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48)
2023(686)
2022(619)
2021(570)
2020(533)
2019(1011)
2018(996)
2017(1292)
2016(1086)
2015(1172)
2014(1085)
2013(1136)
2012(1144)
2011(1087)
2010(1058)
2009(943)
2008(1039)
2007(864)
2006(718)
2005(642)
作者
(6416)
(5610)
(5531)
(5066)
(3614)
(2966)
(2439)
(2225)
(2157)
(2064)
(2044)
(1963)
(1883)
(1876)
(1856)
(1734)
(1734)
(1729)
(1681)
(1643)
(1642)
(1559)
(1461)
(1398)
(1346)
(1306)
(1298)
(1279)
(1264)
(1258)
学科
(3221)
(2559)
(2120)
(1926)
虫害(1739)
病虫(1611)
病虫害(1611)
生物(1530)
(1304)
防治(1249)
(1236)
及其(1100)
(1054)
水产(1036)
(1019)
微生(1016)
微生物(1016)
(964)
烟草(963)
生物学(955)
病害(889)
(827)
植物(819)
菸草(817)
微生物学(797)
动物(770)
(755)
(720)
草原(720)
(649)
机构
学院(16967)
大学(16639)
(14051)
农业(11775)
科学(10873)
研究(10100)
业大(8831)
农业大学(7714)
(7523)
研究所(7253)
(6683)
(6677)
实验(6567)
实验室(6399)
(6173)
重点(6004)
中国(5186)
科学院(4767)
生物(4487)
技术(4447)
(3735)
中心(3722)
(3395)
农业科学(3253)
科技(3104)
工程(3101)
(3088)
(3051)
(2979)
科学研究(2924)
基金
项目(15019)
(10863)
国家(10793)
基金(9188)
科学(8929)
(7532)
科学基金(7167)
自然(7080)
科技(6953)
自然科(6886)
自然科学(6870)
自然科学基金(6727)
(6299)
计划(6025)
(5095)
基金项目(4781)
专项(4711)
研究(4401)
(4193)
农业(4182)
重点(4027)
资助(4013)
技术(3727)
(3435)
科研(3365)
(3139)
创新(3072)
产业(2091)
b(2055)
(2046)
期刊
学报(13526)
(13338)
农业(9207)
科学(8473)
大学(8285)
学学(8263)
(5475)
业大(5169)
农业大学(4667)
中国(3910)
自然(3316)
(3312)
自然科(3146)
自然科学(3146)
中国农业(2770)
农林(2275)
(2275)
西南(2169)
林业(2106)
科技(1941)
科技大(1881)
科技大学(1881)
农业科学(1860)
农学(1754)
华北(1754)
(1606)
水产(1564)
西北(1546)
研究(1251)
华中(1194)
共检索到2262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李斌  
采用稀释平板涂布法对29份根际土样进行分离,共获得239株放线菌,采用平板对峙培养法筛选得到48株对烟草黑胫病菌有拮抗作用的菌株,占筛选菌株的20.1%,根据形态和培养特征,48株拮抗放线菌被鉴定为链霉菌属(Streptomyces)和诺卡氏菌属(Nocardia),以链霉菌属为主,占拮抗菌的97.92%。对拮抗作用较好的4株放线菌进行了发酵液拮抗活性的测定,结果表明,4株放线菌平均抑制率为59.80%,其中菌株A27-12最高,为70.59%,菌株A30-19抑制率最低为50.00%,两者呈显著差异。4株菌株的温室盆栽防效测定结果表明,菌株A30-19效果最好,其平均防效为78.79%,与5...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展丽然  张克诚  冉隆贤  石义萍  阿拉坦夫  王万群  
采用稀释平板分离法从张家界金鞭溪采集的土样中分离到20株放线菌。以烟草赤星病菌为靶标菌进行筛选,通过平皿对峙培养的方法,筛选出S-1,S-6,S-16,S-20等4株抑菌效果明显的菌株(抑菌率≥50%),抑菌率分别为51.7%,53.4%,51.9%,71.4%。进一步应用管碟法对菌株发酵液的代谢产物进行测定,结果表明,菌株S-20的抑菌圈直径为26.3 mm,抑菌带最宽,对烟草赤星病菌的抑制作用最显著。为了加深对该菌株的了解,本研究还对其形态特征、培养特征以及生理生化特性作了测定,初步鉴定菌株S-20为链霉菌属(Streptomycesspp.)的球孢类群(Globis-porus)。最后,...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周向平  肖启明  罗宽  巢进  田慧  
