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844)
- 2023(9912)
- 2022(8987)
- 2021(8522)
- 2020(7074)
- 2019(16388)
- 2018(16470)
- 2017(31685)
- 2016(17379)
- 2015(19666)
- 2014(19850)
- 2013(19610)
- 2012(17788)
- 2011(15828)
- 2010(15679)
- 2009(14308)
- 2008(13720)
- 2007(11842)
- 2006(10289)
- 2005(8760)
- 学科
- 济(65467)
- 经济(65399)
- 管理(51127)
- 业(44656)
- 企(38591)
- 企业(38591)
- 方法(32391)
- 数学(26842)
- 数学方法(26511)
- 农(17305)
- 学(16792)
- 中国(16323)
- 业经(15624)
- 财(14959)
- 环境(14758)
- 地方(14268)
- 和(13563)
- 理论(13165)
- 农业(11614)
- 贸(10706)
- 贸易(10700)
- 技术(10604)
- 教育(10575)
- 划(10572)
- 易(10362)
- 制(10167)
- 务(9869)
- 财务(9806)
- 财务管理(9789)
- 企业财务(9211)
- 机构
- 大学(244706)
- 学院(243037)
- 管理(98982)
- 济(87451)
- 理学(86392)
- 理学院(85406)
- 经济(85272)
- 管理学(83795)
- 管理学院(83372)
- 研究(78207)
- 中国(56558)
- 京(52897)
- 科学(52269)
- 所(39012)
- 财(38538)
- 业大(38470)
- 农(37958)
- 研究所(35967)
- 中心(35490)
- 江(34033)
- 范(33590)
- 北京(33549)
- 师范(33269)
- 财经(31851)
- 农业(29727)
- 院(29007)
- 经(28909)
- 州(28581)
- 师范大学(26960)
- 技术(26159)
- 基金
- 项目(174300)
- 科学(135693)
- 研究(127006)
- 基金(124731)
- 家(108681)
- 国家(107760)
- 科学基金(92284)
- 社会(77209)
- 社会科(72981)
- 社会科学(72961)
- 省(68755)
- 基金项目(67475)
- 自然(61589)
- 自然科(60020)
- 自然科学(60008)
- 自然科学基金(58897)
- 划(57939)
- 教育(57562)
- 编号(52599)
- 资助(51080)
- 成果(42210)
- 重点(38648)
- 部(37157)
- 发(36592)
- 创(35779)
- 课题(35763)
- 科研(33280)
- 创新(33211)
- 项目编号(32451)
- 大学(32239)
共检索到33953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陈步峰 周光益 曾庆波 李意德 吴仲民
根据5a定位观测,对尖峰岭热带山地雨林更新林生态系统的水文化学循环规律的数据分析表明,年均降雨量为2668.3mm,其中总径流量占46.7%,蒸散量53.3%,冠层截留量14.0%。N、P、K、Ca、Mg的年均降雨输入量为78.4kg/(hm2·a),总径流输出56.7kg/(hm2·a),净积累21.6kg/(hm2·a);Si、有机C、Al、Mn的年均降雨输入量为25.0kg/(hm2·a),总径流输出为112.3kg/(hm2·a),净损失87.3kg/(hm2·a),更新林系统仅处于更新进展过程中,同时证实了冠层对降水化学的淋溶效应,净淋溶系数达4.11;提出了降雨、林内净降雨、总径流...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陈步峰 周光益 曾庆波 李意德 吴仲民
在小集区技术和定位观测综合实验测定的基础上,研究分析了尖峰岭热带山地雨林更新林生态系统3年间的水文学过程、水质的动态变化、营养元素积累。结果表明:水量及营养元素的输入、再分配和输出量主要集中在雨季的5~10月份,两者月动态变化特征密切相关,年降水输入营养元素的78%被森林生态系统积累。
关键词:
热带山地雨林更新林,水文分量,养分动态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陈步峰 林明献 邱坚锐 吴仲民 周铁峰
3a对海南岛尖峰岭热带山地雨林集水区岩石、土壤及水化学质流含量的检测 ,雨林集水区降雨、总径流水体 COD、NH+4 - N、酚、Zn、Cu、Pb、Cd、Ni的加权浓度含量远低于地面水质 类标准 ;岩石组成属钾长石类 ,其 8项测定的重金属中 Zn、Mn、Pb含量相对较高 ,水质迁移中以溶解、水解及氧化为特征 ;在降雨—径流水循环中 ,山地雨林冠层减少降雨中 COD、NH+4 - N、酚、Zn、Cd、As、Ni、Fe浓度含量范围在 32 %~ 82 % ;土壤层对进入林内的雨水中的 COD、Cu、Zn、Mn、Fe产生吸附效应 ,雨林系统对降雨中 COD、NH+4 - N、酚、Cu、Zn、Cd...
