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465)
- 2023(7959)
- 2022(6634)
- 2021(5838)
- 2020(4728)
- 2019(10529)
- 2018(10481)
- 2017(18782)
- 2016(10172)
- 2015(11473)
- 2014(11626)
- 2013(11533)
- 2012(11271)
- 2011(10300)
- 2010(10705)
- 2009(9671)
- 2008(9682)
- 2007(9056)
- 2006(8207)
- 2005(7771)
- 学科
- 济(50750)
- 经济(50714)
- 业(29818)
- 管理(28644)
- 企(22603)
- 企业(22603)
- 地方(17087)
- 中国(16851)
- 方法(16178)
- 技术(14946)
- 农(13890)
- 数学(13601)
- 数学方法(13249)
- 业经(11960)
- 学(10894)
- 农业(10183)
- 地方经济(9827)
- 发(9536)
- 融(8756)
- 金融(8755)
- 银(8703)
- 银行(8673)
- 行(8466)
- 环境(8359)
- 贸(8124)
- 贸易(8113)
- 技术管理(7958)
- 易(7774)
- 财(7757)
- 制(7520)
- 机构
- 学院(154385)
- 大学(151045)
- 济(61168)
- 研究(60747)
- 经济(59663)
- 管理(54244)
- 中国(45932)
- 理学(44734)
- 理学院(44135)
- 管理学(43040)
- 管理学院(42754)
- 科学(39897)
- 京(35875)
- 所(32924)
- 研究所(29762)
- 农(29667)
- 中心(26923)
- 财(26328)
- 江(25935)
- 业大(24773)
- 北京(23928)
- 院(22833)
- 农业(22826)
- 范(22084)
- 师范(21840)
- 省(21414)
- 技术(21190)
- 州(21184)
- 财经(19861)
- 科学院(18522)
- 基金
- 项目(98394)
- 科学(75807)
- 研究(71039)
- 基金(67092)
- 家(60086)
- 国家(59571)
- 科学基金(49574)
- 社会(42518)
- 省(41168)
- 社会科(40437)
- 社会科学(40430)
- 基金项目(34274)
- 划(33986)
- 教育(31902)
- 自然(31860)
- 自然科(31125)
- 自然科学(31116)
- 自然科学基金(30488)
- 编号(28741)
- 资助(28502)
- 发(27725)
- 成果(23465)
- 重点(23093)
- 课题(21854)
- 发展(21786)
- 展(21402)
- 创(20844)
- 部(19994)
- 创新(19652)
- 计划(18853)
共检索到25590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岳广阳 张铜会 刘新平 移小勇
热技术方法根据其设计原理可分为热脉冲法、热平衡法、热扩散法和激光热脉冲法。回顾利用热技术方法测算树木茎流的历史,概述热技术方法的产生和发展过程,重点论述4种热技术方法的设计原理、最新研究成果和概况,及实际应用中需注意的问题。基于热技术法的特殊优点,对其拓展性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应用热技术方法对林木耗水进行尺度扩展,扩展模型中主导环境因子的导入,不同树种群体耗水量的估测等难点问题的深入研究和解决,将推动热技术理论和研究方法的进步。对现有的研究成果和研究目标进行分析认为,热扩散方法将成为未来几年研究树木液流的重要测算方法。
关键词:
热技术法 茎流 热扩散法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唐守正 胥辉 张会儒
应用3种模型对人工落叶松林各器官(或分量)干物质率进行计算,并用哑变量方法分析各器官干物质率在树木不同部位上和不同龄组中的差异.结果表明:模型(Ⅰ)能较理想地得到各器官干物质率,同时给出较小的误差估计;各器官干物质率在不同状态下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差异.
