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486)
- 2023(2181)
- 2022(1941)
- 2021(1949)
- 2020(1639)
- 2019(3630)
- 2018(3645)
- 2017(6197)
- 2016(3955)
- 2015(4528)
- 2014(4592)
- 2013(4431)
- 2012(4530)
- 2011(4114)
- 2010(4257)
- 2009(4122)
- 2008(4368)
- 2007(4263)
- 2006(3758)
- 2005(3427)
- 学科
- 济(12116)
- 经济(12094)
- 管理(11886)
- 业(9906)
- 企(9260)
- 企业(9260)
- 学(6342)
- 方法(5748)
- 数学(4585)
- 数学方法(4424)
- 财(3946)
- 中国(3187)
- 制(3131)
- 农(2985)
- 理论(2843)
- 人事(2692)
- 人事管理(2692)
- 务(2661)
- 财务(2649)
- 财务管理(2640)
- 企业财务(2524)
- 业经(2497)
- 策(2477)
- 及其(2464)
- 贸(2324)
- 贸易(2321)
- 体(2296)
- 易(2266)
- 划(2240)
- 银(2220)
- 机构
- 大学(62780)
- 学院(61571)
- 研究(24747)
- 农(20678)
- 科学(20368)
- 中国(17995)
- 济(17177)
- 管理(17137)
- 农业(16797)
- 经济(16613)
- 所(15205)
- 业大(15145)
- 京(14576)
- 理学(14374)
- 理学院(14092)
- 研究所(14068)
- 管理学(13461)
- 管理学院(13377)
- 农业大学(11055)
- 中心(11044)
- 省(10738)
- 江(10409)
- 室(10204)
- 技术(9472)
- 实验(9403)
- 业(9352)
- 实验室(9037)
- 财(8951)
- 北京(8939)
- 院(8622)
共检索到9652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建平 王加启 卜登攀
为探讨不同生理状态热应激奶牛嗜淀粉瘤胃杆菌(Ruminobacter amylophilus)的含量差异,选择48头产奶母牛,按照因子试验设计分为泌乳中期和后期牛、高产和中产牛、初产和经产牛。奶牛经历1周热应激后,采集瘤胃液,利用RT-PCR定量分析方法,测定瘤胃液中嗜淀粉杆菌的含量。结果显示,微生物的数量经lg转化后,泌乳中期奶牛嗜淀粉瘤胃杆菌为7.70,泌乳后期为7.95,差异不显著(P>0.05);高产牛嗜淀粉瘤胃杆菌为7.46,中产牛为8.20,差异不显著(P>0.05);初产牛嗜淀粉瘤胃杆菌为7.97,经产牛为7.68,差异不显著(P>0.05)。综上所述,在奶牛遭受热应激时,嗜淀粉...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薛秀恒 王菊花 王志耕 梅林
【目的】研究体外培养条件下日粮与缓冲液pH对奶牛瘤胃液共轭亚油酸(CLA)含量的影响,筛选能提高奶牛瘤胃CLA含量的最佳条件。【方法】选择日粮中粗料比例、精料中植物油种类及比例、棉粕质量分数与豆粕质量分数比值(以下简称棉粕与豆粕比例)、缓冲液pH值、硫酸铜作为影响因素,采用五因素二次正交旋转组合设计,对泌乳荷斯坦奶牛瘤胃液进行体外培养,测定奶牛瘤胃中CLA含量。【结果】各因素对CLA含量的影响作用从大到小依次为:pH值平方项>粗料比例>植物油种类及其比例平方项(达1%显著水平)>粗料比例与pH值交互项(达2.5%显著水平)>棉粕与豆粕比例平方项>pH值(达5%显著水平)。在其他条件一定时,日粮...
