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251)
- 2023(10638)
- 2022(9487)
- 2021(8974)
- 2020(7611)
- 2019(17642)
- 2018(17719)
- 2017(34064)
- 2016(18841)
- 2015(21210)
- 2014(21093)
- 2013(20883)
- 2012(19221)
- 2011(17214)
- 2010(17174)
- 2009(15498)
- 2008(15148)
- 2007(12960)
- 2006(11338)
- 2005(9689)
- 学科
- 济(71815)
- 经济(71727)
- 管理(51999)
- 业(49183)
- 企(41487)
- 企业(41487)
- 方法(35243)
- 数学(30299)
- 数学方法(29912)
- 学(19615)
- 农(18598)
- 中国(17529)
- 财(17306)
- 业经(15719)
- 地方(14580)
- 理论(13044)
- 贸(12619)
- 贸易(12614)
- 和(12490)
- 农业(12489)
- 易(12149)
- 制(11690)
- 环境(11643)
- 技术(11226)
- 务(11158)
- 财务(11099)
- 财务管理(11081)
- 企业财务(10517)
- 划(10107)
- 教育(10079)
- 机构
- 大学(269679)
- 学院(265760)
- 管理(106330)
- 济(97917)
- 经济(95631)
- 理学(93176)
- 理学院(92036)
- 研究(90389)
- 管理学(90185)
- 管理学院(89737)
- 中国(64558)
- 科学(60674)
- 京(57931)
- 所(46621)
- 农(45213)
- 财(44133)
- 研究所(43293)
- 业大(42867)
- 中心(39796)
- 江(37593)
- 范(37252)
- 师范(36890)
- 北京(36461)
- 财经(36370)
- 农业(35672)
- 经(33121)
- 院(33104)
- 州(30885)
- 师范大学(30294)
- 经济学(28164)
- 基金
- 项目(190664)
- 科学(149287)
- 基金(138315)
- 研究(135931)
- 家(122249)
- 国家(121262)
- 科学基金(103119)
- 社会(83035)
- 社会科(78443)
- 社会科学(78419)
- 基金项目(74762)
- 省(73922)
- 自然(70071)
- 自然科(68412)
- 自然科学(68394)
- 自然科学基金(67164)
- 划(63559)
- 教育(62133)
- 资助(56666)
- 编号(55169)
- 成果(44799)
- 重点(43041)
- 部(41521)
- 发(39867)
- 创(39287)
- 课题(37966)
- 科研(37188)
- 创新(36588)
- 计划(35747)
- 大学(34993)
共检索到37188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陈步峰 周光益 曾庆波 吴仲民 李意德 杜志鹄
采用了小集水区技术和定位观测方法,研究分析了降雨、穿透水、树干流及径流的各化学物质含量和迁移变化特征。指出:降雨和穿透水是热带山地次生雨林生态系统的主要化学物质输入源;次生雨林不仅具有较强的养分截获和生态调节功能,而且具有较强的化学过滤、吸贮功能;且建立了穿透水、干流和总径流的各化学元素含量与降雨特征因子的多元线性关系。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刘茜 满秀玲 田野宏
通过对大兴安岭北部白桦次生林林外降雨、穿透雨、树干径流和枯透水进行野外观测、取样及室内水化学测定,研究了白桦次生林降雨养分输入特征。结果表明:大兴安岭漠河地区大气降雨呈中性,p H为7.0,TDS值为19mg/L。在白桦林降雨再分配过程中,p H与TDS均表现为先降低后升高的趋势,最低值都出现在树干径流中,分别为5.3、15 mg/L。而p H和TDS的最高值分别出现在大气降雨和枯透水中。阴离子中,F-及SO2-4最高值均出现在树干径流中,其他阴离子浓度则在枯透水中最高,且其中NO-3变化最大,最高、最低相差100.4倍。金属元素中,Na+、Zn2+及Mn元素最高值均出现在树干径流中,其他元素...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陈操操 谢高地 甄霖
