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435)
2023(6243)
2022(5092)
2021(4447)
2020(3579)
2019(7850)
2018(7420)
2017(13775)
2016(7618)
2015(7904)
2014(7525)
2013(7372)
2012(6656)
2011(5835)
2010(5571)
2009(5088)
2008(4959)
2007(4250)
2006(3485)
2005(2901)
作者
(24944)
(21125)
(21061)
(19460)
(13104)
(10431)
(9175)
(8356)
(8008)
(7272)
(7190)
(6866)
(6741)
(6729)
(6595)
(6407)
(6326)
(6302)
(6035)
(5961)
(5623)
(5207)
(4903)
(4829)
(4631)
(4551)
(4546)
(4536)
(4349)
(4249)
学科
(28214)
经济(28182)
管理(23429)
(22188)
(17221)
企业(17221)
方法(13739)
数学(12493)
数学方法(12386)
(8634)
(8591)
(8165)
环境(7895)
(7215)
贸易(7215)
(7046)
中国(6984)
业经(6471)
农业(6035)
(5769)
财务(5766)
财务管理(5762)
技术(5487)
企业财务(5484)
(5303)
地方(4545)
(4497)
(4397)
银行(4351)
产业(4323)
机构
学院(108604)
大学(108162)
(43393)
经济(42750)
管理(40959)
研究(39176)
理学(36767)
理学院(36298)
管理学(35551)
管理学院(35385)
(29121)
科学(28655)
中国(28096)
业大(24257)
农业(23519)
(22612)
(21651)
研究所(20390)
(17407)
中心(17150)
农业大学(16158)
(14951)
财经(14748)
(14520)
北京(13617)
(13561)
(13336)
经济学(13259)
(13249)
科学院(13097)
基金
项目(84594)
科学(65638)
基金(63066)
(59747)
国家(59279)
研究(51394)
科学基金(49338)
自然(35411)
自然科(34618)
自然科学(34602)
基金项目(34359)
社会(34277)
自然科学基金(34002)
(33013)
社会科(32644)
社会科学(32632)
(28698)
资助(24507)
教育(22065)
重点(19633)
计划(19156)
(18017)
(17995)
编号(17500)
科技(17476)
科研(17380)
(17362)
创新(16955)
(16328)
国家社会(15050)
期刊
(39784)
经济(39784)
学报(27985)
(24611)
研究(24327)
科学(22896)
大学(19602)
学学(19276)
中国(16795)
农业(16525)
(13475)
管理(12473)
(9053)
业大(8600)
经济研究(7408)
(7407)
金融(7407)
业经(7306)
(7092)
农业大学(7053)
林业(6995)
科技(6896)
财经(6733)
资源(6514)
技术(6215)
(5707)
问题(5578)
商业(5402)
自然(5227)
中国农业(5042)
共检索到14256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唐荣强  鲍滨福  李延军  
以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板材为试件,在170,190和210℃分别处理2,3,和4 h,对杉木板材颜色的变化规律进行研究,比较了杉木心边材颜色差异,探讨了杉木热变色的原因。结果表明:杉木心材经热处理后明度L*和黄蓝色品值b*均变小,随着温度的升高和时间的延长,L*和b*下降幅度逐渐增大,色差ΔE增大;心材明度变化率α和ΔE随热处理条件变化规律与边材分别相似,且两者有很强的相关性,但边材b*随温度升高是先增后减。温度对杉木颜色变化影响大于时间,在210℃时,时间的影响显著。在相同处理工艺下,热处理条件对边材影响大于心材;杉木心边材存在差异性可能与心边材中木质素含量和抽...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邓邵平  杨文斌  陈瑞英  林金春  
