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651)
2023(3788)
2022(3204)
2021(3004)
2020(2598)
2019(5761)
2018(5531)
2017(10908)
2016(6113)
2015(6564)
2014(6564)
2013(6538)
2012(6259)
2011(5748)
2010(5655)
2009(5245)
2008(5271)
2007(4894)
2006(4081)
2005(3787)
作者
(20723)
(17488)
(17242)
(16447)
(11310)
(8625)
(7740)
(6658)
(6516)
(6324)
(6237)
(5896)
(5891)
(5805)
(5713)
(5334)
(5223)
(5162)
(5040)
(4949)
(4486)
(4421)
(4275)
(4025)
(3907)
(3806)
(3793)
(3704)
(3689)
(3683)
学科
(21793)
经济(21767)
(15127)
管理(13767)
(12176)
企业(12176)
方法(10243)
(9110)
数学(8675)
数学方法(8521)
(5908)
中国(5566)
(5389)
(4851)
(4476)
金融(4474)
(4443)
贸易(4442)
(4359)
银行(4337)
地方(4305)
业经(4285)
(4174)
(4164)
(3720)
财务(3712)
财务管理(3702)
技术(3695)
理论(3675)
企业财务(3611)
机构
大学(88648)
学院(87028)
研究(38039)
(33671)
经济(32975)
管理(29321)
中国(26769)
科学(26464)
理学(25101)
理学院(24710)
管理学(24113)
管理学院(23929)
(22579)
(21983)
研究所(20424)
(20151)
业大(18236)
农业(17496)
中心(15905)
(15292)
(14926)
(13632)
(13190)
北京(13188)
财经(12246)
研究院(12101)
科学院(11524)
(11374)
(11252)
(10991)
基金
项目(62962)
科学(47662)
基金(45468)
(43667)
国家(43389)
研究(39267)
科学基金(34635)
自然(25026)
自然科(24454)
自然科学(24444)
(24300)
自然科学基金(24041)
基金项目(23754)
社会(23516)
社会科(22314)
社会科学(22305)
(21245)
资助(19775)
教育(17403)
重点(15178)
计划(14068)
科技(13502)
编号(13390)
(13334)
科研(13193)
(13061)
(12518)
创新(11870)
(11825)
专项(11420)
期刊
(35953)
经济(35953)
研究(24574)
学报(23572)
科学(19290)
(19265)
大学(16991)
学学(16461)
中国(16376)
农业(12749)
(11459)
管理(10958)
林业(10078)
(8571)
金融(8571)
教育(7386)
(7325)
业大(7020)
财经(6199)
经济研究(6144)
业经(5980)
技术(5644)
科技(5580)
(5531)
(5395)
问题(5080)
农业大学(4924)
(4456)
国际(4360)
世界(4022)
共检索到13206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杨青青  杨众养  陈小花  余雪标  薛杨  王小燕  
【目的】研究热带海岸香蒲桃天然次生林群落乔木层、灌木层、草本层各优势种群的种间关联性,以期阐明群落演替与种对间关联性的内在规律,为海岸香蒲桃天然次生林的保护、恢复与重建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海南文昌热带海岸典型香蒲桃天然次生林群落,采用方差比率法测定乔木层、灌木层、草本层优势种群的总体关联性,使用χ2检验2个种群关联与否,进一步用Ochiai指数来表征关联程度。【结果】乔木层的总体关联性表现出不显著正关联,正关联种对数为54对,负关联种对数为49对,无关联种对数为17对,分别占总对数的45.0%,40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张明霞  王得祥  康冰  张岗岗  刘璞  杜焰玲  于飞  