为寻找防治烟草黑胫病新途径,2001至2003年,从湖南永州和宁乡等地烟草黑胫病发病严重的田块采集健株,共分离到内生细菌株120株,经测定,8株内生细菌菌株在室内有较强的拮抗作用,这8株内生细菌与烟草黑胫病菌共培结果显示,55y,NN-3,YN-4和YN-10对烟草黑胫病菌抑菌效果均在66%以上.根据内生细菌形态特征和生理生化性状,初步鉴定内生细菌55y为假单胞杆菌属铜绿假单胞菌,NN-3为芽孢杆菌属枯草芽孢杆菌,YN-4,YN-10为芽孢杆菌属凝结芽孢杆菌,且这4菌株均为烟草内生细菌.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尹坚  王振华  刘天波  李基光  陈武  肖云花  李迅  唐前君  
从湖南烟区烟草黑胫病重发田块采集根际土壤样品共900份,经富集培养后筛选出195个对烟草黑胫病菌有拮抗效果的细菌菌群。菌群Miseq高通量测序结果表明:不动杆菌属(Acinetobacter)和寡养单胞菌属(Stenotrophomonas)为拮抗细菌菌群共有的优势属。挑选5个抑菌效果较好菌群施入烟田土壤,B44R菌群对烟草黑胫病防效达51.56%。将这5个细菌菌群进行拮抗菌株分离筛选,获得的拮抗菌株分别属于芽孢杆菌属、不动杆菌属、寡养单胞菌属和克雷伯氏菌属。施入菌群后的土壤高通量测序结果显示这些拮抗细菌菌群可在土壤中定殖,其中不动杆菌属和芽孢杆菌属的种群数量显著增加。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张涛  雷帮星  何劲  文晓鹏  
【目的】为筛选出对烟草黑胫病具有拮抗作用的细菌菌株,为烟草黑胫病的生物防治及生物农药的开发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平板对峙法筛选对烟草黑胫病有明显抑制作用的细菌菌株,结合形态观察、生理生化特征及分子生物学特征对该菌株进行鉴定,并利用菌饼法对该菌株的培养工艺进行优化。【结果】筛选出的菌株D1为革兰氏阳性菌、短杆状、产孢,且生理生化特征及16S rRNA基因序列与解淀粉芽孢杆菌具有极高的相似性(97%),因此确认菌株D1为解淀粉芽孢杆菌。筛选的最优培养基为PD液体培养基,最优碳源为蔗糖、氮源为蛋白胨、无机盐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宋利沙  蒋妮  张占江  蓝祖栽  白隆华  
【目的】筛选拮抗肿节风炭疽病病原菌的放线菌,为肿节风炭疽病的生物防治打下基础。【方法】采用稀释涂布法从肿节风根系土壤分离获得放线菌,利用平板对峙法筛选拮抗活性较高的菌株,并采用离体叶片刺伤接种法测定筛选获得拮抗菌株对肿节风炭疽病的防效,通过形态学特征和16S rDNA序列测定及建立系统发育进化树,分析确定其分类地位。【结果】平板对峙和抗菌谱测定结果表明,分离自肿节风根系土壤的JT-2F菌株对肿节风炭疽病菌具有最强的拮抗作用,可使炭疽病菌菌丝膨大、畸变和扭曲,抑制率达86.75%,且对供试14种病原真菌具有较强的拮抗作用,平均抑制率达81.50%。通过形态学特性和16S rDNA鉴定,JT-2F菌株为津岛链霉菌(Streptomyces tsukiyonensis)。离体防效试验结果显示,JT-2F菌株发酵原液对离体叶片上肿节风炭疽病的防效达87.32%。【结论】JT-2F菌株用作肿节风炭疽病菌的生物防治材料具有较大的开发和应用潜力。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潘荣光  刘明霞  
采用对峙培养法和抑菌圈法进行黄瓜枯萎病拮抗放线菌筛选,结果表明:菌株PM-1对供试的14种病原菌均具有抑制作用,其中对番茄早疫病菌、小麦赤霉病菌、小麦纹枯病菌、黄瓜枯萎病菌以及棉花黄萎病菌的抑制作用尤为明显,抑菌带超过20mm。菌株PM-1无菌发酵液5倍、10倍稀释液对黄瓜枯萎病菌菌丝生长的抑制效率达88%以上,拮抗菌株PM-1产生的拮抗物质导致靶标菌菌丝细胞畸形,出现囊泡、肿胀,崩溃消融,从而抑制其生长。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洪亮  杨丽芬  杨建  郭建伟  程加省  
【目的】筛选蒙自小枣黑疔病链格孢拮抗放线菌,并优化发酵条件。【方法】以小枣黑疔病链格孢为指示菌,以肾茶26株、臭灵丹17株内生放线菌和大庆油田12株土壤放线菌作为供试菌,采用滤纸片法筛选高拮抗放线菌,进而通过单因子试验优化发酵条件。【结果】筛选到一株分离自肾茶根部、抑菌带宽达13.6 mm的拮抗菌株BEG-46,其最佳培养基组成和最佳培养条件为1 000 mL培养基中含葡萄糖2 g、酵母粉20 g,蛋白胨2 g,NaCl 4 g,CaCO_34 g,初始pH值为自然,发酵温度28℃,发酵周期为7 d;优化后BEG-46发酵液抑菌活性提高了118.3%。【结论】拮抗放线菌BEG-46的发酵液抑菌活性在优化条件下显著提升。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李娟  刘丹梅  王东来  王鹏  宋洁  
