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354)
- 2023(10845)
- 2022(9612)
- 2021(8874)
- 2020(7575)
- 2019(17176)
- 2018(16879)
- 2017(32713)
- 2016(18088)
- 2015(19997)
- 2014(19690)
- 2013(19292)
- 2012(17878)
- 2011(16224)
- 2010(16452)
- 2009(15475)
- 2008(15300)
- 2007(13976)
- 2006(11804)
- 2005(10649)
- 学科
- 济(71397)
- 经济(71331)
- 管理(52044)
- 业(48802)
- 企(40394)
- 企业(40394)
- 方法(34937)
- 数学(30766)
- 数学方法(30434)
- 财(20601)
- 农(19471)
- 学(18115)
- 中国(17673)
- 业经(14484)
- 环境(14390)
- 地方(14086)
- 制(14064)
- 贸(13757)
- 贸易(13754)
- 务(13714)
- 财务(13688)
- 财务管理(13657)
- 易(13361)
- 企业财务(13019)
- 农业(12529)
- 划(11313)
- 银(11235)
- 银行(11195)
- 和(11169)
- 理论(11031)
- 机构
- 学院(259992)
- 大学(258904)
- 济(102330)
- 经济(100099)
- 管理(94909)
- 研究(87488)
- 理学(82562)
- 理学院(81562)
- 管理学(79920)
- 管理学院(79456)
- 中国(64231)
- 科学(58208)
- 京(54051)
- 农(51868)
- 财(47312)
- 所(46319)
- 业大(43769)
- 研究所(42483)
- 农业(41534)
- 中心(40272)
- 江(38927)
- 财经(38210)
- 经(34623)
- 范(33347)
- 北京(33027)
- 师范(32868)
- 经济学(32167)
- 院(31181)
- 州(31021)
- 经济学院(29295)
- 基金
- 项目(176871)
- 科学(137535)
- 基金(127880)
- 研究(122817)
- 家(113468)
- 国家(112598)
- 科学基金(95137)
- 社会(77005)
- 社会科(73016)
- 社会科学(72994)
- 省(70808)
- 基金项目(67746)
- 自然(63801)
- 自然科(62308)
- 自然科学(62277)
- 自然科学基金(61184)
- 划(59545)
- 教育(57332)
- 资助(52981)
- 编号(49116)
- 重点(40913)
- 成果(39354)
- 部(38650)
- 发(38177)
- 创(36756)
- 科研(35045)
- 创新(34493)
- 计划(34393)
- 课题(34301)
- 大学(32505)
- 期刊
- 济(108584)
- 经济(108584)
- 研究(69100)
- 学报(49307)
- 农(46773)
- 中国(46222)
- 科学(41919)
- 财(38467)
- 大学(35907)
- 学学(34409)
- 管理(32497)
- 农业(31641)
- 教育(24488)
- 融(21030)
- 金融(21030)
- 技术(20832)
- 财经(19024)
- 业经(18713)
- 经济研究(18281)
- 业(16486)
- 经(16318)
- 版(14706)
- 问题(14621)
- 业大(12963)
- 技术经济(12475)
- 科技(12275)
- 统计(12151)
- 商业(12146)
- 贸(11680)
- 理论(11290)
共检索到36777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李永洙 陈常秀 金泽林 郑中华
