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480)
- 2023(6337)
- 2022(5302)
- 2021(4713)
- 2020(3913)
- 2019(8601)
- 2018(8166)
- 2017(15371)
- 2016(8470)
- 2015(9050)
- 2014(8513)
- 2013(8386)
- 2012(7700)
- 2011(6875)
- 2010(6655)
- 2009(6045)
- 2008(5928)
- 2007(5157)
- 2006(4425)
- 2005(3832)
- 学科
- 济(31436)
- 经济(31390)
- 管理(24524)
- 业(24007)
- 企(18869)
- 企业(18869)
- 方法(15194)
- 数学(13606)
- 数学方法(13491)
- 财(9916)
- 农(9233)
- 学(8727)
- 中国(8144)
- 贸(7992)
- 贸易(7991)
- 易(7804)
- 业经(7135)
- 农业(6443)
- 务(6387)
- 财务(6385)
- 财务管理(6373)
- 企业财务(6075)
- 制(5781)
- 技术(5540)
- 环境(5446)
- 银(4864)
- 地方(4837)
- 银行(4820)
- 融(4663)
- 金融(4663)
- 机构
- 大学(121719)
- 学院(120092)
- 济(48368)
- 经济(47554)
- 研究(45174)
- 管理(44112)
- 理学(39249)
- 理学院(38756)
- 管理学(37917)
- 管理学院(37739)
- 农(33054)
- 中国(32383)
- 科学(31881)
- 农业(26807)
- 业大(26051)
- 京(25938)
- 所(24856)
- 研究所(23114)
- 财(20175)
- 中心(19873)
- 农业大学(17962)
- 江(17333)
- 财经(16555)
- 院(16366)
- 北京(15821)
- 省(15257)
- 经(15241)
- 经济学(14939)
- 室(14730)
- 科学院(14637)
- 基金
- 项目(90084)
- 科学(69810)
- 基金(67173)
- 家(63510)
- 国家(62999)
- 研究(55230)
- 科学基金(52164)
- 自然(37511)
- 自然科(36683)
- 自然科学(36667)
- 社会(36297)
- 自然科学基金(36069)
- 基金项目(36006)
- 省(34877)
- 社会科(34459)
- 社会科学(34448)
- 划(30763)
- 资助(26906)
- 教育(24543)
- 重点(20850)
- 计划(20434)
- 创(19207)
- 部(19177)
- 编号(19084)
- 发(18889)
- 科研(18558)
- 科技(18360)
- 创新(18040)
- 业(17800)
- 农(15807)
共检索到16754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王国泽 莎娜 云月英 李俊芳 王文龙 付文菊
为了研究冷害温度(2℃)下PLD和LOX活性的变化规律,以黄瓜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采后38,45和52℃30 min热水处理,测定2℃贮藏期间(15 d)黄瓜的细胞膜透性、丙二醛含量、PLD活性和LOX活性。结果表明:热水处理可以抑制果实细胞膜渗透率的升高,减少低温贮藏期间丙二醛的积累,降低黄瓜低温贮藏过程中PLD及LOX的活性,且以45℃3、0 min热水处理效果最显著。
关键词:
