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948)
2023(7058)
2022(5856)
2021(5149)
2020(4158)
2019(9356)
2018(9225)
2017(16646)
2016(9010)
2015(9968)
2014(9886)
2013(9932)
2012(9743)
2011(8969)
2010(9221)
2009(8202)
2008(8010)
2007(7292)
2006(6813)
2005(6394)
作者
(29413)
(24559)
(24542)
(23006)
(15583)
(11808)
(11065)
(9561)
(9448)
(8821)
(8460)
(8160)
(8078)
(7962)
(7883)
(7573)
(7356)
(7214)
(7124)
(6941)
(6392)
(6301)
(5996)
(5685)
(5629)
(5598)
(5545)
(5407)
(5155)
(4963)
学科
(42622)
经济(42577)
(20670)
管理(20652)
地方(17229)
中国(16311)
(14097)
企业(14097)
(12936)
业经(10800)
方法(10286)
地方经济(9907)
(9362)
农业(9224)
(9055)
数学(8473)
数学方法(8380)
(8380)
金融(8378)
(8317)
银行(8292)
(8112)
环境(7704)
(7634)
贸易(7622)
(7487)
(7289)
(7136)
发展(7000)
(6975)
机构
学院(130110)
大学(128114)
研究(53714)
(51875)
经济(50718)
管理(41731)
中国(40778)
科学(35444)
理学(34131)
理学院(33588)
管理学(32775)
管理学院(32535)
(29534)
(29408)
(29146)
研究所(26309)
中心(24039)
(23815)
农业(22933)
(22010)
业大(21897)
(19380)
北京(19314)
(19289)
(19204)
师范(18828)
(17951)
财经(17432)
科学院(16948)
技术(16716)
基金
项目(83901)
科学(64239)
研究(59574)
基金(57496)
(51988)
国家(51522)
科学基金(42303)
社会(35663)
(35353)
社会科(33791)
社会科学(33785)
基金项目(30098)
(29416)
自然(27302)
教育(26790)
自然科(26634)
自然科学(26627)
自然科学基金(26116)
(25265)
编号(23298)
资助(23014)
重点(20032)
发展(19871)
成果(19560)
(19517)
课题(18387)
(17563)
(16877)
计划(16836)
创新(16572)
期刊
(68033)
经济(68033)
研究(42058)
中国(35099)
(29382)
学报(25873)
科学(21935)
农业(20053)
管理(19933)
大学(18948)
学学(17861)
教育(17675)
(17621)
(15528)
金融(15528)
技术(13550)
业经(12688)
经济研究(10875)
(10404)
问题(8833)
财经(8642)
(7555)
业大(7127)
(7122)
科技(7102)
(6844)
世界(6716)
图书(6692)
国际(6509)
商业(6264)
共检索到22111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代尚沛   贾旭宏   田威   丁思捷   张晓宇   汤婧   朱新华  
泄漏或溢出的液体燃料接触到热表面会引起火灾。为减少此类火灾事故,该文研究了燃料液滴在热表面上的蒸发模式和传热机制。利用玻璃恒温加热板模拟热表面实验,研究了乙酸、乙醇、丙酮、乙酸乙酯、正庚烷和环己烷的热蒸发行为。采用红外成像技术和体积估计法分析实验数据,揭示了不同液滴表面的各种热流型和形成机理。乙酸和乙醇液滴表面观察到热流波(hydrothermal waves, HTWs)和Bénard-Marangoni(B-M)流胞;丙酮和乙酸乙酯液滴表面观察到环状热流型;正庚烷液滴表面没有发现明显热流型,而环己烷液滴表面发现了双涡轮热流型。发现分子间氢键的形成和断裂与HTWs和Marangoni流胞的形成有关,液滴的蒸发速率主要由饱和蒸汽压决定。实验结果表明:热流型对蒸发速率具有明显促进作用。
[期刊] 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王方   韩琪炜   李典望   金捷  