关键词:
共轭亚油酸 体外培养 日粮 奶牛 瘤胃液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尹福泉 嘎尔迪 刘瑞芳 于磊 卢寿锋 齐智利
【目的】研究不同脂肪酸构成的油料籽实对奶牛瘤胃液和血浆中脂肪酸的组成及乳脂CLA含量的影响,初步探讨乳脂CLA合成机制,为改善牛奶脂肪酸构成,提高乳脂中CLA含量寻找合适途径。【方法】以3头装有永久性瘤胃瘘管的经产荷斯坦奶牛为试验动物,采用3×3拉丁方设计,在日粮中添加不同油料籽实(葵花籽、亚麻籽、菜籽),3种日粮的粗脂肪含量基本相同,测定采食后不同时间点瘤胃液、血浆及乳脂中脂肪酸含量。【结果】葵花籽组奶牛乳脂中CLA、t11-C18﹕1、PUFA及LCFA比例均显著高于菜籽组和亚麻籽组(P<0.05);葵花籽组奶牛血浆中t11-C18﹕1的比例显著高于菜籽组和亚麻籽组(P<0.05);瘤胃液...
关键词:
共轭亚油酸 油料籽实 瘤胃发酵 奶牛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何瑞国 姚艳平 杨晓静 郭长义 马立保
选3 只健康白山羊,手术安装瘤胃瘘管后,在日粮中添加不同量的硫酸钴,研究钴的不同添加量对山羊瘤胃微生物VB12 合成量的影响。试验共分4 期:对照期( 饲喂基础日粮);试验1 期( 基础日粮+ 钴0 .3 mg/kg) ;试验2 期( 基础日粮+ 钴0 .5 mg/kg) ;试验3 期( 基础日粮+ 钴0 .8 mg/kg)。每期定时采取瘤胃内容物和血液样品,测定瘤胃液和血清中VB12 的含量。试验结果为:各期瘤胃液中VB12 平均含量(ng/ml) 分别为:7 .46,14 .85,52.86 ,26 .14 ;各期血清中VB12 平均含量(ng/ml)分别为:1 .66 ,3 .59 ,3...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冉林武 黄克和 李灵恩 陈兴祥 任志华
为研究日粮中添加富硒益生菌(SP)对山羊瘤胃发酵和瘤胃液脂肪酸含量变化的影响,以8头装有永久性瘘管的山羊为对象,采用4×4拉丁方设计,进行4期试验,每期15 d。日粮中分别添加0(对照)、8(LSP)、16(MSP)和32(HSP)mL.d-1的SP。结果表明:日粮添加SP能显著影响山羊瘤胃pH值(P<0.01)、总挥发性脂肪酸(P<0.05)、微生物蛋白(P<0.05)和trans11-C18∶1浓度(P
关键词:
富硒益生菌 瘤胃发酵 长链脂肪酸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高腾云 王艳玲 韩正康 戴春旭 李军伟
将 33头泌乳中期荷斯坦奶牛随机分为 3组 ,试验Ⅰ组日粮中添加 1 .2mg/kg的F89,试验Ⅱ组日粮中添加 2 0mg/kg的瘤胃素 ,结果表明 :在热应激条件下 ,F89可以提高奶牛的粗饲料采食量和减缓产奶量下降 ;使用瘤胃素 ,奶牛产奶量比试前提高 8.32 % ,比对照提高 1 2 .86 % ;同时这两种物质都具有抗热应激和提高血清PRL及T4 水平的趋势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岳子奇 姚小鹤 王之盛 胡瑞 邹华围 肖鉴鑫 左之才 彭全辉 梁秀容 邓文松 王成 左家学
为研究去势和热应激对筠连黄牛生产性能、瘤胃发酵和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本研究选用18头16月龄、体重相近((292.35±28.71) kg)的不同去势程度筠连黄牛(全去势FCG、半去势HCG、假手术SOG),分为3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1头牛,根据试验期间牛舍温湿度指数(THI),分为热应激期(7、8月)和非热应激期(9月),分析去势和热应激对黄牛各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1)与非热应激期相比,热应激期牛舍THI、肉牛呼吸频率和直肠温度均显著提高(P<0.05)。