g/L时,2, 4, 6–TCP的去除率随TB–Fe/SC NPs用量的增大而增大;Fe~(3+)、Mg~(2+)、Ca~(2+)和SO_(4)~(2–)能促进TB–Fe/SC NPs去除2, 4, 6–TCP的反应,HPO_(4)~(2–)、HCO_(3)~(–)和腐殖酸则对反应有抑制作用,而K~(+)、NO_(3)~(–)和Cl~(–)对2, 4, 6–TCP的去除影响不明显;TB–Fe/SC NPs能在室温下稳定储存6个月以上,重复使用6次后,2, 4, 6–TCP的去除率由80.54%下降到28.75%;在25 ℃和pH=5.0的条件下,3 g/L TB–Fe/SC NPs对20 mg/L 2, 4, 6–TCP的去除率和去除量分别为(80.54±0.39)%和(5.23±0.03) mg/g。
[期刊] 实验技术与管理  [作者] 李玉佩  王晓静  赵君  李发堂  
设计了g-C_3N_4基纳米复合物的制备、表征及其光催化性能分析的科学研究型综合实验。通过简单的一步煅烧法合成了α-Fe_2O_3/g-C_3N_4纳米复合光催化剂;采用X射线衍射、透射电镜、紫外-可见漫反射光谱等对其结构和性质进行了分析和表征;在模拟可见光照射下,通过测试模型污染物罗丹明B(Rhodamine-B,RhB)的降解程度来考察其光催化性能。实验设计简单易行,涵盖了材料的合成、表征及光催化性能评价等多个知识点,便于学生了解光催化领域的学术前沿,掌握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熟悉大型仪器的使用步骤,同时有助于增强学生的科研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
[期刊] 实验技术与管理  [作者] 孙亚男  顾修全  
采用水热法制备分层次结构F-TiO_2微粒,并通过原位沉淀方法对这些微粒进行Ag_3PO_4负载以增强其可见光响应,研究F-TiO_2微粒的可见光催化性能(光降解罗丹明B溶液的速率),并研究了复合物中Ag_3PO_4的加入量对光催化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F-TiO_2微粒的光催化活性在负载Ag_3PO_4以后显著高于纯Ag_3PO_4的活性,当Ag_3PO_4与F-TiO_2的质量比为1∶1.67时,其可见光催化活性最佳。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龙玲  万祥龙  曲岩春  
为提高水性聚丙烯酸酯木器漆的耐磨性和硬度,进行纳米Al2O3浆料的制备及其对水性木器漆改性的研究,探讨分析不同制备方法和Al2O3添加量对漆膜耐磨性和硬度的影响。结果表明:以聚丙烯酰胺为分散剂、聚乙二醇和辛基酚聚氧乙烯醚为润湿剂、聚乙烯吡咯烷酮为稳定保护胶,在高速搅拌下制成的纳米Al2O3浆料,在透射电镜下观察发现纳米Al2O3颗粒分布均匀,具有良好的分散性;在不影响漆膜透明度的情况下,漆膜耐磨性和硬度随Al2O3添加量增加得到提高,添加量在1.5%时漆膜具有较好的耐磨性和硬度;纳米杂合工艺法的漆膜耐磨性和硬度优于后添加法制备的水性木器漆涂膜。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王洪艳  杜官本  郑荣波  
采用空气介质阻挡放电(DBD)冷离子体处理云南松木材表面,然后浸泡在带有负电荷的Fe3O4纳米材料溶液中,研究了不同沉积次数对松木表面Fe3O4纳米材料沉积量的影响。采用扫描电镜和红外光谱测试了沉积5次的松木表面的形貌和化学成分变化,并测试其电磁屏蔽效果。结果表明:经空气DBD冷等离子体处理后的松木表面可以沉积Fe3O4纳米材料,松木表面Fe3O4纳米材料的沉积量与沉积次数有关,本研究中沉积5次,每次20 min,效果较好,沉积了Fe3O4纳米材料的松木具有明显的电磁屏蔽效果。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袁宁  罗迎社  胡云楚  
通过超声波分散改性技术对硅烷偶联剂KH570改性的纳米碳酸钙进行表面改性制备了改性纳米碳酸钙,采用熔融共混法制备了木纤维(WF)/聚丙烯(PP)/纳米碳酸钙三元复合材料。使用ARES旋转流变仪系统研究了复合材料的动态流变性能。结果表明:扫描频率、温度及纳米Ca CO3含量均会对体系的流变性能产生影响。随着扫描频率的增大,体系的储能模量G′与损耗模量G″越大,而复数粘度η*则减小,温度升高时复数粘度和松弛时间降低。当纳米Ca CO3加入量≤15%(质量分数)时,随着纳米Ca CO3含量的增加,WF/PP/纳米Ca CO3复合材料的储能模量、损耗模量和复数黏度逐渐增加且均高于WF/PP,当纳米Ca CO3加入量>15%(质量分数)时,反而呈下降趋势。
[期刊] 实验技术与管理  [作者] 罗海健   苏闯建   魏熙宇   柯丁宁   孙飞云  
压电催化是由压电晶体的应力诱导电效应驱动的催化过程。为进一步提高压电材料的压电催化性能,对制备铁酸铋压电材料Bi2Fe4O9的传统水热法进行了优化改进,并探索了其压电催化降解性能及相关机理。利用XRD、SEM、XPS等表征手段分析了Bi2Fe4O9样品的形貌尺寸和元素分布,利用FPM、压电瞬间电流等测试了其压电性能,以罗丹明B模拟废水考察了基于Bi2Fe4O9压电催化的高级氧化体系。结果表明,通过改进水热法制备的Bi2Fe4O9样品是具有光滑表面、单分散性、平均尺寸为910 nm×82 nm的薄片状形态纳米片结构。XRD及XPS结果表明,Bi2Fe4O9样品纯度高,且Bi、Fe、O元素均匀分布。PFM及压电电流测试发现,Bi2Fe4O9纳米片具有很好的压电催化性能。超声波空化诱导Bi2Fe4O9纳米片压电催化S2O82–体系(US/Bi2Fe4O9/S2O82–)的罗丹明B(Rh B)去除率达97.8%,表明超声活化压电和压电催化多场耦合系统具有显著的协同促进作用。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蒋红梅  李文华  
采用纳米Al2O3分离富集系统与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联用测定环境水样中的痕量Cr(Ⅲ),并系统地研究了静态条件下纳米Al2O3材料对Cr(Ⅲ)的吸附性能及影响Cr(Ⅲ)吸附和解吸的主要因素。结果表明:Cr(Ⅲ)在pH 8.5、超声波处理时间为5 min时可被纳米Al2O3定量吸附;使用0.5 mL 1.5 mol.L-1 HCl即可将纳米Al2O3吸附的Cr(Ⅲ)完全洗脱;在优化条件下本方法对Cr(Ⅲ)的检出限(3σ)为4.6 pg.mL-1;RSD为0.75%(n=7,ρ(Cr(Ⅲ))=20 ng.mL-1);富集倍数可达70倍。将该方法应用于自来水和天然雪水样品中痕量Cr(Ⅲ)的分析,加标...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