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8)
- 2023(102)
- 2022(102)
- 2021(85)
- 2020(94)
- 2019(173)
- 2018(165)
- 2017(257)
- 2016(206)
- 2015(259)
- 2014(217)
- 2013(252)
- 2012(251)
- 2011(242)
- 2010(238)
- 2009(203)
- 2008(220)
- 2007(224)
- 2006(186)
- 2005(192)
- 学科
- 害(931)
- 虫(826)
- 虫害(775)
- 病虫(741)
- 病虫害(741)
- 学(695)
- 草(609)
- 防(516)
- 防治(505)
- 治(503)
- 生物(447)
- 及其(415)
- 病害(342)
- 微(293)
- 微生(293)
- 微生物(293)
- 鱼(268)
- 生物学(259)
- 各种(257)
- 微生物学(230)
- 物(229)
- 烟(222)
- 烟草(221)
- 水产(210)
- 菌(208)
- 类(184)
- 植(159)
- 植物(159)
- 敌(156)
- 敌害(156)
- 机构
- 学院(3709)
- 大学(3615)
- 农(3176)
- 农业(2665)
- 科学(2441)
- 研究(2295)
- 业大(2011)
- 所(1788)
- 农业大学(1768)
- 研究所(1715)
- 业(1411)
- 省(1372)
- 室(1312)
- 实验(1307)
- 实验室(1265)
- 重点(1199)
- 中国(1183)
- 生物(1074)
- 科学院(1041)
- 技术(993)
- 植(913)
- 京(873)
- 植物(777)
- 物(773)
- 中心(735)
- 院(733)
- 林(709)
- 农业科学(708)
- 科学研究(705)
- 保护(695)
共检索到495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赵艳琴 吴元华 伏颖 赵秀香 安梦楠 陈建光
采用温室离体叶片接种法,以平均病斑直径(AD)为抗性评价标准,选用3个抗感反应不同的烟草品种对18株不同地区的烟草靶斑病菌的致病力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不同地区来源的烟草靶斑病菌菌株间致病力存在明显差异,划分为3个致病类型:致病型I,属于强致病类型,包含了4个菌株,YC-9和YMC-2,分别来源于铁岭市开原县营场乡和丹东市宽甸县杨木川乡,占供试菌株的22.2%;致病类型Ⅱ,中等致病类型,分别来源于铁岭市开原市和西丰县及丹东市宽甸县和风城市大堡镇,占61.1%;致病类型Ⅲ,属于弱致病类型,包含LF-2、QYS-3和QYS-5共3个菌株,来源于铁岭市开原县林丰乡和丹东市宽甸县青椅山乡,占16.7%...
关键词:
烟草靶斑病 茄丝核菌 鉴别寄主 致病类型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赵秀香 苏燕妮 伏颖 赵艳琴 孙宏伟 孙剑萍 吴元华
以烟草靶斑病菌(Rhizoctonia solani)基因组Dna为模板,采用单因素和正交设计l_(16)(4~5)相结合的方法对影响issR-PcR反应的主要因子进行优化,并对采自东北三省烟区的20个烟草靶斑病菌菌株进行issR分析,建立了适宜于病菌的issR分子标记的最佳反应体系,即20μl的反应体系中含有模板Dna 30ng,Mg~(2+)浓度2.0MMol·l~(-1),D ntP浓度0.20 MMol·l~(-1),taq酶1.0U,引物浓度0.4μMol·l~(-1)。利用优化的反应体系从20个issR引物中筛选出13个多态性和重复性好的引物,对20个烟草靶斑病菌菌株进行issR分...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革 郑小波 陆家云 李天飞
将分离自云南省不同地区的21株黑胫病菌(PhytophthoranicotianaeBredadeHaan)接种烟草品种K326、G28和红大,测定其对不同烟草品种的致病力。经统计分析,发现其对烟草的致病力有差异。采用菌丝块创伤和不创伤两种接种方法测定致病力的结果不同。对不同地区的黑胫病菌间的致病力以及由烟草和非烟草寄主上获得的烟草疫霉菌株的致病力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云南省黑胫病菌的致病力较强,由烟草上获得的烟草疫霉菌株对烟草的致病力强于非烟草菌株。实验结果还发现,供试的3个烟草品种,以K326对云南省烟草黑胫病菌的抗病性最强,红大品种较感病。
关键词:
烟草黑胫病 烟草疫霉 致病力 云南省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贾莉 杨家荣 俞征 李随院
为了明确田间苹果黑星病菌致病力的分化情况,选取中国、英国、印度3个国家不同苹果产区的57株有代表性的苹果黑星病菌株,分别接种嘎啦、富士、秦冠3个寄主品种进行致病力测定。结果表明,不同菌株在相同寄主上能产生不同类型的病斑,其病斑大小、形状、颜色存在较大差异。同一菌株对不同寄主品种的致病力也存在较大差异。根据寄主对病菌的反应类型并结合病害严重度的聚类分析结果,可将57株苹果黑星病菌菌株划分为3个类群:强致病力Ⅰ型、中等致病力Ⅱ型、弱致病力Ⅲ型。
