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800)
- 2023(6895)
- 2022(5675)
- 2021(5125)
- 2020(4265)
- 2019(9337)
- 2018(8936)
- 2017(16513)
- 2016(9315)
- 2015(9942)
- 2014(9559)
- 2013(9280)
- 2012(8540)
- 2011(7673)
- 2010(7564)
- 2009(6821)
- 2008(6940)
- 2007(5875)
- 2006(5111)
- 2005(4295)
- 学科
- 济(33464)
- 经济(33417)
- 管理(23994)
- 业(23864)
- 企(18410)
- 企业(18410)
- 方法(15959)
- 数学(14192)
- 数学方法(14024)
- 学(11778)
- 农(10098)
- 财(9036)
- 中国(8249)
- 贸(7959)
- 贸易(7958)
- 易(7737)
- 业经(7626)
- 农业(7006)
- 环境(6053)
- 技术(5752)
- 制(5751)
- 务(5613)
- 财务(5610)
- 财务管理(5603)
- 企业财务(5364)
- 地方(5328)
- 银(5222)
- 银行(5172)
- 融(5017)
- 金融(5016)
- 机构
- 大学(137030)
- 学院(135185)
- 研究(51258)
- 济(50535)
- 经济(49638)
- 管理(48347)
- 理学(43231)
- 理学院(42603)
- 管理学(41581)
- 管理学院(41368)
- 科学(37765)
- 中国(36498)
- 农(36158)
- 农业(29278)
- 京(28772)
- 业大(28654)
- 所(28552)
- 研究所(27138)
- 中心(22317)
- 财(21842)
- 江(19567)
- 农业大学(19531)
- 院(18557)
- 财经(18345)
- 范(17667)
- 室(17554)
- 北京(17305)
- 师范(17301)
- 科学院(16890)
- 经(16878)
- 基金
- 项目(103111)
- 科学(80324)
- 基金(77008)
- 家(72965)
- 国家(72425)
- 研究(63669)
- 科学基金(59543)
- 自然(42833)
- 自然科(41868)
- 自然科学(41849)
- 基金项目(41764)
- 自然科学基金(41130)
- 社会(41114)
- 省(39600)
- 社会科(38964)
- 社会科学(38951)
- 划(35528)
- 资助(30086)
- 教育(28396)
- 重点(24617)
- 计划(23514)
- 编号(22325)
- 部(22028)
- 发(21771)
- 创(21549)
- 科研(21311)
- 科技(21170)
- 创新(20312)
- 业(19241)
- 专项(17944)
共检索到18222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周文君 沙丽清 张一平 宋清海 刘运通 邓云 邓晓保
为探明热带季节雨林土壤溶解态有机碳(DOC)、溶解态氮(DN)的时空动态及与土壤温、湿度和土壤酸度的关系,本研究在西双版纳热带季节雨林开展了土壤剖面DOC和DN含量的研究,在同一自然年度,在雾凉季(1月),干季(3月),雨季前期(5月),雨季中期(8月),雨季后期(10月),按0~20、20~40、40~60、60~80和80~100 Cm分层采集土壤样品,测定土壤DOC和DN含量、土壤温、湿度和酸度。结果表明:西双版纳热带季节雨林土壤DOC和DN含量在0~60 Cm随深度增加而逐层递减,在60~100 Cm则随着深度增加而增加,总体表现为表层DOC和DN含量较深层土壤含量高的剖面特征。热带季...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一平 窦军霞 于贵瑞 赵双菊 宋清海 孙晓敏
