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84)
2023(1483)
2022(1129)
2021(1102)
2020(972)
2019(2069)
2018(2018)
2017(3607)
2016(2209)
2015(2356)
2014(2257)
2013(2223)
2012(2219)
2011(1973)
2010(1889)
2009(1740)
2008(1711)
2007(1542)
2006(1373)
2005(1169)
作者
(8276)
(7099)
(6966)
(6561)
(4445)
(3450)
(3170)
(2862)
(2813)
(2586)
(2434)
(2425)
(2366)
(2358)
(2338)
(2290)
(2203)
(2024)
(2020)
(1962)
(1932)
(1749)
(1713)
(1664)
(1540)
(1536)
(1532)
(1504)
(1486)
(1480)
学科
(5930)
管理(5930)
经济(5920)
(4890)
(3732)
企业(3732)
(3264)
(2801)
方法(2650)
数学(2233)
数学方法(2179)
农业(1676)
中国(1609)
技术(1594)
业经(1569)
(1258)
(1186)
贸易(1185)
(1161)
(1158)
及其(1152)
(1150)
人事(1106)
人事管理(1106)
水产(1083)
环境(1079)
生产(1057)
技术管理(1052)
(1024)
(1016)
机构
大学(31619)
学院(31345)
研究(13960)
(13356)
科学(11260)
农业(10963)
(10595)
经济(10370)
管理(10127)
中国(9959)
业大(9760)
理学(9209)
理学院(9028)
(8637)
管理学(8579)
管理学院(8540)
研究所(8152)
(7238)
农业大学(7048)
(5921)
(5845)
(5776)
中心(5682)
实验(5397)
实验室(5189)
(5156)
(5149)
重点(4898)
科学院(4854)
技术(4507)
基金
项目(24613)
科学(18513)
(17891)
基金(17879)
国家(17762)
科学基金(14072)
研究(13456)
自然(11139)
自然科(10866)
自然科学(10860)
自然科学基金(10682)
(10127)
基金项目(9549)
(8595)
社会(7820)
资助(7531)
社会科(7326)
社会科学(7323)
科技(6408)
计划(6276)
重点(6025)
教育(5993)
(5405)
科研(5338)
(5320)
(5113)
专项(5070)
(5038)
(4983)
创新(4763)
期刊
(12586)
学报(11518)
(11420)
经济(11420)
科学(8906)
农业(8873)
大学(8050)
学学(7890)
研究(7311)
中国(7303)
(4793)
业大(4149)
管理(3865)
林业(3633)
农业大学(3308)
(2747)
(2680)
科技(2542)
业经(2389)
中国农业(2218)
技术(2150)
自然(2102)
教育(2049)
自然科(1846)
自然科学(1846)
(1724)
经济研究(1682)
世界(1672)
科技大(1643)
科技大学(1643)
共检索到4694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陈霞  张艳璇  季洁  林坚贞  
试验确定了热带吸螨能够捕食二斑叶螨,能生长发育繁殖.在20-35℃温度范围内,热带吸螨对二斑叶螨的功能反应均符合HollingⅡ型的圆盘方程,在20-30℃温度范围内,随着温度的上升,热带吸螨雌成螨对二斑叶螨雌成螨的捕食量增加,处理猎物时间缩短,单位时间攻击率增大,控制能力也增强;与30±1℃相比,在35±1℃时,单位时间攻击率虽有增强,但日最大捕食量明显下降,处理猎物时间延长,控制能力显著下降.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柴建萍  江秀均  谢道燕  黄平  刘永光  罗雁婕  
应用胡瓜钝绥螨对桑园朱砂叶螨的卵、若螨、雌成螨进行捕食作用研究。结果表明,试验条件下,胡瓜钝绥螨对朱砂叶螨各螨态捕食功能反应符合Holling圆盘方程,其对朱砂叶螨卵的控制作用强于幼若螨及雌成螨,a/Th分别为16.2909,3.1051,1.8718;在相同猎物密度下,胡瓜钝绥螨对朱砂叶螨雌成螨捕食率随着自身密度增大而下降,捕食者自身密度干扰反应方程为E=0.4238X-0.6144;胡瓜钝绥螨对朱砂叶螨卵、幼若螨、雌成螨选择系数Q分别为1.71,0.85,0.44,表明其对猎物卵的嗜食性大于幼若螨及雌成螨。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张飞萍  蔡秋锦  王辉阳  钟景辉  