关键词:
苹果黑星病菌 反应型 致病力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龚龙英 郑小波 刘翔 耿济国 陆家云
将分离自东北、华东等11种寄主植物上的20个烟草疫霉(Phylophthora nicotianae,等于寄生疫霉Phytophthora parasitica)菌株接种6个烟草品种。测定了烟草疫霉对烟草的致病性及其生理分化.指出来自烟草的烟草疫霉菌株对烟草具较强的侵染能力,亦可以侵染黄瓜、茄子和番茄的果实,但大多数非烟草寄主来源的菌株经伤口接种亦可以侵染烟草,引起典型的症状.本研究还比较了不同的接种方法对测定烟草疫霉致病性及烟草品种抗病性结果的影响。
关键词:
烟草疫霉 致病性 烟草 生理分化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代玉立 甘林 滕振勇 石妞妞 阮宏椿
【目的】明确福建省玉米小斑病菌的致病力水平,为筛选抗病玉米品种及该病害的预测预报和防治提供依据。【方法】在玉米苗期采用喷雾接种法,以11个玉米品种为材料,以分离自福建省7个地区21个县(市)的298株玉米小斑病菌的孢子悬浮液为接种体,先在感病玉米品种上品上进行菌株致病力测定,7 d后调查病情指数,从中选出致病力较强菌株,采用同样方法接种其他玉米品种,分析菌株致病力差异。【结果】供试菌株对玉米感病品种上品均有致病性,病情指数介于13.5080.95,平均值为49.49。根据致病力测定结果将菌株分为强、中、弱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严红 李明远 柯常取
用4个不同抗性的大白菜做为鉴别寄主,对从全国采集的53个芸薹链格孢菌菌株进行了致病力分化的研究。结果表明:这53个菌系由弱至强可划分为AB1、AB2、AB3、AB4、AB5五个不同的致病类型。虽然从采集的地域或原寄主角度看,尚未表现出某些规律,但得到了其在供试材料上出现的频率。由于AB4具有较强的致病力,而在这次鉴定中出现的频率最高,因此推荐为全国进行抗原筛选用的接种菌
关键词:
大白菜,芸薹链格孢,致病力分化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梅丽艳 李志勇
以8个黑龙江省主栽玉米品种为鉴别寄主,对不同来源的玉米弯孢菌叶斑病菌[新月弯孢菌Curvularialunata(Wakker)Boed.]菌株进行了致病力分化测定。结果表明,不同菌株间存在明显的致病性差异,不同菌株在相同寄主上能产生不同类型的病斑,病斑大小、形状、边缘颜色、晕圈大小存在较大差异,说明菌株间有明显的致病力分化现象。
关键词:
玉米弯孢菌 致病力 鉴别寄主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王绍雪 马改转 魏兰芳 姬广海
以水稻品种IRBB4、IRBB5、IRBB14、IRBB18、IRBB21和IR24为鉴别品种,在孕穗期,采用针刺接种的方法,将水稻条斑病菌接种在水稻剑叶上,根据病菌与品种互作反应和亲和性的类型差异,将供试的75株条斑病菌菌株区分为13个小种群.大多数水稻条斑病菌株在鉴别品种上的互作反应表现为弱互作模式.云南、贵州、四川3省菌株小种组成的比较表明:以小种C9为目前3省的共同优势种群;云南省小种组成多样,所有的小种均有分布,贵州小种类型有6、9、11、13,四川小种类型有3、4、6、7、9、11、12、13,小种的分布受地理区域的影响.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王敏 刘勇 李梅云 姬广海 李永平
为了解云南省烟草上青枯雷尔氏菌的多样性,对分离自云南省6个县烟草病株的菌株进行了致病力、生化型和致病型测定。烤烟品种K326的离体叶片致病力测定结果表明,165个青枯雷尔氏菌株可划分为强、中、弱3种致病力类群,分别占45.4%、46.7%和7.9%,强、中致病力菌株占优势。对其中具代表性的81个菌株的生化型测定结果表明,43个菌株分别属于生化型Ⅲ,占53.1%;32个菌株分别属于生化型Ⅲ-1,占39.5%;6个菌株分别属于生化型Ⅲ-2,占7.4%。对其中55个来自不同采集地点和不同致病力菌株的致病型测定结果表明,弱毒力(Ⅰ)型菌株的比例最高,占63.6%,中毒力(Ⅱ)型菌株的比例其次,占27....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吴桥 赵秀香 吴元华
对分离自辽、冀、鲁三省43个市(区)的黄瓜褐斑病菌[Corynespora cassiicola(Berk&Kert)Wei]菌株进行培养性状观测和致病力分化研究,结果表明:供测106个菌株的菌丝生长速率分为快、中、慢3种类型,菌株数依次为65株(占61.32%)、37株(占34.91%)和4株(占3.77%);气生菌丝类型分为密集型和几无菌丝型,菌株数分别为88株(占83.02%)和18株(占16.98%);菌落颜色表现深墨绿、深褐、灰、浅灰和白色等多样颜色,以灰色和浅灰色为多;菌株色素分泌情况包括无色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袁丽红 陆家云
小麦根腐病菌(麦根腐平脐蠕孢)菌株间致病力具明显差异.根据在不同抗性的小麦品种上接种结果.划分为7个致病类群.病菌多代移植后的菌株及发生扇形变异的突变株的致病力均明显下降;同一分离物的不同单孢菌株致病力也不同.并发现麦根腐平脐蠕孢菌个别菌株对玉米不致病,因此在麦根腐平脐蠕孢群体中可能存在专化型.
