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445)
2023(5271)
2022(4080)
2021(4025)
2020(3292)
2019(7582)
2018(7616)
2017(13890)
2016(7766)
2015(8736)
2014(8873)
2013(8558)
2012(7857)
2011(7001)
2010(7384)
2009(6768)
2008(6837)
2007(5944)
2006(5395)
2005(4837)
作者
(24704)
(20598)
(20549)
(19465)
(12897)
(9839)
(9027)
(7958)
(7818)
(7503)
(7140)
(7075)
(6788)
(6651)
(6572)
(6368)
(6166)
(6147)
(6043)
(5955)
(5336)
(5239)
(5049)
(4780)
(4666)
(4606)
(4569)
(4496)
(4241)
(4140)
学科
(23782)
经济(23752)
管理(19001)
(17572)
(14631)
企业(14631)
方法(9527)
数学(7854)
(7627)
数学方法(7584)
(7447)
中国(7255)
理论(6769)
业经(6055)
教学(5627)
(5564)
(5550)
农业(4891)
(4636)
贸易(4633)
地方(4550)
(4480)
(4336)
(4324)
银行(4278)
技术(4144)
(4129)
金融(4127)
(4093)
教育(4053)
机构
学院(112496)
大学(111631)
研究(39668)
管理(37139)
(35551)
经济(34484)
理学(31729)
理学院(31288)
管理学(30197)
管理学院(30031)
中国(28339)
科学(27785)
(24392)
(23621)
(21607)
业大(20661)
研究所(19946)
农业(18974)
(17755)
中心(17478)
(17130)
(16251)
师范(16000)
技术(15762)
北京(15523)
(14479)
(14414)
财经(13505)
(13221)
农业大学(12799)
基金
项目(76285)
科学(57041)
基金(51967)
研究(51783)
(47838)
国家(47443)
科学基金(38808)
(31353)
社会(29156)
社会科(27484)
社会科学(27466)
自然(27255)
基金项目(26953)
自然科(26637)
自然科学(26624)
(26606)
自然科学基金(26130)
教育(25737)
资助(22252)
编号(21087)
成果(17972)
重点(17842)
课题(16217)
(16023)
计划(15806)
(15782)
(15556)
创新(14758)
科研(14699)
科技(14629)
期刊
(41735)
经济(41735)
研究(29677)
学报(24702)
中国(24155)
(22560)
科学(20140)
大学(18031)
教育(17396)
学学(16983)
管理(15844)
农业(15461)
(13295)
技术(12419)
(8359)
金融(8359)
(8322)
(7802)
业大(7735)
业经(7024)
科技(6377)
财经(6361)
农业大学(6289)
经济研究(6172)
图书(6014)
林业(5549)
(5431)
职业(5384)
问题(4877)
(4876)
共检索到16684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葛维一   朱治忠   蒋宸光   赵浩宾   王亚飞   路晓崇   遆晋松   尹光庭  