热处理 黄瓜 PLD活性 LOX活性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孟姗姗 韩之琪 谢学文 柴阿丽 石延霞 李宝聚
为探索干热处理后带菌种子贮藏时间对种子发芽率及病菌活力的影响,明确干热处理后种子贮藏的最佳条件。以3种自然带菌的黄瓜种子为材料,将不同干热处理后的带菌黄瓜种子在4℃中分别贮藏1,2,3,6,9个月,测定贮藏时间对种子发芽率的影响,同时采用平板保湿培养法和荧光双染技术测定种子上病原真菌活力的变化。结果表明,干热处理带菌黄瓜种子的发芽率和种子上病原菌的活力随贮藏时间的延长呈现下降趋势。70℃处理40,60min的黄瓜种子贮藏3个月后,3种带菌种子的发芽率均保持在88%以上,贮藏6个月后,发芽率均下降至约80%,70℃处理90 min的黄瓜种子贮藏3个月后,3种带菌种子的发芽率均下降至75%以下;而...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乔勇进 冯双庆 赵玉梅
研究热处理抑制贮藏果蔬冷害的效果和机理 ,选用“新丹 4号”黄瓜为试验材料 ,采后分别用 4 2、37、33℃和对照 (2 0℃ )处理 2 4h ,然后 2℃低温下贮藏 ;测定了贮藏过程中冷害发生及与冷害相关细胞膜渗透率等生理生化指标。结果表明 :在 33~ 4 2℃温度范围内 ,热处理可减轻黄瓜低温贮藏冷害 ,延缓细胞膜渗透率的上升和可溶性蛋白含量的下降 ,提高膜脂过氧化保护酶POD、SOD、CAT的活性 ,可以保护膜的稳定性 ;在低温贮藏过程中 ,乙烯的释放量没有明显的峰值出现 ,且后期逐渐降低 ,但热处理能明显减少贮藏过程中乙烯的释放。在试验热处理温度中 37℃效果最好。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乔勇进 冯双庆 李丽萍 张绍铃 刘招龙
采用热处理的方法,研究了黄瓜在贮藏过程中冷害发生情况和多胺含量变化。通过贮前37℃处理24h和42℃处理12h可以显著延缓黄瓜2℃贮藏条件下冷害的发生,冷害较对照推迟2d发生,贮藏6d冷害发生率和冷害指数分别比对照减少38.2%和0.17、39.3%和0.13,均显著低于对照。热处理显著提高了黄瓜内源腐胺(Put)的含量,贮藏6~8dPut的含量是对照的2倍以上,而且高峰的出现时间与黄瓜冷害的发生时间基本一致,亚精胺(Spd)和精胺(Spm)含量也有显著提高,在贮藏过程中保持较高的内源多胺水平。研究表明内源多胺水平的提高与黄瓜的耐冷性具有很大的相关性。
关键词:
热处理 黄瓜 冷害 多胺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高鸿雁 王在厚 魏冬梅
用乙烯利处理黄瓜植株,除具有增加雌花数、抑制徒长、提高产量等作用外,还影响黄瓜叶片生理活性及品质。适当浓度(50和150μL·L-1)乙烯利处理,既可促进植株雌花分化,又能使功能叶片维持较好的生理活性,不会引起叶片早衰,为黄瓜高产优质栽培奠定了基础。
关键词:
乙烯利 叶片生理活性 品质 影响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王玉静 崔世茂 方浩 刘杰才 杨志刚 付崇毅 陈源闽
通过CO2加富、高温处理,对温室嫁接黄瓜幼苗的细胞膜透性及保护酶活性等内在生理指标进行测定分析,旨在为黄瓜抗热高产的理论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经高温处理,嫁接黄瓜幼苗的质膜透性、脯氨酸(Pro)、丙二醛(MDA)含量明显增加,且高于对照,差异极显著;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均呈先增后减变化趋势,变化极明显。CO2加富、高温处理,嫁接黄瓜幼苗的质膜透性、Pro、MDA含量均呈先增后减的趋势,在处理第6天低于对照;SOD、POD、CAT活性均呈上升趋势,且比高温处理要强。CO2加富、常温处理,温室嫁接黄瓜幼苗的质膜透性、Pro、MDA含量均低于对照...