燃烧室中燃料经喷油嘴或甩油盘等装置破碎、雾化成含有密集微小液滴的液滴群,液滴群在燃烧室的高温对流环境中先蒸发,而后与高压空气混合燃烧。该文开展了多液滴蒸发实验,旨在解决以往研究中以单液滴蒸发代替实际工况中液滴群蒸发产生的忽略液滴间相互作用的问题,为多液滴蒸发数值模拟理论提供实验数据支撑。该研究使用高速摄影机拍摄石英纤维悬挂的航空煤油液滴在高温400、 500和600℃静止工况下蒸发的过程,并处理特定帧数的图片得到液滴蒸发特性曲线;多液滴蒸发实验中选择的液滴间距范围为1~4倍液滴直径。结果表明:多液滴的平均蒸发速率随着液滴间距的增大而增大,最终趋近于单液滴的平均蒸发速率,且近似成指数规律;液滴间距超过临界间距时,双液滴可看作2个独立的单液滴,此时的平均蒸发速率与单液滴平均蒸发速率基本没有区别;当2个液滴足够接近时,双液滴的平均蒸发速率降到单液滴的80%~90%。随着温度升高,液滴之间的影响距离会增大。该文得到了双液滴和三液滴蒸发的实验数据,以及双液滴关于液滴间距和温度的经验公式,实验结果与理论分析结论相吻合,为多液滴蒸发模型提供了实验数据支撑和理论创新依据。
[期刊] 实验技术与管理  [作者] 谢彪   郁静静   杨天艺   张兴华   李柏辰   胡嘉奇  
为研究不同变质程度煤体表面液滴铺展特性,采用实验与数值计算相结合的方法,通过观察纯水液滴撞击煤体的动态铺展过程,探讨撞击高度对不同变质程度煤表面接触角及液滴铺展系数的影响,揭示不同变质程度煤体的润湿机理。测量4种不同煤质的静态接触角,实验结果表明:褐煤的润湿性最强,肥煤次之,无烟煤和焦煤的润湿性最差;观察纯水液滴碰撞不同煤样的动态变化发现,撞击高度与纯水液滴的铺展系数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在相同高度下,纯水液滴铺展系数的变化均表现为先增大后降低再增大,最终趋于一个稳定状态。该研究结果可为矿井湿式除尘技术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
[期刊]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学报  [作者] 陈姊慧  赵川林  刘进勋  李微雪  
氢气活化在过渡金属氧化物催化的加氢反应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二氧化铈(CeO_2)表面上氢气如何活化是乙炔加氢反应中的重要科学问题.本文利用密度泛函理论计算(DFT)的方法,系统研究了化学计量及有氧缺陷的CeO_2(111)、(110)和(100)表面上氢气活化机理.氢气在化学计量的CeO_2表面解离时仅形成羟基,而氧空位的存在可以有效促进氢气活化.CeO_(2-x)(111)和(100)缺陷表面上H~+和H~-物种可以共存,而在CeO_(2-x)(110)缺陷表面上只能观察到H~+物种.化学计量及有氧缺陷的CeO_2表面上氢气活化的结构敏感性与H~+和H~-吸附能有关,并由氧空位形成能以及Ce、O离子的电荷分布决定.该理论工作深入理解了二氧化铈基催化剂上氢气活化过程,为优化和设计高效加氢催化剂提供了理论支撑.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徐广春  顾中言  徐德进  许小龙  
【目的】研究水稻叶片的表面特性和有机硅助剂Silwet-408溶液的单个雾滴在30°、45°和60°3个倾角水稻叶片正、反面的行为,以期为农药雾滴对靶叶面滞留控制机制提供依据。【方法】利用扫描电镜观察水稻叶片的表面特性,并通过Zisman图法测定稻叶的临界表面张力。同时测定0、3.91、7.81、15.63、31.25、62.50、125.00和250.00 mg·L-1 8个浓度的Silwet-408溶液的表面张力后,利用表面张力法测定出Silwet-408的临界胶束浓度,并借助于接触角测量仪测定8个溶液的单个雾滴在3个倾角水稻叶片上的接触角。【结果】电镜观察发现水稻叶片正、反面存在3种类型...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何正斌  李帆  伊松林  张璧光  
对真空条件下木材表面水分蒸发速率模型进行了理论推导,并以截面为20mm×20mm,长度分别为100、150、200、250、300mm的桦木为试材,在干燥温度分别为60、75、90℃,绝对压力分别为0.02、0.04、0.06、0.07、0.08MPa的真空干燥条件下,对试材内部水分移动速率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木材表面水分移动速率大于内部水分移动速率,二者的比值在10~150之间变化。根据试验结果,得出了不同条件下各种规格试材的干燥速率与温度、绝对压力的关系式,并与理论推导得出的模型进行比较,得到木材表面水分蒸发速率与内部水分移动速率之比。最后根据不产生干燥缺陷的最大(极限)速比,得出木材真空...
