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260)
2023(13683)
2022(11288)
2021(10475)
2020(8608)
2019(19509)
2018(18900)
2017(35558)
2016(19476)
2015(21565)
2014(21345)
2013(21190)
2012(20166)
2011(18769)
2010(18996)
2009(17860)
2008(17673)
2007(15752)
2006(14537)
2005(13334)
作者
(58761)
(49120)
(49094)
(46741)
(31665)
(23395)
(21928)
(19052)
(18885)
(17561)
(17324)
(16174)
(16078)
(15776)
(15761)
(15124)
(14668)
(14311)
(14259)
(14122)
(12509)
(12333)
(11872)
(11359)
(11271)
(11088)
(10799)
(10566)
(9932)
(9835)
学科
(98873)
经济(98765)
管理(54821)
(49939)
(38313)
企业(38313)
方法(35432)
数学(31747)
数学方法(31424)
中国(27378)
(24577)
地方(21624)
(20783)
(19936)
(19376)
贸易(19364)
(18870)
业经(18858)
(18221)
农业(16289)
(15679)
银行(15635)
(15126)
(14650)
金融(14649)
环境(14530)
地方经济(13908)
(13587)
(12481)
(11938)
机构
大学(292157)
学院(289278)
(135588)
经济(133208)
研究(110278)
管理(106216)
理学(90698)
理学院(89632)
管理学(88222)
管理学院(87703)
中国(85117)
科学(64726)
(61838)
(61075)
(56577)
(52839)
研究所(51398)
中心(48936)
财经(48062)
(44393)
经济学(43810)
(43791)
业大(42329)
农业(41505)
北京(39619)
经济学院(39290)
(38786)
(37759)
师范(37337)
财经大学(35513)
基金
项目(187138)
科学(148120)
基金(139431)
研究(133151)
(123660)
国家(122663)
科学基金(103387)
社会(89456)
社会科(84982)
社会科学(84963)
基金项目(71897)
(69442)
自然(65565)
自然科(64098)
自然科学(64071)
自然科学基金(62997)
教育(60174)
(60171)
资助(57801)
编号(50136)
(42932)
重点(42901)
成果(41846)
(41760)
国家社会(38650)
(38358)
教育部(36738)
创新(36160)
课题(36065)
中国(35681)
期刊
(156257)
经济(156257)
研究(94486)
中国(57685)
(48265)
学报(48262)
科学(44754)
(44450)
管理(40421)
大学(36256)
学学(34326)
农业(32257)
(31990)
金融(31990)
经济研究(27160)
教育(26310)
财经(25158)
业经(22406)
技术(22249)
(21864)
问题(20638)
(19159)
国际(17503)
(17180)
世界(16998)
技术经济(15640)
统计(14151)
(13724)
(12626)
商业(12598)
共检索到45256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黄琳  李秀玉  
从2002年开始,便有热钱进入中国市场,对我国的股市、楼市和银行系统等经济领域造成了不同程度的影响。从热钱进入的渠道、原因及其对我国经济的影响三个方面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并提出了控制热钱流入的政策建议。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黎友焕  王凯  
人民币升值预期和国内房地产、股市价格上涨预期使得国(境)外热钱大量流入中国,对中国的经济产生了严重的负面效应,干扰了中国货币政策的有效性,也威胁到中国的金融安全。本文界定了热钱的概念和特性,分析了国(境)外热钱进入中国的动机及其对中国经济的影响,提出了应对热钱异常流入的对策建议。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郭新华  韩继云  
本文在分析近两年国际“热钱”流入中国的渠道、方式的基础上,提出治理国际“热钱”的策略是:加快汇率机制改革,实行真正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制定国际收支总体平衡的政策目标,消除国际“热钱”投机的可能性;审慎对待资本账户的开放,保证对资本流入的有效控制;加强外汇管理,坚决打击国际“热钱”的投机套利;加强国际合作,建立国际“热钱”监测预警机制。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陆前进  
目前在人民币升值预期较强的条件下,投机资本早已把目光投向中国市场,大量的投机资本流入中国,加剧了通货膨胀的压力,影响中国金融的稳定。本文主要分析了投机资本流入的原因、套利机制原理、热钱流入的影响,并重点考察了通过外汇贷款套利和通过港币套利的机制。最后本文提出了投机资本管理和防范的政策建议。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黎友焕  
