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33)
- 2023(993)
- 2022(804)
- 2021(790)
- 2020(661)
- 2019(1324)
- 2018(1331)
- 2017(2457)
- 2016(1334)
- 2015(1436)
- 2014(1419)
- 2013(1318)
- 2012(1276)
- 2011(1058)
- 2010(1025)
- 2009(944)
- 2008(1030)
- 2007(1013)
- 2006(811)
- 2005(741)
- 学科
- 管理(5317)
- 业(4586)
- 企(4160)
- 企业(4160)
- 济(3534)
- 经济(3529)
- 财(2313)
- 务(1751)
- 财务(1729)
- 财务管理(1726)
- 企业财务(1641)
- 学(1406)
- 方法(1299)
- 技术(1130)
- 人事(1077)
- 人事管理(1077)
- 中国(1075)
- 业经(1073)
- 农(997)
- 数学(941)
- 数学方法(915)
- 制(914)
- 材(866)
- 技术管理(839)
- 理论(782)
- 体(759)
- 贸(713)
- 贸易(712)
- 农业(703)
- 易(700)
- 机构
- 学院(18809)
- 大学(18716)
- 研究(6710)
- 管理(6593)
- 济(5887)
- 理学(5842)
- 理学院(5736)
- 经济(5719)
- 科学(5573)
- 管理学(5505)
- 管理学院(5479)
- 中国(5359)
- 农(4682)
- 京(4661)
- 业大(4514)
- 所(4028)
- 农业(3620)
- 研究所(3542)
- 江(3106)
- 中心(3047)
- 财(3009)
- 北京(2969)
- 省(2954)
- 技术(2865)
- 院(2788)
- 林业(2674)
- 农业大学(2507)
- 工程(2451)
- 州(2430)
- 室(2319)
共检索到2977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刘元
多枝桉、细叶桉、赤桉采用恒温调温干燥法测绘含水率-收缩曲线,探求热处理对改善桉材皱缩的效果。结果多枝桉、细叶桉是否热处理均具典型的“皱缩”型含水率-收缩曲线,但热处理材少有“二段”皱缩,“肩点”处收缩率和全收缩率比未热处理材小,处理效果明显;赤桉则无区别。同时,论述了“皱缩”型曲线出现“肩点”的必然性;提出了“二阶段”皱缩理论;并对寺[1]等的“导管二次皱缩”论的局限性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热处理,桉材,皱缩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王喜明 赵广杰 刘晓丽 薛振华
以大青杨为试验材料 ,研究了预冻处理对木材干燥皱缩特性的影响 ,分析了木材在冰冻处理过程中木材细胞腔和细胞壁尺寸的变化规律 ,理论上计算了细胞壁强度的增加范围。并通过电子显微镜分析冰冻过程对木材细胞壁结构的影响 ,进而深入探讨预冻处理减小木材皱缩的机理 ,为减少木材皱缩提供理论基础。结果表明 :预冻处理可以减少大青杨木材的皱缩。
关键词:
预冻 皱缩 机理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王喜明 王军 刘晓丽
In this paper, the targets evaluating wood collapse defect was studied which included, three targets of collapse depth, collapse factors, volumetric shrinkage rate, and their measuring methods. The main point of 3 targets and the relationship of 3 targets were analyzed when collapse was evaluated. B...
关键词:
皱缩 指标 评价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庄寿增 赵寿岳 苗平
长期以来,木材皱缩现象一直被认为主要是因为木材中液体毛细张力产生的“负压强”压溃细胞壁造成的,该文对此提出了质疑.作者根据YoungLaplace定律设计了一组毛细负压强直接测量试验,发现凹液面上的毛细张力并不能使液体的压强降低.根据水在玻璃表面形成二维冰新结构这一最新发现,对毛细负压强及产生皱缩的主要动力问题提出了一些新的假设.