为探讨热带季节雨林太阳辐射特征,利用西双版纳2003年热带季节雨林太阳辐射整年观测资料,统计、分析了热带季节雨林冠层太阳辐射能量平衡各分量的年、季节和日变化特征.得出热带季节雨林林冠太阳辐射年日总辐射为13.75MJm2,各辐射分量占年总辐射的百分率为净辐射59.98%、有效辐射28.68%、反射辐射11.34%、透射辐射7.13%.因季节间气候特征的差异,使得雾凉季林冠上的太阳辐射时间变率较小,而雨季的较大;干热季则受林冠集中换叶的影响,太阳辐射各分量的变化较为特殊.在热带季节雨林,透射辐射具有不可忽视的强度,特别是干热季时数值较高;一天中,透射辐射数值在中午较高,并且干热季时存在“突跃现象...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余再鹏 黄志群 王民煌 胡振宏 万晓华 刘瑞强 郑璐嘉
研究我国亚热带地区杉木人工林采伐迹地上营造的19年生米老排人工林和杉木人工林土壤呼吸及其影响因子。结果表明:米老排人工林土壤呼吸速率的年均值为2.95μmolCO2·m-2s-1,显著高于杉木人工林的2.37μmolCO2·m-2s-1;米老排人工林土壤呼吸的Q10值为1.83,显著低于杉木人工林的1.99;2种林分土壤呼吸均呈现明显的季节动态,主要受土壤温度的驱动,土壤温度能分别解释米老排和杉木人工林土壤呼吸速率变化的77.0%和81.6%;回归分析显示,2种林分土壤呼吸速率与凋落物量、细根生物量、土壤有机碳含量、轻组有机碳含量、微生物生物量碳含量和可溶性有机碳含量均显著相关;逐步线性回归分...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彭艳平 贾金田 付智勇 周卫军 蔡崇法
在2007年5月到2008年1月期间,供试土壤为红壤及坡面坡度为15°条件下,利用定位观测数据,探讨了天然降雨条件下浅沟侵蚀小区土壤水分季节变化特征,分析了降雨、土壤质地、等高绿篱、浅沟地形等四个因素对土壤水分动态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小区坡面0-45 cm土层平均土壤水分含量季节变化规律基本与降水变化一致,降水是影响浅沟坡面土壤水分变化的主要原因;绿篱对浅沟坡面土壤水分的影响因存在季节性的差异,雨季等高绿篱措施对提高浅沟坡面0-45 cm土层含水量作用显著,旱季则相反;土壤质地和浅沟微地形也是影响土壤水分变化的重要因素,但其影响都不如降雨和绿篱的影响显著,种植绿篱有利于保持坡面水分。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窦军霞 张一平 赵双菊 宋清海
于西双版纳热带季节雨林观测了林内不同高度和全光照条件下不同波长太阳辐射.通过比较分析,探讨了热带季节雨林垂直方向上不同波长辐射的时空分布特征.雾凉季时昼间各辐射要素值均随高度的下降而递减,而干热季和雨季时,受光斑的影响,个别时刻出现了较低观测点的辐射值高于较高观测点的现象;各季节不同高度各测点的总辐射、红外辐射和可见光日总量值及其与全光照条件下的比值均随高度的降低而减小,且各测点比值均呈现红外辐射>总辐射>可见光的趋势;各测点的辐射值、辐射日总量值、日总量与全光照条件下的比值,以及红外辐射和可见光在总辐射中所占份额均随季节的变化而不同,且这些值在各季节间的大小顺序随测点高度的不同而变化.受林冠...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一平 赵双菊 窦军霞 刘玉洪
该文利用西双版纳雾凉季和干热季的气温和树表温观测资料 ,通过实测、对比方法 ,探讨了热带季雨林平均气温及其树表温的时空分布特征 .通过对分布特征和变化规律的分析、研究 ,发现由于热带季节雨林受地方气候和森林结构影响 ,不同区域、不同时间受到太阳辐射影响的差异 ,导致气温和树表温均存在明显的时空差异 ,在林冠附近 ,树冠表温和气温及温度日较差均呈现最大值 ,显示了林冠面具有较强的热力效应 ,且其效应在干热季显著 .在 12 :0 0— 16 :0 0 ,树冠附近空气与树冠表层间的热力传输 ,雾凉季树冠附近气温低于林冠表温 ,热量从树冠传向空气 ;而干热季则反之 ,树冠附近气温高于林冠表温 ,林冠...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高志勤 傅懋毅