以人工林杉木为试材,分别用空气和菜子油为介质,在温度为180,200和220℃对其分别热处理1,3和5h,研究试材的抗弯强度(MOR)、抗弯弹性模量(MOE)、顺纹抗压强度、表面硬度对高温热处理条件变化的响应,同时对处理材的主要化学成分进行分析,用扫描电镜对处理材横切面微观结构进行观察。结果表明:人工林杉木试材的4种主要力学性质对不同条件热处理的响应程度不同。无论是空气热处理还是油热处理,试材的MOR,MOE,顺纹抗压强度与对照比有不同程度的降低,且随处理温度升高、时间延长,下降幅度增大,相比于时间,温度的影响更显著;180℃热处理1,3和5h时,试材的MOR,MOE与对照比未发生明显变化(降...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邓邵平  江茂生  陈孝云  谢拥群  
以空气和菜子油为介质,分别用180,200和220℃处理杉木间伐材2和4h,测定处理样综纤维素、纤维素、Klason木质素和苯醇抽出物相对含量的变化,并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分析高温热处理过程中木材内综纤维素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热处理后试材综纤维素含量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纤维素总体降低较少,相应的苯醇抽出物含量、Klason木质素含量增加;温度升高、处理时间延长,木材主要化学组成的变化程度增大;在隔氧的油介质中进行热处理,试件的化学成分变化程度低于空气介质中热处理材;方差分析表明不同温度、时间、介质对主要化学组成产生极显著的影响;FTIR分析表明,180℃热处理时开始发生半纤维素分解,到200...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吕建雄  黄荣凤  曹永建  伍艳梅  周永东  赵有科  吴玉章  
以毛白杨木材为研究对象,采用蒸汽介质热处理方法在氧气含量低于2%的密闭容器中以温度170~230℃、时间1~5h的处理条件对其进行热处理。结果表明:随着处理温度的升高和处理时间的延长,色饱和度差ΔC*逐渐减小、色差ΔE*和色相差ΔH*逐渐增大,说明热处理后木材的颜色由原色逐步过渡到深褐色。方差分析和多重比较结果表明:热处理温度比热处理时间对毛白杨木材颜色变化的影响更为重要。此外,进一步得出了色差值与热处理温度、时间三者之间的回归模型。利用此特性,对一些浅色木材进行热处理,可赋予其凝重的颜色,同时还可增强其尺寸稳定性,从而提高其产品附加值,扩大应用领域。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孙润鹤  刘元  李贤军  侯瑞光  乔建政  
在4个不同的温度和时间水平下,对新鲜毛竹竹束进行了高温热处理,研究了处理温度和时间对竹束颜色和平衡含水率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热处理能使竹束颜色均匀加深,获得不同的装饰效果;随着处理温度和时间的增加,竹束的明度和黄蓝色品指数显著降低;竹材的平衡含水率呈逐渐降低的趋势。在本研究范围内,与对照件相比,通过高温热处理最大可使竹束明度、黄蓝色品指数分别降低66.28%、63.36%,平衡含水率降低41.94%。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全鹏  李芸  曹敏  姜成宇  刘元  胡进波  李贤军  
本研究以脲醛(UF)树脂改性杉木为研究对象,采用高温过热蒸汽对其进行热处理,系统研究了热处理温度和时间对UF树脂改性杉木力学强度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与杉木对照材相比,UF树脂改性杉木力学强度显著提高;高温热处理使杉木浸渍材的力学强度降低;随着温度升高和时间延长,杉木浸渍材的抗弯弹性模量和强度、顺纹抗压强度和横纹抗压比例极限应力均呈明显下降趋势;经热处理后,UF改性杉木抗弯弹性模量、抗弯强度、顺纹抗压强度最大分别可降低11.4%、65.1%和17.3%,横纹全部弦向和径向抗压比例极限应力最大分别可降低60
[期刊]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作者] 王沈南  