为分析热应激环境下育成鸡肠道菌群以及黏膜结构的变化,揭示热应激下家禽肠道中正常菌群定植与黏膜结构变化的相关性,选取健康状况相似的10周龄日照琅琊鸡96只,设适温对照组((24±1)℃,Ⅰ)和高温组((38±1)℃),随机分在2个人工环境气候舱中饲养,试验期为14d。采用16SrdNA PCr-dGGE技术,分析热应激处理后1d(Ⅱ)、7d(Ⅲ)和14d(Ⅳ)时十二指肠、空肠及回肠部位内容物细菌群落多样性以及组织黏膜形态变化、肠黏膜上皮内杯状细胞数量。结果表明:热应激持续时间越长,对回肠部位菌群影响越大,Ⅲ组十二指肠与回肠部位优势细菌菌群组成分离明显;Ⅳ组十二指肠、空肠与回肠部位优势细菌菌群组成...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秋珍 邓自腾 刘雪连 闫雪 宋维平 韩德平 马云飞
为研究干酪乳杆菌对沙门菌感染雏鸡空肠黏膜上皮损伤的保护作用,以450只1日龄SPF健康雏鸡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正常对照组、沙门菌组、干酪乳杆菌组、预防组、治疗组和预防治疗组,每组5个重复,每个重复15只鸡。分别用HE染色和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检测雏鸡肠道黏膜结构变化和肠道中炎性因子表达量的变化情况。结果显示:1)与沙门菌组相比,饲喂干酪乳杆菌预防使肠绒毛上皮柱状细胞排列整齐,维持肠绒毛的完整性。2)饲喂干酪乳杆菌使得沙门菌感染组的促炎因子IL-17、IFN-γ和TNF-α的表达量显著减少(P<0.05),而抗炎因子IL-10的表达量显著增多(P<0.05)。综上,饲喂干酪乳杆菌能保护雏鸡肠道健康,减轻沙门菌对雏鸡空肠黏膜的损害,加强肠道的免疫功能。本研究为干酪乳杆菌预防畜禽沙门菌感染并应用于生产实践提供理论依据。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刘艳霞 张靖婧 周叶青 王荦 林志萍 丁君 常亚青
为探究北方吊笼养殖刺参(Apostichopus japonicus)肠道及其养殖环境菌群结构的关系,本研究基于高通量测序技术全面解析刺参肠道和养殖环境菌群结构和功能特征,并初步探讨刺参肠道及其养殖环境菌群相关性。结果显示,刺参肠道菌群丰度和多样性均显著高于养殖水体(P<0.05)。刺参肠道及养殖水体主要优势菌门均隶属于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和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二者存在13个相对丰度大于0.1%的共有核心菌属。此外,肠道菌群具有一定的独立性,其特异性菌群主要隶属于厚壁菌门(Firmicutes)和绿弯菌门(Chloroflexi),以芽孢杆菌属(Bacillus)、乳酸杆菌属(Lactobacillus)、海泥海球菌属(Halioglobus)、Lutimonas和Woeseia为代表。基于KEGG代谢通路数据库,共注释到300条三级代谢通路,其中146条存在极显著差异(P<0.001)。刺参肠道菌群差异代谢通路主要表现在代谢方面,具体表现为碳水化合物消化吸收、蛋白质消化吸收和鞘脂类代谢。研究表明,刺参肠道菌群种类与其养殖水体呈高度相似性,但相对丰度存在显著性差异。本研究结果旨为北方刺参吊笼健康养殖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彭骞骞 王雪敏 张敏红 冯京海 甄龙 张少帅
【目的】环境温度是影响家禽肠道菌群的重要因素之一,随着环境温度的改变,家禽肠道正常菌群也会受到影响,研究持续偏热环境对肉鸡肠道微生物多样性及结构的影响,为肉鸡健康养殖提供理论依据。【方法】试验选取22 d爱拔益加(AA)肉鸡144只转入环境控制舱,随机分成3个处理组(21、26和31℃),每个处理6个重复,每个重复8只鸡(公母各4只),在21℃、相对湿度60%的环境下适应7 d。29 d时,试验温度分别调整到21、26和31℃,相对湿度60%,至试验结束,共14 d。于试验第7、14天末,每处理随机选取6只(公母各3只;每重复选1只),无菌采集盲肠内容物,将同一处理组的6个样品混合均匀,迅速放...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黄雨薇 叶元土 蔡春芳 吴萍 陈科全 吴韬 徐登辉 彭侃 林秀秀 罗其刚
