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679)
2023(11253)
2022(9885)
2021(9366)
2020(7767)
2019(18129)
2018(18186)
2017(35014)
2016(19066)
2015(21494)
2014(21446)
2013(21303)
2012(19541)
2011(17715)
2010(17629)
2009(16042)
2008(15548)
2007(13455)
2006(11817)
2005(10260)
作者
(56032)
(46620)
(46216)
(44033)
(29689)
(22578)
(21027)
(18504)
(17677)
(16533)
(16141)
(15591)
(14896)
(14698)
(14314)
(14190)
(13875)
(13635)
(13303)
(13061)
(11558)
(11283)
(11113)
(10421)
(10358)
(10341)
(10234)
(10226)
(9341)
(9245)
学科
(77515)
经济(77442)
管理(53896)
(50464)
(40352)
企业(40352)
方法(34734)
数学(29691)
数学方法(29368)
(21791)
中国(19932)
(18229)
地方(18151)
业经(17006)
(16323)
农业(15415)
(13544)
(13435)
贸易(13427)
理论(13046)
(12952)
环境(12654)
(12042)
技术(11499)
(10715)
资源(10713)
教育(10477)
(10182)
(10169)
银行(10135)
机构
大学(270566)
学院(268275)
管理(109268)
(103991)
经济(101630)
理学(95002)
理学院(93885)
研究(92904)
管理学(92292)
管理学院(91800)
中国(66906)
科学(59760)
(58936)
(47188)
(45275)
(44356)
研究所(43375)
业大(42726)
中心(41816)
(37764)
北京(37489)
(37001)
师范(36687)
财经(36243)
农业(35608)
(33888)
(32986)
(31822)
经济学(29870)
师范大学(29865)
基金
项目(191315)
科学(149089)
研究(138773)
基金(137820)
(121000)
国家(120039)
科学基金(102451)
社会(85476)
社会科(80844)
社会科学(80821)
基金项目(74537)
(74064)
自然(68091)
自然科(66354)
自然科学(66340)
自然科学基金(65139)
(62565)
教育(62551)
编号(57363)
资助(56391)
成果(45859)
重点(42575)
(41544)
(40850)
(39125)
课题(38582)
创新(36466)
科研(36283)
教育部(35185)
大学(35049)
期刊
(112957)
经济(112957)
研究(76922)
中国(50313)
学报(44979)
科学(41786)
(40964)
管理(39467)
大学(32732)
(31109)
学学(30524)
教育(29918)
农业(29000)
技术(22873)
(19563)
金融(19563)
业经(18441)
经济研究(17411)
图书(17381)
财经(16710)
资源(15711)
(15336)
问题(14690)
(14204)
科技(13848)
理论(13642)
技术经济(12750)
实践(12657)
(12657)
(12365)
共检索到38614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刘贤赵,王春芝  
利用改革开放20多年来烟台地区耕地统计资料和近5年土地详查与变更数据,研究揭示了该区耕地资源利用与变化的基本特征,耕地数量变化的基本过程、空间差异及耕地流向,初步探讨了耕地数量变化的主要驱动因子及其影响机制,得出以下结论:①20多年来,烟台地区耕地数量呈明显的波动减少趋势,经历了缓慢减少—急剧减少—缓慢减少的变化过程,并在1985年前后、1987—1990年和1991—1993年出现了3次明显的耕地流失高峰;②耕地的主要流向是工矿用地、居民点和各类交通用地以及果园,耕地的增加主要是未利用土地的开垦和工矿用地的整理与复垦;③经济发展、人口增长和政策是耕地面积变化的主要宏观驱动因子,耕地数量变化过程中的明显突变与国家宏观政策背景相关联,耕地快速减少在发生时间上与经济的过热增长基本同步,在空间分布上与地区经济发展速度和水平的差异相一致;此外,人口增加对耕地减少的驱动也不可忽视。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段文技  贺峰  李小村  