关键词:
CO2 高温 嫁接黄瓜 质膜透性 保护酶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郝佳诗 王愈 尹建云 杨虎清
为了减轻黄瓜Cucumis sativus采后储运过程中的冷害发生,以黄瓜‘戴多星’‘Deltasta’为试验材料,研究了短波紫外线(UV-C)和热空气单独或结合处理对4℃储藏条件下黄瓜冷害以及膜透性,丙二醛(MDA),抗坏血酸,总酚,总抗氧化能力和抗氧化酶活性等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UV-C和热空气单独处理相比,5.0 k J·m~(-2)的UV-C照射结合37℃热处理能够诱导低温下黄瓜组织中抗氧化酶保持较高的活性,维持较高的总酚和抗坏血酸质量分数以及总抗氧化能力,从而延缓低温胁迫下活性氧积累造成的膜质过氧化,阻止了黄瓜相对电导率的增加和丙二醛的积累,从而显著降低低温下黄瓜的冷害发生程度。同时,UV-C结合热处理也较好地保持了黄瓜的硬度、可溶性固形物和叶绿素质量分数,在抑制黄瓜冷害的作用中存在协同效应。为减少黄瓜在低温储运过程中的冷害发生和保持品质提供数据支持。图5表1参28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贺丽娜 梁银丽 高静 熊亚梅 周茂娟 韦泽秀
【目的】揭示黄瓜产生连作障碍的机理,为设施蔬菜的可持续发展和减轻连作障碍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在日光温室内进行田间试验,以露地玉米地土壤为对照,研究不同连作年限(4,5,8和12年)下黄瓜产量和品质及土壤酶活性的变化。【结果】随着黄瓜连作年限的增加,黄瓜产量、可溶性固形物和维生素C含量均下降,硝酸盐含量上升,土壤呼吸强度降低,土壤脲酶活性、蔗糖酶活性、碱性磷酸酶活性均呈先上升后降低的趋势;随着黄瓜生长季节的变化,土壤脲酶活性呈先上升后降低再升高的趋势,土壤蔗糖酶活性、碱性磷酸酶活性和土壤呼吸强度均呈先上升后降低的趋势。【结论】随着连作年限的延长,设施黄瓜的产量和品质均下降,土壤脲酶、蔗糖酶和碱...
关键词:
黄瓜 连作障碍 土壤呼吸强度 土壤酶活性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周崇峻 李凤巧 李明静 杨丽娟
土壤酶活性可以表征土壤生态系统的功能,而不同施肥方式影响着土壤酶的时空特性。通过设施内田间栽培黄瓜试验,研究有机肥和化肥不同施用方式对土壤中性磷酸酶、脲酶、过氧化氢酶和转化酶动态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设施内菜田土壤酶活性随土层的加深而减弱,0~10cm土层酶活性明显高于10~20cm。对照(CK)处理、单施有机肥(M)处理和有机肥配施氮磷钾(MNPK)处理10~20cm土壤4种酶活性平均分别为0~10cm土层酶活性的86.09%、78.25%和84.13%。菜田耕层土壤酶活性随作物生育时期变化明显,作物旺盛生长期土壤酶活性高,而作物生长初期和末期,土壤酶活性较低。施用有机肥、化肥可以调节土壤酶...
关键词:
温室 黄瓜 土壤酶 施肥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张治家 刘红艳 翟海翔 张丽娜 焦彩菊
【目的】阐明臭氧处理对陈番茄和黄瓜种子萌发及种子活力的影响。【方法】以放置1年的陈番茄和黄瓜种子作为研究对象,用80,120和160 mg/m~3的臭氧分别处理番茄和黄瓜种子30 min,研究不同臭氧处理对番茄和黄瓜种子表面微生物菌落数以及种子发芽势、发芽率和活力(SOD、POD活性和MDA含量)的影响,并对各生理指标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用160 mg/m~3的臭氧处理30 min,番茄和黄瓜种子表面微生物的抑制率均达到最大值,分别为97.4%和99.5%。用80 mg/m~3的臭氧处理30 min,番茄种子的发芽势、发芽率、SOD活性和POD活性均达到最大值,分别为68.0%,94.5%,193.8 U/g和2 193.4 U/g,MDA含量达到最小值,为19.4 nmol/g。用160 mg/m~3的臭氧处理30 min,黄瓜种子的发芽势、发芽率、SOD活性和POD活性均达到最大值,分别为96.5%,99.5%,160. 3 U/g和2 300.4 U/g,MDA含量达到最小值,为10.8 nmol/g。臭氧处理后,番茄和黄瓜种子SOD和POD活性与发芽势和发芽率呈显著正相关,而MDA含量与发芽势和发芽率呈显著负相关。【结论】适宜浓度的臭氧处理后可以抑制种子表面微生物的生长,提高种子的发芽率和活力。