[期刊] 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姚一娜  李聪  陶振翔  杨锐  
为了探究液滴碰撞在固体表面的动力学特性,该文进行了不同初速度的液滴以不同角度撞击光滑不锈钢表面的实验,通过实验研究了液滴的碰撞角度和Weber数对碰撞过程中液滴的动力学特性,如液滴前后沿点位移、最大铺展直径、滑移距离等的影响。结果表明:液滴的最大无量纲铺展直径随Weber数的增大而增大,随斜面倾斜角度的增大而减小;但是,液滴最终静止在表面时与表面的接触直径几乎不受Weber数和碰撞角度的影响,而是取决于液滴在表面上的前进接触角和后退接触角;另外,液滴的前后沿点位移和滑移距离随碰撞角度和Weber数的增大都呈现上升趋势。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沈阿林  姚同山  李学垣  徐凤琳  
对中南地区花岗岩上发育的5种土壤的氟吸附特征及其与磷、硫竞争吸附的研究结果表明:(1)土壤对氟的吸附量随加入氟浓度增大而增加,且在吸附时不断释放OH-,使平衡液pH升高。氟吸附容量的大小次序为:红壤>赤红壤>黄棕壤和砖红壤。氟吸附与Langmuir方程、Fre-undlich方程和Temkin方程有极好的拟合性;(2)氟、磷、硫之间存在着竞争吸附,在磷酸根或硫酸根存在时,土壤对氟的吸附量增加,氟吸附等温线位置上移,曲线斜率变大。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任国玉  郭军  
采用600余个台站资料,对全国及主要流域蒸发皿记录的蒸发量及相关气候要素变化趋势进行了分析。1956—2000年期间,我国水面蒸发量呈显著下降趋势,东部、南部和西北地区下降更多。我国长江、海河、淮河、珠江以及西北诸河流域的年平均水面蒸发量均明显减少,海河和淮河流域减少尤为显著,黄河和辽河流域减少也较明显,但松花江和西南诸河流域未见明显变化。长江、淮河流域夏季减少速率最大,珠江、辽河以春季减少为主,海河、西北诸河流域春、夏两季都显著减少,黄河、东南诸河、西南诸河等流域四季均有轻度减少,松花江流域四季变化趋势都不明显。全国多数地区日照时数、平均风速和温度日较差同水面蒸发量具有显著的正相关性,并与水...
