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721)
- 2023(10898)
- 2022(9356)
- 2021(8489)
- 2020(7150)
- 2019(15583)
- 2018(15528)
- 2017(29837)
- 2016(16381)
- 2015(18139)
- 2014(17366)
- 2013(17072)
- 2012(15495)
- 2011(14225)
- 2010(14327)
- 2009(13926)
- 2008(13460)
- 2007(12171)
- 2006(11188)
- 2005(10153)
- 学科
- 济(63586)
- 经济(63487)
- 业(53053)
- 农(46901)
- 管理(44630)
- 企(32308)
- 企业(32308)
- 农业(31143)
- 业经(19976)
- 方法(19874)
- 制(19176)
- 财(17619)
- 数学(16856)
- 中国(16764)
- 数学方法(16662)
- 学(14949)
- 体(13928)
- 土地(12689)
- 地方(12687)
- 发(11429)
- 贸(11146)
- 银(11145)
- 贸易(11140)
- 银行(11113)
- 易(10888)
- 策(10886)
- 行(10646)
- 农业经济(10618)
- 环境(10548)
- 体制(10455)
- 机构
- 学院(229063)
- 大学(222696)
- 济(92945)
- 经济(90971)
- 管理(83995)
- 研究(81523)
- 理学(71568)
- 理学院(70792)
- 管理学(69548)
- 管理学院(69170)
- 中国(64715)
- 农(62939)
- 科学(51416)
- 农业(48648)
- 京(47676)
- 财(43629)
- 业大(43002)
- 所(42777)
- 研究所(38534)
- 中心(38305)
- 江(37213)
- 财经(33028)
- 省(30497)
- 农业大学(30381)
- 经(29780)
- 北京(29092)
- 院(29016)
- 州(28865)
- 范(28834)
- 师范(28468)
- 基金
- 项目(153097)
- 科学(119977)
- 研究(112276)
- 基金(109970)
- 家(97556)
- 国家(96639)
- 科学基金(81490)
- 社会(71095)
- 社会科(66859)
- 社会科学(66840)
- 省(62196)
- 基金项目(58241)
- 自然(52571)
- 划(51416)
- 自然科(51203)
- 自然科学(51186)
- 自然科学基金(50242)
- 教育(49832)
- 编号(46845)
- 资助(43657)
- 成果(37068)
- 重点(35059)
- 发(34548)
- 农(34397)
- 部(33968)
- 制(33699)
- 课题(32396)
- 创(32093)
- 创新(30100)
- 业(29432)
- 期刊
- 济(115113)
- 经济(115113)
- 农(66219)
- 研究(66194)
- 中国(55648)
- 农业(44485)
- 学报(40097)
- 科学(37920)
- 财(33709)
- 大学(30686)
- 学学(29510)
- 管理(28742)
- 业经(25146)
- 融(24936)
- 金融(24936)
- 教育(22351)
- 业(21557)
- 技术(18044)
- 财经(16186)
- 问题(15839)
- 经济研究(15723)
- 农村(14909)
- 村(14909)
- 农业经济(14371)
- 版(14224)
- 经(13877)
- 世界(12794)
- 资源(12519)
- 业大(12139)
- 经济问题(11275)
共检索到35641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徐建生 刘克祥
热河蒙地永佃制下的地权和佃权分离彻底,佃权的买卖、流动相当自由,但佃权的占有和使用基本一致。随着佃权的不断集中,雇工或雇工性耪青经营,成为永佃农土地经营的重要模式。这是热河蒙地永佃制及其经营模式的显著特点。日伪统治时期,这种经营模式基本延续下来,但由于日本帝国主义疯狂侵略和残酷劫夺,特别是推出强迫种植鸦片、高额征收"禁烟特税"的毒害政策,蒙汉和各族人民的心身惨遭戕害,农业生产被破坏,大小永佃农入不敷出,急剧均贫化,最终永佃农和蒙人地主都被推到了饥饿和死亡线上。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曾祥炎
农地产权明晰是农地产权市场化的前提。我国农地产权最为现实的制度安排是国有永佃模式。作为一种特殊的“农地农有”方式,农地国有永佃为加速农民工市民化进程、通过“限制存量、放开增量”合理扩大农地经营规模创造了条件。
关键词:
农地产权市场化 国有制 农地永佃
[期刊] 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
[作者]
张少筠
本文首次利用福建各县市的大量档案资料,考察民国时期福建永佃制的分布状况及比重。民国时期福建永佃制广泛存在,比重达到了20%以上,但永佃制在省内各地区的发展并不平衡,同一县市内不同乡镇或村庄的分布也不平衡。这是由省内土地紧缺、农民对地主人身依附关系松弛、各地经济结构和租佃程度不同等因素共同促成的。
关键词:
福建 永佃制 分布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赵冈
永佃制有两项重要的经济功能。第一,永佃制是农田产权的分化,能使地权分配趋向平均。第二,田皮的买卖市场比普通土地市场灵活,交易手续简便,永佃户比地主更容易进行农田整合。
关键词:
永佃制 地权分配 吉尼系数 农地整合
[期刊]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丁萌萌