研究耕地资源动态变化特征及其原因,对合理利用耕地资源、控制耕地资源的快速减少有重要的意义。本文根据泰安市1997-2004年土地利用变更调查数据,对该区域耕地资源的动态变化进行了时间上和空间上的分析。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得出泰安市耕地减少的四大驱动因子:农民人均住房面积、第一产业GDP、非农业人口和公路里程。并针对不同驱动力提出了相应的对策措施。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郭杰  欧名豪  刘琼  欧维新  
根据江苏省不同来源耕地数据差异,适当修正得到1949~2006年耕地数据序列,引入耕地变化率、耕地分布重心等指标,研究江苏省近60年来耕地资源动态变化的基本过程及其空间差异,然后运用相关分析和因子分析初步探讨了耕地数量变化的主要驱动力,并建立耕地数量变化的多元回归模型。研究表明,江苏省耕地面积经历了由增加→急剧减少→缓慢减少→快速减少的变化过程;苏北滨海平原区、中部里下河浅洼平原区及宁镇扬低山丘岗区耕地有所增加,而苏南长江三角洲平原区耕地则急剧减少,耕地重心呈现向后备资源丰富、人地矛盾较为缓和的地区移动的趋势;人口增长与农业科技进步、经济发展和农业结构调整是耕地面积变化的主要驱动因子;预测20...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窦妍  南灵  
论文以关中地区为评价区域,基于"压力-状态-响应("PSR)模型构建了耕地集约利用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值法及综合指数法对陕西关中地区及各地市2000-2009年的耕地集约利用水平进行了动态评价。并采用因子分析法,分析了影响耕地集约利用的驱动力因素。结果表明:2000年-2009年关中地区耕地集约度呈现波动变化,并在近两年具有下降趋势;关中各地区耕地集约利用水平差异显著;社会经济和耕作制度因素以及自然因素是影响关中地区耕地集约利用的主要驱动因素。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王佑辉  张敬岳  
文章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分析了湖北省1990~2012年耕地面积变化的时空特征及其驱动因素。结果表明,引起湖北省1990~2012年耕地面积变化的最主要驱动因素为人口变化驱动因素。人口变化驱动因素中第三产业从业人员数变化对耕地面积减少的影响较为明显;社会经济发展驱动因素中,反映湖北省经济发展水平和城镇化推进速度的第三产业占GDP比重对耕地面积减少的影响较为显著;而农业技术进步驱动因素中,农民人均纯收入和农业机械总动力指标对耕地面积减少的影响较大。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汪涌  蔡运龙  蒙吉军  
驱动力研究是土地利用变化机制研究中的核心研究内容。加强耕地资源变化的驱动力与驱动机制研究,准确找出导致耕地数量减少与质量退化的驱动因子并了解各因子内部关系及动态规律,对于合理利用耕地资源、调整用地结构、保护耕地、维护耕地质与量的动态平衡、制定调控政策与措施、合理进行经济发展布局、促进耕地资源持续利用等具有现实意义。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和对比分析法,总结了中国耕地流转驱动力研究现状,提出研究中存在的问题。现今中国耕地流转驱动力研究中,不同的研究者、不同的时空尺度、不同口径的数据、不同的研究方法,所选取的驱动因子存在较大差异,所得出的结论相去较远,存在着统一性、连续性和可对比性较差等问题。如何进一步...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梁俊花  马春燕  
耕地数量的动态变化是影响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关键问题之一,分析耕地数量动态变化规律及其影响因素,对合理利用和保护区域耕地资源,实现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意义。以山西耕地数量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山西1949~2005年的统计和普查资料,分析了山西耕地数量动态变化规律,探讨了影响耕地数量动态变化的驱动因子。结果表明:50多年来,山西耕地数量变化总体上表现为先增后减,总量趋减;而人均耕地面积总体上呈现明显的下降趋势;人口增长、经济发展、农业科技进步、政策等构成了耕地数量变化的主要驱动因子。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陈美球  肖鹤亮  龙颖  吴萍  
通过对农户耕地流转意愿及驱动力研究,对于调动农户耕地流转具有积极的意义。该文在对农户耕地流转的意愿及驱动力研究现状综述的基础上,展望了进一步研究的趋势:融入新农村建设和和谐社会建设的整体之中,农户耕地流转意愿与驱动力的关键影响因素的研究将会进一步深入,实证研究将是农户耕地流转意愿与驱动力的主流研究方法,时间序列的跟踪调研会应得到重视。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邵金花  刘贤赵  