2)去势和热应激均显著提高血清热休克蛋白70、高密度脂蛋白(HDL-C)、低密度脂蛋白(LDL-C)和雌二醇浓度(P<0.05),而睾酮、甲状腺素(T4)、胰岛素和游离脂肪酸浓度显著降低(P<0.05),且除血清葡萄糖、T4和LDL-C外,去势和热应激对其他血清指标存在显著互作效应(P<0.05)。3)全去势和热应激均显著降低肉牛平均日增重(ADG),且存在显著互作效应(P<0.05)。4)热应激期,去势显著降低粗蛋白、酸性洗涤纤维和钙表观消化率以及血清总抗氧化能力(T-AOC)(P<0.05),而热应激消除后,去势显著提高了T-AOC含量(P<0.05)。5)去势和热应激均显著提高瘤胃pH(P<0.05),显著降低氨态氮(NH_3-N)、乙酸(AA)和总挥发性脂肪酸(TVFA)浓度(P<0.05),且去势和热应激对瘤胃pH、NH_3-N、AA和TVFA浓度存在显著互作效应(P<0.05)。综上,公牛去势和热应激均会影响机体性激素分泌和养分表观消化率,从而降低生产性能,为热应激期肉牛饲养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韩正康 蔡天权 陈杰 陈伟华
反刍动物在发情期血浆雌二醇(E_2)含量大幅度升高,同时消化机能降低,采食量明显减少。关于雌激素对瘤胃消化代谢的作用,尚未阐明。本研究旨在比较水牛、奶牛发情期和间情期瘤胃 E_2 水平和消化代谢的变化。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董淑慧 王加启 彭华 孙鹏 卜登攀 周凌云 康海英
通过体内外试验研究纳豆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 natto,BSN)在奶牛胃肠道存活规律及停留时间。试验1:经过滤的荷斯坦奶牛瘤胃液或十二指肠液加入BSN菌液(芽孢含量为105cfu/mL),对照组不添加;将处理好的发酵液于39℃厌氧培养,瘤胃液检测发酵0、6、12、24、48和72 h挥发性脂肪酸浓度和芽孢数,十二指肠液检测发酵0、1、2、3、4、5和6 h芽孢数。试验2:选取7头瘘管牛随机分成2组,处理组(4头)通过瘤胃瘘管投放100 mLBSN菌液(芽孢含量为108cfu/mL),对照组(3头)不投放;投放后6、12、24、48和72 h采集瘤胃液、十二指肠液和粪样。...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贾玉东 王振勇 柴同杰 侯志高 巩庆亮
【目的】研究不同日粮精粗比条件下奶牛瘤胃pH,挥发性脂肪酸(VFA,主要包括乙酸、丙酸、丁酸)浓度和血清乙酸、丙酸、丁酸浓度的动态变化规律。【方法】选用5头健康的干奶期荷斯坦奶牛(体重(502±25)kg),饲喂精粗比(质量比)分别为30∶70、35∶65、40∶60、45∶55、50∶50、55∶45、60∶40、70∶30和100∶0的9种日粮,对奶牛瘤胃内pH、VFA和血清VFA浓度进行检测。对5头奶牛连续进行9期饲喂试验,前8期试验每期30 d,最后一期试验为3 d。【结果】随日粮中精料比例的提高,奶牛瘤胃pH逐渐降低,其中饲喂精粗比为100:0日粮组的奶牛瘤胃pH显著低于其他精粗比日...
关键词:
奶牛 日粮精粗比 挥发性脂肪酸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侍宝路 郑楠 张养东 范彩云 张幸开 王秀敏 秦俊杰 张运海 程建波
为研究添加不同水平的柴胡提取物对热应激条件下泌乳后期荷斯坦奶牛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和瘤胃发酵参数的影响,采用随机区组设计,按照产奶量、泌乳天数及胎次相同的原则将48头荷斯坦奶牛随机分为4组,每组12头,各组在基础日粮中分别添加0、0.5、2.5和5.0g/kg柴胡提取物(干物质基础),试验期9周。结果表明:热应激条件下,柴胡提取物对瘤胃pH,氨氮含量,丙酸、异丁酸、丁酸、异戊酸和戊酸浓度,乙酸/丙酸及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均无显著影响(p>0.05);0.5g/kg组的菌体蛋白含量显著高于2.5和5.0g/kg添加组(p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马春娟 杨宇泽 邹爱爱 孙康永杰 万雪瑞 王川 魏亚琴