关键词:
热带山地雨林 水质 水质贮滤功能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张洪波 辛琛 王义民 黄强
【目的】研究水文变化与河流生态系统的响应关系,通过对生态系统进行诊断,为河流生态系统的研究提供新途径。【方法】对渭河44年(1960-2005年)的水文资料和宝鸡峡灌区32年(1972-2005年)的引水资料进行统计与分析,探讨引水对渭河水文规律的影响,并采用变化范围法(RVA)对32个水文改变指标(IHA)进行统计,研究引水对渭河水文情势及生态系统的影响。【结果】引水导致渭河年平均流量较天然径流明显减少,且枯水年份尤为突出,32年中有8年年平均流量低于生态基流量;输沙量较引水前减少了80%强;且对河流的枯季月流量、年最小流量平均值、年最小1日流量发生时间、年低流量发生次数及平均延时、流量平均...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周光益
该文分析了9612号台风在海南尖峰岭热带山地雨林天然更新林集水区产生的暴雨径流过程及其水化学动态.结果得出:①总径流系数为32.42%,水文响应值为23.16%,瞬时最大洪峰流量为0.1135m3·s-1·hm-2;②因受海洋气团的影响,台风过程中该地降水的pH值、K和Ca含量很高;③径流水中的pH及各养分动态变化趋势有两种相反的变化类型,一种是N,P,Ca,Mg,Al元素,在降雨强度较大的暴雨期间,养分浓度大,且基本上随降雨强度的增大而增大.另一种是pH值、K和Si元素,在暴雨期间,浓度随降雨强度的增强而减小,并在最大降雨强度时达到最低值;④台风暴雨能加速森林生态系统养分的丧失;⑤暴雨是热带...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陶建平 臧润国
分析了海南岛霸王岭自然保护区热带山地雨林林隙内树种的种类组成、数量动态以及林隙年龄和林隙面积对树种组成及数量的影响。结果表明 :热带山地雨林林隙树种组成十分复杂 ,数量分布极不均匀 ,种间差异较大 ,2 7个林隙中共有乔木 116种 ,其中数量较多的 10个种的个体数量占到总个体数量的 4 7 0 3% ,而个体数量较少的 5 8个种的个体数仅占总个体数的 6 0 2 %。林隙面积大小对树种幼苗的种类组成和数量有较大影响 ,幼苗种密度和个体密度随林隙面积的增大而减小 ;幼树和成树在不同大小林隙中的种密度和个体密度变化不大。成熟林隙明显比早期林隙和中等年龄林隙有较大的幼苗个体密度和种密度 ,不...
关键词:
热带山地雨林 林隙 幼苗库 海南岛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刘小燕 邝雪梅 刘大志 余建波 黄璜 钟蕾
于2004年3~10月在湖南省桃江县长竹冲的水稻田中进行了稻田养金鱼的试验。在稻田中放养一定数量的金鱼,使之形成稻-金鱼共栖生态系统。结果表明:共栖系统甲烷排放通量日变化呈现一定的规律,排放高峰出现在下午14∶00~16∶00,夜晚0∶00~4∶00达到最低值;甲烷排放通量在禾苗返青期、分蘖期出现峰值,分别为15.79mg/(m2·h)、10.074mg/(m2·h)。稻金鱼共栖生态系统中的甲烷排放通量与对照组相比明显减少,两者的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稻田的甲烷排放通量与稻田土壤的氧化还原电位、还原物质总量、活性还原物质总量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8586、0.9547、0.8205,达到极显著相...