关键词:
麦根腐平脐蠕孢 致病力分化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张键 王娜 刘志达 包婷婷 张之为 云晓鹏 石必显 张恒 陈贵红 陈燕芳 赵君
为了获得向日葵列当生防菌株,以田间采集的具有褐色枯斑的列当植株为样本,利用柯赫氏法则对采自内蒙古、河北和新疆共11个不同地点的29份列当枯斑病的样本进行了分离和鉴定。结果表明,新疆北屯农十师183团和188团地块及呼和浩特市武川县西海子村地块中采集的病样上分离得到尖孢镰刀菌和茄病镰刀菌;巴彦淖尔市乌拉特前旗西小召镇、五原县葵博园和临河区永利村的病样中分离得到尖孢镰刀菌和木贼镰刀菌;而乌兰察布市四子王旗公合成村和西圪旦村及化德县105省道边地块中样本中鉴定出尖孢镰刀菌、茄病镰刀菌、木贼镰刀菌和层出镰刀菌;鄂尔多斯市东胜区采集的样本中只分离得到尖孢镰刀菌;河北张家口市康保县的样本中只分离得到轮枝镰刀菌。上述分离得到的菌株在向日葵列当上回接后都能够致病的结果预示,镰刀属的真菌是引起向日葵列当枯斑病的病原菌,但尖孢镰刀菌是引起列当枯斑病的优势致病菌。致病力分化的研究结果表明,上述分离获得的镰刀菌均能够侵染向日葵和列当,但其致病力存在一定的差异,主要表现在分离寄主上的致病力强于其他寄主的特点。基于致病力分化的结果,筛选出3株具有生防潜力的尖孢镰刀菌菌株GHC 1-2、XXZ-9和HD 1-1用于防控列当对向日葵的寄生。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吴元华 赵艳琴 赵秀香 李颖 王左斌 伏颖 陈建光
烟草靶斑病是辽宁省烟草产区内发现的一种国内新病害。经分离鉴定和形态观察的结果表明:引起烟草靶斑病病原物为瓜亡革菌[Thanatephorus cucumeris(Frank)Donk],无性世代为立枯丝核菌(Rhizoctonia solani Kühn)。生物学特性研究结果表明:菌丝生长的适宜温度为20~30℃,最适温度为25℃;最适pH值为7;在所测试的碳、氮源中,对麦芽糖和硝酸钾利用最好;在玉米、烟草和茄子煎汁培养基上生长速率最快,湿度测试表明高湿对菌丝生长有利,黑暗条件有利菌丝生长。该菌适易形成菌核的碳源为麦芽糖和甜菜糖,适宜氮源为硫酸铵和亚硝酸钠,适宜pH值为5和7,最适菌核萌发的湿...
关键词:
烟草靶斑病 瓜亡隔菌 生物学特性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贾姝 于舒怡 刘长远 赵奎华 王平 赵达
葡萄霜霉病是葡萄生产中最为严重的病害,为明确我国不同地区葡萄霜霉病菌致病力及遗传多样性,采用叶盘接种法测定采自19个省(市)的69株葡萄霜霉病菌的致病力,并使用SRAP标记技术对其遗传多样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地区的菌株间存在一定致病力分化现象,供试的69株病原菌中55%属于弱致病力菌株,36%属于中等致病力菌株,经接种后,3个寄主品种病情指数范围为0.56~88.89。根据病原菌对不同寄主的致病力,将菌株划分为弱、中、强、最强致病力4类,东北、西南和西北地区的弱致病力菌株占总数比例58%以上,华北、华东和华中地区中等致病力菌株为优势病原群体,华北和华中地区未出现强致病力菌株。对供试的69株葡萄霜霉病菌进行遗传多样分析,分析结果表明:SRAP标记扩增共得到条带269条,其中多态性条带267条,多态性比率达99.19%。聚类分析结果表明:供试菌株之间存在遗传变异现象,在相似性系数0.622处,69个菌株被聚类为5个类群,但未发现遗传分化与地理分布具有明显相关性。通过对全国19个省(市)的葡萄霜霉病菌的致病性和遗传变异情况进行综合分析,发现葡萄霜霉病菌致病力与遗传变异之间的关系较为复杂,并不是互相对应的关系,有关葡萄霜霉病菌致病力与遗传分化之间的关系尚需进一步研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