【目的】分析秦岭林区华山松天然次生林群落乔木层、灌木层、草本层各优势种群的种间关联性,揭示群落发育过程中不同种群之间相互作用的内在关联,以期阐明群落发展与演替和种对间关联性内在规律,为秦岭林区华山松群落可持续经营管理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秦岭山地火地塘林区典型华山松天然次生林群落,基于2×2列联表,采用方差比率法测定乔木层、灌木层和草本层各优势种群间的总体关联性;利用χ2检验和Jaccard指数表征乔木层15个优势种群、灌木层19个优势种群、草本层15个优势种群间的种对关联程度及显著性。【结果】华山松天然次生林群落乔木层、灌木层和草本层优势种群间的总体关联性分别表现为不显著正关联、不显著负...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白小军  谷会岩  
【目的】探究东北大兴安岭典型次生林内优势种群落叶松Larix gmelinii种内关系以及种内关系所存在的规律,揭示种群发展程度、发展现状、发展动态和发展规律,以期为今后在植被修复、恢复和物种多样性的保护方面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方差比率方法(RV)和基于2×2联列表关联性分析方法,通过χ2显著性检验并结合AC联结系数、OI指数、Jaccard指数以及Pearson相关和Spearman相关检验等多种方法综合研究分析优势种群落叶松种内关联性质和关联程度。【结果】1)落叶松种群内存在显著的正联结作用,不同龄级的落叶松个体间关联性随龄级的不同而发生变化,具体表现为成龄个体间基本上表现为无关联,幼龄个体间整体上呈显著的正联结。2)不同龄级个体间(第1、2龄级除外)龄级间差距越大,相关两龄级的个体间负关联作用越强。3)相邻两龄级个体间的关联性随着个体的发育而发生着动态变化,具体为发育早期表现出正关联,随着个体的发育正关联作用减弱,而后表现出负关联,发育到老龄阶段,相邻的个体间又表现出一定的正关联作用。4)在进行种内关联性分析时Spearman相关分析较其他分析灵敏更高,种内联结性与关联性分析时结合使用多种方法可使分析结果更加可靠。【结论】研究区域内的优势落叶松种群内整体上存在显著正联结作用,这种正联结作用主要存在于幼龄个体之间和老龄个体间;种群内部这种显著正联结作用说明了落叶松种群已发展到了相对稳定的高级阶段。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姜俊  赵秀海  
种间联结性是指不同物种在空间分布上的相互关联性,是植物群落重要的数量和结构特征之一(邓贤兰等,2003),是群落形成、维持和演替的基础(王文进等,2007)。种间联结能有效量化群落中物种相互作用和物种在环境中的配置情况(周先叶等,2000),对于正确认识群落的结构组成、功能和群落演替动态具有重要意义,能为森林经营、森林植被恢复和生物多样性保护提供理论依据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何江   徐来仙   艾训儒  
[目的 ]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是我国特有的天然林类型,作为亚热带山地的主要植被类型。探讨典型亚热带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优势种的生态位和种间联结动态变化,阐明短期群落发展中优势种的适应能力、种间关系和变化规律,为亚热带地区生物资源保护、恢复和森林管理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本研究以湖北星斗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天然次生林为研究对象,结合2013年和2018年的两次固定样地(48个)调查监测数据,对比分析重要值排名前10名的优势种(重要值大于2%)的生态位宽度、生态位重叠指数、方差比率法、χ~2检验、联结系数、Jaccard指数和Spearman秩相关系数的动态变化。[结果 ](1)2013年和2018年物种组成变化较小,物种株数、科属种数减少;重要值排名前10名的优势种仅1名物种发生变动。(2)两次调查结果的生态位重叠指数均以0.2~0.5之间为主,种对数随群落发展而增加,大部分物种对生境需求具有一定相似性、互补性。随着群落发展,多数优势种的生态位重叠程度逐渐降低、生态位宽度逐渐变窄、利用资源能力逐渐减弱。(3)5年间,重要值排序与生态位宽度排序并不完全相同,群落资源未被完全充分利用。水榆花楸和翅柃一直占据优势地位,与其他优势种的生态位重叠指数呈现稳定或增加趋势。(4)两次调查中优势种的总体联结性均为显著正关联,χ2检验、联结系数、Jaccard指数和Spearman秩相关系数的结果基本一致:正关联种对数大于负关联种对数,极显著或显著正关联种对数比极显著或显著负关联种对数多,不显著关联种对数也占有重要比例。随着群落发展,总体联结性的显著正关联逐渐增强,正相关对数和正负比值逐渐增加,负相关对数逐渐减少。[结论 ]湖北星斗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天然次生林处于自然演替的早期至中期阶段,种间联结松散、不紧密,水榆花楸和翅柃竞争力强,长蕊杜鹃、多脉青冈和包果柯常绿树种对环境资源利用能力不断提高。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罗梅  郑小贤  
