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999)
- 2023(6985)
- 2022(5862)
- 2021(5459)
- 2020(4291)
- 2019(9551)
- 2018(8952)
- 2017(16572)
- 2016(9107)
- 2015(9637)
- 2014(9364)
- 2013(8990)
- 2012(8117)
- 2011(7208)
- 2010(7040)
- 2009(6518)
- 2008(6461)
- 2007(5745)
- 2006(4916)
- 2005(4197)
- 学科
- 济(34164)
- 经济(34124)
- 管理(27707)
- 业(26545)
- 企(21635)
- 企业(21635)
- 方法(16086)
- 数学(14325)
- 数学方法(14123)
- 财(10534)
- 农(9840)
- 学(9124)
- 中国(8576)
- 业经(8419)
- 贸(7619)
- 贸易(7617)
- 易(7372)
- 务(7083)
- 财务(7070)
- 财务管理(7063)
- 农业(6924)
- 企业财务(6734)
- 制(6583)
- 地方(6253)
- 技术(6200)
- 环境(6119)
- 划(5471)
- 银(5101)
- 银行(5053)
- 人事(4942)
- 机构
- 大学(131129)
- 学院(130781)
- 济(49800)
- 经济(48855)
- 管理(48666)
- 研究(46909)
- 理学(43057)
- 理学院(42515)
- 管理学(41552)
- 管理学院(41325)
- 农(34468)
- 科学(34017)
- 中国(33736)
- 业大(28224)
- 京(27939)
- 农业(27708)
- 所(25901)
- 研究所(24071)
- 财(21864)
- 中心(20827)
- 江(19348)
- 农业大学(18777)
- 财经(17770)
- 省(17305)
- 院(17223)
- 北京(16996)
- 经(16199)
- 室(15609)
- 范(15100)
- 科学院(14942)
- 基金
- 项目(97845)
- 科学(75217)
- 基金(71464)
- 家(67300)
- 国家(66756)
- 研究(60769)
- 科学基金(55436)
- 自然(39451)
- 省(39141)
- 社会(39096)
- 自然科(38572)
- 自然科学(38555)
- 基金项目(38511)
- 自然科学基金(37880)
- 社会科(37178)
- 社会科学(37166)
- 划(33530)
- 资助(28601)
- 教育(27235)
- 重点(22723)
- 计划(21950)
- 编号(21400)
- 创(20701)
- 发(20495)
- 科技(20309)
- 部(20180)
- 科研(20024)
- 创新(19443)
- 业(18746)
- 国家社会(16935)
共检索到18272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方少忠 张洁 游向阳 郭文杰 蔡宣梅
对自繁"siberia"百合种球在30~45℃水中进行热激处理,研究种球在热胁迫过程中的生理变化,并与未经热处理的种球对照。结果表明:热处理可以极显著改善种球一些重要生理指标,35~40℃热激处理在360 min内,是安全温度和持续时间;35~40℃的热处理能改善POD酶活性,降低了MDA含量,对淀粉的含量无影响;热处理可调节可溶性蛋白和脯氨酸含量;适宜条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种球抗性和活力,提高种球的休眠深度,为种球长期保存提供一种预处理技术途径。
关键词:
种球 热激 抗性 预处理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程林梅 张原根 阎继耀 张和
土壤干旱导致棉花叶片细胞膜透性明显增大,硝酸还原酶活性、光合速率下降。耐旱性较强的棉花材料BPA68,细胞膜透性增加幅度和硝酸还原酶活性及光合速率下降幅度均小于中等耐旱品种中棉12号。复水48h后细胞膜透性、硝酸还原酶活性和光合速率恢复程度与品种的耐旱性、生育期有关。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刘雪凝 杨利平 马川 向地英
【目的】研究温汤处理种球对亚洲百合幼苗耐热性的影响。【方法】以亚洲百合‘多安娜’(Pollyanna)为试材,研究种球在45℃下,经历不同时间梯度(0、10、20、30、40、50min)温汤处理后,其幼苗抗性生理指标及电阻抗图谱参数对38℃胁迫的反应。【结果】种球热锻炼20min,植株SOD活性及可溶性糖含量分别高于对照51.41%(P<0.01)和23.45%(P<0.01),根系活力比对照增加57.11%(P<0.01),弛豫时间与对照无显著性差异;处理30min后,SOD活性及可溶性糖含量分别达到峰值,但与处理20min差异不显著,且根系活力下降至低于对照。【结论】种球温汤处理20mi...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杨玉秀 常瑾 刘安成
