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913)
- 2023(17153)
- 2022(14891)
- 2021(13827)
- 2020(11443)
- 2019(26174)
- 2018(26150)
- 2017(49595)
- 2016(27512)
- 2015(30560)
- 2014(30809)
- 2013(30419)
- 2012(28283)
- 2011(25614)
- 2010(25847)
- 2009(23726)
- 2008(23598)
- 2007(21039)
- 2006(18537)
- 2005(17047)
- 学科
- 济(109529)
- 经济(109389)
- 管理(81814)
- 业(76525)
- 企(63321)
- 企业(63321)
- 方法(44059)
- 数学(37491)
- 数学方法(37010)
- 中国(32376)
- 财(30555)
- 农(30050)
- 地方(26458)
- 业经(25827)
- 制(25281)
- 学(24364)
- 农业(20079)
- 银(19913)
- 银行(19858)
- 务(19404)
- 财务(19308)
- 财务管理(19266)
- 贸(19257)
- 贸易(19241)
- 行(18995)
- 融(18848)
- 金融(18844)
- 易(18628)
- 企业财务(18379)
- 理论(17967)
- 机构
- 大学(388744)
- 学院(387868)
- 济(152074)
- 经济(148529)
- 管理(148071)
- 研究(137123)
- 理学(126550)
- 理学院(125045)
- 管理学(122801)
- 管理学院(122094)
- 中国(102819)
- 科学(85672)
- 京(85228)
- 财(74235)
- 所(70960)
- 农(67330)
- 研究所(64039)
- 中心(61735)
- 江(59586)
- 业大(59081)
- 财经(57511)
- 北京(54571)
- 农业(52535)
- 范(52462)
- 经(52053)
- 师范(51898)
- 院(49981)
- 州(48247)
- 经济学(45061)
- 省(43488)
- 基金
- 项目(259365)
- 科学(202684)
- 研究(189189)
- 基金(185749)
- 家(162906)
- 国家(161502)
- 科学基金(137394)
- 社会(117314)
- 社会科(111100)
- 社会科学(111076)
- 省(102462)
- 基金项目(98022)
- 自然(89580)
- 自然科(87451)
- 自然科学(87430)
- 教育(87066)
- 划(86356)
- 自然科学基金(85831)
- 编号(77062)
- 资助(76968)
- 成果(64083)
- 重点(58545)
- 发(57895)
- 部(56769)
- 课题(54627)
- 创(53552)
- 创新(50037)
- 科研(49502)
- 制(48425)
- 教育部(48205)
- 期刊
- 济(175268)
- 经济(175268)
- 研究(119413)
- 中国(83119)
- 学报(64727)
- 农(62390)
- 科学(58315)
- 财(58239)
- 管理(56800)
- 大学(48629)
- 教育(48438)
- 学学(45594)
- 农业(42785)
- 融(37863)
- 金融(37863)
- 技术(33655)
- 业经(28989)
- 财经(28425)
- 经济研究(27202)
- 经(24201)
- 问题(22573)
- 业(22266)
- 图书(20273)
- 科技(19031)
- 理论(18819)
- 版(18508)
- 技术经济(17972)
- 现代(17318)
- 实践(17108)
- 践(17108)
共检索到59408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邢东 胡建鹏 姚利宏
木材热处理技术作为一种绿色、环境友好的木材物理改性方法,不仅能够提高木材尺寸稳定性和生物耐久性,同时能有效改善木材材色,因此被广泛应用于人工林速生材的功能性改良。讨论了基于热处理技术研究的部分代表性成果,总结了当前木材热处理的主要工艺,并对未来研究提出了展望。目前木材热处理的研究主要集中于:①高温热处理对木材尺寸稳定性、材色和结晶性等性能的影响机理;②高温环境对木材主要化学组分的含量及抽提物挥发和裂解过程的影响;③木质素中酚羟基和表面自由基数量变化和反应活性研究;④热处理对木材渗透性、漆膜附着力和耐久性等的影响。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热处理前后木材特征性能(质量或表面色度指数)变化与热处理强度的相关关系。其中质量损失率、处理材色差及氧碳元素比等木材本身特征参数是预测处理材材性的重要参数。未来木材热处理研究应集中于细胞水平的微观力学性能变化与宏观力学性能的影响,降低木材热处理工艺能耗水平的催化剂开发。结合热处理木材主元素含量或比例、表面材色等特性快速高精度预测其生物耐久性、环境学特性和力学特性等。另一方面,根据使用环境和要求,利用预测模型确定热处理的主要工艺参数,为后续研究提供借鉴和参考。参50