本实验研究了饲料氧化鱼油对草鱼肠道屏障结构和肠道通透性的影响。以豆油、鱼油、氧化鱼油作为饲料脂肪源,分别设计鱼油组(6F)、豆油组(6S)、2%氧化鱼油(2OF)、4%氧化鱼油(4OF)及6%氧化鱼油(6OF)5组等氮、等能半纯化饲料,在池塘网箱养殖草鱼[平均体质量(74.8±1.2)g]72 d。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的方法,测定了草鱼肠道紧密连接蛋白中闭锁蛋白Occludin,闭合蛋白Claudin-3、Claudin-15a和胞浆蛋白ZO-1、ZO-2、ZO-3的基因表达活性,并结合肠黏膜细胞间紧密连接结构透射电镜观察结果、肠道通透性标志性指标综合分析。结果显示:在添加...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孙振丽 宣引明 张皓 蒋明 潘云生 张益明 龚叶平 陆小平 余德山 薛仁宇 胡小龙 曹广力 贡成良
为了探讨南美白对虾(Penaeus vannamei Boone)肠道及其养殖环境中细菌种群组成和分布,采用illumina miseq测序平台,基于16s r rna基因的序列测定结果,对南美白对虾肠道及其养殖池塘底泥、水体中细菌的种群结构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在南美白对虾肠道、养殖池塘底泥、水体分别检测到206、265和270个细菌属,其中,有90个属在3个样品中均可检测到,底泥和水、底泥和虾肠道、水和虾肠道中检测到的共有细菌属分别为146、128和119个,表明养殖池塘底泥、水和肠道中细菌存在密切的相互作用。在底泥、水和虾肠道样品中丰度大于1%的优势菌属分别有20、17和10个;底泥、水体...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刘志刚 卢迈新 可小丽 王淼 张德锋
为研究尼罗罗非鱼肠道和池塘养殖环境中菌群结构变化与链球菌病暴发的相关性,实验采用16S r DNA高通量测序方法对比分析发病和健康池塘水体、底泥和尼罗罗非鱼肠道菌群的结构特征。结果显示,底泥中微生物多样性最高,水体和肠道中微生物多样性次之;肠道菌群与水体中菌群的相似性较高,而与底泥中菌群相似性较低;发病组的尼罗罗非鱼肠道和池塘底泥中微生物的多样性均低于健康组,而发病组池塘水体中微生物多样性高于健康组。OTU聚类分析发现,发病与健康尼罗罗非鱼肠道微生物差异极显著,大部分健康尼罗罗非鱼肠道微生物样品单独聚为一支。菌群结构组成分析结果表明,虽然发病组和健康组水体或底泥中优势菌群结构组成的差异较小,但在非优势菌群中存在一定差异,发病组水体中变形菌门和梭杆菌门的比例显著高于健康组水体,疣微菌门和浮霉菌门的丰度显著低于健康组水体;发病组池塘底泥中厌氧粘细菌属、甲烷丝菌属和枝芽孢菌属等具有降解有机质和生态修复功能,菌群的丰度显著低于健康组底泥,而具有致病能力的曼氏杆菌属丰度却显著高于健康组底泥。发病组尼罗罗非鱼肠道菌群中链球菌属、分枝杆菌属和曼氏杆菌属等致病菌群的丰度显著高于健康组尼罗罗非鱼肠道,而乳球菌属、鲸杆菌属和红球菌属等益生菌的丰度显著低于健康尼罗罗非鱼肠道。无乳链球菌普遍存在于发病和健康养殖环境,以及尼罗罗非鱼肠道中,无乳链球菌的丰度在发病和健康养殖环境之间无显著差异,但其在发病尼罗罗非鱼肠道中的丰度要显著高于健康组。研究表明,尼罗罗非鱼链球菌病发病池塘水体和底泥中有益菌丰度降低和致病菌丰度的升高反映其养殖环境出现恶化,尼罗罗非鱼链球菌病的暴发与肠道微生态平衡破坏后无乳链球菌丰度增加密切相关,但肠道中无乳链球菌丰度的剧增与养殖水体和底泥中该病原菌的丰度水平之间并无直接关联。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闫志强 翟少钦 张邑帆 陈春林
为考察脾虚泄泻大鼠肠道菌群的结构特征和多样性,将24只健康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模型组,模型组采用饮食失节加苦寒泻下法进行人工复制脾虚泄泻模型,对照组正常饲喂;试验结束时,采集大鼠肠道内容物,提取微生物总DNA,采用通用引物对细菌16Sr DNA基因的高可变V3–V4区进行PCR扩增,运用Hiseq2500平台进行高通量测序,并对测序序列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表明:α多样性指数表明脾虚泄泻大鼠与正常大鼠之间肠道微生物的多样性存在差异,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在门水平上,2组的优势菌门均为厚壁菌门、拟杆菌门、放线菌门和变形菌门,模型组较对照组厚壁菌门、放线菌门、变形菌门及螺旋体门的平均相对丰度均增加,而拟杆菌门的平均相对丰度显著降低(P<0.05);在属水平上,2组的核心菌群均为产粪甾醇真细菌属,模型组较对照组产粪甾醇真细菌属、Jeotgalicoccus的平均相对丰度升高,其中Jeotgalicoccus的显著升高(P<0.05);PICRUSt基因功能预测表明,大鼠肠道微生物以代谢功能为主,主要包括糖代谢、氨基酸代谢、能量代谢及辅酶和维生素代谢等,2组间各类代谢功能存在差异,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可见,脾虚泻泄能引起大鼠肠道内菌群的多样性变化,并显著降低肠道内拟杆菌门的平均相对丰度。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闫志强 翟少钦 张邑帆 陈春林
