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300)
- 2023(3565)
- 2022(3086)
- 2021(3000)
- 2020(2714)
- 2019(6086)
- 2018(6055)
- 2017(10757)
- 2016(6658)
- 2015(7695)
- 2014(7823)
- 2013(7654)
- 2012(7702)
- 2011(7057)
- 2010(7390)
- 2009(6911)
- 2008(7330)
- 2007(6679)
- 2006(6014)
- 2005(5429)
- 学科
- 济(22608)
- 经济(22571)
- 管理(16129)
- 业(14378)
- 企(12288)
- 企业(12288)
- 学(11008)
- 方法(10416)
- 数学(8374)
- 数学方法(8090)
- 农(6145)
- 中国(5689)
- 财(5538)
- 理论(5298)
- 制(4751)
- 业经(4641)
- 和(4266)
- 贸(3988)
- 贸易(3985)
- 农业(3945)
- 易(3839)
- 地方(3682)
- 务(3566)
- 银(3560)
- 财务(3554)
- 财务管理(3541)
- 银行(3521)
- 融(3510)
- 金融(3508)
- 策(3476)
- 机构
- 大学(106303)
- 学院(103424)
- 研究(43386)
- 科学(33997)
- 中国(31132)
- 济(31011)
- 管理(30920)
- 经济(30116)
- 农(29313)
- 理学(26381)
- 所(26155)
- 理学院(25856)
- 京(24808)
- 管理学(24772)
- 管理学院(24600)
- 研究所(24392)
- 农业(23786)
- 业大(21939)
- 中心(18385)
- 江(17601)
- 省(15948)
- 室(15883)
- 院(15683)
- 范(15667)
- 北京(15619)
- 师范(15325)
- 农业大学(15311)
- 财(15126)
- 实验(14552)
- 技术(14115)
- 基金
- 项目(70221)
- 科学(51691)
- 基金(49153)
- 家(47689)
- 国家(47312)
- 研究(41993)
- 科学基金(36995)
- 自然(28175)
- 省(27721)
- 自然科(27533)
- 自然科学(27520)
- 自然科学基金(26991)
- 基金项目(25583)
- 划(24848)
- 社会(22592)
- 资助(21604)
- 社会科(21117)
- 社会科学(21108)
- 教育(19700)
- 重点(17341)
- 计划(17169)
- 科技(16621)
- 编号(15735)
- 发(14400)
- 科研(14248)
- 成果(14244)
- 部(14239)
- 创(13418)
- 专项(12909)
- 创新(12736)
共检索到15882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袁卫瑜 王兴德 李军营 蔡庆生 周宏 焦旭勇
【目的】明确烤烟生长过程中叶片多酚类物质含量及其相关酶活性的变化规律,为确定云南产区适熟烟叶物质基础提供依据。【方法】在田间采集不同发育阶段的烟叶,同时在采收期设定常规采收和延迟7、14 d采收3个处理,跟踪测定了烟叶中主要多酚类物质含量及其代谢相关酶活性,并进行数理统计分析。【结果】打顶措施大幅提升烟叶中多酚含量,其中新绿原酸、绿原酸、芸香苷反应明显,莨菪亭含量不受打顶措施的影响;打顶后烟叶多酚含量逐渐回落至较低水平,并维持到烟叶进入成熟期;随着烟叶成熟度的增加(由常规采收至延迟14 d采收),中部叶多
关键词:
烤烟 酚类 苯丙氨酸解氨酶 多酚氧化酶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王丹 杨虹琦 张赛 周冀衡
随着烟叶的成熟,烟株体内进行着复杂的生理生化变化,使烟叶向品质方向发展。为此,研究用液相色谱法等在不同成熟期分别测定与烟叶品质相关的主要生理生化特征,探索其动态与规律。结果表明:随着叶片成熟与衰老进程不断加深,绿原酸和芸香苷的含量动态与多酚氧化酶活性动态呈显著正相关,均在适熟时达到最高;抗坏血酸则随成熟进程而提高,其含量与过氧化物酶的活性呈正相关。不同品种的多酚积累含量及其相关酶活性变化趋势相同,量或者活性的值有所差异。根据多酚含量及其相关酶活性的动态变化规律,可正确把握烟叶的适熟采收。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叶协锋 朱海滨 靳冬梅 刘国顺 王英元 崔树毅 喻奇伟 张胜
研究了不同种类钾肥和组合对烤烟生长过程中硝酸还原酶(NR)、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蔗糖酶(INV)、根系ATP酶活性和根系活力的影响。结果表明,有机钾肥和生物钾肥都能够提高烟株的NR活性,促进烟株早期对氮素的吸收,提高SOD活性,增强根系活力,促进INV和ATP酶活性的提高。其中生物钾肥有利于促进烤烟生长前期根系活力的提高,有机钾肥能促进生长后期的根系活力的提高。以KNO3为基础的钾肥处理比以K2SO4为基础的钾肥处理更能促进烟株的生长发育。