【目的】解决箱式烘烤在回潮环节回潮难、均匀性差等问题。【方法】设计了一种适用于烤后烟叶快速回潮的高温蒸汽回潮装置;然后以回潮装置的参数蒸汽温度、装烟密度和运转时间为试验因素,以烟叶含水率和有效吸水率为试验指标进行Box-Behnken三因素三水平试验,建立多元回归方程并进行响应面分析,优化高温蒸汽回潮工艺。【结果】Box-Behnken三因素三水平试验结果表明,烟叶含水率和有效吸水率回归模型的拟合系数R2分别为0.982 5和0.995 7,回潮机的蒸汽温度、装烟密度和回潮机运转时间对烟叶含水率和有效吸水率的影响均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交互作用分析结果表明,回潮机蒸汽温度与回潮机运转时间对烟叶含水率有显著影响(P<0.05),回潮机蒸汽温度与装烟密度、装烟密度与回潮机运转时间均对有效吸水率有显著影响(P<0.05)。箱式烘烤高温蒸汽回潮烟叶的优化工艺参数为:蒸汽温度115.00℃,装烟密度90.85 kg/m3,运转时间3.47 h,在该工艺条件下烟叶含水率为17.71%,有效吸水率为89.75%,各响应指标试验值与模型优化值的相对误差均小于2%。【结论】采用高温蒸汽回潮可有效提高箱式烘烤的回潮效率。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宋宗昊   王爱霞   赵浩宾   王亚飞   刘剑君   路晓崇   遆晋松   段卫东  
【目的】了解烤烟箱式烘烤过程中热湿环境与叶间隙风速的变化,为实现箱式烘烤的精准控制提供参考。【方法】采用气流上升式烤房,利用传感器实时监测并记录烤房不同位点的温湿度及风速,并通过CCD工业相机采集烟叶图像,测定叶片皱缩率,分析烤房内热湿环境的均匀性及叶间隙风速的变化。【结果】随着烘烤进程的推进,箱体内部低温区面积逐渐减小,温度呈现箱体下部>中部>上部,高湿区逐渐由箱体中部向箱体上部移动,烘烤后期相对湿度表现为箱体上部>中部>下部,在装烟室不同区域,箱体距离加热室越近此规律变化越明显。随着烘烤进程的推进,烟叶烘烤过程中箱体内外温湿差逐渐减小,温度差由5℃降至2~3℃,相对湿度差降低23个百分点。不同位点烟叶的叶间隙风速表现为箱体下部>中部>上部、干筋阶段>定色阶段>变黄阶段。不同时期风速变化范围分别为变黄期(0~60 h)(0.05±0.05) m/s,定色期(72~120 h)(0.15±0.10) m/s,干筋期(132~180 h)(0.25±0.12) m/s。在变黄、干筋阶段,叶间隙风速变化的主要互作因素为相对湿度,在定色阶段的主要互作因素为叶片皱缩率。【结论】烤房热湿环境及叶间隙风速分布不均,在不同烘烤阶段对叶间隙风速变化的主要互作因素不同,在烘烤过程中可有目的地对烘烤工艺进行调整,优化烤房环境,以期提高箱式烘烤烤后烟叶质量。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赵振祥  周东波  简永兴  王东  彭宇  周曙光  毛辉  杨舟飞  
设置K326上部烟叶6片叶一次性采收后按叶位(从上往下)分置烘烤(设3片叶置于同一烤箱、2片叶置于同一烤箱和6片叶置于同一烤箱(对照)),分析烤后烟叶的单叶质量、含梗率、外观质量及等级结构,并对烤后烟叶的化学成分协调性与感官质量进行评价。结果表明:(1)上部叶按叶位两两分置3个烤箱烘烤,上部叶5和上部叶6单叶质量比同一烤箱烘烤分别提高了9.4%和11.2%,上部叶1至上部叶6的含梗率分别降低5.2%、3.3%、2.5%、6.9%、8.7%和13.1%;(2)分置烘烤深(金)黄、成熟、疏松、油分多、色度浓强的烟叶在总烟叶数中所占比例均显著高于置于同一烤箱烘烤;(3)分置烘烤能显著提高上等烟所占比例,在上部叶1至上部叶3中,分置3个烤箱烘烤,B1F烟叶提高了8.54个百分点,B2F烟叶提高了48.4%;在上部叶4至上部叶6中,分置3个烤箱烘烤,B1F和B2F烟叶分别提高了195.6%和10.5%;(4)按叶位分置烘烤,烟叶还原糖含量、两糖比值及糖碱比值比同一烤箱烘烤均显著提高(P<0.05);(5)按叶位分置烘烤烟叶的香气量、柔和细腻度、刺激性、余味、杂气等的得分及感官质量评吸总分都高于放置于同一烤箱烘烤的。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赵振祥  周东波  简永兴  王东  彭宇  周曙光  毛辉  杨舟飞  