[期刊]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作者]
王沈南
木材高温热处理具有反应条件可控、成本低廉、环境友好等特点,可以显著改善木材的尺寸稳定性、耐久性,是杉木等人工林木材提质增效的有效手段。作为热处理过程中最为关键的工艺参数,热处理温度对人工林杉木的物理性质、力学性质等均具有显著影响。本文重点研究热处理温度对人工林杉木各项性质的影响机制,旨在从化学成分、微观结构等角度探讨温度对杉木材性变化的作用机理。本文以人工林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Lamb.)Hook.)边材为研究对象,采用常压过热蒸汽热处理技术,固定热处理时间2h,分别在1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李文军 赵小矛 田勇臣
该文系统介绍了除湿干燥、真空干燥、太阳能干燥、炉气干燥、微波干燥等木材特种干燥方法的发展现状 ,提出将来木材特种干燥技术的发展趋势是多元化的联合干燥 ,如高温双热源除湿干燥与太阳能组合干燥技术、木废料能源联合干燥、除湿干燥中利用热压蒸汽余热等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高鑫 周凡 周永东
【目的】研究高温热处理对人工林樟子松、杉木、美洲黑杨木材平衡含水率和吸湿特性的影响,为科学评价热处理木材吸湿特性提供理论基础,为人工林木材高附加值利用和实际高温热处理木材生产提供参考。【方法】以水蒸气为保护介质,设定180、200和220℃3个温度进行高温热处理,采用双室温、湿度控制法,在25℃环境中以8种不同类型饱和盐溶液精确控制水蒸气相对湿度进行等温吸附试验,运用Hailwood-Horrobin模型拟合等温吸附曲线,分析高温热处理对木材水蒸气等温吸附曲线线形、平衡含水率、单层分子吸附水和多层分子吸附水的影响。【结果】180、200和220℃处理后,试样吸湿平衡含水率均值相当于素材含水率均值的80%、70%和50%左右; 3个树种素材试样和高温热处理材试样均表现为第2类等温吸附曲线形态特征,Hailwood-Horrobin模型能够较好拟合不同树种素材和高温热处理材等温吸附曲线,不同热处理条件试样等温吸附曲线的拟合度均高于0.980 0,处理温度越高,等温吸附曲线越接近直线;高温热处理后代表含有单位摩尔数吸附位的绝干木材质量参数(W)显著增加,不同相对湿度下高温热处理材的单层分子吸附水和多层分子吸附水含量也随之降低; 180、200和220℃处理后,木材试样单层分子吸附水含量相较于素材下降20%、30%和50%左右,高温热处理对多层分子吸附水含量影响规律与之相近;高温热处理后单层分子吸附水、多层分子吸附水和吸附水总量的最大值相较于素材明显下降,且处理温度越高,下降幅度越大。【结论】高温热处理可明显降低3个树种试样的吸湿平衡含水率,且处理温度越高,平衡含水率下降幅度越大;高温热处理会一定程度影响木材等温吸附曲线线形,Hailwood-Horrobin模型可用于描述高温热处理材等温吸附曲线,且拟合度较高;高温热处理可明显降低3个树种试样等温吸附过程单层分子吸附水和多层分子吸附水含量,且处理温度越高影响越明显,单层分子吸附水和多层分子吸附水最大含量均明显降低,进而影响吸附水总量最大值。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魏新莉 向仕龙
以我国种植的栓皮栎软木和葡萄牙产栓皮槠软木为试材,在热处理目标温度分别为180、200、220℃,热处理时间分别为1、2、3 h的高温热处理条件下,对软木经热处理后其材色变化的影响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高温热处理后软木颜色变深。随着热处理温度的升高,软木试材的明度减小。在相同的热处理温度下,软木试材随着热处理时间延长,明度减小,色差增大;热处理温度对试材明度和色差的影响远大于热处理时间的影响。
关键词:
软木 热处理 材色 色差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鲍甫成 吕建雄
本文研究了木材渗透性可控制机制,探寻了渗透性可控制原理。结果表明,影响渗透性高低的最主要因素为纹孔膜微孔半径和数量,微孔大而多者,渗透性高;微孔愈小,微孔里气-液界面上毛细管张力愈高,对液体流动的影响愈大,浸注愈难,欲使浸注液深注入木材,必须施一与此微孔半径相应足以克服此张力的压力。若欲改善低渗透树种木材的难浸注性,似应从纹孔入手,用化学的、物理的和生物的等方法增大和增多有效纹孔膜微孔半径和数量,以减小毛细管张力,降低使用压力,增大流量率,提高渗透性。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史蔷 张守攻 吕建雄 鲍甫成 孙晓梅
落叶松是国内重要的速生人工林树种,也是我国北方林区蓄积量最大的树种。从落叶松木材基本材性特点出发,总结了几种主要的落叶松木材改性方法及研究成果,并探讨了当前亟待解决的有关落叶松木材改性技术问题以及改性后落叶松木材综合利用新途径的发展前景。