关键词:
种子萌发 臭氧处理 番茄 黄瓜 种子活力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杨建军 张国斌 郁继华 胡琳莉 罗石磊 牛童 张婧
【目的】探讨盐胁迫下黄瓜幼苗内源一氧化氮(NO)的生理生化调节机理及其调控途径,为揭示黄瓜的抗盐机理和生产应用提供参考。【方法】以黄瓜幼苗为研究对象,采用一氧化氮合成酶抑制剂(L-NAME,L-硝基精氨酸甲酯)、硝酸还原酶抑制剂(tungstate,钨酸钠)和一氧化氮清除剂(c PTIO,4-羧基苯-4,4,5,5-四甲基咪唑-1-氧-3-氧化物)处理盐胁迫下的黄瓜幼苗,研究处理对黄瓜幼苗叶片内源NO含量、活性氧代谢、光合参数和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影响。【结果】盐胁迫可诱导黄瓜幼苗叶片内源NO含量增加,采用2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马月花 郭世荣 杜南山 孙锦 束胜
[目的]本文旨在研究根际低氧胁迫对黄瓜幼苗生长、形态解剖结构及有关酶活性的影响。[方法]以耐低氧性较弱的‘中农6号’黄瓜品种为材料,采用营养液通N2形成低氧逆境的方法,深入探讨了根际低氧逆境对黄瓜幼苗生长、形态结构及细胞壁降解、乙烯合成有关酶活性的影响。[结果]根际低氧胁迫7 d后,黄瓜幼苗生长受到显著抑制,植株干质量、叶面积、叶长、根长、根尖数均显著低于通气对照,相对生长率大幅降低;幼苗叶片组织细胞结构致密度增大,栅栏组织的相对比例增加;下胚轴部分肿胀,出现大量皮孔和不定根,皮层薄壁组织细胞之间相互分离出现孔隙;根系伸长区皮层出现通气组织。低氧胁迫初期黄瓜幼苗乙烯生成速率显著提高,乙烯合成酶...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乔永旭 张永平 高丽红
【目的】了解肉桂酸(CA)胁迫下根系边缘细胞(RBC)对黄瓜和黑籽南瓜活性氧代谢与根系活力的影响,探索RBC增强根尖抵御CA胁迫的生理机制,阐明黑籽南瓜抵御CA胁迫能力强于黄瓜的原因。【方法】选用‘中农16’黄瓜和云南黑籽南瓜种子,采用悬空培养的方法,待根系长到5 mm时分成两组。组1:每隔1 h对黄瓜和黑籽南瓜的初生根分别喷施0和0.25 mmol.L-1的CA水溶液(pH 6.0);组2:种子的初生根先用小水流(蒸馏水)每4 h冲洗一次,去除RBC,再用0和0.25 m mol.L-1的CA水溶液每1 h喷施根系1次。处理0、12、24和36 h时测量活性氧代谢指标;处理24 h时测量根系...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郭晋云 胡晓峰 李勇 王敏 沈其荣 郭世伟
采用盆栽试验的方法,对黄瓜植株感染黄瓜枯萎病病原菌后不同发病级别的黄瓜叶片水分生理指标变化,以及连作土壤上施用有机肥与微生物有机肥后对不同处理黄瓜叶片水分生理指标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植株在感染枯萎病病原菌后,叶片比叶重、叶绿素含量、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和蒸腾速率都显著降低,其中光合速率和气孔导度分别降低约80%和60%。随着植株感病程度的增加,叶柄胼胝质含量显著增加,导致了叶片含水量和叶片导水率的显著降低。叶片含水量、叶片导水率和叶柄胼胝质含量之间呈显著的负相关关系。施用微生物有机肥料能够抑制叶柄胼胝质形成,维持叶片导水率、叶片含水量和叶片的光合特性。在发生黄瓜连作障碍的土壤上施用含有...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