关键词:
钾肥 烤烟 生物钾 有机钾 酶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宫长荣 王爱华 王松峰
研究了河南不同产烟区烟叶在烘烤过程中酚类物质含量变化及与化学成分的相关性。结果表明,总酚含量在烘烤开始后的前24h呈增加趋势,之后则降低,至72h降到最低,72h后又迅速升高直到烘烤结束;绿原酸含量在烘烤0~24h也呈上升趋势,其最低值出现在60h或72h处,之后则缓慢上升至烘烤结束;芸香苷含量随烘烤进程的推进,呈递增趋势,中间稍有起伏;多酚氧化酶(PPO)、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变化趋势相反。在烘烤过程中芸香苷的含量变化与总糖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r=0.822),与淀粉、烟碱和蛋白质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叶协锋 刘国顺 郭战伟 李雪利 司 辉 王红锋
采用盆栽试验研究了褐土区不同钾肥施用量对烤烟生长过程中几种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钾肥提高了烟株的硝酸还原酶(NR)活性和根系活力。增强了烟株生长前期叶片合成叶绿素的能力;钾素对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具有调节作用,在烟株生长的前期和中期有提高SOD活性的能力;栽后75 d,烟株的蔗糖酶活性小于栽后60 d的,施用钾肥对蔗糖酶活性有一定的提高,但是钾肥的不同用量处理间差别不大;在烤烟生长中后期,随着烟株的生长发育,根系ATP酶活性是降低的,施用钾肥提高了根系ATP酶活性。
关键词:
褐土 钾 烤烟 酶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王丹 杨虹琦 岳骞 周冀衡 张赛 龙翔
研究了K326和红花大金元2个烤烟品种成熟期多酚及相关氧化酶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随着烟叶的成熟,叶片中的多酚和抗坏血酸的含量逐渐升高,打顶后30d达到最高,此后这2类化合物的含量基本保持稳定.烟叶中多酚氧化酶和过氧化物酶活性在适熟时达到最高,此后迅速降低.K326和红花大金元的多酚含量变化趋势基本相同,但红花大金元的多酚积累量均高于K326,而K326的抗坏血酸含量和POD,PPO活性均高于红花大金元.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孙红梅 李天来 李云飞
兰州百合鳞茎分别在2℃、6℃、10℃条件下保湿贮藏至101d。贮藏过程中定期取样测定鳞茎各部位酚类物质含量、苯丙氨酸解氨酶(PAL)活性、多酚氧化酶(PPO)活性以及游离苯丙氨酸含量,同时比较了发芽鳞茎与休眠鳞茎中酚类物质含量和PAL活性的差异。结果表明,低温解除休眠过程中,鳞茎内酚类物质含量呈增加趋势。贮藏初期的34d是酚类物质含量以及相关酶活性变化的关键时期。鳞茎不同部位的酚类物质含量呈极显著差异,以鳞茎盘内最高,顶芽次之,鳞片中酚类物质含量较低。顶芽和鳞片的酚类物质含量随贮藏温度升高而下降,且与PAL活性和游离苯丙氨酸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鳞茎盘中的酚类物质含量变化与之不同。未发现PPO活...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陆星星 师进霖
在烤烟的不同生育期,对不同叶序及同一叶片不同部位的烟叶叶绿素含量进行测定。结果表明:烟株在封顶前叶绿素含量逐渐增高,封顶后则随着氮代谢的减弱呈下降趋势;新叶的叶绿素含量高于老叶的叶绿素含量;同一叶片叶尖部位的叶绿素含量变化最大,叶基部次之,叶中部最小;在测定烤烟田间生长过程中叶绿素含量时可以选取叶片的中部进行测定。
关键词:
烤烟 叶绿素含量 生育期 变化规律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崔江慧 薛薇 刘会玲 常金华
以粒用高粱和甜高粱为材料,对甜高粱与粒用高梁不同时期茎秆的可溶性糖含量、蔗糖含量、果糖含量及SS、SPS酶活力进行比较,结果表明:茎秆中的可溶性糖含量、果糖含量在完熟期甜高粱高于粒用高粱,乳熟期茎秆中蔗糖含量甜高粱高于粒用高粱;两种高粱类型的SPS酶活力变化趋势基本相似,从乳熟期到完熟期粒用高粱茎秆中的SPS酶活力明显增高,SS酶活力在粒用高粱茎秆中随生育期呈上升趋势,甜高粱茎秆中SS酶活力到乳熟期达到最大,明显高于粒用高粱。对糖含量与其相关代谢酶活力的相关性分析表明:甜高粱茎秆中利用SPS酶合成蔗糖的效率要高于粒用高粱;两种类型高粱的SS酶活力与其茎秆中的果糖含量存在明显差异,SS的作用模式...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王爱华 王松峰 宫长荣
