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507)
2023(6462)
2022(5432)
2021(4807)
2020(4001)
2019(8826)
2018(8377)
2017(15627)
2016(8737)
2015(9255)
2014(8926)
2013(8707)
2012(8062)
2011(7311)
2010(7175)
2009(6535)
2008(6634)
2007(5724)
2006(4992)
2005(4169)
作者
(29094)
(24544)
(24402)
(22836)
(15540)
(11890)
(10723)
(9535)
(9304)
(8603)
(8407)
(8057)
(7996)
(7734)
(7609)
(7602)
(7479)
(7254)
(7128)
(7003)
(6421)
(6008)
(5932)
(5652)
(5626)
(5431)
(5430)
(5273)
(4978)
(4975)
学科
(33923)
经济(33872)
管理(24027)
(23914)
(18481)
企业(18481)
方法(17116)
数学(15344)
数学方法(15178)
(9852)
(9774)
(8930)
中国(8248)
(8109)
贸易(8108)
(7899)
业经(7556)
农业(6883)
环境(5967)
技术(5764)
(5581)
(5578)
财务(5576)
财务管理(5569)
企业财务(5335)
(5144)
地方(5100)
银行(5096)
(5082)
金融(5081)
机构
大学(132545)
学院(129985)
(51465)
经济(50656)
研究(47503)
管理(47345)
理学(42564)
理学院(42006)
管理学(40986)
管理学院(40779)
科学(33981)
(33905)
中国(33400)
(27477)
农业(27473)
业大(27236)
(26002)
研究所(24598)
(21708)
中心(20451)
农业大学(18715)
财经(18388)
(18264)
(16946)
(16783)
经济学(16562)
北京(16482)
(16098)
师范(15735)
科学院(15371)
基金
项目(97760)
科学(76139)
基金(73296)
(68764)
国家(68245)
研究(60541)
科学基金(56585)
社会(40252)
自然(40110)
基金项目(39379)
自然科(39256)
自然科学(39235)
自然科学基金(38582)
社会科(38233)
社会科学(38221)
(37485)
(33061)
资助(29370)
教育(27482)
重点(22754)
计划(21602)
(21230)
编号(20975)
(20546)
(20356)
科研(19883)
创新(19348)
科技(19282)
(18577)
国家社会(17610)
期刊
(48812)
经济(48812)
学报(32977)
研究(32022)
(29445)
科学(27148)
大学(23396)
学学(22779)
中国(20667)
农业(19853)
(15326)
管理(15144)
(10513)
业大(10208)
(9302)
金融(9302)
经济研究(9023)
(8957)
财经(8890)
农业大学(8690)
业经(8184)
技术(7950)
教育(7626)
(7569)
科技(7438)
问题(6936)
林业(6405)
资源(6285)
商业(6145)
自然(6091)
共检索到17403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姚雪莉  高建民  于雪斐  伊松林  
该文利用自行研制的小型热解试验装置,以沙棘枝干为试验材料,在热解终点温度分别为450、600和750℃,平均升温速率为150℃/h的热解条件下,对沙棘枝干进行热解处理;然后以热解全程收集的沙棘醋液为研究对象,对其得率、成分及含量进行了测定与分析。结果表明:在选定的试验条件下,随着热解温度的升高,沙棘醋液的得率呈上升趋势,醋液得率的平均值为45.61%;沙棘醋液是一种组分相当复杂的混合物,其中大部分是水,已检出主要有机成分及相对含量的平均值为:有机酸20.52%、酚类25.51%、醛类7.97%、酮类14.46%、醇类3.43%、酯类3.64%。在试验选定的热解条件下,沙棘醋液中的主要成分基本一...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周章义  尹伟伦  梁华军  于京民  张庆  
近些年来,沙棘木蠹蛾大面积成灾,作者调查发现,沟底、水库边及河滩沙棘林有极强的抗灾能力.为进一步探索研究这种现象及其机理,从2001年起,作者分别在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及辽宁省建平县的虫灾区,进行了为期6年的观测与研究.结果表明,影响沙棘抗沙棘木蠹蛾的主导因素不是土壤肥力,而是土壤水分;水肥充足,使沙棘光合作用增强,蛋白质、贮藏营养物质增加,糖等有机化合物减少,碳氮比值下降,Na+、K+含量比率失调,树体体温下降;河滩沙棘林的抗虫机理,是由土壤含水量诱发的一系列抗生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闫钰  陆鑫达  李恋卿  郑金伟  潘根兴  