关键词:
水稻 金鱼 共栖 生态系统 甲烷排放通量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崔向慧 王兵 亢新刚 冯强
荒漠生态系统水热平衡问题是研究气候和小气候形成及其变化机制的重要问题 ,也是维持现有生态系统平衡稳定以及退化生态系统恢复的关键 ,而且对防治荒漠化起着重要作用 .该文系统地综述了国内外荒漠生态系统水热平衡规律及系统小气候的最新研究进展 ;并从水量平衡与水文动态、水热交换与传输以及热量平衡等 3个方面 ,评述了荒漠生态系统水热平衡研究的若干方法 .最后 ,该文对水热平衡理论和研究方法、水热平衡耦合模型以及荒漠生态系统的水热结构优化模式等未来的研究方向和重点问题作了分析 .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赵思东
本文以定位观测数据,应用空气动力学原理,探讨了杉木人工林生态系统乱流热量的交换规律。结果表明:每年冠层向邻近空间扩散的热量83105×108J/hm2;邻近空间传递给冠层的热量20190×108J/hm2;林下空间输送给地表层的热量1096×108J/hm2;地表层传送给林下空间热量有584×108J/hm2。乱流热量交换的大小,主要由辐射能和湍流扩散强度决定。在热量的交换中,林冠层起着直接的热源和桥梁作用。由于冠层对辐射的截留,对动能的削弱,使得冠层和地表层空间的乱流热量大小和交换方向极不相同。
关键词:
杉木人工林,热传递,乱流交换,净辐射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赵微 闵敏 李俊鹏
论文以湖北省南水北调汉江沿线土地开发整理重大工程2010-2011年规划实施的57个土地整理项目为例,考虑公众支付意愿对单位面积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进行修正,测算研究区土地利用变化带来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变化,并基于Mann-Kendall检验法分析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损益与项目建设规模增减的趋势关系。研究结果表明:①研究区域内土地整理的实施会造成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损失,平均下降值394元(/hm2.a);②采用土地利用优势度指数、土地利用均匀度指数等指标可以较好地拟和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变化趋势;③当土地整理项目建设规模小于2 000hm2时,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损益随建设规模的增加而减少,平均幅度是754元(...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陈步峰 周光益 曾庆波 吴仲民 李意德 杜志鹄
采用了小集水区技术和定位观测方法,研究分析了降雨、穿透水、树干流及径流的各化学物质含量和迁移变化特征。指出:降雨和穿透水是热带山地次生雨林生态系统的主要化学物质输入源;次生雨林不仅具有较强的养分截获和生态调节功能,而且具有较强的化学过滤、吸贮功能;且建立了穿透水、干流和总径流的各化学元素含量与降雨特征因子的多元线性关系。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卢俊培 吴仲民
根据多年的定位观测研究,初步揭示了海南岛尖峰岭地区的半落叶季雨林和山地雨林生态系统中的植物、凋落物,表土、母岩、穿透水、渗透水、溪水等的化学丰度值,主要元素的生物地球化学作用及其富集与迁移规律,并作了综合对比分析评价。
关键词:
尖峰岭 热带林生态系统 地球化学特征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田志会 王润 赵群 马晓燕
以北京绿地生态系统作为研究对象,利用2000、2006及2012年的遥感影像数据,在GIS的支持下,对2000—2012年北京绿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时空变化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2000、2006以及2012年北京市绿地生态系统的服务价值差异较小,生态服务价值分别为:369.03、371.86和370.85亿元。其中林地与耕地的生态服务价值占绿地生态系统服务总价值的95.27%,林地生态服务价值2000—2006年增加较显著,增幅为6.5%,2006—2012年增幅较小,增幅为0.7%;耕地生态服务价
关键词:
绿地生态系统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 北京市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朱鹤健
在探析以长汀为代表的我国亚热带山地生态系统脆弱区生态恢复过程内在关联性的基础上,提出"天时、地利、人和"的生态恢复策略。该策略以人地关系和谐论为指导,其含义为:顺乎天时,最大限度地发挥自然界的再生能力;调控坡面径流,化地害为地利;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构建物质与经济良性循环的土地和谐利用模式。在实践这个策略过程中,必须实现在观念、策略、技术上的转变以及技术瓶颈、空间局限和体制障碍的突破。
关键词:
生态恢复 生态系统脆弱区 长汀县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臧润国 杨彦承 林瑞昌 杨秀森
以海南霸王岭 1hm2 热带山地雨林的网格样方调查数据为基础 ,首先对全林分的群落特征进行了分析 ,然后以森林循环理论为指导 ,研究了热带山地雨林的种群与群落特征。结果表明 :热带山地雨林中不同生活型的树种在利用垂直和水平生态资源上是相对分离的 ,绝大部分的灌木或小乔木树种的水平生态位宽度较大 ,垂直生态位宽度较小 ,中、大乔木则正好相反 ,而那些低密度、稀有种的生态位宽度最小。随森林循环过程的进行 ,各树种在不同阶段斑块内出现的频度也会发生相应的变化。霸王岭热带山地雨林中占优势的乔灌木树种大都呈聚集分布的格局 ,个体数中等的树种大都呈均匀分布的格局 ,而那些个体数少的低密度种则大都呈随机分布...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