关键词: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刘萍花  方敦煌  吴祖建  
通过筛选特异性引物,优化多重PCR体系中的Mg2+、d NTP Mixture、Taq DNA聚合酶浓度,退火温度等反应条件,建立了多重PCR同时检测4种病菌(烟草黑胫病菌、根黑腐病菌、猝倒病菌和立枯病菌)的技术体系,得到265、364、400和541 bp共4条特异性条带,对应的病菌分别为猝倒病菌、黑胫病菌、根黑腐病菌、立枯病菌.该检测体系的灵敏度可达10-2ng·μL-1基因组DNA.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马国胜  高智谋  曹舜  
【目的】探究烟草黑胫病菌(Phytophthora parasitica var.nicotianae)的寄主范围,为烟草黑胫病菌的相关研究提供理论依据,为烟草黑胫病菌所致病害的综合防治提供决策依据。【方法】人工模拟烟草黑胫病菌在田间的侵染途径,采用菌丝块创伤和不创伤接种61种农作物及杂草的活体或离体组织,结合柯赫氏法则鉴定,对烟草黑胫病菌的寄主范围进行较为系统的大样本研究。【结果】烟草黑胫病菌在人工创伤条件下可侵染21科41属51种植物,在不创伤条件下可侵染10科15属16种植物,首次发现烟草黑胫病菌在人工创伤接种条件下可以侵染21科40属47种植物,在人工不创伤接种条件下可以侵染10科12...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白羽祥  朱媛  杨焕文  王戈  徐照丽  李正风  
【目的】探讨烟草根系分泌物中酚酸和有机酸对烟草黑胫病菌生长的影响,为明确根系分泌物组分与黑胫病菌互作机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外源添加方法,比较了不同酚酸和有机酸对黑胫病菌菌丝生长、孢子囊产生量及游动孢子的影响。【结果】不同酚酸物质在低浓度时促进了黑胫病菌菌丝生长和孢子囊产生量,但随着浓度增加促进作用减小甚至转变为抑制作用;除高浓度香草酸和香豆酸直接抑制游动孢子释放,其他酚酸各浓度均表现为促进作用。除添加0.05 g/L苹果酸表现为促进作用外,其他有机酸对黑胫病菌菌丝生长具表现为抑制作用;苹果酸、乳酸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马国胜  高智谋  
目的对烟草黑胫病菌的若干培养性状进行研究,进一步了解烟草黑胫病菌的培养特性的稳定性,为烟草黑胫病的相关研究和综合治理提供试验依据。方法从安徽10个主要生产烟草的市(县)多点采集发生烟草黑胫病的烟株,采用组织分离法进行病原菌分离,经纯化后获得69个烟草黑胫病菌(Phytophthora nicotianae Breda de Haan var.nicotianae Waterh.)菌株,对其进行游动孢子囊的诱导、配对培养、生长特性测定等进行研究。结果烟草黑胫病菌的主要培养性状为:异宗配合,与标准相对交配型菌株配对培养可以产生有性器官;卵孢子球形,满器或不满器,雄器围生,藏卵器小;孢子囊多近球形,...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蒋欣陶  赵奎华  刘长远  梁春浩  臧超群  
为筛选出葡萄霜霉病菌的拮抗放线菌,对采自辽宁省沈阳、葫芦岛、锦州、鞍山、朝阳等地区葡萄园的23份土样中的放线菌进行分离,并对获得的119株放线菌进行防效评价,得到1株拮抗放线菌菌株QH94,其田间防效可达68.83%~89.80%。采用平板对峙培养法进行抑菌谱的测定,QH94菌株对9种病原菌有抑制作用,其中对稻瘟病菌的抑制作用最强,抑菌带宽度为10.57mm。根据菌株QH94的形态特征、培养特征、生理生化特性以及16S r DNA序列分析结果 ,将其初步鉴定为细黄链霉菌[Streptomyces microflavus(Krainsky)Waksman&Herici]。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贾孟媛  王越洋  唐培培  周权  吴俊林  王小东  孙会忠  
从毒鹅膏菌(Amanita phalloides)栖生土壤中分离筛选烟草疫霉(Phytophthora parasitica var. nicotianae)拮抗菌株,通过盆栽试验考察拮抗菌株对烟草黑胫病的防效。结果表明:从毒鹅膏菌栖生土壤中分离筛选的DE4–5菌株对烟草疫霉的抑菌率达78.22%;DE4–5具有广谱抗真菌活性;依据DE4–5的形态和生化特征初步判断为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结合16S rDNA保守序列及辅助gyrA基因片段序列分析,确定DE4–5为亚麻假单胞菌,定名为Pseudomonas lini DE4–5;生物活性测定显示,菌株DE4–5具有解磷和解钾能力,产IAA、蛋白酶、纤维素酶和脲酶;盆栽试验结果表明,菌株DE4–5预防组与治疗组的烟草黑胫病发病率分别为24.79%和39.24%,病情指数分别为26.31%和29.37%,防效分别达到69.14%和63.98%。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