通过对福建南平西芹毛竹叶螨危害的毛竹林调查分析 ,结果表明 ,毛竹叶螨及其天敌对时空资源利用程度序列为 :捕食螨 (Bi =0 5550 ) >竹小爪螨 (Oligonychusurama) (Bi=0 4 467) >南京裂爪螨 (Schizotet ranychusnanjingensis) (Bi=0 30 97) >竹缺爪螨 (Aponychuscorpuzae) (Bi=0 2 875) >竹裂爪螨 (S .celarius) (Bi=0 1 674 ) >苔螨 (Bryobiasp .) (Bi=0 1 4 1 7)。捕食螨对南京裂爪螨、竹小爪螨、竹缺爪螨的时空跟随效应...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廖冬晴  梁广文  岑伊静  
圆果大赤螨对茶红蜘蛛捕食作用的拟合方程符合Holling圆盘方程Ⅱ型,功能反应受到猎物虫态、温度和捕食者密度的影响.圆果大赤螨成螨显著地趋向于取食茶红蜘蛛的幼螨和若螨,日均最高捕食量分别达49.31和38.65头,对卵和成螨的选择性较差.在相同猎物密度条件下,温度为15-30℃时,捕食数量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加;温度为(35±1)℃时捕食数量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减少.温度为(30±1)℃时,捕食数量最大,这一温度与茶红蜘蛛秋季高峰期的温度相吻合.圆果大赤螨在捕食时存在种内干扰反应,随着捕食者密度的增大,日均捕食量逐渐减少,捕食作用也相应减弱,干扰系数m为0.7589,搜索常数Q为0.9983,E=0...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覃贵勇  李庆  
本文研究了在不同温度条件下加州新小绥螨Neoseiulus californicus(McGregor)对柑橘全爪螨Panonychus citri AaGregor的功能反应,以及研究了加州新小绥螨等5种捕食螨的高温耐饥饿能力。结果表明:在20~30℃温度下,随着温度的升高,加州新小绥螨对柑橘全爪螨各螨态的控制能力增强,在30℃时,控制能力最强,而超过30℃时,加州新小绥螨的控制能力下降;加州新小绥螨的高温耐饥饿能力显著高于江原钝绥螨Amblyseius eharai Amitai et Swirski和尼氏真绥螨Euseius nicholsi(Ehara et Lee),而与拟长毛钝绥螨...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赵学娟  施晓丽  王建盼  刘飞飞  毕守东  耿继光  周夏芝  邹运鼎  柯胜兵  覃盛  
为合理保护和利用天敌及科学地选取抽样方法,开展合肥地区"518"油桃园山楂叶螨和李肖叶甲与其天敌之间空间关系研究,运用地学统计学方法求得天敌和害虫各自半变异函数的变程,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方法分析害虫与天敌变程的关联度,关联度值越大的天敌在空间上对害虫的跟随关系越密切。分析了山楂叶螨和李肖叶甲种群数量在全年最多时段5月23日—7月17日的油桃园中8种主要天敌对两种害虫空间跟随关系的密切程度。结果表明,与山楂叶螨空间上跟随关系密切的前3位天敌依次是异色瓢虫、草间小黑蛛和八点球腹蛛;与李肖叶甲空间上跟随关系密切的前3位天敌依次是草间小黑蛛、龟纹瓢虫和八点球腹蛛。用生态位分析法分析油桃树冠不同方位上与山...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高新菊  张志刚  段辛乐  沈慧敏  
【目的】筛选二斑叶螨对四螨嗪的抗性,并明确其解毒酶的变化。【方法】采用室内生物测定和生化分析方法,研究二斑叶螨对四螨嗪的抗性发展趋势及其解毒酶活力变化。【结果】室内用四螨嗪筛选二斑叶螨21代(Clo-R21品系),抗性倍数(RR)为122.26;Clo-R21品系对哒螨.四螨嗪和浏阳霉素具有较高的交互抗性,RR分别为21.80和10.66;对阿维菌素、甲氰菊酯、三氯氟氰菊酯、氯氰菊酯、三唑锡和苦皮藤生物碱具有低水平的交互抗性,RR分别为6.85、5.45、5.02、3.88、3.48、1.68;对苯丁锡、唑螨酯、噻螨酮具有负交互抗性,RR分别为0.72、0.65、0.55;增效剂磷酸三苯酯(T...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李中新  孙绪艮  彭兆英  
The influences of Ginkgo biloba leaves on survival and fecundity of Tetranychus urticae and Tetranychus viennensis were elucidated by the bioassay on resistance of G.biloba to spider mites.The mortality curve and oviposition curve of spider mites confined in Ginkgo biloba leaf with the method of pet...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刘佳妮  胡轶  胡靖祥  张永福  陈泽斌  夏体渊  