研究了氮素用量对烤烟上部叶片主要多酚类物质含量和相关酶活性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多酚氧化酶(PPO)的活性随氮素用量增加而升高,且各个处理多酚氧化酶的活性变化均呈先升后降的趋势,峰值出现在打顶后20d;苯丙氨酸解氨酶(PAL)活性也随施氮量的增加而增强,各处理PAL活性均从打顶开始逐渐升高,并在打顶后30d达到高峰,随后迅速降低;氮用量对总酚、绿原酸、类黄酮的含量也有一定影响,氮用量高的处理多酚类物质含量较高;烤后烟叶多酚类物质含量随施氮量的增加而增加,但芳香值以施氮量45.0kg/hm2时最高。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李小勇 赵铭钦 拓阳阳 周亚丛
以延边地区主栽品种‘吉烟9号’为试验材料,对中间香型烤烟中的致香物质积累与转化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从烤烟移栽后55 d到调制结束后,烟叶中石油醚提取物和中性致香物质总量呈现升-降-升的变化趋势,且均以调制后含量最高。在中性香气物质中,以质体色素代谢产物中新植二烯和类胡萝卜素降解产物所占比例最大,同时烟叶中的类胡萝卜素降解产物以移栽后65~75 d和移栽后85 d至调制结束类胡萝卜素降解产物的积累相对较快;苯丙氨酸类降解产物表现为先升后降的变化趋势,以移栽后75 d含量最大;类西柏烷类降解产物和棕色化反应产物积累规律大致表现为升-降-升的变化趋势,以调制过程中积累最快。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宋朝鹏 全琳 武圣江 张勇刚 宫长荣
【目的】分析烘烤过程中烟叶苹果酸及相关代谢酶活性的变化,为进一步探明烘烤过程中烟叶内在化学成分的变化及调控机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K326、云烟87和豫烟6号为试验材料,研究不同品种烤烟烟叶在烘烤前、烘烤过程中关键温度点(38,42,48,54℃)及烘烤结束后苹果酸、总有机酸含量及苹果酸脱氢酶(MDH)、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化酶(PEPC)及琥珀酸脱氢酶(SDH)活性的变化,并对总有机酸、苹果酸含量与代谢酶活性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不同品种烤烟的MDH、PEPC和SDH酶活性变化均表现出一定的规律性。烘烤过程中,MDH活性先升高后降低,并在48℃达到最大值;PEPC活性呈先升高后下降再上...
关键词:
烘烤 烤烟 苹果酸 代谢酶活性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汪长国 李宁 寇明钰 冯广林 杨文敏 吴艳 刘林 戴亚 张燕
以复烤烟叶为试验材料,研究了异地醇化过程中生物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复烤烟叶异地醇化过程中,醇化初期叶面微生物数量和生物酶活性迅速上升,之后随着醇化的进行而逐渐下降;中部烟叶叶面微生物数量总体大于上部和下部烟叶,并可检出蛋白酶活性,而上部和下部烟叶均未能检出其活性,纤维素酶和淀粉酶活性均为中部>上部>下部烟叶,而蔗糖酶活性为下部>中部>上部烟叶;同等级复烤烟叶存放于西昌烟叶仓库的生物活性水平高于成都烟叶仓库。
关键词:
复烤烟叶 醇化 微生物 酶 生物活性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姜慧娟 赵铭钦 任伟 瞿永生 张俊 刘鹏飞 王唯唯
以河南27个浓香型主产烟区的55份烤烟C3F为材料,研究了浓香型烤烟中多酚类物质含量与外观质量关系。结果表明:①绿原酸、芸香苷含量除与身份得分呈显著正相关外,与其它外观质量指标均呈负相关或显著负相关;②莨菪亭含量与颜色、成熟度、叶片结构、身份均呈正相关或显著正相关;与油分、色度呈负相关或显著负相关;③回归分析和通径分析结果也表明,烟叶外观质量指标尤其是颜色、成熟度、油分与多酚类物质含量关系密切。
关键词:
烤烟 外观质量 多酚 相关分析 通径分析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王涛 贺帆 田斌强 宋朝鹏 史龙飞 徐成龙 詹军 宫长荣
【目的】探讨密集烘烤过程中烤烟上部叶淀粉颗粒结构、特性和相关酶活性的变化,为合理调控上部烟叶淀粉含量、提高上部叶质量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常规理化分析和扫描电子显微镜研究烘烤过程中上部烟叶淀粉酶活性、酶解力与颗粒结构的变化规律。【结果】烘烤过程中,烟叶中淀粉含量变化主要在变黄期,淀粉酶活性呈双峰曲线变化。淀粉颗粒的扫描电镜观察表明,鲜烟叶中淀粉颗粒主要为圆球形和长圆柱状,个别呈不规则形状,颗粒表面有明显的凹槽内陷和层状结构;烘烤过程中,变黄期大量淀粉颗粒表面出现层状结构,长圆柱状淀粉颗粒大量减少;烘烤结束,烤后烟叶中几乎没有长圆柱状淀粉颗粒。鲜烟叶颗粒长轴平均粒径为3.21μm;烘烤过程中...
关键词:
烤烟 密集烘烤 淀粉 颗粒结构 酶解力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