利用1961年~2004年泾河流域及周边地区的气象站点的月降水资料,以降水倾向率、Mann-Kendall非参数检验等方法分析了降雨变化趋势及时空分布特征。分析结果显示:泾河流域降雨量年际间波动较大,每相隔10年降雨正负距平发生转化,上世纪90年代至今降雨处于新的减少期;40年间流域降雨量下降趋势不显著,减少幅度约为4.7mm/10年;但流域上中下游季节性降雨趋势变化明显,主要表现为秋季降雨减少而冬季降雨增多,秋季降雨减少可能是年降雨量减少的主要原因。流域降雨时空分布特征变化与全球气候变暖导致东亚季风加强北移,以及区域地形差异,地表差异等因素联系密切。分析结果还表明:1981年~2004年及1...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君杰 王宇楠 王海岗 陈凌 曹晓宁 刘思辰 田翔 秦慧彬 乔治军
为研究干旱雨养旱作农业区降雨量对糜子产量的影响,2012—2017年在忻州市河曲县测定6年期间的降雨数据和糜子产量数据。结果表明:7月份是糜子生育期需水量最关键的月份,当月降雨量约占生育期总降雨量的38.03%~39.92%,降雨量与糜子产量呈极显著正相关,直接决定糜子能否高产;6月份决定糜子出苗率,当月降雨量约占生育期总降雨量的22.49%~22.65%,降雨量与糜子产量呈不显著正相关;8和9月份的降雨量与糜子产量显著负相关。结果表明,在6和7月份降雨量满足的情况下,当地糜子获得较好产量的生育期适宜降雨量为409.3~472.2mm。
关键词:
降雨量 糜子 旱地 产量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宋进喜 许文良 王冬艳
分析了吉林省主要水稻种植区灌溉水源水质成分、水质成分与土壤成分相关性及水质物化特征对水稻产量的影响 ,得出吉林省水稻种植区灌溉水源水化学特征具有地带差异性 ,地表水中 p H值与水稻产量呈负相关 ,而 Cu,Zn等营养元素含量与水稻产量呈正相关 ;地下水中 Ca,Mg,Na及 HCO- 3,SO2 - 4和 Cl-等离子高含量对水稻产量具有抑制性。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陈步峰 林明献 邱坚锐 吴仲民 周铁峰
3a对海南岛尖峰岭热带山地雨林集水区岩石、土壤及水化学质流含量的检测 ,雨林集水区降雨、总径流水体 COD、NH+4 - N、酚、Zn、Cu、Pb、Cd、Ni的加权浓度含量远低于地面水质 类标准 ;岩石组成属钾长石类 ,其 8项测定的重金属中 Zn、Mn、Pb含量相对较高 ,水质迁移中以溶解、水解及氧化为特征 ;在降雨—径流水循环中 ,山地雨林冠层减少降雨中 COD、NH+4 - N、酚、Zn、Cd、As、Ni、Fe浓度含量范围在 32 %~ 82 % ;土壤层对进入林内的雨水中的 COD、Cu、Zn、Mn、Fe产生吸附效应 ,雨林系统对降雨中 COD、NH+4 - N、酚、Cu、Zn、Cd...
关键词:
热带山地雨林 水质 水质贮滤功能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臧润国 杨彦承 刘静艳 余世孝 杨秀森
通过对海南岛霸王岭原始热带山地雨林中53个林隙的调查,研究了海南热带山地雨林林隙的基本特征和自然干扰规律。海南热带山地雨林林隙的形状近似于椭圆形,椭圆的长短轴比率不随林隙的大小而变化,基本上都在14左右;扩展林隙(EG)和树冠空隙(CG)在热带山地雨林景观中的面积比例分别为5352%和2522%,干扰频率分别为134%·a-1和063%·a-1,林隙干扰的返回间隔期约为160a。海南热带山地雨林中EG的大小一般变化在30~500m2左右,平均约为160m2,大多数CG的大小一般都变化在15~200m2左右,平均约为80m2。大多数的林隙是在40a以前形成的,而10~30a之前形成的林...
关键词:
热带山地雨林,林隙,自然干扰,海南岛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岑明 计鸿贤 林发源
在广西四县一市,比较了五个不同年降雨量和年平均气温对白蜡虫死亡及其种虫、白蜡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年平均气温对白蜡虫种虫的死亡影响不大;年降雨量则是引起白蜡虫种虫大批死亡的主要原因,每次大雨过后,即出现一个雌虫死亡高峰。雌虫比雄虫敏感,其上限为1552.5mm左右。在这个上限以下,雌、雄蜡虫均生长发育良好,死亡率低产蜡量高;反之,雌虫大批死亡,其死亡百分率随着年降雨量的增加而显著增加。雄虫虽不及雌虫敏感,但是,在雨量过多的情况下,蜡花也常常长霉变黑,间接致使雄蜡虫死亡,产蜡量很少。
关键词:
白蜡虫 年降雨量 年平均气温 死亡百分率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董淑华 邢贞相 娄丹 张玉国 张涵 郭皓
为提高短期降水量预测的精度,尤其是汛期降水量的准确估计对防洪减灾以及水资源管理都具有很重要的指导意义。将具有较强非线性映射能力的人工神经网络技术用于汛期降水量预测,更符合降水量的随机相关特征,能切实提高其预测精度。将基于密度参数改进传统K-均值算法与径向基函数神经网络(radial basis function,RBF)耦合,提出了一种新的短期降雨量预报模型。并将所构建的模型应用于黑龙江省双鸭山市汛期月降雨量预报中进行验证。RBF神经网络是一种泛化能力较强的前馈型神经网络模型;密度参数可以通过寻找聚类中心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叶明华 汪荣明 丁越 束炯