设置K326上部烟叶6片叶一次性采收后按叶位(从上往下)分置烘烤(设3片叶置于同一烤箱、2片叶置于同一烤箱和6片叶置于同一烤箱(对照)),分析烤后烟叶的单叶质量、含梗率、外观质量及等级结构,并对烤后烟叶的化学成分协调性与感官质量进行评价。结果表明:(1)上部叶按叶位两两分置3个烤箱烘烤,上部叶5和上部叶6单叶质量比同一烤箱烘烤分别提高了9.4%和11.2%,上部叶1至上部叶6的含梗率分别降低5.2%、3.3%、2.5%、6.9%、8.7%和13.1%;(2)分置烘烤深(金)黄、成熟、疏松、油分多、色度浓强的烟叶在总烟叶数中所占比例均显著高于置于同一烤箱烘烤;(3)分置烘烤能显著提高上等烟所占比例,在上部叶1至上部叶3中,分置3个烤箱烘烤,B1F烟叶提高了8.54个百分点,B2F烟叶提高了48.4%;在上部叶4至上部叶6中,分置3个烤箱烘烤,B1F和B2F烟叶分别提高了195.6%和10.5%;(4)按叶位分置烘烤,烟叶还原糖含量、两糖比值及糖碱比值比同一烤箱烘烤均显著提高(P<0.05);(5)按叶位分置烘烤烟叶的香气量、柔和细腻度、刺激性、余味、杂气等的得分及感官质量评吸总分都高于放置于同一烤箱烘烤的。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王亚辉  唐韵  陈颐  陈有福  刘宏  甄安忠  王敬  赵高坤  邹聪明  
[目的]为了摸索适宜密集烘烤主变黄时间的容差范围。[方法]试验采用电热式温湿自控密集烤烟箱,以K326品种为试验材料,研究在变黄期不同时间组合对不同部位烤后烟叶经济性状和感官评吸质量的影响。[结果]不同部位烟叶在烘烤变黄时间70 h条件下,以主变黄时间20~40 h,烤至72 h,烟叶失水率均达45%~55%,叶绿素降解率均在85%以上,有利于烟叶变黄和定色;不同部位烟叶在烘烤变黄时间70 h条件下,以主变黄时间30~40 h的烟叶经济性状较优,且叶尖变黄时间10 h+主变黄时间35~40 h的组合容差感官质量相对较大,叶尖变黄时间20 h+主变黄时间30~35 h的组合容差感官质量也相对较大。[结论]在烘烤变黄时间70 h条件下,以主变黄时间20~40 h容差烘烤的烟叶能基本满足工业可用性。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武圣江  潘文杰  宫长荣  耿召良  孙福山  雷波  赵会纳  谢已书  
【目的】探讨装烟方式和烤烟中烟叶品质形成的机理,进一步提高烤烟烘烤烟叶质量和安全性。【方法】研究普通挂竿(T1)、密集挂竿(T2)和散叶插扦(T3)烘烤过程中烟叶水分、类胡萝卜素和叶表提取物组分含量的变化,分析烤后烟叶主要化学成分、中性香味物质、烟气有害成分含量及感官质量的差异。【结果】烘烤中T3处理烟叶失水较慢,48—72 h与T2处理差异显著(P<0.05)。T3处理烘烤中烟叶β-胡萝卜素与叶黄素含量降幅分别为62.91%和69.45%,大于T1(57.59%、65.19%)和T2处理(57.59%、60.31%),烤后烟叶含量最低。T1和T3处理烤后烟叶腺毛分泌物含量较高,损失率分别为8...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李常军  宫长荣  陈江华  周义和  肖鹏  