关键词:
落叶松 木材改性 研究现状 发展趋势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谢桂军 李腊梅 马红霞 曹永建
【目的】制备热处理含铜马尾松防霉变木材,并探讨其防霉变机理,为防止热处理马尾松木材霉变及提高其使用寿命和扩展其应用领域提供技术支持。【方法】采用单因素试验设计方案,用含铜浸渍液(含铜量分别为4.38%,5.35%,6.35%,7.70%,8.70%)加压预处理马尾松木材,运用液相还原反应原理,结合常规木材热处理技术,在木材内原位生成纳米单质铜,制得热处理含铜马尾松材。以蓝变菌(Botryodiplodia theobromae Pat.)、黑曲霉菌(Aspergillus niger V. Tiegh)、桔青霉菌(Penicillam citrinum Thom)和绿色木霉(Trichoderma viride Pers.)为靶标菌,测定热处理含铜马尾松材的霉变防治效力,并采用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XPS)、X射线衍射分析(XRD)表征热处理含铜马尾松材的防霉变机制。【结果】热处理含铜马尾松防霉变木材的最佳制备工艺为:含铜量6.35%浸渍液处理马尾松材,高温220℃热处理3 h。热处理含铜马尾松防霉变木材对蓝变菌、黑曲霉菌和桔青霉菌的霉变防治效力较强,其中对蓝变菌和黑曲霉菌的霉变防治效力高达100%,对桔青霉菌的霉变防治效力达75%,但对绿色木霉无霉变防治效力。XPS和XRD分析结果表明,热处理含铜马尾松防霉变木材内生成了纳米铜。【结论】获得了霉变防治效力较强的热处理含铜马尾松木材,其霉变防治机理是木材中生成了纳米铜。
关键词:
热处理木材 防霉变 纳米铜 含铜马尾松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曹永建 吕建雄 孙振鸢 黄荣凤 周永东 吴玉章
就目前国外常用的几种热处理工艺,分别对其工艺路线、工艺参数和其产品的性能及应用进行阐述。对比化学方法处理的浸渍材而言,热处理后的木材产品更加符合环保要求。采用热处理工艺来处理我国人工林木材,不但可以有效提高其尺寸稳定性、耐候性和防虫性等,而且还能拓宽人工林木材的使用领域。木材热处理将是我国木材工业未来发展的重要方向。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叶海 陈荣明
发展大学生党员是党建工作的重要部分,近年来由于学生党员比例的逐年升高,随之也出现一些问题。文章对当前学生党员发展工作中存在的状况及原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策略,为提高大学生党员发展中的质量监控提供了有效的途径。
关键词:
大学生党员 党员发展 质量控制
[期刊] 中国图书馆学报
[作者]
王友富
新时期图书馆学教材存在着内容与现实脱节、教材与专著不分、适应层次不清、编写不精、水平低层次重复等问题。要提高图书馆学组编教材的质量,必须加强过程控制,特别要做好编写、统稿、审稿、编辑加工、校样处理等环节的工作。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璧光
为促进我国木材干燥技术发展 ,该文对木材干燥技术作了回顾和展望 .介绍了我国常规干燥、除湿与太阳能干燥、真空、微波与高频干燥等木材干燥技术的现状、研究成果及与国外先进设备的差距 .文中分析了今后国内外木材干燥技术的发展趋势 :常规干燥仍占主导地位 ,除湿、真空、微波与高频干燥将呈增长趋势 ,而联合干燥技术是今后发展的重点
关键词:
木材干燥 技术现状 发展趋势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朱建平
以林业为基础发展木材制浆造纸工业是我国造纸工业的一项重要战略方针,目前造纸产业发展趋势是向企业大型化、原料基地化、产品高质化方向发展.有计划地培育造纸原料林,使森林资源保护和开发利用相结合,有助于林业和造纸业的双重发展,对建设我国高速发达的林业产业体系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刘镇波 刘一星 于海鹏 黄英来 李司单
简单介绍我国民族乐器的主要研究方向,重点对民族乐器共鸣用材的振动性能、选材与加工2个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总结与分析,同时也简要介绍以钢琴为代表的西洋乐器用材声学性能的研究内容与评价方法。通过分析我国民族乐器用木材声学品质研究中存在的不足及实际生产中存在的问题,探讨未来的发展趋势,即今后应着重开展以下几个方面的研究:研究民族乐器共鸣构件用木材的声振动性能与乐器音色、品质的内在联系,建立选材的客观评价方法;开展乐器共鸣构件用木材的选材-共鸣用木质构件-乐器成品中的共鸣用木质构件-乐器声学品质的系统化研究,构建共鸣木质构件的声学振动模型;探索民族乐器共鸣用木材的声学性能改良方法,以改善木材的振动性能。
关键词:
民族乐器 共鸣用木材 声学品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