木材高温热处理具有反应条件可控、成本低廉、环境友好等特点,可以显著改善木材的尺寸稳定性、耐久性,是杉木等人工林木材提质增效的有效手段。作为热处理过程中最为关键的工艺参数,热处理温度对人工林杉木的物理性质、力学性质等均具有显著影响。本文重点研究热处理温度对人工林杉木各项性质的影响机制,旨在从化学成分、微观结构等角度探讨温度对杉木材性变化的作用机理。本文以人工林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Lamb.)Hook.)边材为研究对象,采用常压过热蒸汽热处理技术,固定热处理时间2h,分别在1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洁瑛  赵广杰  中野隆人  
为了探讨热处理过程中杉木压缩木材的材色变化规律 ,以及材色和木材化学主成分变化之间的关系 ,该研究测定了空气介质和真空中热处理杉木压缩木材 (热处理温度范围 140~ 2 2 0℃ ,时间范围 0~ 36h)的明度 (L )、色差 (ΔE )以及红外光谱 .同时测定了杉木压缩木材的回复率 ,无压缩对照试材的重量损失率和抗收缩率 .该研究的结论为 :①在相同条件下 ,随着热处理时间延长 ,木材明度减小 ,色差增大 ;空气介质中热处理和真空中热处理相比 ,在处理温度和时间相同的情况下 ,前一种方法处理后的木材明度更小 ,色差更大 .②就热处理过程中木材明度、色差与回复率之间的关系而言 ,两种热处理...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邓邵平  陈寒娴  林金春  卞丽萍  
人工林杉木试材在160-220℃下分别热处理3和5 h,测定并分析了热处理前后试材表面颜色、光泽度的变化,并采用醇酸清漆和聚氨酯漆分别对其进行涂饰,同时对涂饰后试材表面的颜色以及耐磨性进行了测定与分析.结果表明:热处理后木材颜色变深,明度和光泽度降低,色差增大,且随处理温度的升高以及时间的延长,变化幅度增大;红绿轴色品指数降低,黄蓝轴色品指数总体增大,但均为无规律性变化.与热处理前后试材颜色参数的变化相比,涂饰后不同条件热处理材的明度及总体色差减小;与素材漆膜比,热处理使漆膜的耐磨性随处理温度的升高、时间的延长而逐渐降低,尤其是在200℃以上较长时间处理会使漆膜耐磨性显著降低从而影响漆磨质量,...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洁瑛  赵广杰  
该研究采用空气介质中热处理 ,对径向压缩的杉木试材进行不同温度、不同时间的热处理 ,然后测定试材在绝干状态或吸湿解吸过程中的蠕变行为 .结论为 :①热处理杉木压缩木材在常温绝干状态下瞬时柔量和蠕变柔量 (8h内 )较小 ,在常温吸湿解吸过程中瞬时柔量和蠕变柔量 (8h内吸湿结束时或 2 0h内解吸结束时 )较大 ,吸湿木材的瞬时柔量和 8h内吸湿结束时的蠕变柔量分别可达绝干木材瞬时柔量和 8h内蠕变柔量的 1.5倍、3~ 5倍 .②吸湿解吸过程中 ,热处理杉木压缩木材的蠕变行为不同于典型的木材机械吸湿蠕变 ,蠕变柔量没有表现出较大程度的增加 .③热处理对杉木压缩木材的蠕变行为有很大的影响 .热...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邓邵平  江茂生  
以褐腐菌棉腐卧孔菌为试菌,对分别用热油和热空气为介质,经不同温度、不同时间热处理后的杉木间伐材试样的耐腐性进行了试验,并与质量分数为1.0%的CCA-C防腐剂处理材(吸药量为2.53 kg.m-3)和未处理材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在2种加热介质中经不同温度、不同时间处理后试材的耐腐性均比未处理材高,且随温度的升高、处理时间的延长,耐腐性有较明显的改善;试材在180、200℃分别经不同时间热处理后的耐腐性均低于CCA-C处理材,但在220℃热处理3、5 h后,各试材的质量损失率均为0;若处理温度和时间相同,则热油处理材的耐腐性基本上高于热空气处理材.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全鹏  李芸  牟玉姝  刘元  胡进波  李贤军  
