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320)
- 2023(3589)
- 2022(3036)
- 2021(2889)
- 2020(2576)
- 2019(5809)
- 2018(5752)
- 2017(11117)
- 2016(6258)
- 2015(6680)
- 2014(6669)
- 2013(6637)
- 2012(6512)
- 2011(5940)
- 2010(6180)
- 2009(5536)
- 2008(5523)
- 2007(4942)
- 2006(4462)
- 2005(4075)
- 学科
- 济(24769)
- 经济(24751)
- 管理(14163)
- 业(13777)
- 企(11085)
- 企业(11085)
- 方法(10420)
- 数学(9060)
- 数学方法(8918)
- 学(8412)
- 财(8026)
- 中国(6724)
- 农(6244)
- 制(5776)
- 地方(5586)
- 业经(5326)
- 结构(5199)
- 贸(5158)
- 贸易(5154)
- 产业(5063)
- 易(4844)
- 银(4518)
- 融(4504)
- 金融(4503)
- 银行(4486)
- 行(4293)
- 农业(4167)
- 体(4138)
- 务(3952)
- 财务(3946)
- 机构
- 大学(93943)
- 学院(91637)
- 研究(38271)
- 济(35056)
- 经济(34357)
- 管理(29961)
- 中国(27662)
- 科学(27113)
- 理学(25936)
- 理学院(25460)
- 管理学(24739)
- 管理学院(24561)
- 所(21907)
- 京(21388)
- 农(21180)
- 研究所(20449)
- 业大(17257)
- 农业(16865)
- 财(16206)
- 中心(15928)
- 江(14663)
- 院(14319)
- 北京(13492)
- 范(13211)
- 财经(13017)
- 师范(12992)
- 省(12776)
- 科学院(12017)
- 经(11913)
- 经济学(11672)
- 基金
- 项目(65391)
- 科学(49852)
- 基金(47436)
- 家(44593)
- 国家(44313)
- 研究(41870)
- 科学基金(35809)
- 社会(25562)
- 自然(25191)
- 基金项目(25169)
- 省(24758)
- 自然科(24595)
- 自然科学(24582)
- 社会科(24174)
- 社会科学(24166)
- 自然科学基金(24164)
- 划(21780)
- 资助(19926)
- 教育(18875)
- 重点(16010)
- 编号(15176)
- 部(14032)
- 发(13821)
- 计划(13792)
- 科技(13047)
- 科研(12979)
- 成果(12701)
- 创(12646)
- 创新(12045)
- 课题(11451)
共检索到13671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韩广轩 王光美 张志东 李秋艳 薛钦昭
在烟台海岸黑松防护林内设置42块样地(10m×10m),采用样方法进行每木调查获取野外资料。以空间代替时间,以种群径级结构代替年龄结构,探讨烟台海岸黑松防护林种群的结构和动态规律;同时,分析离岸距离不等的黑松防护林的种群结构空间变化特征。结果表明:海岸黑松防护林种群径级的数量分布基本上呈倒J型分布,表明黑松种群处于稳定发展的时期;黑松生长与种群密度之间存在明显的相关关系,黑松胸径、单株生物量与密度的关系均符合负指数函数模型,树高与密度呈显著负相关;在距离海岸50~500m范围内,黑松种群密度随离岸距离的增加而增大,平均胸径和平均冠幅均随离岸距离的增加而减小,海陆相互作用产生的环境异质化可能是造...