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分析了木醋液的主要化学成分,并将不同稀释倍数(100、300和500倍)的木醋液对辣椒进行叶面喷施温室试验,以清水为对照,考察木醋液对辣椒生长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木醋液是一种成分复杂的液态混合物,主要含有酚类和烯-酮类等物质。叶面喷施木醋液能提高辣椒的株高、产量以及果实中维生素C含量。其中稀释300倍的木醋液叶面喷施对增加辣椒株高及维生素C含量效果最好,而喷施稀释500倍的木醋液对辣椒增产效果最好,表明木醋液含有植物生长促进物质,具有开发为农用叶面喷施制剂的应用潜力。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于雪斐  伊松林  冯小江  张齐生  
该研究首先从农作物秸秆的热解设备入手,研制出了一套容量为0.18 m3的秸秆热解设备;然后选择在中国产量较大的水稻、小麦、玉米和棉花秸秆等为试验原料,在热解最高(终点)温度分别为450、600和750℃,平均升温速度为150℃/h的条件下,对各热解产物的得率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在所选定的试验条件下,随着热解温度的升高,秸秆炭的平均得率逐渐下降,而秸秆醋液和秸秆煤气的得率则逐渐上升。从变化的趋势可知,秸秆煤气产量随热解温度的升高而增加的幅度大于秸秆醋液增加的幅度。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高佩   王彬贤   郭思雨   马玉花  
【目的】从青海野生中国沙棘(Hippophae rhamnoides subsp.sinensis)根际土中筛选出具有解钾能力的菌株,并比较其促生能力,为高原地区高效生物菌肥的研发提供依据。【方法】利用纯化培养方法从中国沙棘根际土中分离解钾菌;通过形态观察、生理生化检测及16S rDNA序列比对鉴定菌株;对解钾菌的解有机磷、解无机磷、解钾、降解纤维素的能力进行测定;将解钾菌接种于空心菜幼苗以验证其促生效果。【结果】K15、K50和K65三株解钾菌均为乙酸钙不动杆菌(Acinetobacter calcoaceticus)。培养3 d后,3株解钾菌溶解有机磷的浑浊圈直径为3.75~7.13 mm,解有机磷菌液中磷的质量浓度为5.12~11.33μg·mL~(-1);溶解无机磷的透明圈直径为3.25~5.31 mm,解无机磷菌液中磷的质量浓度为3.39~6.63μg·mL~(-1);解钾的黄色光圈直径为17.53~25.17 mm,解钾菌液中K~+质量浓度为4.87~7.15μg·mL~(-1);降解纤维素的透明圈直径为8.37~12.07 mm。3株解钾菌均可提高空心菜种子的萌芽率(表现为K65>K50>K15)。施用解钾菌菌液可提高空心菜幼苗的生长发育速度(表现为K65>K50>K15)。其中,K65对幼苗的促生作用最显著,K65处理的幼苗鲜质量达到0.24 g,比CK提高33.3%。【结论】3株解钾菌均具有解有机磷、解无机磷、解钾、降解纤维素的能力;施用解钾菌菌液后空心菜幼苗的生长状况均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种子发芽率显著提高,其中,K50和K65的促生效果均比K15好。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赵汉章  朱长进  徐永昶  高成德  李鸿启  曹满  刘英  徐爱文  王忠  
本文对4个试验点的5年生沙棘种源试验林的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的结果进行了分析和评价。试验表明,沙棘不同种源的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以及果实生化成分都存在明显的差异。这与产地的纬度、经度、海拔高度有显著的相关性。地处中纬度、高海拔的甘肃、宁夏、青海等省(区)的中西部种源,其早期营养生长表现出明显优势。地处高纬度、低海拔的内蒙、河北、山西等省(区)的华北种源,果实较大,成熟较早,总糖含量较高,但V_c、总酸含量较低。这为生产上种源选择、引种、育种提供了科学依据。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段爱国  张建国  罗红梅  单金友  
‘黑棘6号’是以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业研究所从蒙古引进品种‘乌兰格木’实生子代中优选出的优良无性系‘乌兰沙林’为育种材料,在黑龙江绥棱通过实生选种法选育出单一无性系,再经全国区域化试验评价选出。‘黑棘6号’少刺或无刺;百果质量可达60 g以上,盛果期果实平均产量达6 000 kg·hm-2。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张建国  段爱国  黄铨  罗红梅  单金友  吴永麟  
在黑龙江绥棱、内蒙磴口及陕西永寿试验区对俄罗斯的12个大果沙棘品种和蒙古的1个大果沙棘品种的适应性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1)影响大果沙棘在我国的适应性的主要因子是环境因子。在大果沙棘品种的推广中,首先要注意地理位置,其次,在适宜栽培区确定的基础上,还需要考虑品种的适应性差异,即需要进行品种的选择。(2)从高纬度引进的品种,在中国的适应性表现是随着纬度的下降适应性逐渐下降,绥棱试验点、磴口试验点及永寿试验点分属最适引种区、适宜引种区及不适应区。(3)绥棱试验点4 500 kg.hm-2以上的品种有楚伊、浑金、优胜、橙色、阿尔泰新闻、乌兰格木6个品种,磴口试验点6 000 kg.hm-2以上...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张建国  段爱国  罗红梅  单金友  何彩云  