应用定位研究法探明位于浙江省富阳市春建乡不同结构毛竹Phyllostachys pubescens林土壤0~10,10~30和30~50 cm等3个层次有机碳和全氮质量分数的季节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垦复毛竹纯林土壤有机碳质量分数的季节变化(12.9~38.9 g.kg-1)秋冬高于春夏,而未垦复毛竹纯林却与之相反,即春夏高于秋冬季节,变幅为7.5~31.2 g.kg-1;毛竹与木荷Schima superba混交林土壤有机碳质量分数(7.5~40.2 g.kg-1)冬季最高春季最低,表现出与毛竹纯林不同的变化特征。垦复毛竹纯林土壤全氮质量分数(0.8~2.4 g.kg-1)夏季最高春季最低,未...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魏亚情 吴志祥 杨川 兰国玉
【目的】橡胶林是海南重要的森林植被之一,探究海南岛橡胶林土壤细菌群落多样性的季节变化特征及其环境驱动因子,为天然橡胶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使用Illumina Miseq高通量测序法对海南岛橡胶林旱季和雨季的土壤细菌的α、β多样性和群落结构组成及与环境因子的关系进行了分析。【结果】1)共检测到细菌41门、108纲、247目、465科、876属。细菌群落中,优势菌门依次为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33.28%)、酸杆菌门(Acidobacteria)(19.27%)、绿弯菌门(Chloroflexi)(13.63%)、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12.41%)。2)橡胶林雨季土壤细菌丰富度和多样性均高于旱季,基于Bray–Curtis距离的PCoA分析表明,不同季节土壤细菌群落β多样性差异显著(P=0.001),PERMANOVA分析结果表明,季节变化解释了细菌群落组成差异的2.48%(R~2=0.024 8,P=0.001)。3)细菌多样性与环境因子的线性分析结果表明,细菌α多样性与pH值、全钾(TK)、有效钾(AK)、温度(Tem)、土壤含水量(WC)、降雨(Pre)显著相关(pH:R~2=0.43,P
关键词:
橡胶林 土壤细菌 多样性 季节变化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陈云飞 江洪 周国模 杨爽 陈健
2010年10月至2011年9月,运用土壤热通量板和常规气象观测仪器对浙江省临安市太湖源镇覆盖经营的雷竹Phyllostachys violascens林土壤热通量和气象因子进行了观测研究。结果表明:在月尺度上5 cm土壤热通量日变化均成"S"形,但月均值差异明显(P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春蕾 峥嵘
【目的】研究柄扁桃根围土丛枝菌根真菌(arbuscular mycorrhizal fungi,AMF)的季节动态变化规律以及AMF群落组成与土壤因子之间的相关性,为内蒙古大青山干旱生态系统的保护及应用菌根生物技术培育濒危植物柄扁桃苗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内蒙古大青山干旱阳坡柄扁桃(Amygdalus pedunculata Pall.)根围土为研究对象,采用湿筛倾析-蔗糖离心法分离根围土中的丛枝菌根真菌(AMF)孢子,用形态学方法进行鉴定与分类,并分析AMF群落的多样性,测定土壤全磷、全氮、全钾、有
[期刊]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学报
[作者]
陈凤娇 王体健 邱康俊 温华洋 刘惠兰 陆明明 石春娥 杨元建
