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068)
- 2023(7439)
- 2022(6257)
- 2021(5480)
- 2020(4438)
- 2019(10076)
- 2018(9866)
- 2017(18095)
- 2016(10096)
- 2015(11340)
- 2014(11209)
- 2013(11153)
- 2012(11100)
- 2011(10415)
- 2010(10582)
- 2009(9653)
- 2008(9504)
- 2007(8737)
- 2006(8061)
- 2005(7631)
- 学科
- 济(45239)
- 经济(45195)
- 业(22318)
- 管理(22155)
- 地方(17191)
- 中国(16498)
- 企(15646)
- 企业(15646)
- 农(13672)
- 学(12997)
- 方法(11407)
- 业经(11268)
- 地方经济(9868)
- 农业(9621)
- 发(9447)
- 数学(9385)
- 数学方法(9269)
- 融(8873)
- 金融(8871)
- 贸(8756)
- 贸易(8745)
- 银(8573)
- 银行(8525)
- 行(8397)
- 易(8393)
- 环境(8041)
- 制(7886)
- 财(7473)
- 发展(7041)
- 展(7015)
- 机构
- 学院(149228)
- 大学(147459)
- 研究(65521)
- 济(56128)
- 经济(54792)
- 中国(48017)
- 科学(45649)
- 管理(45511)
- 农(41305)
- 理学(37475)
- 所(37385)
- 理学院(36811)
- 管理学(35869)
- 管理学院(35637)
- 京(34577)
- 研究所(34121)
- 农业(32992)
- 业大(29189)
- 中心(28095)
- 江(25662)
- 财(25193)
- 省(24958)
- 院(23603)
- 北京(22475)
- 科学院(21535)
- 范(21166)
- 州(20833)
- 师范(20732)
- 技术(20524)
- 农业大学(20200)
- 基金
- 项目(97803)
- 科学(73417)
- 基金(66802)
- 研究(64361)
- 家(62510)
- 国家(61950)
- 科学基金(49481)
- 省(41350)
- 社会(37582)
- 社会科(35450)
- 社会科学(35443)
- 划(35158)
- 基金项目(34417)
- 自然(34254)
- 自然科(33382)
- 自然科学(33359)
- 自然科学基金(32734)
- 教育(28564)
- 发(28329)
- 资助(28216)
- 编号(24583)
- 重点(23488)
- 计划(21955)
- 发展(21518)
- 科技(21245)
- 展(21114)
- 成果(20634)
- 创(20151)
- 课题(20115)
- 部(19314)
共检索到24949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程丹丹 孙学娟 高辉远 杨程 张立涛 孟庆伟
【目的】探讨赤星病菌代谢产物(metabolic products of Alternaria alternata,MP)对烟草BY-2细胞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产生和ATP含量的影响以及产生这种影响的原因。【方法】用10%MP处理烟草BY-2细胞,用氧电极检测不同MP处理时间后,烟草BY-2细胞呼吸速率和呼吸途径的变化,同时分析BY-2细胞内H2O2产生和ATP含量等的变化。【结果】MP处理导致了烟草BY-2细胞H2O2爆发和ATP含量下降,此外,MP处理也导致了烟草BY-2细胞总呼吸速率、细胞色素途径(cytochrome pathway)和交替氧...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高芬 吴元华 王梦亮
【目的】明确可可链霉菌(Streptomyces cacaoi)182-2的活性代谢产物——KA08对烟草赤星病菌(Alternaria alternata)的抑菌活性及其机理,为后续农用抗生素产品开发和应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菌丝湿重法和培养皿中萌发法,测定KA08对烟草赤星病菌菌丝生长和孢子萌发的抑制作用;采用电导率法和紫外吸收法测定其对细胞膜渗透性、麦角甾醇含量、脂质过氧化程度、可溶性蛋白含量的影响。【结果】KA08对烟草赤星病菌菌丝生长和孢子萌发均有强烈的抑制作用,同时,还可造成菌丝节间缩短、扭曲,芽管顶端膨大,并产生大量囊状膨大物。处理24 h时,对孢子萌发的抑菌中浓度为177...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商明清 梁元存 刘爱新 胡雪光 董汉松