对不同环境湿度条件下烤烘期间烟叶中主要含氮化合物代谢的研究表明 ,高湿变黄和高湿定色烤后烟叶总氮含量较低 ;湿度对烤后烟碱含量的影响不明显。低湿不利于蛋白质降解 ,高湿烘烤烤后烟叶蛋白质含量低于其他处理 ;氨基酸与之相反 ,以高湿烘烤烤后烟叶的含量较高。高湿的烘烤环境有利于硝酸还原酶保持活性 ,高湿变黄和高湿定色烤后NO- 2 含量较高 ,而湿度对NO- 3 含量影响不大。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魏硕  李生栋  谭方利  王建安  吴文信  李宏光  方明  宋朝鹏  
2015—2016年,以湖南省桂阳烟区烤烟品种K326、云烟87、云烟85中部叶为试验材料进行烘烤试验,选取Newton/Lewis、Henderson and Papis、Wang and Singh、Logarithmic、Page 5种干燥模型,通过回归分析法对烘烤过程中水分比进行模型拟合,并研究烘烤过程中烟叶水分变化与干燥速率。结果表明:2015年烤烟中部叶烘烤过程中的水分比均呈下降趋势,烟叶干燥速率随烟叶干基含水率的下降而下降;Wang and Singh模型可较好地描述并拟合烤烟中部叶烘烤过程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周振超  邓世媛  钟俊周  文国宇  李俊业  黄跃鹏  陈杰  陈建军  
【目的】探讨不同移栽期对烟叶烘烤特性的影响,为密集烘烤工艺的优化和完善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始兴烟区常规移栽期(2月20日)为参照,设置4个不同移栽期处理,研究密集烘烤过程中不同移栽期烟叶的水分、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丙二醛(MDA)含量和多酚氧化酶(PPO)活性的变化状况及烤后烟叶的经济性状。【结果】移栽期对烟叶烘烤特性的影响十分显著。4个处理中,2月13日(提早移栽)、2月20日(常规移栽期)移栽的烟叶在烘烤过程中各观察阶段失水速率相对接近各自72h内失水速率的平均值,失水均衡性好,且2个处理叶绿素在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张玉琴  李青山  王传义  谭效磊  许家来  杨举田  孙阳  陈常瑜  徐秀红  
【目的】为了探讨利用颜色参数判别烤烟成熟过程中烟叶烘烤特性的可行性。【方法】研究以烤烟NC102中部叶为供试材料,采用色差计测定不同成熟度烟叶颜色参数,暗箱试验研究不同成熟度鲜烟叶烘烤特性,并利用烤后烟对各成熟度烟叶的烘烤特性进行验证。【结果】随着成熟度的提高,烟叶正背面颜色参数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颜色参数(L、b、C)与烟叶成熟度的相关关系具有统计学意义,可以用来判别成熟度。【结论】不同成熟度烟叶的烘烤特性不同,以颜色参数为指标建立的Fisher判别函数可判别不同成熟度烟叶,颜色参数可作为烤烟鲜烟叶烘烤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段玉琪  任汝周  赵高坤  李佛琳  黄维  李焱  吴会平  杨雪彪  邹聪明  
【目的】为进一步优化密集烘烤工艺技术,改善烤后烟叶的总体质量和经济性状,提高其工业可用性。【方法】本试验选取K326烤烟品种,共设置了6种不同的定色期温湿度与时间组合烘烤工艺进行对比研究,通过测定烟叶产质量指标、物理特性、内在化学成分和评吸质量等指标来判定烤后烟叶质量。【结果】在定色期6种温湿度与时间参数组合处理下,不同部位初烤烟叶物理特性均一般,仅单叶重符合优质烟叶的要求;不同部位烟叶各处理之间化学成分协调性总体较好,各项指标大都符合优质烟叶的要求。定色期相对湿度较低和较高都不利于烤后烟叶品质,适当提高相对湿度可以提升烟叶质量,提高温度虽然会提升烟叶质量,同时也会导致烟叶内在化学成分的协调性变差。【结论】以定色期采取高温中湿烘烤方式并适当缩短定色时间的处理4,即定色期3个阶段的温湿度分别为48和37℃、55和38℃、60和39℃时,烤后烟叶感官评吸得分和均价最高,分别为81.5分和21.9元/kg,烟叶等级和物理特性最好,化学成分协调性也较好。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代丽  黄永成  宫长荣  余金恒  杨少杰  