关键词:
黑松 防护林 种群结构 离岸距离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徐俊森
以福建省最大的海岛———平潭的龙王头与燕下浦两大风口为试验点,按照森林生态系统研究方法,揭示了流沙海岸大风变化与飞沙规律,探讨了培育木麻黄Casuarinaequisetifolia2年生大苗这一核心技术及其在风口地段建立防护林的关键配套技术。研究结果表明:影响沙荒风口造林成败最主要是每年秋冬季的东北大风、飞沙和干旱三大因子;要在风口地段建立防护林,采用2年生木麻黄大苗营建的防护林,其成活率和保存率分别达到97.8%和92.2%;2a郁闭成林,5a郁闭度达到0.75以上,林分平均树高、胸径分别达到7.2m和6.4cm,可降低风速达87.5%,具有较好的防护效能。试验还表明,应用木麻黄小径材与枝...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董旭光 张秀芝 刘焕彬 邱粲
为了揭示沿海风随离岸距离的变化规律,利用中尺度数值模式系统MM5和CALMET气象风场模块对山东省沿海的风场特征进行了一整年的数值模拟,根据实际测风站点的地理位置和气候特征,选取出了鲁北、烟台两个风速剖面,利用ARCGIS分析软件对这两个风速剖面上的风场模拟结果进行了年均、海风和陆风以及一次寒潮天气过程下的风场变化特征分析。分析结果表明:距海岸线10km左右的海上和距海岸线20~30km的陆上之间的区域内,沿海上向内陆方向风速急剧衰减,距海岸线20~30km的陆上和距海岸线10km左右的海上之间的区域外,风速的衰减逐渐缓慢并达到稳定,不同地形和不同高度上风速衰减比率和衰减范围明显不同。
关键词:
风速衰减 数值模拟 风速剖面 自动站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胡海波 张金池 高智慧 陈顺伟 臧廷亮
研究了亚热带基岩海岸不同类型防护林土壤微生物分布特点 ,并用数学方法探讨了它与土壤酶活性和理化性质的关系 ,结果表明 :(1)土壤中各类微生物数量相关极显著 ,其数量关系是细菌 >放线菌 >真菌 ,不过真菌所占的比例较泥质海岸高 ;(2 )不同林地土壤微生物差异很大 ,胡柚、桃形李等经济林土壤微生物多 ,马尾松和杨梅成林较少 ;(3)土壤微生物数量与土壤酶活性有一定的相关性 ;(4)土壤微生物数量与土壤理化性质密切相关。最后 ,对土壤微生物数量与酶活性的关系及反映土壤肥力的可能性进行了讨论
关键词:
基岩海岸 防护林 土壤微生物 土壤酶活性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刘平 邢献予 王玉涛 邱月 魏忠平 潘文利 范俊岗
为研究辽宁基岩质海岸防护林对枯落物及土壤养分的影响,以辽宁省大连市的4种典型海岸防护林(侧柏纯林、刺槐纯林、辽东栎纯林、辽东栎赤松混交林)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林下半分解层、未分解层枯落物及土壤的取样测定枯落物的蓄积量、持水能力及土壤养分,揭示不同林分类型对枯落物及土壤养分的影响。结果表明:枯落物的蓄积量及持水能力排序为:辽东栎纯林>辽东栎赤松混交林>侧柏纯林>刺槐纯林,其中辽东栎纯林的蓄积量、最大持水量、有效拦截量分别为23.94t·hm-2,58.61t·hm-2,44.99t·hm-2,辽东栎赤松混交林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张志权 周毅 陈绶柱 陈远生 张志权
利用营养坯,以扦插方式在苗圃先行育苗,待形成根系及恢复生长后,再移植至海滩,是营造沙质海岸防护林植草带的有效方法,可以获得90%以上的成活率。单叶蔓荆子、蔓茎栓果菊和卤地菊是适于南方沙质海滩迎风方向种植的草种。它们具生长快,易生出不定根和萌生新单株,耐淹埋等沙生植物特性。移植1a后的盖度分别达到100%、53%和43%(种植规格为1m×1m)。4~8月为生长最迅速时期,平均相对生长速率分别为0.635,0.535和0.357g/(g月)。因此,3~4月是最适移植的季节。
关键词:
沙质海岸防护林,植草带建造,广东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邢献予 刘平 魏忠平 潘文利 范俊岗 邱月 马成才
为研究渤海沙质海岸不同防护林下土壤理化性质及草本植物多样性的变化,以辽宁省葫芦岛市绥中县沙质海岸的6种典型防护林(油松纯林、油松刺槐混交林、杨树纯林、刺槐近熟林、刺槐中龄林、刺槐幼龄林)为研究对象,通过测定土壤理化性质和草本植物多样性相关分析,揭示了不同林分类型土壤理化性质及草本植物多样性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6种林分类型能降低土壤密度、毛管孔隙度、总孔隙度、pH值,可增加土壤含水量、全氮量、有效磷含量。刺槐纯林对土壤的改良效果最好,使土壤含水量增加62.9%,土壤全氮增加28.5%,土壤有效磷增加314.4%,pH值降低36.1%;不同林分类型草本植物多样性有一定的差异,油松刺槐混交林的草本...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刘平 邱月 王玉涛 魏忠平 范俊岗 曹宝慧 李仁平 宋岩
研究渤海泥质海岸白榆(Ulmus pumila)中龄林、刺槐(Robinia pseudoacacia)中龄林、白蜡(Fraxinus chinensis)中龄林、群众杨(Populus popularis)中龄林、杨树(Populus×liaoningensis)刺槐(Robinia pseudoacacia)混交林、白榆(Ulmus pumila)幼龄林、辽宁杨(Populus×liaoningensis)幼龄林及当地自然生灌草地土壤过氧化氢酶、碱性磷酸酶、脲酶、蔗糖酶活性季节动态及与土壤养分含量的关系,以期为渤海泥质海岸土壤改良和防护林科学营建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在0~30cm土层内,渤海泥质海岸典型防护林土壤过氧化氢酶活性与碱性磷酸酶活性季节动态多呈现春秋两季低、夏季高的倒"V"字型变化,土壤脲酶活性季节动态多呈现春秋两季高、夏季低的"V"字型变化,蔗糖酶活性季节动态多呈现春夏秋连续升高的直线型变化。不同防护林对土壤过氧化氢酶活性影响差异显著,对土壤碱性磷酸酶、脲酶、蔗糖酶活性影响差异不显著;群众杨中龄林、杨树刺槐混交林、白榆幼龄林、辽宁杨幼龄林土壤过氧化氢酶活性均显著低于对照灌草地,分别降低了29.89%,46.81%,64.25%,38.56%。渤海泥质海岸防护林显著降低土壤pH值、电导率、土壤含水量,显著提高土壤有机碳、全氮、全磷含量。土壤碱性磷酸酶、脲酶活性与土壤电导率呈显著负相关,土壤过氧化氢酶活性与土壤含水量呈极显著正相关,土壤过氧化氢酶、碱性磷酸酶、脲酶、蔗糖酶活性与土壤有机碳、全氮、全磷存在显著正相关。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杨水海 严水华 商克荣 刘金土 卢梅富
建德市新安江林场是浙江省最早建立的防护林林场,以水源涵养为主,保护新安江水库,结合经营用材林。全场有林地中防护林面积占52%。库区防护林多是原有植被遭人为破坏后经封山育林形成的针阔混交林。现在面临的主要问题是浙江省库区防护林经营利用均仿效用材林经营,极有可能导致全省库区大面积残次林的重现
关键词:
水库岸防护林 森林经营 林场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孔正红 董卉卉 陈希 王开运 李宏庆
对崇明岛2005年1∶50000航片进行解译,将GIS的空间分析法与景观格局分析法相结合,并对防护林带群落结构进行抽样调查,通过计算完备度、景观格局指数以及疏透度值3项指标,从不同层次上对岛区沿岸防护林结构与功能的空间异质性进行综合分析。结果显示:崇明岛沿岸基干防护林带完备度仅为21%,空间格局分异明显,西岸、南岸林带完备度高于北岸与东岸。景观指数分析结果表明:已有林带分布不连续,多呈片段状分布,其中西岸、东岸的连续性高于南岸与北岸。群落结构与功能调查发现,受树种及群落配置的影响,很少样地林带疏透度值达到最适,目前林带防风效果并不理想。文中最后从数量、结构以及空间分布3方面对岛区未来沿岸防护林...