用来自赤星病菌弱毒株的糖蛋白激发子处理烟草 ,能明显抑制烟草体内过氧化氢酶 (CAT)的活性 ,增加组织中H2 O2 的含量。诱导后 1dCAT活性就已开始下降 ,至第 6天下降到最低 ,以后又逐渐恢复。而H2 O2 含量的变化趋势与CAT活性的变化相反 ,随CAT活性的降低 ,组织中H2 O2 含量逐渐增加 ,在诱导后第 10天达到最大值。激发子处理烟草还可以诱导碱性PR蛋白基因PR 1b的表达 ;同时 ,烟草对赤星病强毒株的抗性逐渐增强 ,以诱导后第 10天接种抗性最强 ,且这种抗性是系统性的。水杨酸 (SA)处理后CAT及H2 O2 的变化与上述趋势类似。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王荣 梁元存 王丹丹 刘爱新 孟庆伟
【目的】研究烟草细胞对parasiticein的反应,了解parasiticein诱导烟草细胞的PCD的发生机制。【方法】用浓度约100nmol·L-1的parasiticein处理烟草悬浮细胞,相差显微镜下观察细胞的形态变化。【结果】发现烟草细胞的细胞膜收缩,与细胞壁间形成空隙,原生质浓缩等;用trypanblue染色后观察到类似现象。对诱导处理的悬浮细胞经DAPI(4,6-diamino-2-phenylindole)染色后,通过荧光显微镜观察,发现细胞核先后表现染色质凝集、形成颗粒状等特征;对处理的悬浮细胞提取基因组DNA并进行琼脂糖凝胶电泳,可观察到梯状的DNA条带(DNA ladde...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柳金伟 焦娇 王蕾 王莲莲 褚小静 梁元存
【目的】阐明氯化汞处理烟草悬浮细胞产生的细胞死亡具有细胞编程死亡(programmed cell death,PCD)的特征和分子机制。【方法】采用形态和生物化学方法观察氯化汞处理细胞后的变化,并采用药理学方法,通过添加抑制剂和抗氧化剂阐明氯化汞引发的信号转导途径。【结果】氯化汞诱导产生的细胞死亡具有PCD特征,包括染色质浓缩、细胞核的TUNEL检测呈阳性和DNA ladder的形成。氯化汞诱导烟草悬浮细胞过氧化氢积累,过氧化氢酶和抗坏血酸等抗氧化剂能降低细胞死亡率。蛋白激酶抑制剂、磷脂酶C和磷脂酶D的抑制剂能显著地降低氯化汞引起的细胞死亡和过氧化氢积累。【结论】氯化汞引起的细胞死亡是一种PC...
关键词:
烟草 氯化汞 细胞编程死亡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展丽然 张克诚 冉隆贤 石义萍 阿拉坦夫 王万群
采用稀释平板分离法从张家界金鞭溪采集的土样中分离到20株放线菌。以烟草赤星病菌为靶标菌进行筛选,通过平皿对峙培养的方法,筛选出S-1,S-6,S-16,S-20等4株抑菌效果明显的菌株(抑菌率≥50%),抑菌率分别为51.7%,53.4%,51.9%,71.4%。进一步应用管碟法对菌株发酵液的代谢产物进行测定,结果表明,菌株S-20的抑菌圈直径为26.3 mm,抑菌带最宽,对烟草赤星病菌的抑制作用最显著。为了加深对该菌株的了解,本研究还对其形态特征、培养特征以及生理生化特性作了测定,初步鉴定菌株S-20为链霉菌属(Streptomycesspp.)的球孢类群(Globis-porus)。最后,...
关键词:
烟草赤星病菌 分离 筛选 鉴定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余淑英 黎定军 彭曙光 何莲 欧晓明
以拮抗烟草赤星病菌的两株放线菌SZF2和SZF7为材料,对其发酵液防赤星病菌的效果及机理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SZF2和SZF7的无菌发酵液能抑制烟草赤星病原菌孢子萌发,同时还能激发烟草产生过量过氧化物酶(POD)和多酚氧化酶(PPO),从而提高烟草对赤星病菌的抗性.离体和盆栽试验结果表明,SZF2和SZF7的发酵液可明显降低烟草赤星病的病情指数,其盆栽试验相对防效分别为48.94%和50.13%.
关键词:
烟草赤星病 拮抗放线菌 生物防治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胡中会 赵立华 孔宝华 陈海如 范静华 刘飞 李小鹏 蔡红 杨根华 秦西云 方敦煌
采用ISSR和RAPD 2种分子标记方法对来自不同地区的28份烟草赤星病菌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筛选后选用10个ISSR引物和10个RAPD引物,ISSR扩增出多态性条带112条,多态性条带百分率为86.82%,菌株间相似性系数为0.53~0.97;RAPD引物扩增出多态性条带70条,多态性条带百分率为81.39%,菌株间相似性系数为0.57~0.94;用SPSS17.0软件对2种标记遗传距离进行相关性分析,发现2种分子标记结果呈显著正相关,表明2种分子标记方法都适合于烟草赤星病菌遗传多样性研究,ISSR是一种多态性优于RAPD的标记技术。根据2种标记的结果,利用NTSYS软件按UPGMA方法进...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刘菲 刘辉 梁元存 刘爱新 魏芳芳 林琎