关键词:
干物质率,模型,哑变量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周章义 林华忠 方禄明 林胜彪 陈亮 何遵卫
为探究声波技术在林业生产上的应用前景,2013—2014年,采用植物声频发生器对若干树种分别进行了苗圃与林地试验,结果显示:声波能促进树木的生长,如油松、侧柏苗木的高生长分别比对照增加了32.4%、49.7%;杉木林的材积生长量是对照的2.16倍;能促进豆目树种根瘤的繁殖,声波区刺槐苗根瘤量是对照的7.1倍。声波还能增强树势,提高树木的抗病虫害能力,并有增加化学防治效果的作用。试验结果表明,声波技术在林业生产上有着广泛的推广应用前景。关于树木是如何发声、声波为什么能增强树木的光合速率从而促进树木生长等问题,本文第一作者提出了一个树木发声原理的假说来解释这些问题,即基于运动产生摩擦振动的发声原理...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刘奉觉 郑世锴 巨关升 吴衍德
1989—1991年,分别在山东(I-69杨)与宁夏(合作杨)人工林中,用五种方法(整树容器法、热脉冲法、快速称重法、稳态气孔计法和微气象法)进行了蒸腾耗水的比较测定,结果表明:1.以整树容器法测定的单株日耗水量为100%,则水分饱和下快称法相应值为130%—140%;气孔计法值为291%;热脉冲法值为90.14%。2.以热脉冲法测定的日耗水量为100%,则快称法的测值为88%(六年生树)与112%(二年生树)。3.气孔计法测值高于快称法,在宁夏干旱地区为后者的130%—190%,在山东较湿润地区为240%—320%。4.微气象法中午蒸腾值十分接近整树容器法与热脉冲法,其误差小于2%。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邵卓平 吴贻军 黄天来 王福利
【目的】研究风灾害下树木强度分析的理论和方法,建立树干最大应力与风速平方之间的关系,预测树木能够承受的最大风力。【方法】设计一套新的树木组合变形测试方法,通过将2个位移传感器沿轴向安装在树干的正交直径上,另2个位移传感器分别与轴向呈+45°、-45°交叉叠放安装,即能够测量立木在风载荷作用下树干因弯扭组合变形所产生的最大弯曲线应变(应力)和扭转切应变(应力),并且最大应变(应力)与风向无直接关系。【结果】选择4株香樟树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可知力值的拉力试验对新方法进行验证,结果证明试验所测得的最大应变仅取决
关键词:
风灾害 树木强度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郎南军 李兴惠
依据树木物候多个形态学特征的综合性质,应用数学分析模型对不同树木的物候期进行多元的数量化分类处理,找出树种生态物候类群间相似相异的亲缘关系,并从生态型学的角度划分出相应的树木生态对策物候表现型.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王光玉
一、福州树木园发展的要素分析林业行业生产发展赖以依存的生产要素不外乎有资源、资金、技术三大要素,对于福州树木园米讲,资源是生产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树木园有着丰富的水和森林景观资源,地理位置优越,为建立城市森林别墅提供美好环境,但是观赏品味不高的山石景观、人文景观使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姚庆渭 王木林
应用营养器官进行树木分类是一种理想的新尝试 ,其目的是要改变以生殖器官为主的传统分类方法 ,使之更富于实用性。为此作者对我国 2 1 2科 1 4 0 0余属 ,近 1× 1 0 4 种树木的叶及叶脉、枝条、髓心的质地和结构、维管系统 (叶隙、叶迹 )、芽体及叶痕等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 ,认为我国树木营养器官可分为 7个类型 ,并对每个类型进行了科属 (含种群 )综合检索表及各科分属检索表的编制工作 实践证明只要能确切掌握树木的各个分类依据 ,这种设想是完全可以实现的。还以植物界各个分类层次 (门、亚门、科、属 )为基础 ,从营养器官上作了总结、归纳和分析 ,而且分析了脉序式样和维管系统在植...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邢小艺 张梦园 李晓璐 范舒欣 董丽
【目的】城市化进程影响下,城市内部热环境的空间分布不均导致植物物候的空间异质性突出。秋色盛期作为落叶树种生长季的终点,其空间异质性对于城市植被的年周期固碳量及整个城市生态系统的初级生产力具有重要影响,同时会引起秋季季相景观的空间变化,是监测城市生态及景观动态的一个关键角度,值得深入探究。本研究以此为切入点,旨在揭示北京城市环境中秋色盛期的空间异质性特征及其对下垫面热环境的响应。【方法】本研究以北京主城区西北城郊梯度上9处公园绿地中的5种秋色叶树种为研究对象,基于地面物候观测对2017—2019年的秋色盛期数据进行采集,基于MODIS地温反演对样地热环境数据进行采集,对秋色盛期空间差异及其与秋季热环境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1)北京主城区各树种的秋色盛期整体发生于10月中旬至12月上旬、集中于11月上中旬,由早到晚依次为洋白蜡、元宝枫、银杏、水杉、旱柳,且银杏雌株的秋色盛期显著早于雄株。