通过PEG-6000根际模拟土壤水分胁迫的方法,对郁金香、风信子和欧洲水仙3种球根花卉的幼苗进行了胁迫处理,测定了其叶片相对含水量(RWC)、丙二醛(MDA)含量、叶片细胞膜相对透性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和过氧化氢酶(CAT)3种保护酶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随着水分胁迫强度的增加,3种球根花卉各生理指标均有不同程度的变化,其中欧洲水仙叶片相对含水量的变化幅度小,MDA含量及细胞膜相对透性较低且变化幅度较小,3种酶的活性在水分胁迫结束时均高于处理前;郁金香和风信子叶片相对含水量的变化幅度较大,MDA含量及细胞膜相对透性较高且变化幅度较大,3种酶的活性在水分胁迫结束时均低...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邵艳军 康立娟 安建辉 刘玉瑛
以2%科瀚98抗旱保水剂浸种处理24 h的玉米、小麦,棉花种子,播于蛭石塑料盆中。经一段时间的自然干旱后,发现经保水剂处理后,几种作物的出苗率、含水量、叶绿素含量及部分酶活性均较对照提高,苗长势较好,说明一定浓度的保水剂处理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作物的生长发育,提高了其抗旱能力。
关键词:
保水剂 种子 出苗率 生理指标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杨迎东 冯秀丽 王伟东 白一光 胡新颖 李雪艳 于立新 张晓惠
百合是我国主要花卉作物之一,种植面积大,经济价值高,但我国百合种球尤其东方百合种球却一直依赖进口。百合种球生长发育是一个十分复杂的过程,种球质量受种植地温度、空气湿度、土壤类型、土壤肥力、降雨量、光照等多种立地因子影响。在我国要想实现百合种球自主供应,首先需研究明确百合种球繁育所需的最佳立地条件,根据"适地适栽"原则建立种球繁育基地。以切花百合主栽品种西伯利亚、索邦、木门籽球为试验材料,以不同立地条件为单因素,采用完全随机试验设计,在辽宁庄河、沈阳、抚顺、阜新、凌源5种不同立地条件下开展种球繁育试验,秋季调查比较种球大小、产量、病虫害、淀粉和可溶性糖含量等指标。结果表明:3个品种在庄河单位面积种球数量最多(西伯利亚192.0粒·m-2,索邦283.4粒·m-2,木门286.4粒·m-2)、鲜重最大(西伯利亚924.6g·m-2,索邦1480.0g·m-2,木门2247.0g·m-2)、平均单球鲜重最大(西伯利亚4.82g,索邦5.22g,木门7.8g)、周径≥6.1cm种球数量占比高(西伯利亚78.46%,索邦26.76%,木门31.84%)、感虫率最低(0.00%)、感病率最低(0.00%);不同立地条件种球淀粉和可溶性糖含量差异明显;同一品种种球淀粉含量与种球规格成正比,种球越大淀粉含量越高;百合种球可溶性糖含量中层鳞片高于外层鳞片。在本试验条件下,庄河的立地条件比其他四地更适宜百合种球繁育。
关键词:
百合 种球 繁育 立地条件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马怡迪 李岳 李丹青 任梓铭 夏宜平
以剥皮、不剥皮野生巨球百合种子为材料,采用不同激素配比的10种培养基进行无菌播种,研究不同培养基处理之间的种子萌发率、诱导率、诱导芽数及形成小鳞茎数等的差异。结果表明:巨球百合种子具有较强的生活力,不剥皮处理的种子亦具备较高的萌发率,剥皮处理对提高种子的萌发速度和萌发率有一定的效果;剥皮巨球百合种子萌发的最适培养基为MS+1.0 mg/L 6–BA+1.0 mg/L NAA,萌发率为100.0%,诱导率为65.0%,平均诱导不定芽1.28个,转入MS培养基生长45 d后,平均形成小鳞茎2.35个,平均生成3.6片叶,平均生根达6.7条,且植株生长健壮。
关键词:
巨球百合 剥皮处理 激素处理 种子萌发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王丽花 瞿素萍 王继华 汪禄祥 吴学尉
对东方百合"西伯利亚siberia"种球在-1℃低温处理下解除休眠过程中的形态和某些重要的生理生化指标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百合"siberia"种球内的顶芽在冷藏过程中不断伸长,52 d后芽生长点距种球端部的距离小于1 cm。在冷藏处理过程中,淀粉含量明显下降,可溶性糖和还原糖含量上升。低温冷藏至52 d时可溶性糖和还原糖含量达到最大值,后出现下降趋势,52~86 d变化趋势平缓,糖分含量的转折点可能与种球内生长点的萌发有关。
关键词:
东方百合 冷处理 种球 解除休眠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徐荣旗 刘俊芳 江延龄 赵连元
对8个陆地棉(G.hirsutumL.)杂种及其亲本的四种生理生化指标进行了测定,并研究了这些指标与杂种产量优势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幼芽匀浆互补法对F1皮棉超亲优势、中亲优势的预测相符率分别为87.5%和75.0%;杂种萌动种子ATP含量普遍高于双亲平均值。超亲优势、中亲优势与杂种ATP含量及双亲ATP含量的平均值均呈正相关,且中亲优势与杂种ATP含量相关显著(r=0.7188,P<0.05);杂种产量优势与盛蕾期、盛花期的叶绿素a含量及双亲叶绿素a含量的平均值无规律性相关,但蕾期杂种的叶绿素含量均高于双亲,而花期则不表现出此规律性;杂种种子全磷含量普遍高于双亲平均值。超亲优势与杂种全磷含量及...