【目的】阐明核黄素对烟草悬浮细胞苯丙氨酸解氨酶(phenylalanine ammonia-lyase,PAL)、过氧化物酶(peroxidase,POD)活性以及抗病相关的酚类物质、木质素等次生代谢产物含量的影响。【方法】1mmol·L-1的核黄素处理烟草悬浮细胞,用生物化学、细胞化学和高效液相色谱(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HPLC)等方法测定苯丙烷代谢有关的生理和生化指标。【结果】核黄素处理后,PAL和POD活性明显升高,处理12h和24h后酶活性分别达到峰值;荧光观察细胞壁积累了更多的酚类物质,胞内和胞外scopoletin(7-羟基...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魏芳芳 王蕾 王莲莲 柳金伟 梁元存 王玉军
【目的】研究寄生疫霉Phytophthora parasitica分泌的蛋白激发子ParA1诱导烟草悬浮细胞后,磷脂酶C(phospholipase C,PLC)参与ParA1诱导烟草过敏细胞死亡(hypersensitive cell death,HCD)和防卫反应。【方法】采用药理学方法,在烟草悬浮细胞中添加PLC抑制剂,比较烟草悬浮细胞受ParA1诱导后细胞死亡和多种防卫反应的差别。【结果】PLC特异性抑制剂U73122能完全抑制ParA1引起的烟草悬浮细胞死亡,氧迸发、胞外基质碱化和植保素scopoletin(7-羟基-6-甲氧基香豆素)积累都能显著地被抑制,5种防卫基因hin1、hs...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任建国 王俊丽 岳美云 张剑峰
比较烟草赤星病菌和黑斑病菌基本生物学特性。结果表明:烟草赤星病菌和黑斑病菌的最适生长温度分别为25~30℃和20~25℃;pH6~9培养条件更有利于烟草赤星病菌的生长;烟草赤星病菌利用葡萄糖和蔗糖的能力明显大于黑斑病菌;两病原菌对硝酸铵、硫酸铵和干酪素的利用情况基本相同,利用能力大小依次为干酪素、硝酸铵、硫酸铵;马铃薯琼脂培养基、葡萄糖琼脂培养基和蔗糖琼脂培养基对两病原菌生长的影响存在显著差异,玉米粉琼脂培养基对两病原菌生长的影响无差异;扑海因和代森锰锌能完全抑制两病原菌的营养生长,百菌清和翠贝对两病原菌的生长抑制作用无明显差异,甲基托布津对赤星病菌的抑制能力强于对黑斑病菌的抑制能力。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赵春颖 李兴红 商振清 李广敏
本试验采用天然抗病毒剂VA作诱导因子 ,抗病品种枯斑三生烟和感病品种三生烟经VA诱导处理后第 7d (清水处理作对照 ) ,在其新生长的叶片上接种TMV (不接种的烟草为对照 )。结果表明 ,VA可以系统诱导枯斑三生烟对TMV产生抗性 ,其枯斑数抑制率达 6 4 3% ,枯斑大小抑制率为 37 3% ;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 ,过氧化物酶 (POD)活性均比对照明显提高 ,其中接种后 4 8h变化幅度最大 ;丙二醛 (MDA)含量的变化与酶活性变化呈相反趋势。说明VA和TMV共同作用系统诱导枯斑三生烟对TMV产生抗性。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毕庆文 陈晓敏 王豹祥 汪健 雷朝亮 王海明
采用生长速率法测定了蝇蛆低聚几丁糖对烟草赤星病菌Alternaria alternata的毒力。结果表明,蝇蛆低聚几丁糖对烟草赤星病菌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在一定浓度范围(1~16 mg/mL)内,随着浓度的提高,蝇蛆低聚几丁糖抑制率随之升高。观察发现,受抑制的菌丝均有不同程度的缩短、变粗及扭曲等症状,且产生的畸形分生孢子数随浓度的升高而增加。
关键词:
家蝇 低聚几丁糖 烟草 赤星病菌 毒力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高芬 穆凌霄 魏颖颖 赵秀香 吴元华
以烟草赤星病菌为靶标菌,利用活体对峙拮抗、发酵液抑菌活性和离体叶片防效测定相结合的方法,从土壤中分离得到的371株放线菌中,筛选到2株抑菌效果明显、抗菌谱广、效果稳定的拮抗放线菌菌株。拮抗菌发酵液的理化性质测定表明:两菌株发酵液对温度、紫外线、自然光、酸碱的稳定性及耐贮性和菌株遗传特性虽有一定差异,但均较为稳定,其中,菌株182-2显示出了良好的抑菌防病效果和优良的稳定性,有开发应用价值。
关键词:
烟草赤星病菌 拮抗菌 筛选 理化特性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黄子彧 钟军 宋浩 黄德文 戴彬 戴林建
【目的】为了烟草胚状体诱导培养体系能得到优化。【方法】以2个烟草杂交品种的花药与叶片分别作为试验材料,对影响胚状体诱导的因子:基因型、外源激素浓度及比例、培养条件、接种密度等进行对比研究。【结果】所有的供试材料均可被诱导出烟草胚状体,但不同基因型间诱导率差异显著,且花药被诱导出胚状体的能力要强于叶片;在IAA与6-BA浓度不超过0.5 mg/L时,胚状体诱导率较不加激素能得到显著提升,超过该浓度后,随着激素浓度的提升反而会使胚状体诱导率下降,愈伤组织诱导率上升;进行10 d的暗处理能显著提升胚状体的诱导率。【结论】诱导胚状体产生的最佳培养条件为采用叶片为诱导材料,每培养皿接种35颗,使用1/2 MS+0.125 mg/L IAA+0.5 mg/L 6-BA培养基,在黑暗条件下诱导10 d后,再转移至光照下培养。
关键词:
烟草 体外培养 胚状体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