采用河南农业大学设计的电热式温湿自控密集烤烟箱,研究了不同变黄温湿度对烟叶致香物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低温中湿变黄条件(干球温度38℃,相对湿度85%~80%)下,对烟叶香气有重要贡献的草酸、苹果酸、硬脂酸等酸性致香物质,以及一些中性致香物质如苯甲醇、苯乙醛、苯乙醇、糠醛、糠醇和2-乙酰基吡咯、β-大马酮、香叶基丙酮、二氢猕猴桃内酯、巨豆三烯酮Ⅱ、巨豆三烯酮Ⅳ、3-氢基-β-二氢大马酮、茄酮等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任杰  孙卫东  饶智  许建设  龚鹏飞  袁威  丁鹏辉  解红梅  白茹  徐世峰  姚洪强  
以延安1号中部烟叶和上部烟叶为材料,对气流下降式密集烤房上棚、中棚和底棚烟叶分别达到黄片青筋、主脉变软时转火进入定色期的烤后烟叶的等级结构、外观质量、化学成分协调性和感官质量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烟叶烘烤变黄期各棚间变黄程度差别较大,中部烟叶中棚变黄程度达到黄片青筋、主脉变软时转火,烤后烟叶上等烟比例较上棚和底棚分别提高了15.9%和23.4%,外观质量最好,化学成分协调,感官质量评价最优;在上棚达到黄片青筋、主脉变软时转火,则微带青烟叶比例较大;在底棚达到黄片青筋、主脉变软时转火,则变黄过度,杂色烟比例较高;上部烟叶底棚变黄程度达到黄片青筋、主脉变软时转火,烤后上等烟比例较上棚和中棚分别提...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樊军辉  陈江华  宋朝鹏  宫长荣  
【目的】在研究不同烤房烘烤过程中烟叶形态变化的基础上,探讨造成密集烤房烤后烟叶光滑、僵硬的原因,为优化密集烘烤工艺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烟株中上部烟叶为试验材料,研究密集烤房与普通烤房烘烤过程中烟叶的形态变化,并比较烤后烟叶物理特性的差异。【结果】在密集烤房烘烤过程中,烟叶形态变化呈现出变黄期缓慢、定色期剧烈、干筋期又减缓的趋势;而在普通烤房烘烤过程中,烟叶形态变化相对平缓。密集烤房烤后烟叶各形态指标除上部烟叶纵向卷曲度外,烟叶纵向收缩率、横向收缩率、面积收缩率、厚度收缩率、横向卷曲度及中部烟叶纵向卷曲度均显著或极显著小于普通烤房的相应处理。与普通烤房相比,密集烤房烤后烟叶单叶质量、叶质重与...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宋朝鹏  武劲草  路晓崇  李生栋  魏硕  蒋博文  宫长荣  
【目的】了解流水线烤房烘烤介质中温度、相对湿度以及风速的变化,明确各参数之间的影响。【方法】以8隧道30m流水线烤烟烤房为研究对象,测定烘烤过程中的温度、相对湿度和风速。【结果】1)流水线烤房烘烤过程中变黄期时间为4047h,定色期时间为4348h,干筋期时间4552h。2)在烤烟烘烤过程中,流水线烤房的Ⅰ区、Ⅱ区与Ⅵ区4路烟叶的温度无显著性差异,Ⅲ区Ⅴ区4路烟叶表现为两侧温度大于中间温度;各区段4路烟叶的相对湿度有相对较大差异;整个烘烤过程叶间隙风速的变化趋势比较复杂,总体表现为C路烟叶的叶间隙风速最小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