当前全球气候变暖大背景下,气温和降雨量的交互作用引致农业气象灾害频发,给农业生产造成破坏性风险损失,因此探讨气温与降雨量之间的动态相依关系尤为重要。搜集安徽省24个气象观测站1980~2014年的气温与降雨量日数据,对原始数据进行矩平均处理,使两组数据列满足独立同分布的要求。采用非参数核估计的方法确定气温与降雨量的边缘分布。根据降雨量和气温的均匀分布散点图和频数分布直方图可知,安徽省气温和降雨量之间呈现一定程度的负相依关系,即图形中表现出气温与降雨量的上下尾之间的对称性。综上分析,选择可以刻画两个变量具有上下尾对称关系的Copula函数对气温与降雨量的相依关系进行拟合,最终在平方欧式距离最小的原则下选定二元t-Copula函数做出气温与降雨量之间的联合概率密度函数图。研究结果发现:1据安徽省气温与降雨量联合概率分布可知,当降雨量上升时,气温下降;或气温上升时,降雨量会下降,气温与降雨量之间呈现为中等负相关关系(–0.280)。2极值相关性方面,从t-Copula密度函数图和上下尾相关系数看,安徽省气温与降雨量在极值方面具有较为明显的相依关系,表现为当气温和降雨量超过正常范畴时,二者相依关系从负相关转变为正相关,此现象多出现在极端气候条件下,例如极端高温和大暴雨时气温与降雨量的正相依性。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周光益 陈步峰 曾庆波 黄金 李意德 张振才
采用小集水区技术、小区试验和定位观测方法,对海南岛尖峰岭热带山地雨林更新林产流规律进行了研究。经过多次降雨径流过程的分析,得出该林地的产流形式主要为蓄满产流,并存在三种典型的暴雨径流水文过程类型。该森林植被可消减洪峰流量、推延洪峰期、增加早期水量,其水文响应较小,具较好的水文生态效益。
关键词:
尖峰岭 热带山地雨林 产流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何绍浪 郭小君 李凤英 李娜 何小武
基于南方地区9个省份41个气象站点1956~2015年共60 a逐日降雨量资料,采用线性回归、Kriging插值等方法分析了南方地区降雨量和降雨侵蚀力的时空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南方地区降雨以侵蚀性降雨为主,且比较集中,区域强降雨事件出现的频次在增加。南方地区年均降雨侵蚀力变化范围在3 477.30~24 878.65 MJ·mm/(hm~2·h·a)之间,平均值为9 919.93 MJ·mm/(hm~2·h·a),总体由南往北逐渐减少的分布规律。在季节分布上降雨侵蚀力主要集中在夏季。60 a来南方大部分地区年降雨侵蚀力均呈上升趋势,其中海南、浙江、江西3省上升趋势较为明显,说明这些地区面临较大的土壤侵蚀潜在压力。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杨炳超 李小等 张戈 李成柱
【目的】对青海省诺木洪河流域地下水水化学特征及演化规律进行研究,为合理开发和保护该地区地下水提供指导。【方法】采集诺木洪河流域具有代表性的水样58个,测定水样中的Na~+、K~+、Ca~(2+)、Mg~(2+)、HCO_3~-、Cl~-、SO_4~(2-)、CO_3~(2-)、矿化度等指标,在此基础上,运用PiPer三线图图示法和离子比例系数法,系统研究了地下水水化学的空间分布特征与演化规律。【结果】1由南而北,研究区地下水水化学特征呈环带状分布,主要从HCO_3·SO_4·Cl-Na·Mg·Ca、HCO_3·Cl-Mg·Na型向SO_4·Cl-Na、Cl-Na型演化转变,矿化度由小于1g/l...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赖坤容 姜军 刘秀花 姜凌 周维博
【目的】对陕西华县、华阴(简称"二华")地区地下水的水化学成分空间分布特征及水质进行研究,为保护和改良该地区地下水的水质提供指导。【方法】于2008-11在"二华"地区采集具有代表性的27个地下水水样,对水样中的Na+、K+、Ca2+、Mg2+、HCO3-、Cl-、SO24-、CO32-、NO3-N、CODMn、Cr6+、Mn2+、Cu2+、Zn2+、Cd2+、Pb2+、总硬度、总溶解固体(TDS)含量和pH值进行分析测定,在此基础上,通过水化学分析软件AquaChem V4.0及水质综合指数评价法,对"二华"地区地下水水化学特征及水质级别进行分析与评价。【结果】陕西"二华"地区浅层地下水水化...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李意德
对海南岛尖峰岭热带山地雨林森林群落的20个原始林主要种群和33个更新林主要种群的生态位特征进行了测定,包括生态位宽度、生态位相似性比例、生态位重叠等。结果表明:组成热带森林的各个种群绝大多数为狭生态位的,种群之间的关系不明确,对资源的分割程度很高,种群之间的生态位相似性比例和生态位重叠指标均很低,反映了热带森林的复杂性。
关键词:
海南岛尖峰岭、热带山地雨林、生态位特征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