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078)
- 2023(5683)
- 2022(4770)
- 2021(4406)
- 2020(3580)
- 2019(8093)
- 2018(7872)
- 2017(15579)
- 2016(8199)
- 2015(8851)
- 2014(8834)
- 2013(8757)
- 2012(8182)
- 2011(7337)
- 2010(7518)
- 2009(6548)
- 2008(6604)
- 2007(6147)
- 2006(5255)
- 2005(4751)
- 学科
- 济(37536)
- 经济(37508)
- 业(25832)
- 管理(23166)
- 企(21990)
- 企业(21990)
- 方法(13657)
- 数学(11264)
- 数学方法(11133)
- 业经(10493)
- 地方(10100)
- 产业(9581)
- 农(9229)
- 中国(9012)
- 财(7275)
- 制(7070)
- 技术(7021)
- 贸(6992)
- 贸易(6987)
- 易(6751)
- 学(6460)
- 农业(6202)
- 地方经济(6187)
- 银(5741)
- 银行(5734)
- 结构(5714)
- 行(5514)
- 策(5476)
- 融(5429)
- 金融(5429)
- 机构
- 学院(117517)
- 大学(115209)
- 济(50101)
- 经济(49113)
- 管理(45309)
- 研究(41214)
- 理学(39175)
- 理学院(38720)
- 管理学(38164)
- 管理学院(37909)
- 中国(29319)
- 科学(24880)
- 京(23647)
- 财(21692)
- 所(20686)
- 农(19690)
- 研究所(18908)
- 中心(18225)
- 江(17739)
- 财经(17456)
- 业大(16992)
- 经(15787)
- 农业(15578)
- 经济学(15178)
- 院(14974)
- 州(14793)
- 北京(14632)
- 范(14484)
- 师范(14299)
- 经济学院(13668)
- 基金
- 项目(79727)
- 科学(62679)
- 基金(57341)
- 研究(57237)
- 家(50413)
- 国家(50045)
- 科学基金(42839)
- 社会(36921)
- 社会科(35276)
- 社会科学(35268)
- 省(32094)
- 基金项目(30135)
- 自然(27475)
- 自然科(26884)
- 自然科学(26877)
- 自然科学基金(26436)
- 划(26363)
- 教育(25287)
- 资助(23297)
- 编号(22060)
- 发(18575)
- 重点(18059)
- 成果(17433)
- 创(17309)
- 部(16976)
- 创新(16087)
- 课题(15898)
- 性(15629)
- 国家社会(15407)
- 发展(14983)
共检索到17340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张一宁 李明哲
山东省烟台市把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作为加快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突破口,以新能源与节能环保、新材料、高端装备制造、生物技术、新一代信息技术等新兴产业为重点,统筹整合产业、土地、金融、财政等政策措施,引导资金、技术、人才等各类生产要素向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率先崛起。(一)强化政策保障,创造良好环境。烟台市于2010年5月率先制定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殷琪 薛伟贤
技术创新对于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至关重要,而产学对接有利于技术创新。在解析基于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产学对接的基础上,运用哈肯协同学理论构建产学对接评价模型,测算我国2003~2012年产学对接度及对接协调度,结果表明产学对接处于对接拮抗而对接协调度渐次提高,并提出产学对接推动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王菲
战略性新兴产业对经济长远发展具有重大推动作用和战略意义。本文从经济效益、技术创新、比较优势、关联效应和持续发展五个维度建立战略性新兴产业竞争力识别指标体系,同时提出基于Weaver-Thomas模型和组合赋权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优选方法,并进行实证研究。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谭先国 王春平
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成长与发展需要经历培育和成长的前期过程,需要强有力、系统性的财税金融政策支持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明确提出,"十二五"期间要"以重大技术突破和重大发展需求为基础,促进新兴科技与新兴产业深度融合,在继续做强做大高技术产业基础上,把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发展成为先导性、支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王凤飞
战略性新兴产业代表着未来科技和产业发展的新方向,体现当今世界知识经济、循环经济、低碳经济的发展潮流,对经济社会具有全局带动和重大引领作用。但由于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目前尚处于成长初期,各地在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上投资冲动强烈,从全局来看存在重复建设和产能过剩的隐患,这导致了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受到市场需求不足的严重制约。文章从产业发展重点的选择、产业配套体系建设、创新商业模式、创新能力建设、体制机制创新等几个方面提出化解当前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所面临的"产业同构"、"结构性过剩"和"低端化"等风险的方法,从而解决市场有效需求不足的问题,并为相关决策部门提供政策建议。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白千文
目前学界在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作用、意义等方面已经形成共识,但在一些操作层面的问题上还存在较大分歧;其中,地方培育重点是否应该冲破中央政府确定的范畴,银行和资本市场谁是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主要融资出路,政府介入程度多深比较适合等问题是争论的焦点。该文提出,对以上问题的探讨必须结合我国国情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特点,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地方培育重点要在七大产业具体分项中选择,金融部门要在金融创新的基础上根据创业主体特点提供差异化的金融服务,政府介入程度要根据扶持内容、行业特点和产业发展水平来确定。
关键词:
战略性新兴产业 研究 述评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方芳