[期刊] 实验技术与管理  [作者] 朱小燕  杜鸣赫  王洪权  刘意  陈洁渝  卜庭江  严春杰  
在矿物材料实验教学中,针对表面电位滴定仪存在加温不均一、数据不稳定、换加液不方便等问题,提出双模式温控、循环供液系统、搅拌等改进方法,并设计高岭石零电点测试验证实验。实验结果表明:改进后的仪器操作更方便,其稳定性和测量精度提高,实验数据准确;教学过程中,学生实验操作过程顺畅,教学效果良好,可满足本科实验教学要求。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孙军德  于艳敏  梁启明  
真菌菌丝体对重金属离子具有较好的吸附作用;壳聚糖(chitosan)是甲壳素部分或全部脱去乙酰基后得到的产物,对金属离子也具有较强的吸附特性[1]。采用壳聚糖对稻根霉(Rhizopus oryzae)菌丝体进行表面分子印迹,并研究了根霉菌丝体壳聚糖表面印迹吸附剂对Cr6+(铬)的吸附性能和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最佳吸附pH值为3.5~4.0;在初始浓度为200mg·L-1时,动态吸附15h达到饱和,吸附容量为45mg·g-1;在初始浓度为600mg·L-1时,24h静态吸附达到饱和,吸附容量为55mg·g-1;研究结果为综合利用根霉工业发酵中的废弃菌丝体,以及菌丝体表面印迹吸附剂在重金属污水处理...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孙向阳  
为研究北京西山地区古土壤母质上发育的土壤的发生分类 ,用土壤化学和土壤物理的方法 ,分析了两个受古红色粘土影响的土壤之粘土矿物种类和表面化学特性 .结果表明 :粘土矿物种类主要为伊利石、伊利石 蒙皂石混层矿物 ,以及绿泥石和高岭石等 .剖面上下层之间的粘粒全量组成和性质分异不明显 ,硅铝率为 1 .6~ 1 .9,和我国南方的红壤相似 .土壤发育受红色粘土类成土母质影响较大 ,而受现代成土因素影响较弱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李正  李健  刘淇  王群  
为获得对大菱鲆肠道具有较强黏附能力的益生菌株,了解其黏附机制,采用体外黏液黏附模型及Western-blot技术,对黏红酵母等4株益生菌的大菱鲆肠黏液黏附性能及黏红酵母表面粘附蛋白和肠黏液受体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4株益生菌均可黏附于大菱鲆肠黏液;但各菌株的黏附能力存在较大差异,其中黏红酵母黏附能力最强,鼠李糖乳杆菌次之,假丝酵母和枯草芽孢杆菌相对较低。黏红酵母表面蛋白预先与肠黏液孵育2h后,显著抑制了黏红酵母与肠黏液的结合,其黏附百分率下降了83.6%;但上述处理对其他3株益生菌的黏附没有明显影响。Western-blot显示黏红酵母表面蛋白中分子量为38.5ku和28.6ku的两个蛋白...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李克斌  陈经涛  魏红  王建军  
【目的】研究不同类型表面活性剂对不同有机质含量土壤吸附莠去津行为的影响。【方法】采集6种有机质含量为2.5~43 g/kg的土壤,配制一系列含一定质量浓度莠去津和6个不同质量浓度十二烷基苯磺酸钠(DBS)、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和吐温20(Tween-20)溶液,用振荡平衡技术测定莠去津在水/土相间的表观分配系数Kd*(有表面活性剂)和Kd(无表面活性剂),并计算吸附的表面活性对莠去津的分配系数。【结果】初始质量浓度为0~3 353 mg/L的CTAB能提高6种土壤对莠去津的吸附能力。当CTAB初始质量浓度为1 677 mg/L时,Kd*开始显著增加,CTAB质量浓度为3 353 m...
[期刊] 实验技术与管理  [作者] 管官  林焰  杨蕖  周帅  
为使学生充分理解LNG蒸发规律,针对研制的独立C型LNG储罐及保温层装置,进行适用于实验教学的创新实验设计,开发了独立C型LNG储罐蒸发率实验,设计了实验方案,介绍了实验原理、实验测量方法、实验目的、实验装置、实验内容及步骤等。此实验的开设不仅可以大大增强科研设备的利用率,而且对提高教学效果有很大帮助,有利于激发学生的科学探索精神,也为相关课程的实验教学改革提供借鉴。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