【目的】研究福建省将乐国有林场常绿阔叶次生林主要种群间的联结性,为探索植物群落演替及原生性植被类型的恢复提供依据,为该林场常绿阔叶次生林的可持续经营提供参考。【方法】采用样地调查法,在福建将乐林场选取重要值较大的22个树种,利用种间联结指数VR研究群落的整体关联性;利用χ2检验、PeaRson相关系数检验、sPeaRman秩相关系数检验分析种对间的联结性。【结果】该林场常绿阔叶次生林种间联结指数VR为1.014,主要种群总体呈现较弱的正关联。231个种对中,χ2检验结果显示,正、负关联的种对数分别为110和119对,正负关联种对数的比值为0.924;显著和极显著相关种对数占总数的11.3%。P...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陆云峰   杨安娜   王豪   刘伟   张俊红   楼炉焕   童再康  
[目的]探究紫楠天然群落优势物种种间关系和群落稳定性。[方法]基于野外样地调查,从物种组成、重要值、生态位宽度、生态位重叠指数、方差比率法和χ~2检验等方面研究紫楠群落乔木层、灌木层各优势物种的生态位特征和种间联结性。[结果]紫楠在调查群落中的重要值最大,且其Levins指数生态位宽度和Shannon指数生态位宽度均最大,说明在群落中资源利用程度较高,竞争优势强;紫楠群落乔木层优势物种间总体呈不显著正联结(VR=1.247,χ_(0.95)~2(12)>W>χ_(0.05_~2(12)),而灌木层总体呈不显著负联结(VR=0.674,χ_(0.95)~2(36)>W>χ_(0.05_~2(36)),说明乔木层稳定性较高,且高于灌木层;χ~2检验结果显示乔木层、灌木层优势物种间正联结种对数均多于负联结,正负联结比分别为1.8∶1和1.5∶1,且绝大部分种对联结性均不显著,表明紫楠群落大多数优势物种间的生态特征较一致。[结论]紫楠群落总体稳定性较好,但仍可进行适当的人工抚育,促进紫楠种群自然更新。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龙成  杨小波  龙文兴  李东海  
【目的】分析海南岛文昌市铜鼓岭自然保护区5种蒲桃属植物的种群结构、分布格局及种间关联性,以期了解该地区蒲桃属植物种群的现状、分布状况及发展动态,为该属植物的保护工作提供依据。【方法】在热带常绿季雨矮林建立2.56 hm2固定样地,采用种群结构和空间格局常用的种群径级结构分析、种群静态生命表和绘制种群存活曲线研究方法,结合点格局分析中的Ripley’s K函数和SPSS软件,对5种蒲桃属植物种群的空间格局、种间关联性以及种群聚集规模与种群优势度的关系进行研究。【结果】种群死亡率随龄级的增加而增大,生命期望值ex与此趋势相反,但方枝蒲桃、赤楠和肖蒲桃3个种群中的ex值会出现明显的小波动,说明这3个...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杨宗慧  郎学东  李帅锋  苏建荣  
通过对云南、贵州和江西3省天然分布的篦子三尖杉的野外调查,采用生态位宽度、生态位重叠和基于2×2联列表x2检验、联结系数和种间协变分析篦子三尖杉群落优势种群的种间关系。结果表明:篦子三尖杉是群落中重要值与生态位宽度最大的种群。群落中重要值与Levins指数的相关性分析表明,重要值越大,种群的生态位宽度越大。Schoener指数表明,有92.63%的种对不存在生态位重叠或生态位重叠较弱,其中,篦子三尖杉与其它优势种群之间存在较小的生态位重叠。x2-检验结果表明,中性联结的种对占64.74%,其中,篦子三尖杉与其它优势种群之间的种间联结均为中性联结;群落所有优势种群之间正负联结系数种对的比率为0....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周洋  郑小贤  
采用2×2联列表,计算方差比率(RVR)、χ2检验、联结系数CAC、共同出现百分数PPC,对福建三明将乐林场栲树次生林重要值较高的23个主要树种进行联结性分析。结果表明:23个树种的总体相关性指数(ITVR)1.056>1,表现为不显著的正联结关系,处于较为稳定的生长阶段;树种对间联结没有达到显著水平的有241对,占95.25%,说明种间联结关系较为松散,树种的分布有一定的独立性;栲树和木荷是两个优势种,形成共优状态,随着演替的进行其优势度有增大的趋势;主要树种栲树与林下的黄绒润楠、野柿、乌饭树、杨梅多表现为正联结,栲树与杉木和光叶山矾表现为显著负联结,栲树与鼠刺、檫木、树参表现为负联结;在栲...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丁易  路兴慧  臧润国  黄继红  杨秀森  周亚东  黄勇  冯业洲  