演化博弈论中,惯例的演化过程大致经历三种状态,分别是"局部遵同效应"、"整体多元化效应"和"断续均衡效应",该理论同样适应于永佃制的演化过程。局部遵同效应阐明了永佃制的产生;整体多元化效应揭示出永佃制在各地区的不同存在形式;断续均衡效应论证了当受到外部冲击时,永佃制的衰落。本文主要从演化博弈论角度分析永佃制的演变,从而更清晰地展现永佃制产生、发展直至衰落的全过程。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谢冬水 黄少安
永佃制是中国历史上一种重要的土地产权制度,它的产权结构在理论上具有激励土地流转和集中的功能,但在传统农业社会,永佃制不但没有促进土地资源优化配置,反而使小农经济得到强化和延续。中国现行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依然是一种小农经济的土地经营制度和农业经济组织形式。实行农场化经营是中国农业摆脱小农经济束缚、实现农业现代化的理想而可行的变革方向,推进农场化经营需要对现行的农村土地产权制度和农业经济组织形式进行改革和创新。
关键词:
永佃制 小农经济 农场化经营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慈鸿飞
文章对民国时期苏南和浙江地区永佃制进行了实试研究,主要回答了永佃制是否等于一田二主制?永佃制到底是减轻了剥削还是加重了剥削?永佃制在民国时期是否已经衰落诸问题。
关键词:
民国时期 江南地区 永佃制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张杨
1949年秋,国民政府为挽救败局,稳定后方农村,由西南军政长官公署主导,在西南四省一市强势推行农地减租,要求地主减收四分之一租额,并划定示范区更换租约。租佃制度本是主佃双方经过长时间利益博弈而形成的一整套制度设计,租额变动引起了押租和押扣的变化,主佃之间围绕减租与扣息的先后、押租价值如何评估等问题争论不休,农地减租政策亦朝令夕改、漏洞百出。农地减租要求地主让渡四分之一地租收益给佃农,打破了主佃平分土地总收益的分配格局,扣除耕作成本,地主占据土地收益由减租前的优势反转为劣势。地主利益受损,对农地减租政策百般拖赖,甚至以撤佃相要挟,导致农村租佃纠纷频发,主佃关系恶化,佃农非但没有得到减租实惠,反而增加了租佃成本。
关键词:
川西地区 农地减租 租佃制度 土地收益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龙登高 彭波
佃农为地主而劳动,其性质类似于雇农,所获报酬也与雇农工资相当,这一成说使经济解释与历史认识陷入误区。实际上,近世中国佃农已经具有较大的独立生产性质,通过人格化与市场化的渠道将家庭的、地主的、市场的不同生产要素组合起来创造财富,形成多样化的农场形态。佃农支配剩余索取权,在不确定性中获取企业家才能报酬与风险收益,其对土地与农场投入的未来收益可以通过交易变现。凡此种种,雇农都与之无缘。地权交易与租佃制度之下生产要素流转、选择与配置所推动的经济效率和土地产出,是佃农经营与小农经济活力的重要源泉。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刘克祥
2017年5月出版/298.00元ISBN 978-7-5201-0304-6本书试图从纵的方面,就永佃制度的发生、发展和演变过程,勾画出一个大致的轮廓;从横的方面,做了断面剖析,就永佃制的形成途径或类型,永佃制的地域分布,永佃制的权利习惯和性质,永佃制下的主佃关系,永佃制下的租权和佃权买卖,以及永佃制的历史地位等问题,做了探讨和分析。
关键词:
永佃制度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张明 慈鸿飞
本文首次利用土改时期皖南祁门、屯溪、绩溪及当涂四县(市)登记的《土改前各阶层占有使用土地统计表》及歙县档案馆所藏《歙县地籍清册》等档案资料,从微观角度对民国时期皖南永佃户占当地农户比重,永佃土地占当地耕地比重及分布,永佃土地权属状况及皖南永佃租率进行实证研究。以具体的统计数字证明永佃制在民国时期皖南是普遍存在的。在此基础上,对永佃制的性质进行了讨论,认为民国时期的永佃制是一种为中农以下阶层掌握的,能够保障佃农土地产权,对佃农有利的土地制度。
关键词:
皖南 永佃制 分布 性质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刘克祥
2017年5月出版/298.00元ISBN 978-7-5201-0304-6本书试图从纵的方面,就永佃制度的发生、发展和演变过程,勾画出一个大致的轮廓;从横的方面,做了断面剖析,就永佃制的形成途径或类型,永佃制的地域分布,永佃制的权利习惯和性质,永佃制下的主佃关系,永佃制下的租权和佃权买卖,以及永佃制的历史地位等问题,做了探讨和分析。
关键词:
永佃制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刘克祥
20世纪三四十年代,处于特殊历史时期和本身终结前夕的中国封建租佃制度发生了诸多新变化,除了租佃范围继续波浪式扩大,突出表现为三"化":一是租佃形式多样化,其中又以"卖(典)田留耕"租佃、押租衍生租佃和地主提供生产资料的"帮工式"租佃最为引人注目;二是租户佃户结构多元化。租户、佃户遍布农村各个阶层,租佃关系错综复杂,不过原有的封建租佃格局和基本性质并未改变;三是"佃农贫农雇农化",不仅"佃贫农"取代"佃中农"成为佃农的主体,而且相当数量的佃农由以家庭为单位的独立生产者沦为只剩劳力的产品分成制雇农。这意味着延续二千余年的封建租佃制度已经走到了它的尽头。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李晓清 高捍东 曹小军 李荣伟 王准 王晓玲
在四川省会东县可河乡,采用Li-6400光合测定系统,对希蒙得木Simmondsia chinensis2个种源4年生人工林的光合特性进行野外测定。结果表明,希蒙得木的二氧化碳补偿点为56~62μmol.mol-1,羧化效率0.081 4~0.094 6,暗呼吸速率1.15~1.18μmol.m-2.s-1,光补偿点31~35μmol.m-2.s-1,光饱和点1 308~1 592μmol.m-2.s-1,表观量子效率0.033~0.037,属典型阳性的C3植物。叶片净光合速率日变化呈单峰曲线,光能利用效率平均5.641~5.999 mmol.mol-1,水分利用效率1.0 mmol.mol-...
关键词:
植物学 希蒙得木 光合特性 干热河谷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