关键词:
皱缩 毛细张力 负压强 亚稳态 二维冰晶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廖立 涂登云 李重根 周桥芳 张少川 吴向阳
采用185℃温度对尾赤桉木材进行了热处理研究,并对处理材和素材进行了物理、力学性能对比研究。结果表明:热处理提高了尾赤桉木材的尺寸稳定性,在环境温度30℃,相对湿度45%~90%变化范围内,处理材含水率的变化比素材降低了30.6%,顺纹、径向、弦向尺寸变化率分别减少了25.4%、25.2%、33.8%;处理后顺纹抗压强度降低了14.8%;径切面、弦切面、端面的硬度分别升高了33.1%、12.8%、1.4%;抗弯强度降低了43.8%;弹性模量增加了37.2%。
关键词:
尾赤桉木材 热处理 物理力学性能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洁瑛 赵广杰
该研究采用空气介质中热处理 ,对径向压缩的杉木试材进行不同温度、不同时间的热处理 ,然后测定试材在绝干状态或吸湿解吸过程中的蠕变行为 .结论为 :①热处理杉木压缩木材在常温绝干状态下瞬时柔量和蠕变柔量 (8h内 )较小 ,在常温吸湿解吸过程中瞬时柔量和蠕变柔量 (8h内吸湿结束时或 2 0h内解吸结束时 )较大 ,吸湿木材的瞬时柔量和 8h内吸湿结束时的蠕变柔量分别可达绝干木材瞬时柔量和 8h内蠕变柔量的 1.5倍、3~ 5倍 .②吸湿解吸过程中 ,热处理杉木压缩木材的蠕变行为不同于典型的木材机械吸湿蠕变 ,蠕变柔量没有表现出较大程度的增加 .③热处理对杉木压缩木材的蠕变行为有很大的影响 .热...
关键词:
杉木 压缩木材 热处理 蠕变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洁瑛 赵广杰 中野隆人
为了探讨热处理过程中杉木压缩木材的材色变化规律 ,以及材色和木材化学主成分变化之间的关系 ,该研究测定了空气介质和真空中热处理杉木压缩木材 (热处理温度范围 140~ 2 2 0℃ ,时间范围 0~ 36h)的明度 (L )、色差 (ΔE )以及红外光谱 .同时测定了杉木压缩木材的回复率 ,无压缩对照试材的重量损失率和抗收缩率 .该研究的结论为 :①在相同条件下 ,随着热处理时间延长 ,木材明度减小 ,色差增大 ;空气介质中热处理和真空中热处理相比 ,在处理温度和时间相同的情况下 ,前一种方法处理后的木材明度更小 ,色差更大 .②就热处理过程中木材明度、色差与回复率之间的关系而言 ,两种热处理...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李涛 顾炼百 江宁
The color change of ash wood(Fraxinus mandshurica)before and after high temperature heat treatment were investigated with WSC-S color difference meter in this paper.The results showed that:the color of treated wood is affected by the processing temperature,the higher the temperature,the darker the a...
关键词:
高温热处理 水曲柳 地板坯料 材色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高鑫 周凡 周永东
【目的】研究高温热处理对人工林樟子松、杉木、美洲黑杨木材平衡含水率和吸湿特性的影响,为科学评价热处理木材吸湿特性提供理论基础,为人工林木材高附加值利用和实际高温热处理木材生产提供参考。【方法】以水蒸气为保护介质,设定180、200和220℃3个温度进行高温热处理,采用双室温、湿度控制法,在25℃环境中以8种不同类型饱和盐溶液精确控制水蒸气相对湿度进行等温吸附试验,运用Hailwood-Horrobin模型拟合等温吸附曲线,分析高温热处理对木材水蒸气等温吸附曲线线形、平衡含水率、单层分子吸附水和多层分子吸附水的影响。【结果】180、200和220℃处理后,试样吸湿平衡含水率均值相当于素材含水率均值的80%、70%和50%左右; 3个树种素材试样和高温热处理材试样均表现为第2类等温吸附曲线形态特征,Hailwood-Horrobin模型能够较好拟合不同树种素材和高温热处理材等温吸附曲线,不同热处理条件试样等温吸附曲线的拟合度均高于0.980 0,处理温度越高,等温吸附曲线越接近直线;高温热处理后代表含有单位摩尔数吸附位的绝干木材质量参数(W)显著增加,不同相对湿度下高温热处理材的单层分子吸附水和多层分子吸附水含量也随之降低; 180、200和220℃处理后,木材试样单层分子吸附水含量相较于素材下降20%、30%和50%左右,高温热处理对多层分子吸附水含量影响规律与之相近;高温热处理后单层分子吸附水、多层分子吸附水和吸附水总量的最大值相较于素材明显下降,且处理温度越高,下降幅度越大。【结论】高温热处理可明显降低3个树种试样的吸湿平衡含水率,且处理温度越高,平衡含水率下降幅度越大;高温热处理会一定程度影响木材等温吸附曲线线形,Hailwood-Horrobin模型可用于描述高温热处理材等温吸附曲线,且拟合度较高;高温热处理可明显降低3个树种试样等温吸附过程单层分子吸附水和多层分子吸附水含量,且处理温度越高影响越明显,单层分子吸附水和多层分子吸附水最大含量均明显降低,进而影响吸附水总量最大值。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汤颖 李君彪 沈钰程 金勇男 王云芳 李延军