关键词:
崇明岛 防护林 结构与功能 空间异质性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成向荣 冯利 虞木奎 刘志龙 张翠 王宗星 葛乐
利用跟踪辐射与冠层结构测量仪(TRAC)研究了杭州湾北岸6种沿海防护林冠层结构及林下光环境特征。结果表明:6种林分以中山杉Taxodium ascendens×mucronatum间隙分数最大,红叶椿Ailanthus altissima'Hongye',洋白蜡Fraxinus pennsylvanica和美国皂荚Gleditsia triacanthos的平均间隙分数接近,乌桕Sapium sebiferum和女贞Ligustrumlucidum的平均间隙分数相对较小。而各林分叶面积指数特征与间隙分数相反,女贞和乌桕平均叶面积指数(LAI)较高,红叶椿、洋白蜡、美国皂荚和中山杉的叶面积指数接...
关键词:
森林生态学 沿海防护林 冠层结构 光环境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黎燕琼 龚固堂 郑绍伟 陈俊华 谢天资 慕长龙
为了解不同植被配置模式的河岸防护林土壤重金属的含量特征和污染状况,提出能有效降解土壤重金属危害的植被配置模式。本文选择了成都市沙河生态景观防护林带中的乔灌草、乔草、灌草以及单层灌木林和草坪等5种典型植被配置模式林分,测定了Mn、Cr、Co、Ni、Cu、Zn、Cd和As等重金属和全N、全K和全P等主要营养元素在土壤中的分配状况;并对土壤重金属的生态风险进行了评价。1 Mn、Zn、Cr和Pb等8种重金属元素含量在不同植被配置模式下均有显著性差异(PPb>Ni>Cu>Co;As含量最低。2根据土壤环境质量标准(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张志东 韩广轩 毛培利 王光美 薛钦昭
为阐明黑松(Pinus thunbergii)海防林天然更新的影响机制,在对烟台典型样地样方调查的基础上,采用统计分析方法,分析成年个体密度、距海岸距离、草本和灌木盖度对其天然更新的影响。结果表明,黑松海防林径级分布呈逆J字型分布,判定系数R2达到了0.99,表明所调查的黑松种群是一个能够自我维持、稳定发展的异龄种群;幼苗和幼树随着成年个体密度和距海岸距离的增加,个体数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而随着草本和灌木盖度的增加,表现出下降倾向;小树个体数与灌木盖度呈正相关,与成年个体密度、距海岸距离和草本盖度关系不明显。处于不同生活史阶段的幼龄植株在成年个体密度、距海岸距离及下层植被的影响下表现出了不同的...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张继平 常学礼 宋彦华
海岸带是全球环境变化最为敏感的地区之一,其土地利用变化可引起多种资源与生态过程的改变。随着人口的增加以及经济的发展,烟台市海岸带土地利用变化不断加剧,研究其土地利用空间格局变化对合理利用土地资源、促进沿海地区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利用RS,GIS手段研究分析了烟台市套子湾沿岸景观格局的时空变化及其驱动力因子。对1986,1992,2000和2004年4个时期的TM影像进行了解译。结果表明:套子湾沿岸耕地和林地呈现明显的减少趋势,居民地、果园呈明显增加趋势,水体和滩涂变化不明显。受自然和人类活动的共同影响,景观多样性指数与均匀度均呈现出先上升后降低的趋势,反映出土地利用首先逐渐趋于多样化和均...
关键词:
土地利用变化 景观动态 景观指数 套子湾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范迎新 李传荣 许景伟 韩芳 赵飞 王卫东 葛文华
采用Hegyi的单木竞争指数模型对胶南市环海林场人工混交林种群竞争强度和主要种群的生态位宽度和重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树木受到的竞争强度与其胸径、树高和冠幅呈负相关.2黑松刺槐混交幼林竞争强度较小,成林竞争强度较大.3多树种混交林种间竞争强度的大小顺序为侧柏>火炬松>刺槐、黑松>白蜡.4多树种混交林各种群生态位宽度值大小顺序为火炬松>白蜡>黑松>刺槐>侧柏.生态位重叠较大,其中刺槐与黑松的生态位重叠值最大,为0.729,火炬松与侧柏的生态位重叠最小,为0.155.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