文章构建了我国战略新兴产业技术效率、规模效率和规模状态测度评价模型,并运用我国2003~2012产业数据进行测算,结果显示,当下我国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呈低端化发展趋势。这种趋势与我国社会生产产能过剩及"轻技术创新,重规模扩张"的企业行为高度正相关。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政策在执行实践中被严重扭曲。为此,要突破产业技术创新,提升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产业技术效率,必须完善科技成果转化机制,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长效增长机制。
关键词:
DEA评价 战略性新兴产业 产业发展效率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李文军
深入探讨战略性新兴产业技术政策的理论依据和实践进展,不仅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也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和政策启示价值。本文从系统梳理产业技术政策、战略新兴产业技术政策等方面内容已有相关研究入手,深入探讨产业技术政策的理论依据和战略性新兴产业提出的国际国内背景,总结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技术政策的主要内容和实践进展,借鉴发达国家相关产业技术政策的经验,提出改进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技术政策的若干对策建议。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罗晓梅 黄鲁成 王凯
文章利用信息可视化工具Cite Space,对从CSSCI数据库中下载的以"战略性新兴产业"为篇名的记录进行分析,绘制了战略性新兴产业文献共引、关键词共现、期刊共引、作者共引等知识图谱。研究结果显示:自主创新和产业升级等是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的研究热点,研发外溢、创新系统、知识产权等是该领域的前沿问题。9篇经典文献构成的核心理论演化路径显示"金融支持"是战略性新兴产业核心理论演进的"主线"。文章为研究战略新兴产业提供了一种新的计量方法。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任保全 王亮亮
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高端化发展关系到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是推动产业转型与升级的主导力量。采用DEA非参数Malmquist指数方法,利用战略性新兴产业上市公司数据,测度并分析全要素生产率变化率及其分解指标的变动趋势。结果表明,产业整体和分产业层面的全要素生产率变化率,政策后均呈现下滑态势,这主要由技术进步率和纯技术效率的降低造成,呈现"轻技术创新,重规模扩张"的产业低端化发展趋势。通过产业整体和分产业层面的回归分析,实证检验全要素生产率变化率及其分解的变动趋势和影响因素,验证了产业发展的低端化趋势。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宗文龙 黄益建
本文针对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规律和特点,分析了当前我国财税政策支持体系存在的一些不足。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财税政策设计的四个基本原则及其相应的政策建议:利用结构性减税政策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与传统产业升级协调发展;不干预具体的市场竞争过程,重点扶持创新环境优化、研发环节建设和市场培育;加大科技型小微企业的财税扶持力度,培育潜在的新兴产业力量;加大风险投资税收优惠,吸引社会资本长期支持新兴产业发展;细分产业财税优惠政策,突出不同产业的政策重点;完善政府采购制度。
关键词:
战略性新兴产业 财税政策 税种改革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熊斌 葛玉辉
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要有与之匹配的科技人力资源。当前,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科技人力资源开发仍存在一定的问题,建议考虑采取开发政策制定、高层次人才开发、人力资源合理流动及"产学研"深化合作等策略加以解决。
关键词:
战略性新兴产业 科技人力资源 人才开发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张秀青 王福强 冯伟波 李达 赵春哲 蔡芷菁 李丹 王冠群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融合集群发展,构建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生物技术、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绿色环保等一批新的增长引擎。当前,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较快,产业规模不断扩大、增速领先,轻资产低负债且盈利能力较强,核心行业发展势头强劲,企业研发创新投入提升,政府财政支持力度加大,创新成果不断涌现。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成为新的增长引擎,应全方位施策,完善体制机制,优化创新链产业链,激发要素活力,强化产业安全保障,全力抓好梯次培育、接续发展。
关键词:
战略性新兴产业 新增长引擎 创新发展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肖兴志 韩超 赵文霞 邓菁 齐鹰飞 曹志来 郭晓丹 万丛颖 李姝 王建林 王岭 王雅洁 李少林
产业升级是中国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也是学界讨论的热点问题。通过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实现产业升级是当前学界讨论的热点之一。本文从产业升级的发展模式与升级的实现形式出发,论述产业升级的理论基础,讨论战略性新兴产业选择应考虑的因素及其形成路径。根据中国实践,讨论中国产业升级的发展趋势,并对低碳产业与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做了分析。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霍国庆 李捷 王少永
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本质是处在成长初期的战略产业,而战略效应则是判断和选择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要依据。首先对战略性新兴产业战略效应的内涵进行了分析,确定了战略性新兴产业战略效应的各级指标,并通过专家问卷调查及层次分析法(AHP)确定了各级指标的权重,进而构建了战略性新兴产业战略效应的预测模型。然后,应用李克特量表对战略性新兴产业23个子产业的战略效应进行了综合分析,对相关数据和结果进行了讨论。最后,对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结构调整及未来战略性新兴产业选择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