为考察脾虚泄泻大鼠肠道菌群的结构特征和多样性,将24只健康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模型组,模型组采用饮食失节加苦寒泻下法进行人工复制脾虚泄泻模型,对照组正常饲喂;试验结束时,采集大鼠肠道内容物,提取微生物总DNA,采用通用引物对细菌16Sr DNA基因的高可变V3–V4区进行PCR扩增,运用Hiseq2500平台进行高通量测序,并对测序序列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表明:α多样性指数表明脾虚泄泻大鼠与正常大鼠之间肠道微生物的多样性存在差异,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在门水平上,2组的优势菌门均为厚壁菌门、拟杆菌门、放线菌门和变形菌门,模型组较对照组厚壁菌门、放线菌门、变形菌门及螺旋体门的平均相对丰度均增加,而拟杆菌门的平均相对丰度显著降低(P<0.05);在属水平上,2组的核心菌群均为产粪甾醇真细菌属,模型组较对照组产粪甾醇真细菌属、Jeotgalicoccus的平均相对丰度升高,其中Jeotgalicoccus的显著升高(P<0.05);PICRUSt基因功能预测表明,大鼠肠道微生物以代谢功能为主,主要包括糖代谢、氨基酸代谢、能量代谢及辅酶和维生素代谢等,2组间各类代谢功能存在差异,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可见,脾虚泻泄能引起大鼠肠道内菌群的多样性变化,并显著降低肠道内拟杆菌门的平均相对丰度。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刘秋晨 李娟 刘恩 顾艳丽 王岩 王效禹 刘艳 单春乔
[目的]研究表皮生长因子(EGF)对肉鸡肠道菌群的影响。[方法]将72只1日龄AA肉鸡随机分成对照组(CK)、K组、E组和EK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6只鸡。CK组肉鸡饲喂基础饲粮,K组肉鸡饲喂添加250mg/kg盐酸金霉素的饲料,E组肉鸡饲喂添加500 mg/kg EGF的饲料,EK组肉鸡饲喂添加500 mg/kg EGF和250mg/kg盐酸金霉素的饲料。饲喂期21 d。21日龄时采集肉鸡盲肠内容物样本,采用16S rDNA基因分析方法对肉鸡盲肠中的细菌群落进行评价,利用QIIME等测序分析软件对肉鸡盲肠中的菌群进行分类。[结果]1)菌种组成结果表明,无论是OTUs总数还是独有的OTUs数量,E组的菌种数量较CK组、K组高,而与EK组的数量接近。2)优势菌群分布结果表明,在门水平上,厚壁菌门在E组中含量最高,而K组与CK组中变形菌门水平相当;在种水平上,与CK组相比,E组肉鸡肠道中乳酸菌数量显著升高。3) Alpha多样性分析表明,E组中观察到的菌种数、菌种多样性指数和菌种丰富度指数高于CK组和K组,但无显著性差异(P>0.05)。4)功能预测结果表明,CK组肠道微生物在遗传信息处理方面的功能较丰富,EK组在有机体系统、代谢作用和细胞工程方面的功能较丰富,E组各类功能较为均衡,而K组除未分类功能外,主要以环境信息处理功能较为丰富。[结论]喂饲500 mg/kg的EGF有助于提高肉鸡肠道内菌群多样性,并能改善肠道菌群结构,提高以乳酸菌为代表的厚壁菌门菌群丰度,降低以大肠杆菌为代表的变形菌门菌群含量。
关键词:
肉鸡 表皮生长因子 肠道菌群 高通量测序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邢亚丽 宋慧 姜云瑶 牛姝力 丁国栋 尚红梅