关键词:
棉花,杂种优势,生理生化,相关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针对我国百合生产长期受制于国外种球市场这一困境,本团队开展了20年的系统研究与探索,探明了百合种球发育和休眠机理,创新了百合优质种球生产关键技术,在原原种创制、原种扩繁和商品种球贮藏等核心环节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实现了一系列科技成果的实践应用。取得的突出特点和创新成果为:(1)研制出基于"体细胞胚发生"的百合高效离体再生技术,创建了胚性细胞鳞茎繁殖技术体系,实现了百合原原种培育质量和效率的重大突破。攻克了传统组培方式以不定芽途径诱导小鳞茎繁殖系数低、生产周期长的瓶颈,
关键词:
低温贮藏 小鳞茎 繁殖系数 研究与应用
[期刊] 上海水产大学学报
[作者]
张根芳 邓闽中 方爱萍 李家乐
在野外规模性试验水体吊养珍珠蚌,并搭养少量鱼类,结果表明:珍珠蚌吊养后,在网绳、网袋(夹)、泡沫浮子和蚌壳上迅速附着丝状藻类、原生动物、腔肠动物、多孔动物和苔藓动物等多种附着生物,在水体表层20~40cm间形成新的生物群落。同时水体藻类种类、门类增加,呈现一定的多样性趋势,高N、P喜好种减少,低N、P,高Fe、Me、Zn、Mg等种增加。在5-9月富营养的发展期,水体营养盐可以得到消耗,能使N、P、COD和BOD5含量分别下降67.3%、73.2%、38.1%和15.5%,富营养化得到了明显控制;同时还能收获珍珠、蚌肉和贝壳等产品,做到"以水养水"、"以水治水"之目的。
关键词:
珍珠蚌 养殖 水体富营养化 控制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崔畅 杨祖晶 窦峥 陆维 邢强 黄晓婷 胡景杰 包振民
为了比较3种扇贝血液中的钾离子(K~(+))、钠离子(Na~(+))、钙离子(Ca~(2+))、氯离子(Cl~(-))浓度,血氧(pO_(2))和血二氧化碳(pCO_(2))气体分压及血液酸碱度(pH)的差异情况,实验利用血气分析仪对栉孔扇贝、虾夷扇贝和海湾扇贝的血液生理指标进行测定。结果显示,扇贝的血液生理指标呈现显著的物种差异,其中栉孔扇贝血液的K~(+)浓度[(15.74±1.47) mmol/L]、Na~(+)浓度[(388.07±11.38) mmol/L]、Cl~(-)浓度[(462.43±6.88) mmol/L]和pO_(2)[(140.13±15.35) mmHg]含量最高。此外,栉孔扇贝和虾夷扇贝的Ca~(2+)浓度和pCO_(2)含量较高,而海湾扇贝的pH最高。对相同月龄不同大小栉孔扇贝血液指标进行比较,发现栉孔扇贝的血液pH值与其壳高呈正相关(r = 0.611),而生理指标与壳高呈负相关。随着温度的升高,栉孔扇贝血液的Ca~(2+)浓度显著增加而pO_(2)显著下降,K~(+)、Na~(+)和Cl~(-)浓度先升高后恢复到初始水平,而pH和pCO_(2)保持相对稳定。研究结果为贝类血液生理研究提供参考,也为贝类生理状态的评估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与方法。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婷 张浩宇 刘芝芝 樊玮鑫 杜方
为研究不同杂交类型百合香气成分的特征,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HS-SPME)和气相色谱-质谱(GC-MS)联用技术,对12个杂交类型41个品种百合花被片的挥发性成分进行定性与定量分析。结果表明:百合的主要挥发性成分为桉树脑、(E)-β-罗勒烯、芳樟醇和苯甲酸甲酯,无香的亚洲百合和亚喇百合挥发性成分的数量和含量显著低于其他类型百合。同种杂交类型下的百合在非度量多维尺度图中往往距离较近,由杂交种再次相互杂交得到的混杂交类型结合了亲本的香气性状。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潘百涛 印东生 宁景华
本文在东方百合种球鳞片快繁技术研究成功的基础上,经过5年的工厂化生产,分析了东方百合种球国产化所带来的经济效益。通过大连浮伦德农业公司2007年3生产实际分析,说明东方百合种球的国产化可以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并且具有较强的抗风险能力。
关键词:
东方百合 鳞片快繁 社会效益 经济效益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熊丽 王祥宁 张艺萍 吴学尉 丁仁展
从市场风险、种球质量纠纷方面阐述了渴求百合种球国产化的产业背景。从百合种源的脱毒、组培繁殖、鳞片扦插、田间培育、采后处理五大技术环节,分析了中国百合种球繁育的技术问题及生产现状,提出核心技术仍是百合种球国产化的拦路虎,并针对性地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办法。
关键词:
百合种球 国产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