运用聚集度指标和Iwao回归方程对云南省昆明市某花卉基地温室香石竹不同花期、不同时间朱砂叶螨与二斑叶螨种群动态和空间分布进行测定。结果表明,朱砂叶螨和二斑叶螨同为香石竹上的主要害虫,盛花期朱砂叶螨数量占螨类总数的56%。5月中旬为叶螨的危害高峰期,叶螨的总量随温度的增减变化明显。朱砂叶螨与二斑叶螨成虫在香石竹上的空间分布格局为聚集分布,聚集度随种群密度的升高而增加,朱砂叶螨的聚集原因主要是环境因素,而二斑叶螨的聚集原因主要是环境因素和自身的习性。利用Iwao回归法计算出在允许误差范围内的理论抽样数,为田间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吴圣勇  王鹏新  张治科  徐学农  雷仲仁  
【目的】针对捕食螨和白僵菌(Beauveria bassiana)联合应用的可行性,定性和定量研究巴氏新小绥螨(Neoseiulus barkeri)被动携带白僵菌孢子的能力以及所携带孢子的活性和毒力,评价二者联合应用的潜力。【方法】基于白僵菌SZ-26菌株不侵染巴氏新小绥螨的研究基础,采用喷雾法,用浓度为1.0×108个孢子/mL白僵菌孢子液处理巴氏新小绥螨成螨后,用扫描电镜对被动携带孢子的捕食螨体表进行拍照,定性观察其携带白僵菌孢子的潜力;通过血球计数板和菌落计数法,分别定量检测其在不同处理时间(2、12、24和48 h)后所携带孢子的数量和活性;通过生物测定,研究捕食螨在上述不同处理时间...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周玉书  李忠洲  田如海  朴静子  高萍  
在24℃条件下,饲养二斑叶螨对螺螨酯抗性品系(R)和敏感品系(S),系统观察2品系的生长发育和生殖情况,构建实验种群生命表,比较其一系列生命、生殖及种群动态参数。结果表明:二斑叶螨抗性品系(R)的孵化率、幼螨成活率、有效产卵量、内禀增长率等均具有不利性,抗性品系(R)相对适合度仅为敏感品系(S)的0.582倍,存在适合度缺陷。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孙世伟  刘爱勤  桑利伟  苟亚峰  李修炼  
针对中草药黄精上新近发生的二斑叶螨,测定了阿维菌素、哒螨灵、高效氯氟氰菊酯、特螨清、辛硫磷等5种常用杀螨剂对其室内毒力及大田药效,结果表明,阿维菌素和哒螨灵对二斑叶螨雌成螨毒力较高,田间防治效果显著;2种药剂在黄精根茎中的最终残留量符合国家食品中最高残留限量值的相关规定。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程东美  韩群鑫  张志祥  陈晓莺  郑芝波  
针对观赏花卉竹芋上新近发生的二斑叶螨,测定了螺螨酯、乙螨唑、阿维菌素、哒螨酮、炔螨特、甲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联苯肼等7种杀螨剂对其室内毒力及田间药效。结果表明:室内毒力测定,螺螨酯、甲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阿维菌素、联苯肼酯、乙螨唑对雌成螨具有较强的毒杀作用,处理后24 h的LC50分别为5.97、6.38、10.07、14.67和32.42μg/m L;螺螨酯、阿维菌素、甲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乙螨唑对卵具有较强的毒杀作用,处理后24 h的LC50分别为2.77、3.06、7.30和26.89μg/m L。田间药效试验表明,联苯肼酯43%悬浮剂2000倍、哒螨灵15%乳油2000倍和乙螨唑110...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岳秀利  高新菊  王进军  吕娟娟  沈慧敏  
【目的】筛选二斑叶螨(Tetranychus urticae)敏感(SS)和抗甲氰菊酯品系(Fe-R)中合适的内参基因,并通过基因相对表达定量PCR研究二斑叶螨抗性品系解毒酶基因表达水平的变化。【方法】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uantitative real time PCR,RT-qPCR)技术,分析二斑叶螨5.8S rRNA、α-tubulin、β-actin、ELF、GAPDH、RPL13a、SDHA和TBP共8个候选内参基因mRNA表达水平的稳定性,并分析二斑叶螨酯酶(Carboxyl/cholinesterases,CCEs)、谷胱甘肽转移酶(Glutathione s-trans...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牛永浩  花蕾  相建业  
在室温25℃、光照16 h、相对湿度20%条件下,组建了二斑叶螨实验种群生命表。结果表明,实验种群的内禀增长力rm为0.1817,周限增长率λ为1.1993d-1,净增殖率R0为25.863 2,平均世代周期T为 17.902 9 d,种群增长1倍需要3.814 5 d。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