基于1980~2010年期间63个国家级气象站的地面观测资料,对安徽省霾污染的季节变化特征及其相对湿度和风速等主导气象因子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1995年前,安徽省的霾频次呈现出冬季>春季>秋季>夏季的季节变化特征;其后季节差异减小,霾天气趋于常年化.(2)近30年来,夏秋季霾频次逐年明显上升(1995年前后增加最明显),春冬季则表现出微弱的增长趋势.(3)霾发生时,四季的风向均表现出高东北风频次、多静风、低偏南风频次的分布特征;夏秋季霾发生时的风速明显减小,48.5%和54.5%的霾发生时的风速(14时)小于2m/s.(4)安徽省大部分区域的霾易生成于高相对湿度(>70%)环境下,但高污染的合肥和蚌埠,约71.2%和68.9%的霾生成于低相对湿度(
关键词:
霾 季节变化 相对湿度 风速
[期刊]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作者]
杨怀
研究热带雨林土壤碳氮的空间分布及其影响因素对探索土壤碳库增汇措施和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具有重要意义。随着全球气候变暖,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呈现增多增强的趋势,北纬5°至20°森林经受更加频繁或猛烈的飓风或台风袭击。尖峰岭是海南岛目前热带森林保存最为完好、连片面积最大的地区之一,而热带山地雨林则是尖峰岭地区发育最为完善、结构最为复杂的类型,且时常遭受台风威胁。本研究依托海南岛尖峰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建成的60 ha热带山地雨林动态监测样地,调查林窗特征和林窗内外环境异质性,研究土壤有机碳及其物理化学稳定性、土壤全氮及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庄静静 张劲松 孟平 郑宁 李剑侠
[目的]探讨在非生长季不同天气条件下45年生刺槐林土壤CH4通量的日变化和季节变化特征,并确定其主要影响因子。[方法]2014年10月—2015年4月(非生长季),在华北低山丘陵区黄河小浪底森林生态系统定位研究站,利用基于离轴积分腔输出光谱技术的土壤CH4通量自动观测系统,对土壤CH4通量进行连续观测,同步观测林内大气温度和相对湿度、5 Cm深处土壤温度和土壤湿度、林内总辐射以及降雨量,分析各因子间的相互关系并确定影响土壤CH4通量的主要因子。[结果]表明:(1)在非生长季,刺槐人工林土壤为大气CH4重要的汇,变化范围为-0.15~(-2).34 nmol·m~(-2)·s~(-1)。晴天的林...
关键词:
华北山区 刺槐 人工林 甲烷 非生长季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王红 王邵军 李霁航
以西双版纳高檐蒲桃群落为研究对象,采用Li-6400-09便携式测定系统对土壤呼吸速率进行连续定位测定。结果表明:(1)高檐蒲桃群落土壤呼吸速率呈现明显的单峰型时间变化模式,波动范围为3.335.7 2μmol·m(-2)s(-1),变异幅度为2.39;(2)土壤呼吸具有较大的温度敏感性,它与3个土层(05、510、1015 cm)土壤温度拟和的Q_(10)值分别为2.4、2.55和3.06;土壤温度与土壤呼吸显著正相关(P<0.01),它可以解释87.8%91.4%的土壤呼吸变化;(3)土壤呼吸速率与土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张宪洲 刘允芬 钟华平 欧阳华
通过对西藏高原农田生态系统土壤CO2 排放状况的观测 ,讨论了高原冬小麦、青稞和对照裸地的土壤CO2 排放日变化和季节变化的特征。冬小麦、青稞和对照裸地的CO2 排放的最高点和最低点分别发生于当地时间的 1 3 :0 0~ 1 4:0 0和凌晨 5 :0 0~ 6:0 0左右 ,但在越冬期土壤CO2 排放已很微弱 ,日变化不明显。冬小麦和青稞地的土壤CO2 排放最高值出现在灌浆初期 ,可达到 40g·m- 2 ·d- 1 左右 ;收割后 ,气温和土壤温度也逐渐降低 ,土壤中的微生物和小麦根系的呼吸减弱 ,土壤CO2 排放一般为 2 0g·m- 2 ·d- 1 以下 ;至越冬期 ,土壤CO2 排...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