以脲醛(UF)树脂改性杉木为研究对象,采用高温过热蒸汽对其进行热处理,系统研究了热处理温度和时间对UF树脂改性杉木吸湿性和耐湿尺寸稳定性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与杉木对照材相比,UF树脂改性杉木吸湿性降低,耐湿尺寸稳定性提高;高温热处理能降低UF树脂改性杉木的吸湿性,提高其耐湿尺寸稳定性;与热处理时间相比,高温热处理温度对UF树脂改性杉木的吸湿性和耐湿尺寸稳定性的影响更大,随着热处理温度的升高,UF树脂改性杉木的平衡含水率、弦向湿胀率、径向湿胀率和体积湿胀率均呈先下降后升高的趋势;与杉木对照材相比,热处理UF树脂改性杉木的平衡含水率、弦向、径向湿胀率和体积湿胀率最大分别降低了39.00%、62.02%、69.89%、59.99%;与未经热处理的UF树脂改性杉木相比,热处理UF树脂改性杉木的平衡含水率、弦向、径向湿胀率和体积湿胀率最大分别降低了28.71%、53.42%、65.85%、54.32%。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周凡  高鑫  付宗营  裘珍飞  周永东  
【目的】黑木相思木材颜色美丽,是优良的装饰用材。研究黑木相思化学组分(抽出物和木质素)对木材颜色株内(径向和纵向)变异的影响,可为探讨树木生长过程颜色形成以及木材加工利用过程颜色调控提供依据。【方法】采用CIELab颜色系统对黑木相思株内不同径向和纵向位置木材的颜色参数(明度色品指数L~*,红绿色品指数a~*,黄蓝色品指数b~*)进行表征。采用水、苯醇和1%氢氧化钠溶剂抽提测定木材抽出物含量。采用硫酸水解法测定木材酸不溶木质素含量。采用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方法对木材抽出物的化学成分进行分析。【结果】1)径向上,由心材内层向心材外层,L~*和b~*逐渐减小,而a~*无明显变化规律;继续向外至边材,L~*明显增加,a~*减小,b~*微减小。沿纵向向上,心材L~*和a~*微降低,b~*无明显变化规律;边材b~*微增加,L~*和a~*无明显变化规律。黑木相思木材株内颜色差异整体上主要归结于L~*和a~*的变化。2)L~*与冷水、苯醇、热水和1%氢氧化钠抽出物在0.01层上以及与木质素在0.05层上均相互呈显著负相关;a~*与各抽出物和木质素在0.01层上呈显著正相关。L~*和a~*与抽出物的相关性大于与木质素,且与苯醇抽出物的相关性最强。苯醇抽出物的颜色深浅与其对应木材的颜色呈现一致性。3)黑木相思株内不同部位木材苯醇抽出物的主要化学成分相似,但相对含量存在差异。这些主成分为苯酚类、醇类和酸酯类化合物,含有丰富的羟基、羰基和苯环等结构。边材的苯酚类物质相对更多;心材的醇类物质相对更多;心材外层比心材内层的酸酯类物质相对更多。【结论】黑木相思木材颜色在株内的变异主要体现为木材颜色对黑色和红色偏向程度的差异,差异源主要是心材和边材,其次是不同部位心材。黑木相思的木材颜色与其抽出物相关性明显。采用苯醇抽提可获取黑木相思木材中的显色成分,可能为苯酚类、醇类和酸酯类化合物。树木生长过程,木材抽出物伴随材龄变化而积累,抽出物中各显色组分的复杂反应同时发生,最终导致黑木相思木材颜色的株内变异。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李延军  唐荣强  鲍滨福  孙会  
以杉木为试材,采用9组热处理工艺对杉木进行了高温热处理试验。通过对热处理前后杉木力学性能和尺寸稳定性的比较,探讨了热处理温度和处理时间对其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热处理温度的升高和时间的延长,试材的抗弯强度(MOR)和抗弯弹性模量(MOE)均呈下降趋势,但热处理温度影响更为显著;热处理对MOR的影响比MOE的要大;顺纹抗压强度随时间的变化规律并不明显,但随温度的升高逐渐降低。杉木热处理后,试材由绝干到气干和绝干到吸水尺寸稳定时2个阶段的径向线湿胀率、弦向线湿胀率、体积湿胀率均低于未处理材的,弦向线湿胀率大于径向线湿胀率;就整体而言,3个指标均随处理温度的升高和时间的延长而减小。抗胀率均为负值,...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于丽丽  郭宁  曹金珍  
为了研究在不同相对湿度的热空气后处理过程中,通风条件对胺溶铜季铵盐-D型(ACQ-D)处理杉木中有效成分铜固着的影响,该实验在30%、50%、80%3个相对湿度条件下,将ACQ-D处理过的杉木置于通风和不通风条件下分别进行热空气处理,然后按照AWPA E11-97流失实验标准进行铜的抗水流失实验,实验结束后,利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测定试材中残留的铜含量,并计算ACQ-D处理杉木中铜的流失率。结果表明:①通风条件对铜在木材中的抗流失性影响显著,除相对湿度30%、处理时间为4 h组试件外,通风组试件中铜的流失率均较不通风组有明显降低;②热空气后处理过程中较高的相对湿度,有利于加速通风条件下ACQ-...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