为提高纤维素的降解效率、构建高效表达的纤维素酶基因工程菌,本研究以牛瘤胃液微生物全基因组为模板,首先通过PCR扩增内切葡聚糖酶eg基因,然后与pET-28a连接获得表达载体pET-28a::eg并转化至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菌株BL21(DE3)中,用异丙基-β-D-硫代半乳糖苷(IPTG)诱导表达EG蛋白,最后用3,5-二硝基水杨酸(DNS)法测定重组内切酶的酶活力,分析其酶学性质。结果表明:成功构建表达载体pET-28a::eg,重组菌株E. coli BL21/pET-28a::eg在28℃用IPTG诱导14 h后纯化得到重组的EG蛋白,EG蛋白大小约为50 kDa,刚果红染色有明显水解圈。用DNS法测得EG的酶活为12.60 U·mL~(-1),滤纸总酶活为3.53 U·mL~(-1)。重组酶在不同底物的反应中,羧甲基纤维素钠为底物的酶活力最高,脱脂棉最低。重组酶的最适温度为40℃,最适pH为7.0。在此条件下,Ca~(2+)、Mg~(2+)、Fe~(2+)、K~+、Mn~(2+)等离子均可对重组蛋白EG的酶活力具有促进作用,Zn~(2+)可促进但差异不显著,而Hg~(2+)、Cu~(2+)对EG的酶活力具有抑制作用。本研究构建的重组内切酶菌株可以高效水解纤维素,为内切酶的工业应用奠定了基础。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杨红建 岳群 曹阳春
为研究瘤胃液中阿魏酸酯酶和乙酰酯酶的酶学特性,自安装永久瘤胃瘘管的成年荷斯坦阉牛瘤胃中采集瘤胃食糜液,4℃1 000g离心10min制备成粗酶液,测定了粗酶液中阿魏酸酯酶和乙酰酯酶活性及其酶促反应动力学参数。结果表明,瘤胃液中阿魏酸酯酶酶促反应最适pH为9.0,最适温度为40~50℃;用阿魏酸甲酯作为为酶促反应标准底物,测得米氏常数(Km)为0.76mmol/L,最大反应速度(Vmax)为5.43mU;乙酰酯酶酶促反应最适pH为8.0,最适反应温度为50℃。用对-硝基苯乙酰酯作为标准底物,测得Km为0.64mmol/L,Vmax为91.00mU。研究发现Fe2+可以促进阿魏酸酯酶酶促反应,而C...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金迪 王加启 卜登攀 赵圣国 胡小丽 赵静雯 卢玉飞 王丹丹 孙鹏
【目的】通过与苜蓿日粮比较,揭示秸秆日粮模式下瘤胃固液相细菌群落的独特结构。【方法】选择12头健康且体重相似的装有永久瘤胃瘘管的中国荷斯坦奶牛,分别饲喂以玉米秸秆(CS)和苜蓿、羊草、青贮玉米三者混合物(MF)为粗饲料组成的日粮,正饲期第13周连续3 d分12个时间点采集瘤胃固、液相内容物样品。提取微生物DNA后,利用PCR结合变性梯度凝胶电泳技术(DGGE)分析细菌群落结构,并进行聚类分析及差异条带的测序分析。【结果】与MF组相比,CS组奶牛瘤胃固、液相细菌DGGE图谱条带的数目和光密度均有一定差异,两处理组都各有一些稍显优势的条带,CS组优势条带要少于MF组。与MF组相比,CS组液相细菌的...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韩兆玉 周岩民 王根林 王恬 刘永刚
选用16头泌乳中期荷斯坦奶牛按拉丁方设计进行试验,研究饲粮中补充0、8、12和16 g.d-1过瘤胃蛋氨酸对奶牛产奶量、乳成分以及血液氨基酸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补饲过瘤胃蛋氨酸能够提高奶牛乳蛋白、乳脂率和酪蛋白水平。补饲过瘤胃蛋氨酸对产奶量较高(>22 kg.d-1)的奶牛有增加产奶量的趋势,对产奶量低的奶牛没有积极作用,能提高高产奶牛乳蛋白和乳脂肪量。选用9头泌乳中期荷斯坦奶牛,在补饲过瘤胃蛋氨酸和普通蛋氨酸前后连续采血44 h,探索蛋氨酸的吸收变化曲线,发现奶牛补饲过瘤胃蛋氨酸后12~16 h达到吸收高峰,过瘤胃蛋氨酸能显著提高奶牛血清蛋氨酸水平,而补饲普通蛋氨酸则无明显影...
关键词:
过瘤胃蛋氨酸 奶牛 产奶量 乳品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