在黑龙江绥棱和内蒙古磴口试验区对13个大果沙棘品种的生长性状及其与产量的相关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大果沙棘的叶片长度在不同试验点间差异不明显,磴口试验点的叶片宽度不同程度地比绥棱试验点小,同一试验点不同品种的叶片长度与宽度亦存在一定差异;中国沙棘叶片长度明显小于引进大果沙棘品种,宽度与引进品种相近;磴口试验点叶片长宽比明显高于绥棱,叶片长宽比的大小可作为衡量品种抗逆性或者适应性的一个指标。(2)不同大果沙棘品种的枝刺数具有很大的不同,且同一品种在不同试验点的枝刺数并不完全一致,在磴口试验点,许多品种的枝刺数有明显的增加趋势,这可能是对干旱环境的一种适应或反应;中国沙棘枝刺数量多,为长...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孙妙  杨周婷  张存莉  魏安智  史伟  
研究不同温度和吸水时间对中国沙棘种子萌发的影响,确定种子引发最适条件;干旱和盐胁迫条件下,通过对引发种子活力和幼苗形态指标的考察,探索引发对种子的抗性生理效应。结果表明:1)水引发沙棘种子的最适条件为10℃、避光条件下分批给种子加水,总水量为种子初始质量的55%,在引发0,3,6,12和21 h时分别加入总水量的23%,23%,25%,14%和15%,引发7天。2)对中国沙棘4个产地(陕西、宁夏、甘肃、内蒙古)种子水引发效应进行验证,共测定种子可溶性糖、丙二醛(MDA)和脯氨酸3个指标,差异均极显著。3)干旱和盐胁迫条件下,与对照比较,水引发显著提高种子发芽率、发芽指数,缩短种子平均发芽时间,...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张润志  陈孝达  党心德  
危害沙棘(Hippophae rhamnoides L.)种子的害虫——沙棘象,隶属于象虫科(Curculionidae)象虫属(Curculio Linnaeus)为一新种。分布于陕北、渭北、关山等地,严重影响沙棘种子产量和果实利用价值。模式标本保存于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舒乔生  谢立亚  
近年来,辽宁建平县亚洲最大的人工沙棘Hippophae rhamnoides林呈现大面积死亡的现象。通过标准样地法调查沙棘的死亡程度,测定与对比不同沙棘死亡率下林地的根系密度和土壤抗冲性,研究沙棘林退化对水土流失的影响。结果表明:0~30 cm范围内,直径d<0.05);随着深度增大,抗冲性也逐步降低,沙棘的死亡率对土壤抗冲性的影响亦达到显著水平(P<0.05),这主要是由根系密度的相应变化引起的;经曲线拟合,土壤抗冲性与d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尤毅娜  邓红  孟永宏  房杰  郭玉蓉  张英  
【目的】利用浓度为4.5%、p H 11.5的双氧水(alkaline Hydrogen peroxide,aHp)预处理苹果渣,研究其对苹果渣化学组分、木质素的去除率和纤维素酶的酶解得率的影响。【方法】以木质素的去除率为指标,优化aHp预处理的温度和时间,经过过滤收集固体组分、干燥后,制得预处理后的苹果渣。根据aHp预处理前苹果渣中纤维素、半纤维素的含量、木质素的含量以及酶解总糖含量,分析aHp在最优预处理温度下,不同预处理时间对苹果渣纤维素、半纤维素的含量及回收率,木质素的含量及去除率、酶解糖得率的影响。通过扫描电镜(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sem)、热重...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陈文思  朱清科  刘蕾蕾  马欢  赵维军  王瑜  
【目的】确定沙棘人工林在陕北半干旱黄土区适宜的地形条件,为该区人工林的稳定性建设及其可持续经营提供参考。【方法】通过样方法对陕西省延安市吴旗县的13年生沙棘人工林进行调查,采用相关分析和单因素方差分析,从坡位、坡向和坡度3个方面,比较不同地形条件下沙棘人工林的死亡率差异。【结果】随坡位降低,沙棘人工林的死亡率先增大后减小,上坡、中坡和下坡的平均死亡率分别为38%,47%和31%,不同坡位间的差异均不显著;在不同坡向中,沙棘人工林死亡率最轻的是阴坡,最大值仅21%,平均为4%,死亡率最高的是阳坡,最小值为33%,平均值为63%,半阴坡和半阳坡的死亡率介于阴坡和阳坡之间,其中半阴坡的平均死亡率稍低...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宇  母军  李思锦  赵阳  
为了有效利用热解技术处理废弃人造板,采用气质联用技术对比分析桉木、添加质量分数10%脲醛(UF)树脂的桉木、添加质量分数10%三聚氰胺改性脲醛(MUF)树脂的桉木、UF树脂、MUF树脂的热解液组分。结果表明:桉木热解液成分复杂,其中2,5-二甲基呋喃的相对含量达到27.56%,3-甲基-2-羟基-2-环戊烯-1-酮和4-(2-氧代)-2-环己烯-1-酮的相对含量分别为7.04%和7.02%,2,6-二甲氧基苯酚的相对含量为9.48%。添加UF树脂的桉木热解液检测到含氮物质的相对含量比桉木热解液增加22.93%,该热解液有望用于肥料生产和土壤改良;添加MUF树脂的桉木热解液出现了木糖、丁内酯等桉...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