人民币升值预期和我国房地产市场的高利润,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境外热钱流入我国的房地产,提高了房价,并助长了泡沫,给我国的房地产市场带来了巨大的风险。本文通过分析境外热钱进入我国房地产市场的原因和影响,探讨了如何更好监管房地产市场的对策。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黎友焕  龚成威  郭文美  
近几年来,大量境外热钱通过各种方式流入中国资本市场,最终目标是获取高额利润。境外热钱异常流动对中国金融体系的稳定产生很大冲击。在人民币面临进一步升值压力以及国内外利差加大的形势下,境外热钱流入有愈演愈烈的趋势,这将增大中国货币政策的实施成本,削弱其效果,严重时会加剧金融市场的波动,甚至危及金融体系安全。因此,防控热钱应该从货币、汇率、利率以及储蓄等各方面进行改革。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张洁  李楠  
在我国,热钱通常被定义为纯粹以投机套利为目的、无真实贸易或投资背景的国际收支交易及跨境资金流动。由于目前我国资本项目下处于管制状态,大规模热钱流入、流出难以实现,因此只能采取"伪装"方式流入境内。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王吉赟  张宗新  
2008年"热钱涌入潮"爆发,有内外两方面因素:从内部条件看,人民币的持续升值预期吸引大量国际投机资本涌入;从外部条件看,美国全面爆发的次债危机,加剧了国际"热钱"滋生。国际投机大量涌入,成为影响中国经济的重要变量,不但向中国境内输入巨量流动性,使得货币政策执行效果大打折扣,而且严重影响到经济金融的安全。因此,密切关注"热钱"流向的风向标和国际投机资本流向的逆转,成为我国监管部门的重要使命。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石艾馨  萧琛  
文章综合测算了中国短期资本净流入规模,系统地采用1991~2010年的跨时较长的经验数据,实证检验了国际短期资本流入中国的原因。检验结果表明,国际短期资本流入中国的主要动因首先在于谋取股市和房地产市场的增值收益,其次是为搏取人民币升值的利益;至于国内外"利差"因素的影响本文则没有发现。这个结果及其政策含义值得有关方面借鉴。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王国刚  余维彬  
2008年3月底,在国家外汇储备数额为16821.77亿美元的背景下,有人根据所谓的全口径计算认为,仅2003年以后流入中国的国际热钱数额就达到了17542亿美元,是当期国家外储的104%,这种显然不符合中国实际状况的说法引起了轩然大波。本文认为,"国际热钱大量流入中国"说法存在4个方面问题:"国际热钱"概念扩展引致逻辑混乱,"国际热钱"流入的路径不清引致胡乱猜疑,国际收支项目不清引致估算严重失真,缺乏实践常识引致收益估算失实。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于新东  牛少凤  艾思宇  
2012年是全球经济危机继续蔓延和深化的一年,各国都把调整经济结构作为应对危机的重点和目标。中国经济在内外因的共同作用下也进入了更自觉、更积极、更深刻的转方式、调结构、强素质、促持续的关键时期。在这样的全球性大转型过程中,各国经贸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的关系进一步增强,特别是在中国经济对世界经济的兴衰有着越来越重要影响的当下,中国经济的任何起落都会立刻刺激各国敏感的神经,引来赞誉或非议。因而,研究分析当前中国经济热点问题,不仅对自身正确研判经济形势、更好地作出决策具有重要价值,而且对客观解读中国经济、形成正面国际舆论导向具有积极意义。文章选取了2012年以来的国内主要经济热点问题,一共有十个方面,...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郭熙保  李通屏  袁蓓  
基于人口普查和联合国的人口预测,本文分析了人口老龄化对劳动力供给、资本积累、支柱产业和技术进步等方面的不利影响。应对快速人口老龄化,必须树立科学人口发展观,分阶段放开一胎化生育政策,循序提高退休和领取养老保险年龄,同时制定与实施和人口结构变化相适应的产业规划,发展老龄产业,调整产业结构。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方毅  于大力  高莉  
基于中国"热钱"存在"长线投机资金",本文以影响因素为主线,结合利率、汇率、宏观经济与资本溢价等广泛因素,对"热钱"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热钱"在次贷危机后出现大幅流出的长期趋势,且短期波动加大;"热钱"同中国经济的作用机制未发生结构转变;"热钱"与多种因素存在多重长期均衡,在长期共同因子中GDP最主要,"热钱"影响超过其他因素;对GDP和房价有显著短期冲击。"热钱"应纳入中国整体经济的流动性管理之中。"热钱"对流动性的冲击,"热钱"与经济增长正反馈形成的风险,应纳入宏观经济政策考虑的内容。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尹宇明  陶海波  
大量热钱的流入,引起了我国经济学界的普遍关注。在国内学者研究的基础上,本文用直接法估算流入我国的热钱规模并分析它们的流入对降低我国货币政策的独立性、引起国内资产价格泡沫、影响我国汇率政策等方面所造成的不良后果,并针对热钱流入渠道,提出了加强资本项目管理等政策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