改革开放20多年来,随着人口的增长、经济的迅猛发展,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烟台地区耕地资源持续减少。本文基于烟台地区相关的统计资料,初步分析了烟台市耕地资源利用与变化的基本特征及耕地流向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得出以下结论:(1)烟台市耕地资源的数量和质量不断下降,耕地的主要流向是工矿用地、居民点和各类交通用地以及果园等;(2)经济发展是耕地面积变化的主要驱动力。因此,科学合理地利用城市有限的土地资源,已经成为当前城市建设与发展以及规划决策所面临的紧迫问题。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邓楚雄  李晓青  向云波  张晔  刘利科  
采用1996—2009年土地利用变更数据和社会经济统计数据,运用变异系数、泰尔指数、相对变化率及主成分分析方法,结合GIS技术,分析长株潭城市群地区耕地数量时空变化及其驱动因子,结果表明:①长株潭城市群地区耕地总量呈波动中下降的发展态势,人均耕地数量呈逐年减少的发展趋势;②长株潭城市群地区耕地数量空间差异变化体现为"平缓—快速—平缓"的阶段性发展特征;③长株潭城市群地区耕地数量变化空间差异明显,多数市辖区与县级市耕地数量减少较大,多数县耕地数量有一定幅度的减少,宁乡县和茶陵县耕地数量有一定规模的增加,耕地数量相对变化率具有"市辖区>县级市>县"的空间分异特征;④社会经济综合发展水平(经济发展水平、人口发展、城市化和工业化)和农业科技创新与农业结构调整是长株潭城市群地区耕地数量变化的主要驱动因子。研究成果能为长株潭城市群地区耕地保护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提供客观依据,可为类似地区相关研究提供科学借鉴。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李辉霞  陈国阶  何晓蓉  
在前人研究基础上,利用国家统计资料,分析了我国近20年来耕地变化总体趋势:耕地总量持续减少;耕地质量不断下降,且地区间的数量、质量变化不平衡。并采用最大似然法对多变量作因子分析,找出我国耕地变化的主要驱动力:人口的不断增长,第三产业的迅速发展,洪涝灾害的频繁发生及水土流失的日益加剧。最后针对分析结果,提出藏粮于土、加强水土保持、加强第三产业用地管理等若干关于耕地资源保护与管理的建议。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文继群  濮励杰  张润森  
采用1998~2008年江苏省13个地级市的耕地数据,分析了近10 a来耕地数量变化的基本过程及空间差异。然后运用Moran I指数验证了耕地资源分布空间相关性的存在,并利用空间计量模型研究了江苏省耕地数量变化的驱动机制。结果表明:(1)1998~2008年,江苏省耕地面积净减少29.69×104hm2,平均每年减少2.70×104hm2。耕地数量变化存在明显的空间差异,无锡、苏州、常州、南京和镇江5个地区耕地资源减少最为严重;(2)全省耕地资源空间分布存在明显的空间相关性,1998~2008年,耕地面积Moran I值由0.400 3增加至0.452 4,呈逐步增强的趋势;(3)人口、经济增...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张凯  
研究被征耕地农民问题具有典型意义。通过徐州市耕地数量变化驱动力模型,可以估算出徐州市被征耕地农民数量的近似值。抽样调查显示被征耕地农民民生状况存在一些突出问题,解决这些问题必须加快完善保障被征耕地农民权益的长效机制。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谭灵芝  王国友  
以新疆墨玉绿洲为例,借助土地利用遥感数据和社会经济统计资料,结合多年实地调查,利用分形理论,计算了墨玉绿洲1989,1999和2006年耕地资源的分维值D、稳定性指数SI和分维变△D,并根据其值的物理意义,对耕地的动态变化进行了定量和定性分析。进而利用典型性相关分析方法,从社会经济因素进行墨玉绿洲耕地变化趋势和驱动力的研究。结果表明:人口的增长和农业生产的发展是影响耕地变化的主要经济因素;一些政策因素,如土地限制性开发、退耕还林政策等对耕地变化影响也很大。最后引进经济密度的概念,进一步验证上述结论。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孔伟  欧名豪  
利用山东省建国以来的耕地序列数据以及近10多年来的相关社会经济资料,宏观分析了山东省耕地资源的时空动态变化规律。用相关分析和主成分分析相结合,定量地研究耕地变化的驱动因子,揭示耕地变化的驱动机制;研究表明,社会经济发展、农业科技进步和人口压力是造成山东省耕地资源持续减少的三类主要动因。在此基础上,运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构建耕地变化回归模型,同时通过人均粮食需求量预测法,分别预测出2020年的山东省的耕地数量和耕地最低需求量,结果表明山东省未来的耕地资源态势不容乐观,人地矛盾十分尖锐。最后提出了实现耕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几点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