(2)各树种秋色盛期整体上由二环—三环—五环—五环外逐渐提前,城郊物候天数差异达(10.1±0.3) d;样地间物候期整体差异显著,尤其四环外样地的秋色盛期显著早于三环内。(3)各树种秋色盛期与样地秋季平均地温(LST_a)呈显著正相关(P <0.01),表明北京主城区内秋季地表热量的大量积累会导致秋色盛期延后;各树种秋色盛期对LST_a空间差异的响应敏感度平均为(4.11±0.83) d/℃,以洋白蜡和水杉响应最为敏感。【结论】北京主城区的秋色盛期表现出对城市秋季热环境空间差异的显著响应,城市热岛效应是未来气候变化的一个缩影,城市环境中物候期对热环境空间差异的响应可反映未来气候变化对植物物候的潜在影响,即具有“空间代替时间”的研究价值。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晓松 黄心渊
在自然场景中拍摄的树木图像包含了丰富的信息,并受环境、光照、天气、噪声等的干扰,树木本身及其周围景物的多样性使得自然场景中的树木图像提取成为一项复杂的、探索性很强的工作。本文采用自然图像抠图技术进行树木图像的提取,较好地解决了树木图像内部存在大量空洞和透明现象的问题;提出了关注区域的概念,并引入区域生长的方法,从简化三分图划分、尽可能多地确定前景像素点和减少未知区域待运算像素数目3个方面对基于马尔可夫随机场(MRF)的抠图方法进行了改进。实验结果表明:改进的基于MRF的树木图像抠图算法能够有效地提取树木图像,并简化了人机交互过程,增强了颜色的准确性,同时使运算速度大幅度提高。
关键词:
图像提取 自然图像抠图 马尔可夫随机场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阚江明 李文彬
该文针对智能整枝机视觉系统的需要提出一种以数学形态学为主的图像分割方法,解决了智能整枝机视觉系统中背景复杂下树木图像分割困难的问题.该方法分成5个步骤:①利用小波变换将图像进行压缩;②亮度矫正;③用分水岭算法对图像进行分割;④用区域合并法解决分水岭算法中的过度分割问题;⑤用中值滤波器滤除分割过程产生的孤立点.结果表明:该方法比Roberts算子、Sobel算子及Prewitt算子对树木图像的分割效果好,为立木整枝机视觉系统的深入研究打下了基础.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胡天翔 郑加强 周宏平 丛静华
针对智能对靶喷雾技术领域中动态树木图像分割处理速度的提高方法进行研究。对整个系统程序设计进行调整,采用四叉树的数据结构进行图像存储,并将基于相对色彩因子的图像处理算法应用在系统中,根据光线强弱自动调节图像分割阈值,提高了识别率;在此基础上减少了系统处理树木图像的时间。通过试验验证系统的运行情况,将图像分割处理的速度提高到小于0.1s.f-1,进一步提升智能对靶喷雾的实时性。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朱敏 冯仲科
在对林业生产进行管理决策时,正确地分析林木的生长规律具有重要意义.该文以树木生长的理论方程为基础,以北京油松人工林解析木数据等为基础资料,通过具体计算及分析比较,对模型参数估计中的有关问题进行研究.在对树木生长方程的参数进行估计时,常需要利用非线性回归方程,通过一些近似解法进行参数识别.该文利用树木的实际测量数据,对不同的解法进行了分析比较,认为每种方法都存在不足.只有根据各自的适用范围,将这两种方法结合,形成综合求解方法,才能较好地对树木生长方程的参数进行估计.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刘超 卜鑫荣 刘慧 杨官学 沈跃 徐婕
[目的] 目标分割是通过为果园喷雾机提供树木的表征信息,使喷雾机能够实现精准喷雾的一项基本视觉任务。在分割过程中,对苗圃中的树冠、树干等不同部位进行分割,可以帮助喷雾机对喷雾部分的对靶,实现在果园或苗圃景观中无需人工干预的自动导航以及精准喷药等操作。与图片相比,点云能够更好地表征树木的三维结构并且受照明条件影响小,因此针对点云树木设计分割算法更适合应用在果园、苗圃等室外环境中工作的农业机械上。[方法] 本文介绍了一种分割精度准确、参数量小的点云分割网络,TSNet,它可以很容易地被部署在果园喷雾机上。该网络主要具有以下特点:1)该网络基于DGCNN改进,可以更好地实现点云分割任务;2)网络引入了连续递归门控卷积模块 (g~(n)Conv),可以提高树木分割的准确率;3)为了避免全局信息损失并增加信息传递效率,我们设计了权重通道用于特征传递。[结果] TSNet分割树木的mIoU达到了90.08%,模型大小为0.72 M,优于常用的点云分割算法,PointNet、PointNet++、DGCNN、CurveNet、PointMLP和D-PointNet++。[结论] 所提方法能够为苗圃树木检测识别和农业机器人作业提供更准确地感知信息。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吕英民
该文介绍了园林树木中的垂枝类型(包括变种、变型和品种),以及在选择应用垂枝类型时应注意的问题.此外,就垂枝性状的遗传规律、分子标记和垂枝品种的选育进行了论述.
关键词:
垂枝树木 园林应用 分子标记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