采用热处理温度为160,180,200℃,热处理时间为2,4,6 h的高温热处理工艺对毛竹Phyllostachys edulis竹材进行改性处理,分析不同热处理工艺对竹材化学成分和力学性能的影响,将分别在160,180,200℃下处理4h后的竹材进行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图表征。结果表明:热处理温度越高和时间越长,竹材中木质素质量分数也越高,综纤维素、α-纤维素质量分数呈现下降的趋势,竹材的纵向抗弯强度呈减小趋势,并且抗弯弹性模量呈减小趋势。200℃,6 h热处理竹材与未处理竹材相比,木质素质量分数上升了115.0 g·kg-1,综纤维素质量分数下降了93.1 g·kg-1,α-纤维素的质量分数...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魏新莉 向仕龙
以我国种植的栓皮栎软木和葡萄牙产栓皮槠软木为试材,在热处理目标温度分别为180、200、220℃,热处理时间分别为1、2、3 h的高温热处理条件下,对软木经热处理后其材色变化的影响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高温热处理后软木颜色变深。随着热处理温度的升高,软木试材的明度减小。在相同的热处理温度下,软木试材随着热处理时间延长,明度减小,色差增大;热处理温度对试材明度和色差的影响远大于热处理时间的影响。
关键词:
软木 热处理 材色 色差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马红霞 江泽慧 任海青 赵荣军
通过接触角测定仪、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XPS)、红外光谱仪(FTIR)探讨毛竹经漂白和热处理后的表面自由能、表面元素和化学成分变化,并与未处理材料进行对比。结果表明:漂白和热处理后的竹材表面润湿性能提高,碳原子的氧化程度和表面羰基数目增加;漂白竹材的表面润湿性能低于热处理竹材,表面氧化程度和羰基增加数量略高于热处理竹材。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史蔷 鲍甫成 吕建雄 黄荣凤 赵有科 江京辉
采用热处理和氙灯照射对圆盘豆木材颜色的变化进行研究,以CIE(1976)L*a*b*表色系统表色,分析木材热处理前后、氙灯照射前后颜色变化。结果表明,热处理后木材颜色加深。随着氙灯照射时间延长,未处理材表面颜色逐渐加深,色差△E*逐渐增大。热处理材表面颜色变化不大,色差△E*值变化较小,这表明与未处理材相比,热处理材光稳定性能更好。
关键词:
圆盘豆 热处理 氙灯照射 色差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陈居静 陈瑞英 马军军
以氮气(N2)为介质,采用均匀设计法对人工林马尾松木材进行热处理,探讨处理工艺对木材耐腐性能及物理力学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经过N2热处理的木材,尺寸稳定性能明显提高,密度、顺纹抗压强度略有下降.处理材腐朽后质量损失率为16.4%,耐腐性能达到Ⅱ级.SEM分析表明:处理材的结构基本完好,腐朽程度较素材轻得多,说明木材的耐腐性能明显提高.马尾松木材N2热处理的较佳工艺条件为:处理温度220℃,保温时间4 h,升温速率15℃·min-1.
关键词:
马尾松 N2热处理 耐腐性能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阳财喜 阎昊鹏 刘君良
用真空热处理法对粗皮桉木材进行热处理,处理温度分别为160,180,200,220及240℃,处理时间均为4h。采用接触角测定法,对素材及不同温度条件下热处理材的接触角及表面自由能进行分析;用傅里叶红外光谱分析法,研究木材在热处理过程中的化学(官能团)变化;用热分析仪分析不同温度条件下木材的热解质量损失率。结果表明:素材的表面自由能(50mN·m-1)<160℃热处理材的表面自由能(46mN·m-1)180℃时,每升高20℃,木材的质量损失...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