[目的]通过对海南霸王岭林区的热带天然次生林抚育技术试验,了解抚育对次生林群落组成和结构的影响。[方法]通过对30个热带天然次生中龄林(60年)固定样地(50 m×50 m)进行抚育前后的森林调查数据,利用配对t检验、非维度多尺度标定(NmS)和指示种分析等统计方法,比较个体数量、物种多样性、群落物种组成、指示种、优势种和群落径级结构在抚育后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经过抚育后群落上层物种(胸径≥5 cm)和下层(1 cm≤胸径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谢春平  伊贤贵  王贤荣  
为了更好地了解野生早樱Cerasus subhirtella var.ascendens群落优势种种间关系,保护和开发野生早樱这一珍贵木本观花植物,利用群落学研究方法,对福建武夷山野生早樱群落种进行了调查。在野生早樱、木荷Schima superba与青冈栎Cyclobalanoposis glauca为优势树种的群落中,以其优势度为环境容纳量,采用相对优势度求得群落内的种间竞争系数,并用Lotka-Volterra方程研究了该群落中优势树种种间竞争关系。结果表明:在现阶段以野生早樱为优势的群落,经过若干年的群落演替,平衡状态时,野生早樱、木荷与青冈栎的相对优势度分别为28.65%,62.17...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王飞  曹秀文  刘锦乾  齐瑞  赵阳  张涛  陈学龙  李波  杨静  白青蒙  王若鉴  要静  
[目的]以青藏高原东缘甘肃南部3种主要次生林为研究对象,探讨其优势种种群结构和数量动态。[方法]选择具有代表性的辽东栎、红桦和糙皮桦种群,各设置8块40 m×40 m的样地,对样地内所有树木进行每木检尺,以测定的胸径数据为基础,以径级代替龄级,将胸径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肖益  田大伦  闫文德  方晰  沈燕  梁小翠  
采用典型样方法,分别计算各样地的物种丰富度指数、Shannon-Wiener指数、Pielou均匀度指数和生态优势度指数,对湖南沅陵3种天然次生林群落(檫木+锥栗群落、枫香+檫木群落、杉木+檫木群落)乔木层物种多样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檫木+锥栗群落乔木层出现植物20种,隶属于11科19属,枫香+檫木群落出现13种,隶属于9科和11属,杉木+檫木群落出现植物18种,隶属12科18属。(2)檫木+锥栗群落多样性程度高于枫香+檫木群落和杉木+檫木群落。(3)杉木+檫木群落生态优势度高于枫香+檫木群落和檫木+锥栗群落。研究结果可为天然次生林防护和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王亚飞  曲美学  兰航宇  段文标  陈立新  春雪  汪永英  韩冬荟  
【目的】以云冷杉红松林(Spruce-fir-Korean pine forest)为研究对象,探究林隙干扰后优势种群之间的关系。【方法】基于凉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外业调查的基本数据,利用点格局分析方法对优势种群的空间格局进行分析,利用χ~2检验和联结系数AC两种方法对优势种群的种间关联性进行分析。【结果】1)红松Pinus koraiensis在空间尺度为0~1.9 m时呈现随机分布,在≥1.9 m时为聚集分布。臭冷杉Abies nephrolepis、白桦Betula platyphylla和红皮云杉Picea koraiensis在所有尺度上均表现为聚集分布,紫椴Tilia amurensis在尺度为0~35 m时呈现聚集分布,在> 35 m时为随机分布。2)红松与臭冷杉在所有尺度上均为聚集分布,红松与其他优势种群多为离散分布,红松与其他优势种群的种间关联性表现为无关。臭冷杉与白桦、紫椴在空间格局上主要为聚集分布,种间关联性为极显著负相关,表现为强烈的竞争关系。臭冷杉与红皮云杉在小尺度表现为离散分布,大尺度上为随机分布,种间关联性为不显著的正相关,说明其间的依赖性不强。白桦、红皮云杉和紫椴3种优势种群之间的空间格局主要为聚集分布,红皮云杉与白桦、紫椴与红皮云杉之间的种间关联性为显著负相关,白桦与紫椴之间为显著正相关。【结论】2个树种中优势度较高的树种的胸径决定了其空间格局的聚集程度以及种间关联性的显著程度,即平均胸径大的树种与其他树种表现为空间上离散,平均胸径小的树种之间表现为空间上聚集。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