为研究肉鸡日粮中添加树舌发酵浸膏多糖(Polysaccharides from the fermentation concentrate of Ganoderma applanatum(Pers.ex Gray.),GAP)对肉鸡肠黏膜结构及上皮内淋巴细胞和杯状细胞数量的影响,选用1日龄健康AA肉鸡225只,随机分成5个处理组,每组3次重复,每次重复15只。5个处理组分别为空白对照组(基础日粮)、抗生素阳性对照组(基础日粮+5mg/kg黄霉素)和3个GAP组(基础日粮中分别添加0.05%、0.10%和0.20%GAP),试验期42d。结果表明:1)与对照组相比,日粮中添加0.10%和0.20%...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李永洙 陈常秀 Yongquan Cui
【目的】揭示热应激环境下蛋鸡肠道菌群结构、肠黏膜碱性磷酸酶活性和氨基酸转运载体mRNA表达量的变化机理。【方法】试验选择16周龄济宁百日鸡96只,随机分成对照组((24±1)℃;Ⅰ)和热应激((38±1)℃)组,各组设6个重复,每个重复8只,试验持续14 d。采用16S rDNA的PCR-DGGE技术和实时荧光定量PCR等手段,分析热应激2(Ⅱ)、7(Ⅲ)、14 d(Ⅳ)时,对十二指肠、空肠及回肠内容物菌群多样性和肠黏膜碱性磷酸酶活性以及氨基酸转运载体rBAT、y+LAT1、CATl mRNA基因表达的相对丰度变化规律。【结果】热应激7 d开始各肠段菌群多样性较为丰富,热应激7、14 d时空肠...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常双双 李萌 厉秀梅 石玉祥 张敏红 冯京海
【目的】应激可改变畜禽脑肠轴功能,同时改变肠道菌群结构,其中热应激是影响畜禽健康最为主要的环境影响因素之一。研究日循环变化偏热环境对肉鸡血清脑肠肽和盲肠菌群多样性的影响,为肉鸡健康养殖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22d健康、体重相近爱拔益加(AA)肉鸡120只,随机分成2个处理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10只鸡(公母各5只)。将2个处理组的肉鸡转入环境控制舱,在环境温度为21℃,相对湿度为60%的条件下适应7d。29d时开始正式试验,试验组环境温度采用24h循环变温(26℃—29℃—32℃—29℃—26℃),相对湿度为60%;对照组环境温度为21℃,相对湿度为60%,试验条件维持至试验结束,共计14d。分别于试验第7和14天,每组随机选取6只肉鸡(公母各半,每个重复1只肉鸡),肉鸡采用静脉采血,采用ELISA测定血清中5-HT、VIP、SP的含量。同时用无菌收集盲肠内容物,将同一处理组的6个样品迅速混匀,装置无菌离心管中,液氮速冻,-80℃保存备用。采用16S rDNA的PCR-DGGE分子技术,结合共性和特异性条带割胶回收DNA进行克隆和测序,分析日循环变化偏热环境对肉鸡血清脑肠肽和盲肠菌群多样性的影响。【结果】(1)试验第7天时,日循环变化偏热环境组肉鸡血清5-HT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而对照组和日循环变化偏热环境组肉鸡VIP和SP并无显著差异。试验第14天时,日循环变化偏热环境组肉鸡血清VIP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
关键词:
肉鸡 偏热环境 脑肠肽 肠道菌群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朱叶萌 谢正军 李云涛 韩新燕
【目的】研究壳聚糖铜对断奶仔猪生产性能、肠道菌群和肠道黏膜形态等方面的影响,为壳聚糖铜的利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择120头体重(7.8±0.2 kg)的"杜长大"三元杂交断奶仔猪随机分为4组。分别饲喂4种日粮:基础日粮组不添加外源铜(对照组),其它组在基础日粮基础上分别添加50、100 mg.kg-1壳聚糖铜(CS-Cu)、200 mg.kg-1硫酸铜,预饲期7 d,试验期30 d。【结果】50、100 mg.kg-1 CS-Cu和200 mg.kg-1硫酸铜组的日增重分别比对照组显著增加(P<0.05),料重比显著降低(P<0.05);添加CS-Cu可使盲肠和结肠内容物中大肠杆菌、沙门氏...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黄钦成 谭北平 董晓慧 章双 杨奇慧 迟淑艳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